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南宋春晚 >

第132章

南宋春晚-第132章

小说: 南宋春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双粗粝的手掐了她的细腰。继而向上,抚摸,似是不满一般,又揉又搓,将她冰凉的四肢搓热,僵硬的身子搓软。心里涌出一股热流,他还肯要自己,还肯要啊……

    这晚的缠绵带了痛意,带了歇斯底里的迎合与蹂。躏。带了一个郎君极度的渴望,与一个妇人无比的愧疚与回报。

    坚实的手臂如铁钳一般箍着纤腰,柔软的胳膊如藤蔓一般缠绕。绯红的花朵伸展,盛开,只当这是最后的花期。使尽了全身气力,绽放得无比妖娆。

    次日守中要走,临行之前,他只有一句话:“我在绍兴须盘桓两月余,两月之后,我叫人来接你。若你仍愿回家,便上车。不然……”

    守中狭长的眸子越发深邃,他紧紧地瞧了容娘,绷了下颌,道:“不然,我们缘尽于此!”

    容娘蓦地抬头,不可置信的瞧着他。她的心在颤,唇在颤,手抖着去触他的脸。脸上胡茬棘手,微微的刺人,却让她心中无比的安定。

    守中眼中一闪,紧抿的嘴唇坚定无比。他抓了容娘的手,握了住,放开,转身离去。

    小环不舍,但四喜回来,容娘笑着劝她回去了。

    驴车渐渐远去,如一个黑点一般,消失在树林之后。

    春雨冲了过来,欢呼雀跃,庆幸娘子仍得大郎之心。

    容娘哭了又笑,与她抱在一处。

    惠娘瞧见,神色黯然,继而微微一笑,去厨房炖汤。

    媗姐儿咧咧嘴,去玩昨日她爹带给她的玩意儿。

    日子变的轻松许多,虽老天仍然残酷,连一丝雨水也不肯施舍。但沟渠里仍有水流,清江来的水仍然足以灌溉周围数百里的良田。唯有旱地,恐颗粒无收。

    徐家的旱地先头收了一回麦子,倒也不靠着二季的稻子。况徐家的农户们另有做工养牲畜的收入,勉强可以应付赋税。

    可是流民居然出现在了田间地头,偷偷的,或者明目张胆的去捋青黄的稻子,饥不择食的塞进嘴里,塞进兜里。

    农户们又惊又恼,成日里不但要浇水不停,又要防鸟雀,又要防流民,一日到头,简直不能上铺去歇息。

    八月,北边大旱,战祸又起,一批一批抢粮的金兵如蝗虫一般南下,朝廷库银吃紧,杂税屡增。

    农户们傻了眼,只当今年至多无余粮,不想年未过半,粮未收割,便早已归了国库。这叫一家大小,如何谋生啊!

    清平县内各处田庄农户,纷纷要求减租。徐家顺应民意,减租近半。

    八月流火,如炙如烤。

    约定的日子即将到来,日头如金灿灿的蛋黄一般,从山这边升起,从山那头落下。一日过,一日来。容娘的脸上渐渐现出红润,薄薄的脸也有了些圆润的意思。她的眼波潋滟,含了水,带了光,偶尔瞥一眼外头,也是欢喜的。

    大门开启的声音分外亲切,容娘的手紧了紧,春雨眼睛圆睁,惊喜的往外去迎。

    来人是娥娘,她不好意思的朝容娘笑笑,道:“伯娘身子不好,靖哥儿也病了,婆婆叫我来接惠娘过去。”

    容娘眼里的火瞬间浇灭,她勉强笑笑,欲言又止。

    媗姐儿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回城。娥娘十分为难,只得求容娘。容娘抱了媗姐儿,她使劲的蹬腿,嘴里吐出最恶毒的话语:“滚开,我爹不要你了,你休得管我。我要回城,我要回去,我要惠姨做我的娘!”

