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神魔倾城录 >

第21章

神魔倾城录-第21章

小说: 神魔倾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群臣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帝国兵马大元帅春江飞鸿排众而出,朗声道:「陛下,此梦微臣可解!」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谁也未曾听说武人出身的飞鸿郡王竟还懂圆梦之术,可当怀疑的目光触及大元帅凌厉阴鸷的眸子后,又全心惊胆战的低了下去。
依邪那美神色如常,倾城却看得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自春江飞鸿出列后就漫上了她的眼角。「早有预谋……」意识到这一点的倾城立刻嗅到了政治风暴的气息,再看柯宇明,却镇定的仿佛一无所知。
「陛下罹梦之夜,臣下也有所感念。」春江飞鸿从容不迫的说,「事实上,那晚臣下也梦见不祥之兆──一枚火红的长矛状流星自王城上空划过,消失在西方边境之处。」
群臣的惊叹声中,春江飞鸿大声道:「臣下本也懵懂不解,如今听了陛下之梦,两相对照,这才真正明了其中的玄机。」
「『流星』就是天神的战争之矛,流星落向西方边境,就是说战乱起自西方;『发万民,举万金』,当然是战士和军费,若要圆梦冲喜,当然要举兵挥师征西,平定凤凰城叛乱!此乃上承天意,下应民心,王师凯旋之日,即陛下痊愈之时!」
对凤凰城的态度,一直是学宫派与贵族派最大的分歧。
春江飞鸿无疑是个坚持武力统一的好战分子,而以柯宇明为首的学宫派则倾向于透过外交,缓和帝国与凤凰岭的关系。
两大势力互不相让,妥协的结果就是西征议案被无限期搁置,为了击败政敌,老谋深算的春江飞鸿利用摄政王的噩梦做起了文章,至于他如何收买了大神官依邪那美,想必只有这位未来的皇后娘娘自己清楚。
新晋帝国参政官叶倾城大人当然归入了学宫一派,初履仕途的他,不得不承认春江飞鸿这一手玩的实在精采。
相对于春江飞鸿的早有预谋,学宫派诸臣明显乱了阵脚,反对开战的奏议在「神旨」面前不堪一击,春江金鹏也渐渐倾向于出兵。
摄政王陛下个人的力量不足以力排众议,可当势均力敌的学宫、贵族两派陷入僵持时,他的决定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局势极端不利,在同僚们焦急的目光注视下,柯宇明依旧从容镇定,非但不上奏驳斥,甚至还将目光远远的投向窗外,似乎正百无聊赖的等着廷议尽快结束,好早点回家睡个回笼觉。
就在此时,殿门处的廷尉高声道:「启禀陛下,稷下督学阴阳明镜求见。」笑容僵死在脸上,春江飞鸿恼怒的瞪视柯宇明,神采飞扬的枢机卿则耸耸肩,还了他个貌似无辜的微笑。
一向不问世事的孔雀国师肯亲来晋见,春江金鹏还真有点儿受宠若惊,连忙宣她进殿。仍是那身朴素的黑纱法师袍,流苏似的青丝挽成一束,随意的垂在肩头。
「惊闻陛下染疾,明镜稍通岐黄,愿略尽绵薄之力。」
听了明镜的来意,春江金鹏大喜过望,「镜师亲诊,区区小恙自不在话下!」至于什么「发万民、举万金」早就抛到了脑后。
阴阳明镜的突然出现使出兵凤凰的计画再次胎死腹中,春江飞鸿想借助神权出兵凤凰,不曾想反被柯宇明抬出了神权的祖宗阴阳明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无论解梦还是医术,他又怎敢在明镜面前班门弄斧?
