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716章

超陆权强国-第716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颇有些反复,倒不是说他为人不行,只是革命出身的他在民国成立之后也跟绝大多数的军队出身的革命党一样,认为既然民国已立,当为新政府效力。因此在浙江省内彻底背叛了革命的朱瑞跟一心革命的童保喧争斗之时,他是两不想帮。既不帮助过去的同志,也不帮助好友朱瑞。

不过,李汉既然已经从他那里知道了浙江将有变化的事情,又怎么可能坐看朱瑞扼杀革命于水火之中而袖手旁观,不管不问呢。对于浙江他觊觎已久,等待这个机会已经不知道等了多久了。调查局从叶颂清那里得知了朱瑞要对付童保喧等,李汉立刻便命人联系上了他,一番威逼加利诱,总算是让叶颂清服了软,暗中听从他的指挥,私下派人将朱瑞就要派兵捉拿童保喧及其党羽的事情告诉了他。

童保喧得知消息当下大惊,正巧此时李烈钧陈其美等此时也到了杭州。原来因不满孙文在日本新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规定入党者都要盖指模、立誓约,绝对服从总理,李烈钧同许多革命党人拒绝参加这个组织,乃于1914年1月离开日本,原本准备赴南洋见黄兴之后便往欧洲考察各国政情的。只是他人才登上了前往上海的渡轮,结果就在船上遇见了秘密潜回国内的陈其美,在其怂恿之下李烈钧总算是同意不急着前往欧洲,该往上海租界暂作停留,以便联系国内同志并打听有关江西的情报。

于上海,李烈钧本来已经因为他在江西的旧部大多遭到李汉的清洗,十不存一而心灰意冷。但随后得知袁世凯关闭国会,公然遣返所有议员。大怒之下接受了陈其美的提议,避开冯国璋重兵驻守的江苏该往杭州招募同志,重新扛起反袁大旗。李烈钧等正愁无法说服童保喧放弃朱瑞果断起兵呢,得到叶颂清的秘密通报,童保喧愤怒加不安之下终于下定了决心,招募旧部无力驱逐朱瑞夺取浙江。

这童保喧与李汉同岁,七岁入私塾,十六岁入拱台书院,二十岁入浙江讲武学堂。一年后,被选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于第一炮科。浙江光复之后辞去了代都督之衔,他虽然只保留了一个总参谋官的头衔,但是却兼任讲武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校长。去年年底又任陆军补习所所长、第十二旅旅长。在军中的影响力颇大,如夏超等人都是他的死忠心腹。

发现朱瑞果然派兵包围了他的住宅之后,童保喧遂于1914年2月15日晚发动兵变,趁朱瑞不查兵围将军署,借口朱瑞失德、鱼肉乡里等,强行驱逐了朱瑞,派遣一队士兵一路胁迫直将其跟其家眷驱赶出浙江至上海后,又通电以服从民众意志,宣布推选浙江民政长屈映光为浙江新督军。

总算那童保喧还有些理智,他知道浙江旁边盘卧西部跟北洋两头猛虎,加上地方驱逐中央任命的一省督军毕竟不合法律,因此倒也没有第一时间亮出反袁大旗,以免遭到西部跟北洋两虎碾压,只是……真能如他所想吗?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惜开战(上)

随着上元节的远去,这个国家有史以来第一个春节已经全部过完,随着轰鸣的火车声跟呜呜的汽笛声,火车、轮船将一船船一列列的人流从各地重新运送回了湖北、四川等西部省份。无形中,这两年来随着李汉控制下的西部告诉发展,无论是往来的客流还是行商都要多了几倍,甚至不少人现在都是从外省来到处都是大工地的西部找寻工作的。

去年年末新建成的湖北省国立师范学院在春节过后开始了首招,首任校长乃是去年末被因反对袁世凯对国会动刀而被强制解职的北京大学第二任校长何燏时。他在被教育部解职之后,被李汉重金礼聘来到湖北,做了湖北省国立师范学院的首任校长。

此时的湖北省国立师范学院内的校长室里,受邀前来参加今天湖北省国立师范学院落成典礼的李汉对校长何燏时和校监梁士茹端起了酒杯:“燮侯先生、子中先生,日后这湖北省国立师范学院一切就拜托你们了,我敬你们!”

何燏时指着他送来的匾,笑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巡阅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梁士茹却摇晃着酒杯,“这一回咱们虽说是白手起家,不过有巡阅使递上的这五十万捐赠,加上政府许诺年底前增加50教授名额跟三十七万教育经费,学院不兴乃是我二人之过错!”

这个耿直的安徽巢湖男人比何燏时更实在,这是当着李汉的面给他下了保证书,令他满意的连连点头。高薪加许诺政府不插手学校管理才将梁士茹从上海挖来,他这个校监果然如传闻中的一般,有他在湖北教育之幸矣!

