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612章

超陆权强国-第612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日后不知道从哪里获得两千多杆新枪武装,随后重新回到唐县,于方城伏击了王天纵的一个团,声势大振,号称天下第一豪匪!

白朗在河南省内闹得声势越来越大,结果河南军政府已经坐不住了,唐牺支下令调集两个旅南下,要打掉白朗武装,抽调了两个旅的武装之后,他在北境就只有一个师来抵挡来自直隶、山东等地的北洋三个师的压力,河南局势岌岌可危。

所幸,到目前为止。袁世凯都只是下令河南尽快解决省内作乱匪徒,并没有兴兵入豫的意思。

只是,真的没有吗?

一份从北京发来的情报送上了李汉的桌子上,上面写道的正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大借款。

大借款在耽搁了那么久之后,终于有了确切的消息了!

起先,由于列强提出的条件苛刻,担任谈判代表的梁士诒并不敢答应,只能寄希望予克里斯浦借款。而列强不把中国的财政咽喉卡住是不肯善罢甘休地,在克里斯浦借款达成后,朱尔典一再晋见袁世凯表示抗议,并且开单逼债。其他几国也群起效尤,法国政府更节外生枝,无理地提出了赔偿辛亥革命时外侨所受地损失地要求。尔后,六国公使又就克里斯浦借款以盐税盈余为担保地问题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银行团更通电各省分行,阻止金融汇兑,并相约不准买卖麦加利银行汇票(克里斯浦借款的银行团机构)。

这其中,列强的态度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英、法、美为代表,他们赞同、支持袁世凯支持中央政府,稳定局势,保护三国在华利益,但是需要袁世凯给他们提供经济质押,而克里斯浦借款成立使得他们失去了这种质押,当然非常不满意;第二类是日、俄两国,这两国对袁世凯政府多有微词,日本因为是和袁世凯早先有过过节,而俄国不满意袁世凯在蒙古问题上地态度,故而拼命对袁世凯政府拆台;第三类是德国,基于德国和李汉之间的秘密关系,德国政府希望着李汉在中国掌权,因此对袁世凯政府拆台,而李汉也承诺,德国所有的贷款西部可以一律予以吸纳,这使得德国在经济上对袁世凯政府无所索求,反而寄希望于这种拆台可以一方面使西部方面后能专借德国外债,促进德国的商业利益,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排斥各国借贷,打压各国在华势力,尤其是破除英、法控制民国财政企图。

当时,民国政府积欠外债达一千五百万英镑无法偿还,而列强逼债甚急。民国政府希望克里斯浦提前交款或续借一千六百万英镑,均因为六国团所扼,未能实现。袁世凯遂请法国公使出面调停,以求与银行团恢复谈判。在银行团方面,汇丰银行面临着本国银行团的竞争,十分焦急美三国尤其是英国担心袁世凯政府财政困难,面对背后隐隐有德奥支持的李汉会最终控制不住局势而陷于混乱,影响列强在华利益,因此他们赞成增加债款至二千三百万英镑,并降低监督条件,及早达成大借款。但俄、日方面,尤其是俄国,力求混水模鱼。美国驻德国大使荣西曼说:“俄国无疑将乐于看到六国银行团陷于分裂,因为它害怕款项可能被用来加强民国在蒙古的地位。因此,俄国力求拖延大借款的成功。但是,俄国不能没有英法的支持,因而也不能不向英国的要求让步。”

在这种双重制约下,大借款的谈判又恢复进行。不过,银行团方面首先要求民国政府取消克里斯浦借款合同关于借款优先权地第十四条,为了不得罪洋主子,袁世凯只能与克里斯浦公司方面几经磋商,最后决定赔偿十五万英镑,五百万英镑提前于月15日付清,其余五百万镑归入大借款案内,由六国银行团办理,由于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还赚了一笔,克里斯浦公司也乐得借坡下驴。银行团在自己地要求得到满足之后,答应于1月下旬垫款二百万英镑,并进一步商谈总体借款,克里斯浦借款也于协议达成的次日废除。

