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806章

超陆权强国-第806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晚上知晓了中方的态度,加上李汉暗示的日本可能的反应,德国公使回到东交民巷之后,第一时间给柏林发去电报。因为帝国在远东有着极大了利益,加上日本本月以来海军已经数次跟踪出海巡逻的远东舰队,再加上德国驻日公使遭扣押,日本对德宣战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未免开战后在远东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德国政府总算是低了头,在收到弗朗茨的电报之后,德皇亲自批示,关键问题上可以让步,但一切必须以保全远东舰队跟为德国争夺更多的利益为主。

弗朗茨接到国内的紧急回电之时终于松了口气,正要安排车马前往拜会民国大总统,以尽快解决青岛问题,外交部总长陆征祥的拜访便已经递到了德使馆内,并且他的车马很快就来到了德国公使馆!

“欢迎您,部长先生。”弗朗茨曾跟陆征祥就青岛问题几次谈判,彼此之间倒也不陌生。

“仓促打扰,还望公使阁下不要见怪,只因今天突遭变局,日本政府已向我国正式递交外交抗议书,威胁我国不得从贵国手中接管青岛,态度之猖狂,语气之傲慢已出乎我国之预料。我国大总统谈判无果后,已向日本同样递交了外交抗议,种种迹象已经表明日本将要对青岛下手,我国已经不准备继续同贵国继续耗下去,今天我代表我国政府,同贵使最后一次谈判,倘若还没有结果,我国将被迫为保卫国土主权,进入战争准备!因大总统要紧急召开军事会议不便亲自来访,特别命我对贵使表示歉意。同时,总统还让我向贵使转达一句话,有鉴于日本出兵青岛意向,我国将不得不在明日派遣第四师进入山东,以增强在山东的军事实力,应付各种可能的不利局面!”

弗朗茨当场脸色大变,他没想到陆征祥上来便来了这么一出。

很显然陆征祥为了这场谈判已经在短时间内做好了准备,他将一份外交部德语翻译译成德语的日本对话外交抗议书递给德国公使,道:“本来按照保密原则,外国公使向我政府递交之国书不得外露,但有鉴于贵国同我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大总统特别破例一次允许贵使亲自查看!请便,这是日本外交抗议书的德译本!”

弗朗茨也顾不得外交礼仪,当下接过看了起来,很快面上已是阴沉如铁,以他多年的外交生涯,他毫不怀疑若是这份外交抗议书为真本,那么,几乎等同于日本已经将德国宣战了!这对于德国而言将无疑是个灾难性的消息。

弗朗茨不敢赌,也不相信中国会在这种问题上耍手段,将译本放下之后,他才长出了一口气,“哦,上帝。这大概是最糟糕的消息了!”

心里暗道一句,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现在的责任,青岛谈判不能再拖延下去了。青岛在德国跟中国手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一旦在中国人手中有失,合约谈成了德国的权益还是有所保护的。但一旦在德国手中丢失,那么,不但中国许诺的好处拿不到,以日本人的表现,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根基都可能被日本趁势吞并,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双方人员都认识到了形势的危机,这一次的谈判自然也就轻松多了,弗朗茨首先放软了口气,直接将一直干扰谈判的国内要求的战后重新圈选租借地的要求砍去。只听他道:“这些该死的日本人,感谢中国朋友对我德国的友谊,我国皇帝陛下也让我向贵国大总统至上诚挚问候。正巧今天中午我刚接到国内的新指示,为了不影响中德两国的传统友谊,我方愿意加速推进青岛问题地解决,不再要求贵国政府在战后继续提供一处与之相当的租借地。但希望能够拥有实质上地便利……”

德国人在关键问题上的让步果然令陆征祥精神大震,他连忙道:“中德两国友谊天长地久,我国自然也不会令贵方利益受损,大总统要我向贵使转达他的批示,我国愿意以四千万贵国金马克的十年期6%利息的国债,以补偿贵国在青岛的市政建设费用。”

这陆征祥不愧为外交老手,他知道现在的情况对中国不利但对德国更不利,自然狠下心里直接将大总统开出的国债承诺砍掉了数千万。这代价德国自然不可能满意,弗朗茨脸色微变刚要开口,陆征祥便止住了他,“请贵使请我将话说完,这只是我国的诚意之一。大总统还让我向贵国转达我国的军事意向,若能够尽快结束中日冲突,明年发、春后我国将出兵收复外蒙;同时我国承诺在本次欧战中永不对德宣战,并可与德国签订秘密国书,决不为难德国在华所有商人及军事人员,但需要暂时服从中方的人事安排,以待欧战结束后可随意愿决定去留!”

“关于贵国远东舰队,我国承诺若青岛移交我国,则远东舰队停驻在港一日,必当做我国之盟友舰队对待,绝不接受任何国家的军事讹诈,并未贵国舰队完成补给。若贵国不放心要回国,沿海我国会在几处小港为贵国补给物资,以作助力!”

“除此外,我国还承诺,若贵国有心放手,我国愿意赎买贵国在山东的一切铁路经营权跟工矿企业产权,但有鉴于我国暂时财力有限,需以发行十年到十五年不等远期国债以赎买!”