几人稍稍客套了一番,李汉身份摆在那里,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停留许久,跟两人说了一声抱歉,又交代了一些注意,这才在警卫的护送下,离开了师范学院,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湖北省国立师范学院最终被他选址在了江汉平原上的应城,一来这里是李汉起家之地,按照过去的老封建说法那可是龙兴之地;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两次出行秘密考察之后,李汉发现军政府现在的发展十分不合理,比如说军政府的重工业有一半都集中在湖北,剩下四川又占去了三成,其余两成才被他控制的其余八省平摊,而遍观湖北的重工业,又基本上都集中在武昌、荆州跟大冶三地,基本上都是沿着长江水道进行的布局,虽然有其必然性,但是,太过集中的工业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很难覆盖到他控制下的全部版图,这毫无疑问是他不能允许的。

李汉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平衡治下各省的工业发展了。

师范学院的选址很有讲究,应城这两年来城区依托于铁路的修建跟‘联合盐业湖北分部’,扩大了三倍不止。不过学院却选择了新规划也是最荒凉的西北方向,一来距离汉中富县——京山已经只有几十里,而来远离了东、南城区正在扩建跟铁路的嘈杂声。

走出了学校,李汉的专车已经在那里等候他多时了,望向远处的市区,那里灯火通明,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已经开始造福这片古老的土地。三十七万应城百姓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开始享受人类克服黑暗的最先进手段。直通学校的是一条通往市区的宽阔的柏油马路,湖北国立师范学院距离市区有近十里,为了方便学子休息时外出散心,李汉特别拨款修建了一条柏油路。

城区的朦胧灯光中,一座工业城市的雏形已经若隐若现了,李汉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第一个三年计划接近尾声,它的成果大大超出李汉这个设计者的意料,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经济格局。这三年,被后世誉为开启了中国二十年工业化的热身赛。

这次远东中国的工业革命热身赛开始于1911年底,但支撑起经济崛起的却是主要来自德奥两国尤其是德国的巨额贷款、路权转让、资源的掠夺性地开采以及黑金。由于在李汉身上获得了近六七千公里的路权利益,加上大量来自远东的廉价资源增强了德国的工业根基,因此其巨额的回报让德国国内各容克贵族势力心花怒放,也令跟在德国背后的卡尔一脉的匈牙利贵族跟美国财阀尝到了新鲜,为这片东方土地引来了各国的资本家。那些租界里最初来到中国淘金的外国人,从被人嘲笑的对象变成了“开路先锋”。从去年开始,为了加速对李汉的控制以及掠夺更多的中国资源,德国政府追加了部分投资,美国一些财团跟一些匈牙利贵族也跟着增加了一笔追加资本,加上军政府在海外的洗白的黑金资本假借各国势力流回国内,使得不足三年的短短时间里,共有将近两亿美元的资本流入李汉控制下的十省。巨额资本的流入,换来的是十省内工业最早完成布局的湖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昌、汉阳、大冶、荆州已经变成中国、乃至亚洲重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生铁、铸钢、炼油、煤炭等等原料初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安徽的媒、江西的铜、湖南的贵金属等等资源每天都会被大量的运送到这里,然后加工成为各种工厂、铁路建设、发电厂急需的原料、燃料。截止到今年春节前的政府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十省所产的生铁、钢铁分别占去了这个国家的87%跟98%,煤炭占去43%,化工占去了95%,船舶制造34%,纺织57%,粮食面粉81%,综合实力已经死死压过袁世凯的北洋系跟这个国家其他势力,虽然距离欧洲二流工业国差距依旧不小,但是综合实力已经追赶上了巴尔干诸强国。十省两年内共建设完成了2000多公里的铁路,到今年年底前恐怕还有上千公里的铁路能够修建完成,尤其是现在西部的经济核心——湖北,现在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铁路主干道的建设。

不过唯一让李汉感觉到遗憾的是,因为海关一直掌握在列强手中,这两年来他又没有实力跟列强谈这些涉及到了列强尤其是英国根本利益的条件,结果只能以免税跟减税这种伤人伤己的手段来反击洋人控制下的中国海关制度,导致两年来他控制下的十省至少因此利益损失了数千万。

两年来国内不乏指责之声,有人更是怒责他将洋人引入国内铁路建设,导致列强对民国的经历掠夺从东南沿海地区伸向了西部的广阔土地之中。对于这些指责之声,李汉完全嗤之以鼻。没错,德美奥三国资本插足西部铁路建设,的确令列强的扩张之手伸到了民国腹地内。可是他们为了掠夺这些资源所建设的各种设施与厂矿,也为中国完善自己的重工业体系打下良好地基础。就如同后世伟大的改革开放一样,一代伟人邓公不正是利用中国的资源换取国外地资本投入,为中国的发展换取了足够的时间。又有谁知道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多少条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背后有着外国资本的影子,多不可数。

在重工业发展的同时,轻工业也开始步入正轨。湖北罐头厂跟甘肃所产的罐头肉不但在国内卖的很好,就连很多洋人也很喜欢这种产品,每个月都有数万罐被在华洋行消化掉,仅这一项就能使军政府获利数十万元。大量兴建食品加工、纺织等等行业的核心生产企业,使得的原料需求急速增加。大大刺激了十省内区底层轻工业原料加工企业的发展,加上政府的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一批批民间资本家开始投身实业。国外的资本家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下,西部的轻工业技术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同时由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十省内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专门为各实业工厂提供原料的种植区域,这些种植区稳定丰厚的回报,成为政府引导农民种植方向的一个手段。

“工业的发展势必带动商业的活跃,在工商业的共同驱使之下,各类新产品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它们在改变人民生活方式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百姓的思维方式。经过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民国之后,这个国家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绽放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跟开放风气。长江沿岸地区历来是精英荟萃之地,进入近代以来,至湖北四川段长江沿岸城市士绅百姓得沿海地区开放风气之先,吐故纳新,更是加速了该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摘自1947年版《民国初年历史研究》

万事开头难,尽管民间已经认识到了国势较之列强差了不止一点两点,也晓得西方列强机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