依邪那美也面沉如水,无论如何她这个大神官的威望终究不可能超过堂堂国师。
当阴阳明镜宣称陛下并无大碍后,包括春江金鹏本人在内,大家心中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这场宫廷暗斗也该以宇明公技高一筹而收场,可明镜告退前的一句话,却又给群臣心中添了十五只吊桶。「至于陛下惊梦之事,愚以为不可等闲视之。」
「镜师也认为此梦为不祥之兆?刚刚大神官为朕解得『发万金、举万民』六字,镜师以为如何?」春江金鹏只顾得好奇,却没留意依邪那美遮掩不住的愠怒。
身为国师的阴阳明镜为何关心区区一个噩梦?依邪那美有理由相信,这阴毒的小女人是想从自己手中抢回孔雀帝国精神领袖的地位──尽管她从来也没真正拥有过。
自学宫一党的眼中,她看到了冷笑与蔑视,而自同盟者春江飞鸿及自以为是的贵族那里,她只得到了幸灾乐祸。第三势力的削弱,对旧有派系都有利无弊。
「这也是先生的谋略?」倾城再次望向柯宇明,刚刚请出镜师反客为主的手段让他由衷钦佩,可如今落井下石打击依邪那美就未免有些恶毒。柯宇明报以苦笑,一向任性的明镜又在自作主张了。
「举万金,发万民……举万金,发万民……」反复念诵了几遍,明镜忽的转身来到王座前,颔首微笑道:「陛下,这六个字,也正是明镜想说的!」
公开支持本该是死对头的依邪那美,镜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群臣傻了眼,大神官本人也糊涂了。
「『举万金,发万民』指代何事,大神官阁下定有详解,想必不用明镜多嘴了。」
直到小巫女般的阴阳明镜不怀好意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时,她才强自收敛心神,冷冷答道:「天机不可泄漏,那美不敢妄言。所谓的详解,还请镜师指教。」
明镜正是要封住她的嘴,当下也不客气,「既然如此,明镜就恭敬不如从命。所谓的举万金、发万民嘛……就是以万金之资、万民之力,建造一座祭祀众神的大神庙,以谢上天对吾等孔雀子民之垂眷,以昭国泰民安、盛世太平,以佑陛下一统江山、洪福齐天!」
谁也没想到梦魇会引出帝国大神庙,更不会有人想到阴阳明镜会说出这等阿谀奉承的话。而命运之门扉,也就在此时开启了通往未来的方向。
飘然自倾城身边走过,明镜悄声丢下了一句「天国曼陀罗·红之命运塔」,消除了他心中的困惑。
「以昭国泰民安、盛世太平,以佑陛下一统江山、洪福齐天……好、好,说的好,解的好!好个帝国大神庙!」春江金鹏陶醉在国泰民安、盛世太平、一统江山、洪福齐天的幻想中,大神庙比战争更能满足懦夫的虚荣。
帝国大神庙成了朝议和元老院讨论的重头戏。
春江飞鸿和大部分少壮军官强烈反对建造大神庙的计画,对挪用军费用于建造开支更是大为不满。
元老院公卿也分成两派,部分翰林卿与少数开明贵族认为孔雀边疆未定,建造大神庙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赞同者则认为「反正都是举万金、发万民,建造大神庙总比战争好,两权相害取其轻。」
而大部分朝臣则选择了沉默,因为另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宇明公仍在沉默。
「先生一日不表明立场,这场纷争一日不会结束。」在欧阳多闻等人的托付下,出身皇族且是稷下嫡系的倾城不得不来打破这个闷口葫芦。
枢机卿大人在自家花园中招待了倾城。煮好清茶,撵走想凑热闹的柯蓝后,柯宇明不答反问:「目前这种局势下,你说我该站在哪方?」
「建造大神庙乃是镜师的倡议,而且关系到天国曼陀罗……」
「不考虑镜师,也不考虑神国,只谈朝廷。」向两只青花瓷杯中斟入碧绿的香茗,柯宇明等待着他的答复。
「陛下认定大神庙就是他的生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建造,飞鸿郡王更热衷于穷兵黩武,大神庙的开销无疑要占用他盲目扩军的费用,目前来看,双方的矛盾根本不可调和。而在实力对比上,飞鸿郡王显然要强上一筹,如果先生再不表态,陛下迟早会妥协。他毕竟不是很有主见的人哪。」
