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803章

超陆权强国-第803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日本公使不是来表示善意的他是来送抗议书的,而且明确表示,要“立即”觐见民国大总统,向总统先生当面递交抗议书。

一个外国驻华公使向中央、政府递交外交抗议,这绝对不是什么小事。陆征祥的头立即有些疼了起来,只好急忙安排,半个小时后,便带着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进了国宾馆,拜会民国大总统。

但走到了国宾馆,日本人才惊讶的现,接见他们的人不是民国大总统李汉,而是当选之后便久未露面的民国副总统盛宣怀。

“阁下,我们要求的是向贵国总统递交抗议书!”日置益发现接见他们的并不是民国大总统李汉之后,脸上顿时变了色,说话的语气也有些不客气了。

“公使阁下这是什么意思,盛某虽然只是民国副总统,但难道我国之副总统便不是总统吗?”

最近几个月来的韬光隐晦,令国内的众多百姓已经逐渐淡忘了他盛某人曾经在铁路国有中的恶劣表现,虽然坏名声仍没有彻底洗清,但盛宣怀所图非小,现在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政绩以正威望,以便国会大选之后竞争政府高位。对于日本人递交外交抗议书,他本来是不想来的,但是外交部总长陆征祥方才已经知会他了,日本人来得不巧,大总统李汉正在总统府同德国人谈判移交青岛的事情。因为今天有望达成共识,所以这边他就走不来了,只好劳驾他代为接见日本人。

日置益哼了一声,道:“9月4日我大日本帝国驻华公使馆向贵国大总统递交外交照会,贵国大总统以近时要求延后;9月6日我公使馆再次递交外交照会,贵方还是借口拒绝;今天我公使馆再一次向贵国递交外交照会,贵国依旧还是拒绝。贵国三番两次的拒绝我公使馆的外交照会,莫非贵国大总统鄙夷在下,瞧不起我大日本帝国。”

“误会……误会,这纯属误会!”

盛宣怀自然是摇头否认,“贵使定然有些误会,自欧战以来政治累日更新,我中国也深受欧战影响,大总统身为我民国之政府首脑,自然每日所要忙碌之事宜都有众多,还望贵使给予谅解!”

“无论如何,请副总统先生告之民国大总统的行踪,如果他在总统府里,还请他出来接受这份外交抗议书。”

日置益见对方油盐不进,只好言归正传。

“对不住,大总统的确现在总统府,不过五日前便跟德国公使有约,今日正在总统府内会谈国务,恐怕抽不开身。至于贵公使的这份外交抗议,你交给我就可以了,我会转交赵大总统的。”盛宣怀跟日本人之间总归还有些交情,这也令他有些捉摸不透日置益的心思,要知道之前日本为了拉拢现任政府高层,以便对抗新总统李汉,跟盛宣怀这位民国副总统之间的关系也算不错,这也令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今天一点也不将他放在眼里。

“那么,就不打扰阁下了。请两位待我向贵国大总统转交一句话,明日早晨我必将前往总统府拜访,这份外交抗议书是来自我国国内,大日本帝国首相要求我亲自将抗议书递交给贵国大总统!”

日置益立即收起了抗议书,装回了公文包,此举非常无礼,不仅副总统盛宣怀脸上沉了下来,连外交部总长陆征祥,也是一样强压下心里火气。

“贵公使如此作为,恐怕不太合适吧。”盛宣怀压住心头的怒火,淡淡说道。

“那么,我告辞了。”

日置益的表现似乎毫不在乎得罪了民国政府高层,日本人的傲慢跟自信令他们在用得着的时候将你当做人看,用不着的时候谁在乎你是谁,很明显,尽管之前日本政府也在拉拢盛宣怀,但未必将他看得多重。

日置益略微鞠躬,然后提着公文包离开了国宾馆。只留下身后国宾馆内盛宣怀、陆征祥二人面面相觑,尽管还没弄明白日本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总之,他们都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七十一章 山东危机(3)

日置益要求拜会李汉的确来的不是时候!

因为正如外交部总长陆征祥他们解释的一样,他来向大总统递交外交抗议书的时候,大总统正在总统府里接见德国驻华公使——弗朗茨。

德国跟其盟友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鼓舞了这位德国外交官,纵使在远东地区,德国的处境已经十分不利,德国远东舰队甚至二十四小时都在英日法三国海军的监视之下,胶州湾随时都有被攻占的危险。但面对民国总统,这位德国外交官依旧侃侃而谈,虽然双方都急于达成协议,但在利益面前却不愿意做第一个退让者:“我方原则上不反对将胶州湾租借地转让中国,但需要贵国付出我国用于青岛市政建设地投资款项并承诺将来再将一处环境适宜的港口租借给我国……”

“对于贵国的要求,我国表示十分遗憾,看来贵国并没有多少谈判诚意。公使阁下,据我所知,自八月贵国向英法几国宣战之后,英国人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已经基本上封死了贵国的海上贸易线。尽管贵国在欧洲目前仍旧占据上风,但不可否认,贵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已经几乎全部失陷。青岛若不归还我国,凭借着我国政府的军事保护,恐怕早晚也要被英法等国借口占领。不可否认贵国的远东舰队拥有四艘令人畏惧的主力战舰,但……不怕死的国家总是很多,不是吗?利益,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

李汉冷笑着打着哈哈,他不相信一向注重情报收集的德国会不知道日本最近的种种动作。纯属开玩笑,据调查局发回来的情报,日本国内似乎已经控制了德国驻日公使,还没名曰保护。日本对德宣战的意向已经十分明显了,他们与德国并不接壤,一旦对德宣战,以日本这个国家的疯狂跟扩张性,必然会进攻山东跟德国人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弗朗茨眉头微微抽搐了一下,“总统阁下,青岛我德意志帝国精英了多年,如今已成为亚洲最优良的军港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防御最完善的军港。十几年来我国政府投入了数以千万计的马克,贵国若是没有一些补偿,我国岂不是要亏大了?”

