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强兵 >

第305章

强兵-第305章

小说: 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军沉默了,他知道李昂是铁了心要那么做,没人可以说服他放弃,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道,“你亲自来找我,我又岂能推脱,这件事便包在我身上了。”马军从马上跳了下来,笑道,“我们有许多年没见了,让我看看你的功夫究竟厉害到了什么地步?”

李昂见马军如以往一般没变,也是大笑着从马上跳了下来,拔出了腰畔的刀剑,见他一手刀,一手剑,马军一楞之后,却是叫道,“不准用你的刀剑术,天下谁不知道你这功夫用出来,就等于是两个打一个,我却是不吃这个亏,当年咱们比的是刀术,这回还一样。”

“你这大都督也当得太小气了!”李昂说笑间,扔掉了手里的断钢剑,朝马军道,“便是单用这刀,也照样赢你!”

“话不要说得太满,省的待会输了说我占你便宜。”马军嘴上虽不示弱,可是脚步一跨,已是先手抢攻了,这些年来,他的刀术历经杀阵,比之当年,少了几分变化,却多了惨烈的杀伐气势,一旦抢攻得手,那精钢打造的长刀,刀刀不离李昂要害,凶烈至极。

面对如此凶烈的刀招,李昂也不退让,手里的斩裂刀锋,不断地与马军手里的长刀对拼,他被世人称做杀神,全力出手之时,那杀气却比马军还要强上几分,虽说是让了马军抢攻,可是三十招后,他越来越强的刀劲却是压住了马军,逼得马军不得不转攻为守。

又打了十来招,马军一振长刀,却是跳出了战圈道,“你这些年是怎么练的,我还以为至少能和你战个平手,哪想到连五十合都过不了,不打了。”马军说话间,回刀入鞘,朝李昂道,“等你下次再来,我再和你比过,到时一定赢你。”

李昂从地上拾起断钢剑,看着跳上马飞驰而去的好友身影,却是摇着头自语道,“下一次,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了!”将刀剑归鞘之后,他上了自己的马,一勒马缰,朝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他此行不能泄露行踪,他和马军作为河中西北两线的统帅,私下见面,绝对是犯了大忌,要是传到长安,定然又会惹出一场风波来。

数日后,匈奴境内的俘虏营内,一队队身上扛着沉重枷锁的大秦士兵被带出了营地,在外面有一队金发碧眼的胡商正和几个匈奴贵族商量着他们的价钱,这些金发碧眼的胡商其实并非是胡人,他们全是宛州的豪商,受马军之托,冒充欧洲的奴隶贩子来把这些李昂要的投降士兵给买回去,原本他们也不是太看得起这些投降的士兵,可是当他们看到他们被饿得瘦到皮包骨头,身上还枷着沉重的枷锁时,心里不由地软了下来,也不再和那些匈奴贵族讨价还价,反正这钱不是他们出,能早点带这些士兵走就早点走。

最后这三万不到的士兵被卖出了近五百万金铢的高价,让那几个匈奴贵族喜出望外,在听到那些‘胡商’说要打开那些大秦士兵的枷锁时还好心提醒道,“这些汉人坏得很,一给他们撤了枷,他们就要造反,还是枷着好。”这样一来,那些宛州豪商所扮的胡商自是不能说什么,便带着这些被枷住的士兵,开始化整为零地往河中去,在马军的安排下,他们从一处不怎么起眼的边境防区进入,昼伏夜出地朝李昂所在的西面赶去,这样足足赶了一个半月的路,他们才到了李昂定下的交人地方。

这一路上,好吃好喝,恢复了些的大秦士兵心中隐约觉得这些对他们不错的胡商不对劲,可是却怎么也想不到这些胡商竟是宛州汉人,是受他们心目中的军神所托从匈奴人手里赎回了他们,当他们身上的枷锁被打开,再一次见到黑色的大秦军旗时,每一个人都跪在了地上,痛哭流涕,他们早已从那些宛州豪商的口中知道大秦的百姓是如何看待他们,他们的妻子儿女又是如何受到连累而遭人白眼,甚至被宗族踢出族谱。他们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死战到底,成为俘虏的日子里,他们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