袁世凯政府为了迎合列强要求,命梁士诒将大借款合同的五项特别条款交参议院讨论,得到参议院的大体同意。此后,袁世凯又命令梁士诒兼任任税务处监督,准备大借款合同要求的盐务改革(联合军政府方面进行改革后,帝国主义列强都认为不错,要求袁世凯加以仿效,以确保大借款的有效抵押)

6日,袁世凯命令盐务收入各款自民国2年2月起专款存储,以备抵债(西部联合军政府盐税,留待日后再议)。7日,他又下令公布了盐务稽核造报所章程。

至此,袁世凯等待许久的大借款终于进入了尾声,断了许久的垫款也开始分批从各大洋人银行送到他的手上,得了这笔钱的进补之后,袁世凯的中央政府底气越发十足。李汉看得清楚,河南只怕只是袁世凯棋盘上的第一次落子,这头老迈的雄虎已经不甘心被困在北方京畿之地。

换言之,和平了将近一年的举国局势,只怕又要回到战场上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二十三章 乱

1月20日,正值大选进入高潮的时候,袁世凯又有大举动。他重提旧事,将去年的一波旧账翻了出来,借口一个月前江西南昌爆发的兵变,指责赣督李烈钧在兵变后为泄恨残杀余鹤松部数百人,造成极其恶劣影响。就此授意杨度极力鼓吹军民分治、实现政治正常化。美其名曰实现民主选举后,各省省长都是当地信任之长官,可以切实担负起责任来……

提起去年12月的南昌兵变,当时也在国内引起了不少的震动,只不过因为李汉当时正在盐都忙着督促盐政改革,当时却也每太关注,等到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的时候,李烈钧已经凭借着铁血手段镇压了乱军,江西局势虽然因此动荡了一段时间,但是如今还是平静了下来。南昌兵变内里的是非国内稍微有些关系的人都清楚这里面的情况,因为背后主导了一处闹剧的不是旁人,正是袁大总统本人。

1904年冬,江西武备学堂总教习吴介璋奉北京练兵处令,饬选李烈钧、欧阳武、胡谦、余鹤松四人赴日留学,李余二人就这么成了同学。只不过两人因为一个倾向于暴力革命、一个则推崇立宪改革,最终走到了对立面上,关系也生分了起来。辛亥革命爆发后,在江西暂编第二十七协第五十三标充教练官训练新军的余鹤松立刻响从推动标统马毓宝在九江独立,后任江西陆军第二旅旅长。后来李烈钧借策反清舰之功跃居九江军政府参谋长,随后因与都督马毓宝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最终被迫出走安徽,却没想到这李烈钧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在安徽趁机上位借安徽局势不稳坐上了安徽都督的位子,并趁机成为了孙黄二人面前的红人。

李烈钧知道他乃是江西人,在安徽任都督位子很难坐稳,过没多久当地各大势力争相背后捣乱。此时已经借助皖督之位训练出了五千兵勇的他果断宣布辞去皖督之位,带领士兵返回江西,借助兵权最终击败了马毓宝跟其他同盟会内成员,登上了赣督的位子。作为前任九江都督马毓宝的心腹,余鹤松与李烈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还是李烈钧技高一筹,借口中央命令裁军收编了余的部队,由李烈钧的另一同学欧阳武统率,并改派余为都督府代表前往北京,变相放逐了他。余鹤松失去军权,对李十分不满,就在北京走袁世凯的门路。袁趁机给了他一笔经费,让他回江西活动,并许诺只要他能推倒李烈钧,袁世凯就任命余为江西都督。余鹤松曾在江西新军中任教官,在军中的人脉只比李烈钧稍差一些。回到江西之后很快便聚集了一帮不满李烈钧的人手,于12月21日在南昌发动旧部兵变,以乱兵包围都督府企图杀死李烈钧。但李烈钧防他久矣,得知他回赣之后便下令增加了都督府的守备力量,当天即迅速调兵平叛,麾下大将蔡锐霆击溃叛军主力,为震慑乱军打开杀戒屠杀叛乱军官士兵数百人,致使余鹤松兵变仅两日便宣布失败,被迫逃回北京,随后未免被袁世凯交给李烈钧泄愤,连夜逃往天津坐船往南洋避祸。