“如果贵国依旧这么认为的话,那么一个月……不,是半个月后你我两国再来谈判有关青岛的问题吧!贵使以为如何!”等,民国等得起,但是德国等不起,日本人虽然现在还没向德国宣战,但是先不提控制了德国驻日公使几乎等同于宣战,就是这段时间来日置益频繁出入英公使馆也足以看出,日本人已经在做战争动员了。不错,青岛的确事关重要的利益,但是中国可不是德国的欧战保险柜,欧战开始之后德国发现国际环境不利于自己,便将青岛暂还中国保管,日后还要再一次图谋……

等……德国人真等不起!

李汉的话一落下,弗朗茨的脸色顿时就彻底变了模样,他刚要开口,西养厅外传来一声敲门声,接着一位身穿文职军装服饰的总统府机要处秘书走了进来,来到李汉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便见他跟自己使了个歉意的眼神,然后回了一段中国话。

尽管弗朗茨的中文学的不错,但他一年多的时间他其实掌握的并不是很多,只能听懂其中几句,“知道了……让副总统去……日本人……”

不过话里的意思不需要他去揣摩,很快他面前的年轻人便告诉了他。只见他脸上严肃了起来,道:“公使阁下,如果贵国没有谈判诚意,那么我国认为无须再谈了。方才日本人又来向我国提交外交抗议书,这已经是你我两国自欧战不久接触谈判青岛回归之后的第四次。我想阁下不会不明白日本人的意思。我国的情报机构告诉我,日本人集结了至少两个师团约四万五千到五万人,还有海军数十艘战舰,目前直指山东。如果贵国再这么纠缠下去,你我双方根本没有和谈的必要。我国大可以趁日本与贵国先战一场之后,再行开赴山东保卫我国主权。至于胶州湾就算被打烂了又如何。中国是个天然的陆权大国,海洋并不属于我们这个民族,收获一个破烂的胶州湾,对我国而言不见得是坏事!”

‘陆权大国’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频繁出现在他这位民国大总统口中的外交词语。他不仅在美国人面前说,在英国人面前说,在法国人面前说,在日本人面前说,更在德国人面前说。中国拥有成为一个陆权强国的所有条件,而一旦中国成为陆权强国,则只会俄日英法四国陷入摩擦。但中国若是成为一个海权强国,势必要与英日美这世界四强海军之中的三个产生激烈的冲突。中国若要强大起来没有二十年甚至更久的经营断无可能,所以,在弱小之前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才能引导国家走向富强。

弗朗茨闻之脸色又变,的确,德国国内已经收到了德国驻日公使杜登发回的电报,基本上确定了日本将对德宣战并进攻青岛的消息,不然以德国人在全球范围内对殖民地的无限渴望,如何会选择将他们辛苦抢到手,并且能够为德国创造更多利益的青岛交还给中国。

当然,作为一个已经越发干练的政客,李大总统显然不会做出过度逼迫德国公使的事情,至少德国人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自然很快便亮出了台阶,给他下台。

“当然,贵国提到的适当补偿,我国政府并非毫无诚意,中德两国之间友谊天长地久,我方自然不会做出令贵国利益受损的事情。有过补偿资金上,我国政府有意将青岛折合5000万贵国马克债务,10年后将以7%的利息作为国债偿还贵国。但公使先生,有关另租一处地要求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否则,我们的国民就要问,我国收回一处租借地然后将来再租借一处新地方。这样的意义究竟何在?”

“这个……总统阁下。我们对于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之所以要提出租借无非是想获得一个较为可靠的支撑点。您也知道,德国在华有大量的投资和借款,我们将这种租借看作是彼此交往最好的窗口。”

“恕我坦率地告诉您,自革命以来我国民众民族主义兴起百姓通常将这种租借视为屈辱,我跟我的政府很难让他们相信这是彼此友好的象征。”

公使耸耸肩,双手一摊,“这我就无能为力了,总统阁下,我国在远东有着太多的利益,如果这一点达不成共识,我国政府断不可能接受!”

他不是不知道李汉已经做出了让步,但是距离国内那些个政客给出的底线却还有些差距,只能厚着脸皮继续讨价还价。

事实从心里来说,李汉并不认为德国人的要求有什么不妥。别看德国现在在欧洲打得凶,但这个国家跟其盟友的综合国力远远比不上协约国,更别提还要与美国那个占去了世界几乎三分之一工业产能的超级巨无霸为敌。一战德国的战败是必然的,这个结局很难有所变化,只不过过程会有一些不同罢了。而一旦德国战败,现在即便答应得天花乱坠到时候都可以翻脸不认,任何条件现在承诺都是无可无不可。只是这种消息一旦传出去,对于国内百姓,对于他的威望绝对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中央政府好不容易挣来地印象分将会因为对德软弱而大大缩水。

民众是盲信而且热烈地,不宜给他们泼冷水。而且国内特别是东南沿海的报社由于久在英国媒体的舆论导向之中,都显得更为亲近协约国一些。早在欧战之处便有人呼吁政府果断对德宣战,然后收回青岛主权了。可以说,这段时间来李汉是顶着不小的压力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