“公爷,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赎回这些人,他们只是群懦夫罢了。”跟随李昂的众将中,陈霸先看着这些大秦士兵,不由摇起了头。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做错事,若是连改正的机会都不给他们,岂不是太过残忍。”李昂看了眼陈霸先,看向那些士兵道,“他们生活在太平年代,凭着一腔热血参军,只训练了一年不到便踏上战场,打了那场惨烈的大战,力战而降也是情有可原,他们只是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儿女,想要活着回去见他们罢了。”

“公爷的话虽不错,可是他们这一投降,却只是害了他们的家人而已,若是战死,他们便不会背负污名,家人也可以领取朝廷发下的重金抚恤,哪会遭人白眼。”陈庆之想到这些士兵在大秦的妻子儿女因为他们而受到的遭遇,不由开口道。

见陈庆之这样宽厚的人也难以接受这些投降的士兵,李昂不由沉沉叹了口气,大秦军团一百五十年不败之名,让每一个人都将死战不降当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这三万士兵却让这保持了一百五十年的不败之名蒙羞,这对大秦所有的人来讲,他们绝对是一群不可原谅的人。

“我知道你们很难接受他们,可是我相信他们不会再次让自己蒙羞。”看着身旁众将,李昂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说完他看向了身旁的李存孝道,“存孝,你带破军卫去告诉他们,我愿意收他们做亲军,他们若是愿意,便留下,若是不愿意再当兵,我自会发给他们路费,让他们回去。”

李存孝心中向来敬重李昂这个义父,他只知道义父绝不会看错人看错事情,大声应是之后,便带着破军卫去了这些士兵中,宣布李昂的命令。结果没有人走,对他们来讲,大秦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因为他们在战场上做了可耻的事情,他们向自己的敌人投降,让大秦军团一百五十年不败的威名从此蒙羞,大秦的百姓唾弃他们,他们的家人也看不起他们,他们之所以还活着,便是要用自己的命,自己的血,自己的一生在战场上赎罪。

当李昂骑着紫骊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跪在了地上,从今以后,他们的命就是他们心中这位军神大人的,因为是他给了他们赎罪的机会,因为他没有看不起他们。

“从今以后,你们便是我的兵,便要依我的令而行,我现在问你们一遍,你们愿意依我的令而行吗?”看着那些单膝以军礼跪在地上的士兵,李昂大声喝了起来,他的声音若雷霆翻滚,炸响在每一个士兵的耳畔。

短暂的沉默之后,‘愿意’的呼喊声撕破天空,久久回荡不息,这些曾经战败,曾经投降的士兵挺起了自己的胸膛,朝着他们视线中那个骑在马上的身影,声嘶力竭地咆哮,回应,直到喉咙嘶哑。

第三百三十九章 诸事

秦历172年秋,风四娘和林风霜带着儿女从长安赶回了河中,和她们一起回来的还有王猛和河东卫家,在李昂得封唐国公之后,河东卫家便动了举族投靠的念头,谁都知道唐国公日后裂土封国的事情几乎是板上钉钉,没人可以阻挡了,他们卫家留在大秦,只会就此沉沦,一蹶不振,再也不能东山再起,若不是唐国公,恐怕他们卫家早已被长安的高门世家瓜分,成为普通人家了。

大营之内,李昂和妻儿重聚,心里是说不出的感慨,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专心为日后的西征罗马做准备。大得可以跑马的帐子里,那些来自各族,被李昂提拔起来的将领和官员们,第一次看到了他们公爷脸上露出了笑意,他们大声恭贺,为李昂的儿女向父神祈福,在传教士的努力下,李昂现在治下的每个人都成了新教徒,而这些胡人出身的将领和官员显然要比李昂的那些汉人出身的心腹要更为虔诚。