喝口茶润润嗓子,倾城继续说道:「老实说,倘若不考虑神国,我也不愿支持大神庙的计画。如今正是秋收时节,发动上万农奴建造神庙必然影响帝国农业,等到来年,不知有多少人会死于饥荒。若是放弃建造大神庙,飞鸿郡王必然出兵凤凰,而今乌鸦岭战乱未平,实在不宜再动干戈。」
「考虑的很周到。」赞许的点点头,柯宇明笑道:「但若加上镜师和神国的因素,也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既然如此,先生为何不干脆的表态支持呢?」
没有立刻回答,柯宇明默默啜了口茶,良久才缓缓咽下。「倾城……劳民伤财或者生灵涂炭,我们只能二者选一,这就是从政者的悲哀。幸亏肚皮里还有颗良心,脑壳里还有个理想,否则我也和畜生没什么区别。」
「柯先生……」倾城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每当柯宇明施心计玩手腕之后,总要说这些自省自责的话。
「高悬而售,待价而沽。」这八个字,解释了他始终保持沉默的缘由。倾城终于明白了,他是要等陛下先开口求他。
政治弱智儿春江金鹏终于想到了柯宇明,老贝隆带回了枢机卿的价码──钦准国民下院和护民官监督制。
「反正元老院已经抢走了朕的君权,再加个『国民下院』分掉元老院的权力正合我意。每两年选举一任护民官监督帝国官吏……虽然坏了祖宗的规矩,可也的确是个好主意,至少那群肥头大耳的蛀虫不敢再把国库当自家的地窖。」春奖金鹏就这样吹着口哨签署了议案,拱手将帝国军政分给了「自由公民」。
得到摄政王陛下的手书后,宇明公当即宣布支持敕建大神庙,元老院的表决如期举行,翰林卿算半票,贵族元老算一票,建造帝国大神庙的议案以半票的些微优势通过。
「既然大神庙的建设不可避免,且要在新年之前完成,至少十万奴隶劳工要投入到施工中,那么帝都防卫就面临严峻考验,防止、镇压奴隶暴乱的任务必须交给一位有能力的将军主管。近卫统领、从二品中将史克尔出身稷下名门,年富力强且办事干练,正可当此重任……」
春江飞鸿也不是省油的灯,吃了闷亏当然要反咬一口。一纸荐文呈上,可怜的史克尔明升暗降沦为奴隶工头,稷下出身的他被彻底清出军系,近卫统领的肥缺则落入了春江飞鸿的亲信──三品少将武思勉手中。
默默的收拾行李,默默的离开近卫营,此时此刻,逆来顺受的稷下月光在想些什么呢?抱怨、愤懑还是痛恨?
「韬光养晦,潜龙在野。」反复咀嚼着卸任之日柯宇明送他的这两句话,史克尔用力扯下了胸前的中将勋章。
「就是为了天国曼陀罗?」望着真理塔外那一群群面黄肌瘦的奴隶,为看管他们而临时搭建的窝棚,倾城不由对神国的美好前景产生了疑问。
「对。就是为了天国曼陀罗。」明镜坚定的答道。「而且,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第四章 辉而煌兮大神庙

敕建大神庙是春江金鹏登基以来难得的壮举。他深信这伟大的工程将弥补他所失去的及尚未得到的一切,几个月前他曾经试图恢复「天子」的古代封号,在稷下书生的阻挠下未能实行,如今敕建的帝国大神庙不但终于满足了他君权神授的虚荣,从艺术家的角度,更将为后世留下一件不朽的杰作,至于国计民生等等俗事,摄政王陛下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阴阳明镜呈上了「上承天命」的总体规画图,本身就对土木建筑颇有研究的春江金鹏很是揣摩了一番,不但提出了若干修改意见,还钦点翰林别院负责具体工程设计。
老贝隆闷闷不乐的将御笔钦命送到首席翰林官欧阳多闻手中,指着陛下朱笔修订、注解过的规画图说,「瞧见没?陛下平日批折子都没这般用心。今儿个这差事,办得好升官发财自不必说,若是出了岔子……哼!诸公就等着打赤膊上雀儿山采石伐木吧!」
这话吓坏了欧阳老爷子,心想:「帝国大神庙总督造……听起来像个美差──掌管银钱预算哪!那么大的工程,指缝里漏点儿碎屑就抵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