    容娘苍白着脸,抱紧她,并不言语。

    惠娘歉意的笑笑,安抚了一回媗姐儿,带了她娘上了车子,离开这个孤寂的屋子。

    媗姐儿两日不曾说话。

    容娘亦不理会,只叫春雨给她端了饭,看她吃了。

    日出日落,再没有人看。她只晓得屋子亮了,又暗了。灯燃了,又灭了。

    为何他不来,为何没有些许消息,悔了么?或者婆婆不让自己回去,他不能违逆?或许他想明白了,惠娘才是最合适的那个,妥帖,温柔,淑惠,安分守己。

    容娘守着空落落的屋子,再度用厚厚的寂寞把自己包裹起来。

    身子似乎有些不适合,见不得油腥,便是看见鱼鳞,看见鱼尾那么一闪,里头便开始翻江倒海,重重的呕吐出来。呕得白的,绿的,黄的,乱七八糟的一堆。

    春雨吓坏了,便要叫邱庄头去请郎中。容娘只当自己着凉了,不愿吃药,说过几日再瞧,若仍是不好,再请郎中不迟。

    然而这个郎中却再也没有去请。

    九月初四,黑压压的晚上,福建路盐民残匪,一路潜伏往临安方向去,路上挟裹了绝望的农户,居心叵测的邪人,无家可归的流民。队伍越滚越大,避了清平县城,踅进乡间,沿途遇到田庄,能抢便抢,能烧便烧,以残虐之势,席卷了清平往临安方向的各处庄子。

    沉睡的清平县城,在天色微亮之际,迎接了一波又一波哭爹喊娘的难民。

    徐府大乱,徐夫人两眼圆睁,喊道:“我的媗姐儿,容娘啊!”

    至午时正,狼狈的春雨抱着媗姐儿,坐着邱庄头的车子回了城。

    春雨嚎啕大哭,朝小环喊道:“娘子,娘子不见啦……!”

    绍兴八年,容娘引开匪徒,救了媗姐儿,自己却消失在黑夜中。村里农户,各处搜寻,不见踪影。

    玉娘怔怔的想到,阿姐来的出奇,走的也出奇,莫不是仙吧!

    ps:

    第三卷,血喷完,不再喷了。下卷崛起!!!估计也很短来着,嘿嘿!

 第一百五十九章 寿州

    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州。

    斑驳老旧的城墙上,零落的箭矢,垒在垛子下的石头,寒风中烈烈作响的旗帜,铠甲,寒光,漠然站立的背影……。

    远处是淮河,如一带白练,静静流淌。

    岸边十里滩涂,足有一人高的枯黄芦苇迎风飘荡,轻柔的苇絮模糊了眼睛,似乎那处是一大片黄色的云,软绵绵的,铺在河滩上。

    天空中一只孤零零的大鸟,拉高,俯冲,盘旋萦绕,哀鸣声声,在芦苇丛中寻找甚么。

    这是刚刚战后的寿州城。

    金兵似乎在试探城内兵力,每日几百人,在城门口喊阵,叽里咕噜的也听不明白。

    城墙上的士兵站的笔直,眼视前方,如一尊冰冷的神。余光瞥过那一群精力旺盛的金兵,心道,直娘贼,到底是吃肉的,较己方结实许多。

    “贼亡八,晓得咱们无粮无人,成日来闹腾,叫老子受气。不如一趟打了,不是他死便是我死,图个痛快!”

    两个站岗的老兵油子挤挨在避风处,身上衣裳单薄,抗不住冷冽的河风。干巴巴的脸往里凹陷,明显是吃不饱的饿汉子。他俩搓着手,跺着脚,嘟囔着。

    “呵,你急甚,左右是一群待死之人。等援军一到,咱吃顿饱的,砍死那群猢狲!”

    瘦矮个将衣领竖了竖,似乎如此可遮挡无缝不入的寒风。

    腹中空荡荡的,咕噜噜的响。如今一日两顿稀粥,下一顿须有两个时辰,直盼得人两眼昏花。

    守城将军徐守中,原是不带这几百守军,要往泸州撤离的。但天有不测风云,上场大战中,徐将军受了重伤,只好留在城中养伤。

    不想原本稳定下来的局势,因对岸几方势力拼斗。这一支失了势,回不得故乡,只能守在河边,不知生死。他们没了支援,冬日猎不着畜生,粮食亦无着,每每过河骚扰守军。

    原寿州留守,则在上回敌兵布阵城下之际,仓皇逃离。如此,新的留守未曾到来之际。竟是由正六品的拱卫大夫带领这一行五百余人对阵两千余人的金兵。

    金人只当这城墙之后有大米。有肉。有金有银,有他们不曾见过的好宝贝。

    又怎能料到城内米粮不足,除了五百士兵,便只有几个逃不动的老弱妇孺。人人饿的脸黄肌瘦。每日站岗的士兵可多吃半碗米粥,以站出威风凛凛的龙虎精神来,叫那群金人心生畏惧。