宴会举办到了深夜,风四娘和林风霜早抱了儿女回帐中去,而一帮将领官员也早已喝得不省人事,被亲兵和随从抬回了自己的住处,偌大的帐子内只剩下寥寥几人,看着身旁两侧正襟危坐的心腹,李昂长声道,“我已得陛下密诏,统管海西军务,如今我大秦军团主力被匈奴人拖住,无力西顾,今后便要由我们来遏制罗马人在亚细亚的扩张。”

听到李昂的话语声,所有的人都是沉默不语,自从大秦军团在河中北线吃了败仗以后,他们便已料到这定会让罗马人生出争雄之心,帝国的霸权靠得是武力,现在大秦军团不败的神话被打破,罗马人韬光养晦多年,想来定会乘机而起,重建他们在整个亚细亚地区的宗主权,到时他们和匈奴人一西一北,汉人苦心经营一百五十年的世界霸权就将化为乌有。

“公爷可有定计?”王猛第一个开口,虽说他投入李昂麾下年头最短,可是却已隐隐有了第一谋臣之势,除了崔浩,便是陈庆之,刘裕,陈霸先也不及他,此刻他的问题可以算是代表了其他人,谁都知道李昂对于大势的把握从来没有差过。

“罗马人数年韬光养晦,论国力虽不及我大秦,但也绝不容小觑,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占有地利,只要他们的海军拿下我大秦在龙城的内海舰队和希腊海军,他们便可以大肆攻略亚细亚,虽说现在他们还没有动静,但是不可不防。”李昂说到这里,想到曹安民给他送来的密诏,皱了皱眉道,“陛下已经下诏抽调西海舰队和北海舰队前来增援,但是海路遥远,冬季又不利行船,若是罗马人的海军在明年开春动手,他们恐难来得及赶到。”

“为今之计,只有让希腊与我大秦组建联合舰队,先行抵挡罗马海军再说。”王猛说话间,看向了在座中唯一的外人,希腊海军元帅的三公子,孔特里亚诺,他此时也算是李昂的盟友,才能列席于此,参赞大事。

“我愿说服父亲全力促成此事。”孔特里亚诺长身而起道,希腊虽是大秦所立,但是这些年来大秦霸权衰退,希腊国内已不再唯大秦马首是瞻,而且大秦军团最近败于匈奴人之手也一定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孔特里亚诺甚至可以想象那些公民议会里那些尸位素餐的蠢货会被罗马人蛊惑,在接受大笔的贿金以后,让大秦帝国在龙城(耶路撒冷)的护陵军团陷入苦战当中。

“子云,永曾,你们带六千人去希腊,协助陈先生抵挡罗马人的陆路进攻,顺便尽量招募斯巴达人为我们所用。”李昂在孔特里亚诺面前毫不避讳,这个问题是他们早就协议好的,而且孔特里亚诺也并不喜欢剽悍,不听命令的斯巴达人以后给他找麻烦。

陈庆之和冉闵都是起身应喏,尤其是冉闵,他生性嗜战,李昂如此安排最是和他胃口,有陈庆之在,他便不需要去考虑整个战局,只需要带兵厮杀就行了。陈庆之看了眼身旁的冉闵,知道李昂让冉闵和他去希腊,怕就是让他去收服那些斯巴达人,斯巴达人是个为战而生的民族,他们佩服的只有猛士,而冉闵无疑是这天下最强的猛士。

众人散去后,李昂留下了王猛,崔浩,刘裕和陈霸先四人,说出了他筹谋已久的一件事,“当年我和贵霜的楞严迦腻色伽定下盟约,日后他若争夺王位,我自当助他一臂之力,如今我大秦烽烟四起,匈奴人和罗马人虎视眈眈,绝不能再让贵霜添麻烦,所以德舆,兴国,我打算让你们去贵霜,你们可愿意?”李昂的目光落在了刘裕和陈霸先身上,这两人都是文武皆能,有他们去贵霜,他能放心不少。

“公爷有令,我等自当效命!”刘裕和陈霸先互相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