这其余几条倒是可有可无,只有中国愿意同德国签约永不对德宣战这一条跟中国将在明年后发兵外蒙令弗朗茨精神一震。德国在华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拥有不下十亿马克的资产,若中国对德宣战,德国完全有可能在欧战结束之前失去这些利益;而第二条,更令弗朗茨激动。外蒙虽然名义上仍是中国领土,但目前却拥有自己的军队跟政府,并且国内还有俄军驻扎,基本上已经算是俄国人的半殖民地了。中国要出兵外蒙,必然要与俄国人的黄俄罗斯政策碰撞,届时很有可能将与俄国交恶,甚至得罪协约国全体。最低估算,以中国正在扩张中的军力,一旦外蒙爆发中俄冲突,至少可以牵制二十到三十万左右的俄军。这无疑将大大缓解德国跟盟友在欧洲的军事压力!

这是大大的好事!

他刚得到了德皇的委任,允许他全权负责在华交涉,心里本就要答应下来,但是还是压下了心里的想法,很快便一脸肉痛的假装道:“为了中德两国的友谊,我国可以做出让步,但如果可以,我国希望贵国答应一个条件!”

“请讲!”

“我国希望贵国日后能够愿意向我国开放贵国沿海尚未租借的其他港口,供我国船只来往停靠!”

这本是一个不算过分的要求,但陆征祥不认为德国人的要求会那么简单,他低头沉吟片刻,询问道:“贵使的意思是,贵国到我港口停靠之船舰包括贵国海军?”

“包括!”

这……这已经不是陆征祥能够拿主意的了。他沉吟了片刻,摇头道,“贵使要求并不算过分,贵国来华舰队若是提前向我国递交国书,自然可以停靠在任何一座港口码头。当然,因为牵扯到军事上的事,我需要向总统府请示一下,不知贵公使馆的电话,可否借用一下!”

“请便!”

弗朗茨招来一个年轻日耳曼文职公馆人员,跟他小声交代了几句之后,由他引领陆征祥前去向总统府做电话汇报。很快,陆征祥便打完了电话,回来后面上掩不住的喜色,迎着德使的脸点头道,“我国大总统已经同意了贵国的要求,但是我国也希望能够增加一条不算条件的条件……”

“洗耳恭听!”弗朗茨的中文最近进步很快,一些惯用的外交名词,他已经学会了使用。

“大总统希望,能够跟贵国之间建立更加融洽的友谊,因此,我国希望能在现在跟将来同贵国谈判解决一些夹在中德两国之间,已经严重困扰两国友谊的弊端!”

“比如……”

“比如领事裁判权跟庚子赔款!”

公使先生脑子转得飞快,这两个条件应该说并不苛刻,中国作为远东最具潜力的大国,一旦给他发展起来,废除领事裁判权甚至租界都是早晚的事情,当然,这些还必须等到这个国家拥有那个实力为止。当下他几乎是脱口而出,“我本人原则上同意这些条件,但需要经柏林方面确认后才能完全应允。”

9月12日,欧洲马恩河战役打响的同一天,在近东地区,因当时英国政府担心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将其在建的军舰全部扣留。同时英国更是傲慢的拒绝了将其扣押的拥有14门7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的一代传奇战舰——“奥斯曼苏丹”号交还土耳其,反而将其改名为‘阿金库尔号’编入英国皇家海军之中。不甘心就此沉沦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决定接受德国人的拉拢,德国人仅付出了一艘毛奇级战列巡洋舰——戈本号跟一亿法郎贷款的空头支票,便将这个西亚强国拉入了欧战的泥潭之中。当天,四万土耳其军队在艾尔肯将军的率领下向塞尔维亚进军,同时,土耳其人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切断了俄国从黑海获得盟友军事物资援助的渠道。

第二天,在远东中德发表联合声明。德国方面表示:愿意尽快向中国交还青岛租借地;德国同意将《辛丑条约》中剩余的德国赔款部分在未来十年内逐批返还中国,并向中方开放更多留学渠道,对留德学生增加奖学金及吃住补助;德方支持中国废除有关领事裁判权的要求并愿意同中方就废除领事裁判权进行谈判。中国方面表示,为感谢德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厚意,中国愿意向德国开放沿海非通商口岸港口,供德国船只停靠休息;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向德国聘请不低于10名政府顾问及500位国防军和警察系统教官,并向德国发行四千万马克十年公债!

在这个时间,中德有关联合声明的冲击力在远东造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关注远东局势的诸多评论家及外交官普遍认为,德国在对华关系上做出了巨大的、实质性的让步,无论是青岛的交还、赔款的返还还是领事裁判权废除的谈判,都是德国为了拉拢中国作出的巨大让步,毫无疑问,这些都让中国从中获益匪浅。当天紧急从远东拍往伦敦的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这样写道:“随着中德联合声明的公布,中德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近了一层,在不远的将来,德国会不会做出更大的让步以换取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呢?如果那样,俄国在远东地区就要面临中国的军事牵制,战争的走势让人很难预料。”

只是,眼看着到嘴的鸭子要飞了,可着实气坏了一个国家!

日本!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七十四章 山东危机(6)

9月13日,英法俄三国宣布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

欧战对于中国来说毫无疑问将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李汉当选总统以后,一直重视财政问题的根本解决。中央、政府在厘金废除、税收调整、保护工商、扩展实业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为了长远却放弃了现在,国家以免税跟减税等措施鼓励国内发展工商实业,导致14年甚至15年两年间,如果没有其他手段,很难获得更多的国家财政收入。而且在关税上,中国自近代以来便实行的低关税政策,这导致源源不断的国外商品流入中国市场,冲垮本国本来就规模不是很大的本国市场。

好在清政府虽然软弱无能,但多多少少还保留一些权力,袁世凯时期英国人为了拉拢袁世凯也在关税上做出了一定让步,令政府在进口商品关税上虽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是在出口关税方面中国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7月份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新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