南昌兵变之时正值江西大选,兵变之中不少选民受了伤,结果虽有李烈钧百般遮掩,几日后还是闹得举国皆知。李烈钧虽然心中愤恨但是知道这件事情背后只怕乃是有袁世凯在捣鬼,只能强忍下来,却不想这个时候袁世凯竟然借口对他亮出利爪,并且一上来便扔出了杀手锏——军民分治。

所谓军民分治,原本是黎元洪被李汉踢出了湖北之后失去了手上权力,后来又在南京、北京均不得势时怀恨捣鼓出来的东西。按照他本人的意思,他因为李汉失去了权力,也不能让李汉跟南北众多的都督、军阀们好过,随即足不出户数个月,涉猎欧美日众多制度之后完成的计划,当然也借鉴了一些李汉西部联合军政府的举措。前清中国体制,总督、巡抚都是带兵官,当时是文人带兵,即使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军事将领担任总督重任,但他们都是文人出身,都有科举功名。辛亥革命后的形势有所不同,一批职业军人担任了都督职务,掌握了军事、民政权力,开始出现军阀割据的倾向。而所谓暴民专制,本来指的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统治时期的恐怖统治。辛亥革命后,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暴力倾向,一些革命党人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也动不动以暴力相向。

副总统黎元洪最早于5月10日参众两院北迁之后在会议上提出的,他针对革命后秩序混乱的现象,认为军人柄政流弊丛生,主张将军务、民政划为二途。这篇长达2400字的电报,是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骈俪文字,指出军人柄政有“十害三无”。所谓“十害”,大体是指军事独裁和军队扩张形成的社会危害;所谓“三无”,是指在军事独裁情形下,军界“无道德心”、“无法律心”、“无责任心”。他强调面临的危险的局面:“莽莽神州,不亡于满清之亲贵,而亡于民国之英雄,不亡于专制之淫威,而亡于共和之初政。”这封电报,说实在的,也道出了当时的社会混乱,以及预测到了后来军阀混战时期的种种现象。当时他这理论一提出便得到了举国的关注,只不过民众虽然响应但是各省都督却没一个响从的,加上当时袁世凯还没有从之前的战事中恢复过来,他闹出的风浪逐渐的也就平息了下去。

只是因为旗人案,地方第一强藩李汉差点跟中央打了起来,虽说事后在各方面的镇压下这件事情逐渐的被众人所淡忘,只是无论参众两院还是内阁跟那位袁大总统都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对于李汉依仗着手上的兵权拒绝接受内阁跟参众两院的召唤的举动十分愤怒,结果这一次借助着大选,刚刚从洋人手中重新接到大借款武装自己的袁世凯才刚提出了这一法案,就获得了内阁跟参众两院的广泛支持,坚定了他借‘军民分治’打击敌方都督势力,借此统揽全局,加强中央集权的想法。

李汉的势力太大,袁世凯暂时不准备动他,于是眼睛便盯上了李烈钧了。

去年黎元洪在参众两院会议上提出‘军民分治’的提案时,便是江西都督李烈钧首先反对。这一次袁世凯画出了道道,明确把枪口指向了他,李烈钧自然要站出来应付。借着去年孙中山在江西参观江西军政府阅兵式的演讲,他反驳说革命本来就分军政、约法和宪政三个时期,革命后都督不能马上撤销。随后另一国民党元老广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