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646章

龙啸大明-第646章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金声桓未必看不出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只是这时利令智昏,想着绍武朝廷给他开出了高官重爵,加上又不想放弃军队,因此也决定改变主意,向绍武朝廷投降。于是立刻命人到福州去朝见朱聿鐭,正式请降,将江西现有的建昌、吉安、赣州、南安四府,也献给绍武朝廷。同时又派人去通知商家军,说明自已巳向绍武朝廷投降,现有地区也属于绍武朝廷了。

罗远斌接到金声桓的通告之后,也不禁勃然大怒,金声桓这不是眀明在耍商家军吗?而且江西本来就商家军志在必得的地方,商毅也有严令,不管是谁都不让,绍武朝廷算什么,只要是敢和商家军争江西,也照打不误。因此军远斌也立刻下令,出动一个师、二个旅,向建昌府发动进攻。

商家军的全体将士对金声桓的出尔反厼行为也都十分愤慨,因此人人都十分奋勇,向建昌府猛攻,而这时金声桓部早己被商家军打怕了,那里还敢和商家军交战,一见商家军杀到,立刻溃逃,金声桓和王得仁等人也收不住人马,只好放弃建昌府,退守到赣州府。

送时金声桓也没想到商家军会二话不说,立刻就动手,因为也真有些害怕了,赶忙又派人去和商家军交涉,说明自己已经投降了绍武朝廷,如果商家军继续进攻自己,那可就是和绍武朝廷为敌了。同时又派人去向绍武朝廷求救。

而接到了金声桓的交涉之后,罗远斌给他的回复是:滚出江西,就不打你,在江西一天,就打你一天,就是投降了天王老子都没用。然后立刻下令,又向赣州进攻。

金声桓这才明白过来,自己把商家军想得太简单了,也不禁大为后悔,但现在什么都晚了,自己也不可能再向商家军投降,而江西肯定是呆不下去了,因此也不等绍武朝廷那边的回应,决定先就近退到福建汀州府去再说。

原来绍武朝廷收到金声桓的求救告急之后,也十分震惊,商家军打的虽然是金声桓,但无疑也是给了绍武朝廷一记耳光,这完全就是不把绍武朝廷放在眼里,因此朱聿鐭和苏观生等人都决定马上出兵,去救援金声桓。

但现在绍武朝廷根本就没有兵马,想要出兵征讨商家军,只能去请郑成功,因此朱聿鐭立刻下令到泉州,让郑成功立刻出兵,向商家军问罪。

那知郑成功接到圣旨之后,不但没有出兵,相反还上疏绍武朝廷,称而商家军与金声桓之战,孰是孰非尚不得而知,但商家军收复南京,为大明立下盖世奇功,朝廷岂能轻易出兵问罪,何况金声桓仍是反复小人,不可信赖,更不可只听金声桓一面之辞,就冒然出兵,还请朝廷调查清楚,然后再做决议。

原来郑成功对绍武朝廷问都没问自己一声,就做出招降金声桓的决定十分不满,而且自己在福建和清军苦战十余仗,收复泉州、彰州、福宁州等地,又迎接朱聿鐭一行到闽,立下了迎架的大功,现在也才不过连封个公爵,而金声桓只不过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投降,居然也被封为公爵。郑成功的政治经验虽然不足,但也清楚,这分明就是有意在针对自己,想想自己为绍武朝廷所做的事情,心里就更觉得不平衡,连手下的将士们也颇多的怨言。加上郑成功更不愿和商家军为敌,因此也就上了这一份奏疏,故意推托。

朱聿鐭接到郑成功的上疏之后,也不禁又气又悔,知道这是郑成功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但一来这事情在一开始也确实是自己做得不地道,二来现在绍武朝廷也离不开郑成功的支持,因此也没有别法,只好招集苏观生等大臣,商议如何才能说动郑成功出兵。

