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我的仙女大小姐 >

第660章

我的仙女大小姐-第660章

小说: 我的仙女大小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着、关爱着、守护着!”
  越来越多人成为琪琪的粉丝,隐隐的,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琪琪很有成为国民妹妹的势头。不过,从杨果微博下面的评论可以看出,粉丝们更加认可“国民女儿”这个称号!
  “因为kimi,我也好想生一个儿子,因为琪琪,我又想生一个女儿!好矛盾,怎么办?”有个网友开玩笑似的求助逗乐了很多网友。
  网友们纷纷表示:“生龙凤胎呗!最好是女儿先出来,因为我们家琪琪最喜欢当姐姐了!”
  什么叫你们家琪琪?明明琪琪是杨果家的好吗?
  可怜的杨果,他在瑞典的表现,已然被国内忽略了呢!
  没看到吗?网友们纷纷表示:杨果不要发什么颁奖典礼的微博啦,我们要看琪琪,琪琪才是主角!
  (求月票,求推荐~≧▽≦)


第1106章 哈佛的录取信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大半个月,杨果早已经回到了国内,他在国外大出风头、诺奖颁奖仪式上的优秀表现都没有得到国内媒体的关注,反而在回来时候,因为琪琪的原因,他们在机场被媒体追得落荒而逃。
  好在,回来之后早有准备的杨果不但不接受采访(除了一些官方媒体),降低曝光度,也让琪琪减少外出,甚至送到了外公外婆家躲起来,这才渐渐地削弱了媒体们跟踪报道的热情。
  就在大多数人都将目光投注在了琪琪的身上,国内学术界,特别是语言学界被新的一期《翻译达人》给震惊了!
  从来没有过的情况,今年最后一期《翻译达人》,竟然被同一篇论文给承包了所有的版面!
  增刊还好说,从原来的几十页变成了如今将近两百页,虽然比以前增加得多,但是这以前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但是一本权威期刊用所有的版面来刊登一篇论文算什么?难道写这篇论文的人,是哪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
  那也起码是那位梵语学家、国宝级大师季老师才能拥有如此待遇啊!但季老师早已经去世了呢!现在中华大陆上,都没有可以得到人们公认的大师学者。
  论文著者是杨果,这个确实声名远扬但还没有得到学术界一致认可的翻译家,不对,他还是学生吧?为什么能够霸占了整个翻译达人?
  难道是他之前提出的变译理论又有了怎么样的进展?不可能啊!今年上半年,变译理论几乎可以说是被东山大学和京城外国语大学的课题组研究透彻,出版的那本论述,可以说涵盖整个变译理论的重要理论和翻译技巧,大受高级翻译家的欢迎。
  但那已经是极限了吧?就算后面再有突破,也不至于改变这么多、改变这么快。
  《翻译达人》也不至于炒冷饭,将人家已经发行了半年的论著再照搬着发一遍。
  就当收到刊物的学者教授们带着疑惑,放开这期厚厚的《翻译达人》,就看到了首页的编者按。
  写了编者按的是齐山院长,他同时也是《翻译达人》的副主编。
  “请允许我,带着激动和很多其他难以言喻的心情,向本刊的读者们推荐国内优秀的青年学者杨果的一篇论文。。。”
  “我们花了一个月时间,组织所有审稿编辑、国内语言学界的教授对其理论进行研究和验证。。才决定增刊、特刊刊登杨果的论文。。”
  “下面,请认真阅读,因为你们将会看到一个崭新的、划时代的、改变现代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格局的学术理论!”
  整篇编者按洋洋数百字,却毫不掩饰地表露出齐山或者说他代表的《翻译达人》对杨果的认可。
  而杨果也没有辜负对方的认可,他的理论被刊登出来之后,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大地震,无数专家学者纷纷被炸了出来,对杨果的论文进行讨论和验证。
  当然,阻碍杨果被认可的除了时间,还有他的年龄。很多时候,因为听到是杨果的名字,因为从之前媒体对杨果的报道中了解到杨果的年轻,很多专家学者都对他的理论不屑于顾,甚至没有好好了解就开始在公开场合抨击杨果。
  杨果倒是不在意这些,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理论是有价值的,而且是价值连城的价值!尽管有人埋汰它,但总有一天,它还是会绽放出应有的光芒!
  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人是理智而且睿智的,他们看出了杨果这个理论的优秀和革新!包括国家级的孔子学院也召集学者研究杨果拆字法在教学运用上的可行性,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答案。
  于此同时,国外的哈佛大学和蒙特雷大学主办的《language_learning》也将杨果这篇论文给刊登了出来,不过《language_learning》倒是聪明了许多,他们只是刊登了杨果这篇论文的摘要和前两章(概述和开头),剩下的全文,则是放在了他们的学术网站上。
  《language_learning》的读者群不知道比《翻译达人》大了多少,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只要有研究或者关注中文的,都会通过期刊里面的链接去阅读全文——毕竟,只要是这个期刊登出来的文章,没有一篇是没有价值的!
  要不是《language_learning》出版的时间比《翻译达人》还要晚上一个星期,恐怕国外的专家教授还要比国内的专家教授更早发现这个理论的价值呢!
  纵然如此,还是有不少外国教授感慨杨果的年轻和优秀!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上个月哈佛的里奇教授会如此推崇杨果,会给他这么高的承诺!
  原来人家早就知道杨果是一颗如同太阳般灿烂的金子了呢!
  事实上,哈佛大学对杨果确实是重视,不仅仅是口头说说,当杨果从瑞典回来,就被陈宗岱叫去了办公室。
  他板着脸,将哈佛大学送过来的offer信递到了一头雾水的杨果的手里。
  一个简简单单的国际快递袋,里面有让东山大学转交给杨果的信函。而信函里面,除了一份比其他哈佛的录取通知书还要牛掰一点的免试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封来自哈佛里奇教授的邀请信。
  内容很明了,就是认同杨果的实力,邀请其赴米国深造,杨果一眼就看完了。
  抬起头,杨果看到一双有些着急的眼睛,陈宗岱发现杨果抬头之后,马上转移视线,看向了自己桌子上的摆件,好像很不在意的样子。
  “咳咳,老师,哈佛啊!哈佛居然想要录取我!”杨果一副惊讶而且兴奋的样子,引得陈宗岱心里很不是滋味。
  “哼,不就是哈佛吗?有什么八拜(厉害)的?”陈宗岱酸溜溜地说道,“就以你的水平,在哪里上学还不是一样?哈佛能有人教得了你?不要总是觉得外国的月亮很圆!”
  “嘿嘿,老师,您着急什么?我又没说要去?”杨果得意地笑了起来,“您放心。”
  “我放心什么?我才没有很担心!”陈宗岱脸上的喜意根本掩藏不住,但他还是嘴硬地说道,“我还觉得你拒绝哈佛的录取通知书,为你感到遗憾。”
  杨果也不刺激自己的老师了,老人家今年身体有点不好,时常有些小病小痛的。杨果笑着安抚道:“没关系的,老师,我这儿没啥好遗憾的!不就是哈佛吗?您也说了,凭我这个水平,在哪儿学都能成才!”
  其实,杨果的考虑并不是自己说的那样完全不在意。哈佛可是很多中华学子的梦想,杨果也是,曾经也会羡慕报纸上那些被国外名校录取的天之骄子。
  可是,他的根基在羊城,他的家也在羊城!杨果是不会抛开琪琪和方贝贝去别的陌生的城市。
  (求月票,求推荐~≧▽≦)