    如此态势,已持续十来日。

    金人尚可在河中捞些鱼虾果腹,对岸河滩上有马匹嘶鸣,竟是在杀马!那可是金人的命根子,没了马,他们怎么跑回故乡去?

    高个子缩着脖子往寮口处看了一眼,一注烟雾袅袅升起。他的鼻子似乎闻到了马肉的香味。

    他不禁叹了一气,道:“也不知咱的徐将军好些没有,这些日子可没见着人呢,莫非……?”

    头上挨了一叩,矮个啐道:“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率兵上万,杀的金人胆战心惊的徐将军怎会怕这么点小伤!哼,想必那群金人见将军未露面,同你一般心思呢!不然,怎敢来挑衅?”

    “听人说,李厨子每日里端给徐将军的,也是一般的两碗粥哩!头回送的干饭,原封不动的给退回来了。啧啧啧,真有这般将军,咱可是开了眼界了!”

    “呔,你俩个,想叫老子抛下城墙去喂金狗么?”

    小副尉从转角过来,一眼便看到两个油子呵着手,脑袋凑在一处,低声说笑。

    俩油子赶紧各归各位,好歹须得对得起自己喝的那半碗粥。——也不晓得还能喝几日?

    矮个眼睛一扫,却扫到副尉谦恭的引着几人过来。其中有一常服郎君,那郎君身量高大,半旧的袍子,腰收的甚紧,行步间异常沉稳,显然是常年马上过日子的。

    矮个心中一动,待几人过去,又换了左眼去瞥。

    恰巧那郎君便在前一个寮口停下了,他的左眼瞧的很是清楚。

    狭目幽深,鼻梁坚挺,薄唇紧抿;鬓边渐染白霜,脸上隐含雷霆之势。他的两眼微眯,两道剑眉轻蹙,定定的看向远方时,便是无声无息,亦叫他心中没得一紧。

    一股杀气从那具身子里向四方扩散,直叫胆怯者热血沸腾,颓废着精神抖擞!

    若此时他仍怀疑此人身份,那他这么些年在这淮河边上便白熬了!

    赫赫有名的徐大将军,有胆量,有谋略,不惜命!

    三年对敌,罕有败绩。若金兵晓得对战的是他,每每闻风而逃!

    矮个再度将背挺了挺。

    城墙外马蹄踏响,矮个心中窃喜,有援军消息了么?有粮食了?

    那边独臂青年对徐守中道:“将军,回吧。”

    午后,再有一个时辰,矮个便可换岗回去歇息了。但他觉着十分兴奋,似乎一场大战便在眼前,己方的胜利已然在望。其余士兵皆已知晓主将的好消息,那般模样,可不是伤势大有好转么?

    身后马蹄踏响,矮个不由回头,见城内街道上骑兵十人一对,居然是要出城的模样。

    他心中一惊,转而一喜!

    果然,徐将军身子好了,大将军的气势便出来了。

    这么些日子窝在城里,由得那群金狗叫嚣,太叫人窝火了!瞧着吧,你们吃马肉,咱的马可还是精神着呢!

    矮个咧嘴一笑,握枪的手又紧了一紧。

    从此,每日骑兵十人,出城巡视。

    城门庄重的开,威严的关,直将那群金人蒙的一愣一愣的,好几日不敢过江来。

    但援军依然未至,粮食不见踪影。

    此时寿州城的身后,是广袤肥沃淮南平原,但因了战祸,几乎荒废。人们早已逃至更远的江南路,两浙路。若此时骑了马去周边的村子里转一圈,可以断定,不会有一颗粮食在等着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