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

那知就在绍武朝廷内部还讨论商议的时候,金声桓己经等不及了,带领着人马己经退进到汀州府。

那知郑成功可不是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早就在汀州府里埋伏下了人马,金声桓的部队一到,立刻就遭到郑牟的袭击,结果被打得大败,四散奔逃,幸好是金声桓、王得仁颇有些勇力,带领着数千残兵杀出重围,躲进黄公岭去了。随后郑成功又上书绍武朝廷,称金声桓无令进犯汀州,意欲不轨,被自己岀兵杀败。

朱聿鐭和苏观生等人听了,虽然恼火,但也没有办法,毕竟郑成功说的也不无道理,金声桓退进福建,确实是没有任何人下令。金声桓又是降将,说他意欲不轨,也并不是说不通的。而且现在事情也己经发生了,绍武朝廷也不敢责怪郑成功,只好命令苏观生去调解。

经过了好一番功夫之后,郑成功终于接受了金声桓投降绍武朝廷的事实,但禁止金声桓部驻扎在汀州府,而是命金声桓移军邵武府。因为邵武府的地域不大,只有汀州府的一半,而且紧邻建宁府,处在商家军的左右夹击,把金声桓扔在这里,当然是有意打压他,不让他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另一方面绍武朝廷也觉得让金声桓守在邵武府,可以挡住建宁府的商家军进攻,而且离福州也比较近,因此也认为这样的安排也不错。

但这时金声桓连遭惨败之后,部下只剩四千多人,现在回想一下,要是直接投降商家军,弄个团长也能管着三四千人,到头来除了有一个公爵的虚名之外,啥都没了,因此金声桓连肠子都悔青了。但现在能有一块安身之地就己经不错了,那还有资格挑挑拣拣,金声桓也二话没说,老老实实的带领着余部去了邵武府。

而在这段时间里,罗远斌也占领了江西省的全境。因为商毅的命令只是江西,不包括福建,因此商家军也没有继续进军,在江西省驻扎下来。而绍武朝廷见商家军并没有进攻福建的意图,也就放心下来,然后又把商家军的事情放到一边,开始琢磨怎样利用金声桓,来牵制郑成功。

到这时商毅的扩展计划中,江南的部份己经全部完成,现在商毅的统制范围己经包括湖南、江西、浙江三个省的全部地区。

另外在南方居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广东的尚可喜宣布,反清复明,奉立鲁王朱以海为帝,原来尚之孝从江西撤回到广东之后,尚可喜也十分紧张,因为一但商毅打完了觉罗巴哈纳和金声桓,下一步要收拾的,恐怕就是自己了,虽然说自己现在坐镇广东,手里有六七万大军,但尚可喜还是颇有自知之明,几十万清军都打不也商家军,何况是自己这六七万人呢?

因此尚可喜首先准备联合觉罗巴哈纳,共同对付商家军,但他又不希望觉罗巴哈纳放到广东省境内来,只能让他们在赣州拒守,却没想到金声桓杀了觉罗巴哈纳,投降了绍武朝廷,江西之地也被商家军尽占。尚可喜也十分后悔,早知如此,就该让觉罗巴哈纳进广东来,在自已的眼皮低下,金声桓决不敢乱来。

但这时后悔也晚了,而且尚可喜又听说,虽然金声桓己经投降了绍武朝廷,但商家军仍然不放过他,照打不误,因此让尚可喜打消了也投降绍武朝廷,以拒商家军的想法,而这时商家军的势力己经和广东交界,于是尚可喜一边调兵遣将,防守广东的各交通路口,一边又招集手下的众将,商议对策。

其实也没有好商议的,打肯是打不过商家军了,只能选择跑,因此也有人建议,不如乘船从海上逃跑,返回江北去。但一来海路漫漫数千里,却了福建以外,尽是商家军的地盘,谁知途中会发生什么变故,而且另一方面,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广东,尚可喜也还有点舍不得,能够得到一块地盘可不容易,现在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就要放弃,尚可喜一时也下不了这个决心,毕竟商家军也还没有兵临城下来。