第1107章 国家中文研究工作组

  要是换了别人,陈宗岱或许不会如此紧张,而杨果不一样,他有着百年难遇的天分,也有在学术上坚持跋涉的性格,陈宗岱是真真正正地想要将杨果培养成为外国语学院甚至东山大学的一面旗帜的!
  而杨果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待,不仅每次都超额完成他布置的学术、教学任务,还自己独立开创出了两个优秀的语言学理论,目前更是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炙手可热的翻译家、语言学家。
  杨果的选择虽然留有遗憾,但又未必是错误的!
  哈佛能给予杨果的不过是杨果现在已经不需要的荣誉,别无其他。正如陈宗岱所说的,现在就算是哈佛大学,也已经没有能够有资格和学识去教杨果的老师了!以杨果的天分,课堂教育简直是暴殄天物,只有自学,杨果才能更快地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
  留在东山大学,不仅有给他更加自由、更加轻松地学术环境,更有陈宗岱不留遗力地保护和帮助。
  像杨果才开始读半年研究生就能够上堂授课,这个情况在国内乃至国外的大学里都是非常罕见的!外国语学院的资源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向杨果倾斜,这里指的,可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资源,还有学术材料上的资源!
  像杨果每个月都会申领好几箱资料回家看,等他看完了才需要交还给图书馆。要知道,这些资料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国内外购买回来的!而杨果却拥有着第一阅读权,还有着指定购买的权利,可以说陈宗岱都不见得能有如此优越的待遇!
  陈宗岱曾经说过,他打算让杨果明年夏季博士毕业,这话不是说说而已,陈宗岱真的一直都有放在心上,不停地游说校长,不停地向教育部打报告(东山大学率属教育部),进展很缓慢,因为欠缺了最重要的一个元素。
  现在这个元素来了!
  “这个也是你的邀请函!”陈宗岱看到杨果将哈佛大学的offer随意丢到一边,痛快地笑了起来,他从桌上再拿出另一个信封递过去给了杨果。
  杨果还以为又是什么名校的呢!没想到一看,竟然是中文的。
  “这是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的一个中文教育研究工作组,是由主管教育的国家领导人亲自挂帅,里面全都是语言研究的专家,大部分都出自京城大学、水木大学这样的名校,就连你老师我都没有这个资格加进去!”陈宗岱有些羡慕又有些骄傲地看着杨果说道,“你是咱们学校唯一被邀请的!”
  不用陈宗岱说,杨果也知道自己是托了那篇论文的福才能被邀请。这个研究工作组成立没多久,信上说是旨在传播中华文化、推广汉语和国学教育,杨果相信首要的研究目标还是自己这个拆字法。
  倘若真的能够将自己的拆字法编制成为全面而且规范的教材,杨果相信这会是对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要知道,杨果当时研究这个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扭转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的局面,估计教育部和汉办的人都有发现自己这个理论的价值!
  要不然,怎么回事国家级的领导人亲自挂帅呢?
  不过,对于杨果而言,他的态度还得让步于一个问题:“老师,参加这个,是不是要常驻在京城了啊?”杨果有些担忧。
  “怎么?又儿女情长了是不是?”陈宗岱瞥了杨果一眼,问道。
  杨果嘿嘿一笑,也不不好意思,说道:“老师,你懂的,我女儿那不是还小吗?”
  “放心吧!他们要是留人,我还舍不得你走了!”陈宗岱没好气地说道,“现在都信息时代了,有什么研究都会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最多,是让你们一个月在京城集结一次,开开会,跟领导汇报一下研究进程。”
  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