而这时又有消息传来,商家军只占领了江西,并没有继续进攻福建,看来对绍武朝廷还是有几分顾忌,而尚可喜也由此想到了一个办法。原来在尚可喜进取广东的时候,抓住在广东广西交界处存身的鲁王朱以海,以及鲁王监国的一些官员,因为朱以海的身份不同,因此尚可喜也要向南京的多铎请示,如何处理朱以海,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结果也没有杀朱以海,而是将他关押在广州直到现在。

尚可喜的办法是把朱以海和鲁王监国朝廷的官员都放出来,拥立鲁王在广州登基,也成为南明的一部份,而自己摇身一变,也就成了明军,如果商毅对明室的政权有几分顾忌,那么就可以利用朱以海当挡箭牌,挡住商家军对广东的进攻,但万一要是商毅六亲不认,一定要占领广东,那么自己也只能选择最后一招,等商家军打到广州城下的时候,就乘船从海上逃跑。

就这样当了几个月阶下囚的鲁王朱以海以及下属的十余名官员,包括张煌言、张名振、朱大典、张国维等人,也都被尚可喜放出,恭恭敬敬的待若上宾,同时尚可喜还表示,自已愿意弃清降明,并拥立朱以海称帝,就在广东建立新朝廷。

朱以海当时就傻了,因为这事情实在是太意外了,简直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因此怔了好半天之后,朱以海才咬了咬自己的手指头,终于证明自己是没有做梦的,原来天上真的掉下馅饼来。而紧接着朱以海就是一阵狂喜,吓得尚可喜赶忙又安抚,生怕朱以海受不了这种刺激,再疯了过去,自己可就真的在没有办珐了。

好在是这两年来,朱以海东奔西逃,也算是几起几落,心里承受力也比过去强得多了,因此才算是稳定住了心神,不致于教尚可喜的这一番心血白费。

虽然张煌言、张名振等人有尚可喜的用心还十分怀疑,但朱以海己被称帝深深吸引住,因此也不顾众人的反对,就在被尚可喜释放之后的第三天,在尚可喜的扶植下,正式称帝,定国号永安。封尚可喜为太师、永宁王,以张国维、朱大典为内阁大学士、督师熊汝霖、张煌言为兵部尚书。

商毅收到些消息的时候,也不禁十分好笑,在另一时空里本来只是打酱油的绍武朝廷居然还真坐稳了,一直没有称帝的朱以海也终于过了一把皇帝的瘾,而赦赦有名的大汉奸尚可喜竟然也干起了反正的事情,一跃而变成了明朝的臣子,看来自己扇动翅膀引起的这场风暴的威力可不小,己经有很多人的结果都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南明,成了永历、永安、绍武这三个朝廷并架齐趋,三足鼎立的态式。再加上尚未分出胜负的四川、北方的清廷和自己,中国大地上实际出现了六个相对独立割据的势力,但既不是南北对持,又不是东西相争,这可是在任何历史时代都没有出现过的局面,不知道后世会对这段历史时期使用一个什么称呼呢?

而这里面最让商毅感觉到有趣的,还是郑成功和绍武朝的关纟,在另一时空里郑成功可是南明后期抗清的一面光辉旗帜,被后世形容是忠义的像征,但现在居然就开始和绍武朝廷产生了矛盾。而且还干了不是忠臣应该干的事情来。

不过想想也并不奇怪,尽管郑成功在抗清的立场十分坚定,对明朝的忠心也不容质疑,而且性格刚毅,百折不挠是郑成功最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是他最大的弱点,因为一但刚毅过头也就成了固执,因此郑成功的弱点也不少,遇事容易冲动,往往凭一时的好恶而不计后果地处理问题,缺乏作为统帅人物必需的全局观念,和宽容心怀。

在另一时空里,尽管郑成功自起事之后,一直都奉立距离自己较远的永历朝廷为正朔,而没有奉立近在身边的鲁王监国,除了因为鲁王监国曾和隆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