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学士 >

第176章

大学士-第176章

小说: 大学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猛地睁开眼睛:“朕不想知道元辅说什么,翟鸾,说说你的看法。”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司礼监的太监送过来一张票拟。

皇帝看了看,递给翟鸾,道:“你在翰林院观政多年,元辅让朕把积年欠下的官员俸禄都发放下去,你算算,一共要多少?”

翟鸾跟不上皇帝的思路,接过奏折看了一眼,算了算:“回陛下的话,臣算了算,京官的俸禄还好些,欠的不多,应该很容易补上。但地方上,尤其是偏远省份,有的地方已欠俸三五年,要想全补上,短期内没有可能。”

“税收情况如何?”

“一年少于一年。”

“朕这个家不好当啊!”皇帝冷笑:“什么事都集中在一起了,什么人都想让朕心烦。”

这话一说出口,翟鸾心中如明镜一般,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

是一飞冲天,还是一蹶不振,就看这一把了。

他猛地抬头,“启禀陛下,臣认为,今科顺天府乡试舞弊案同黄锦、孙淡和乔宇没有任何关系,倒是那孙鹤年很是可疑。”

第二百二十三章 走火

皇帝听到这话,突然振奋起来,一把抢过翟鸾手中的那份票拟。猛地站起来,就那么站在翟鸾身前:“什么叫可疑,你就是这么断案的吗?凡事得讲究人证物证,草率说一句可疑,是你做事的道理?”

翟鸾一咬牙。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回陛下的话,臣以为,孙鹤年乃今科顺天府乡试舞弊案的主犯。”

“说。”皇帝阴沉地看了翟鸾一眼:“若有真凭实据,无论他是谁的人,谁的门生,朕替你撑腰。”

“是。”翟鸾接着回道:“臣审过黄、孙、毕一干人犯之后,又审了审那一百多个作弊的考生,就有一个重大发现。”

“可是他们买了考题,谁漏的题目?”皇帝留了神。

这个时候,翟鸾看到皇帝身边的那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不住地给自己递眼色,心中一惊,知道一个应对不妥,就是个不堪设想的结局。看来,这个案子不应该在谁漏题上纠缠下去。

他吞了一口口水,道:“启禀圣上,倒没审出是谁漏的题。依臣看来,漏题一说本就是子虚乌有。就臣审讯得知,那些考生所夹带的题目中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题目都有。其中,有几个人夹带的小抄正好与考题一样,也属巧合。毕竟,考题范围乃是四书五经。今科顺天府乡试的考题又不生僻,很容易猜出来的。因此,臣以为,这件案子的关键是究竟是谁放这些考生进考场的,他们身上夹带的小抄为什么没有被人查出来。”

“说得好,继续。”皇帝面容缓和下来了,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翟鸾。

翟鸾知道自己押对了宝,大为鼓舞,道:“臣觉察出不对,一审,才发现,这一百多个作弊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朝中公卿大员的子弟。而这些人的家长、族长大多与孙鹤年有同年、同窗的关系。很多人在考前还当孙府去过。因此……”

“说下去。”皇帝一挥袖子。

翟鸾:“因此,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孙鹤年放进考场中去的。若陛下允许,臣就按照这个思路办案,最多三天,定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故意叹息一声,装出一副懊恼的模样拍了拍额头:“陛下啊,臣驽钝,也是被孙淡和黄锦他们给搅昏了头,只想在他们之间分个真伪曲直。却不想,这件案子压根就同他们二人没有任何关系。臣被他们一吵,反将孙鹤年给忽略掉了。”

“不用说了。”皇帝将手中的票拟扔在案上,“什么允许,又要什么思路?你做你的事,秉公而断就是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就这么办,尽快审结。”

“是。”翟鸾起身,慢慢推出屋子。

看翟鸾离去,皇帝不为人知地松了一口气,提起案上的玉如意在磬上一敲。

悠扬的声音远远传开。

侍侯在一旁的那个太监忙问:“陛下有何吩咐。”

皇帝咬着牙花子,从牙缝里露出一句话来:“先把孙鹤年的家抄了。”

“是,臣这就交给陆松和陆炳去办。”

皇帝大声冷笑:“孙鹤年好大胆子,竟敢在朕的恩科舞弊。他很缺钱吗,想钱也想疯了,都丧心病狂了。依朕看来,他孙家至少有上百万两家产吧?”

那个太监回答说:“启禀陛下,孙家倒没这么多钱,大多是祖上传下来的田产和宅子,合一起,五六十万总是有的。”他突然讨好地一笑:“陛下,其实,我们司礼监的几个人下来也商议过这件案子,都觉得这事孙鹤年有舞弊嫌疑,该撤职抄家。臣几个也都合计好了,查抄孙府之后,得的银子就不入国库了,全部上呈宫里。武宗皇帝没留下什么家底,陛下接手之后,内藏府空空如也。再苦不能苦了君父,臣等都是这个心思。”

皇帝也不回话,就那么默默地看着这个太监。

这种事情他当然不会直接对人言明的。

那个司礼监的太监只好等在那里。

屋中突然安静得可以听到绣花针落地的声音。

半天,皇帝才叹息一声:“都是缺钱惹出来的事情,你们侍侯在朕的身边,自然知道朕这个家当得有多不容易。朕虽然做了皇帝,可比以前在安陆还穷,却苦了朕的嫔妃们。人穷志短,她们做出些不合体统的事情,也……也其情可怜……罢了,拟旨,查抄孙鹤年……你顺便替朕批红。”

“是。”那个太监慌忙写了圣旨,递过皇帝,皇帝只摆了摆手。

太监慌忙批了红,然后跪下领旨。

太监:“圣上,黄公公和孙先生他们怎么处置?”

“处置……怎么处置,孙淡也是,他也知道黄锦是牛脾气,心胸不够开阔,怎么就不能顾全大局,让着他些。哎,黄锦毕竟是书读得少了,眼界狭窄。就让他们几个在里面好好呆着,好好想想。等过些日子再放出来。对了,把他们几个都给我关在一个院子里。道理不辩不明,朕要让他们好生辩论辩论。”

说到这里,皇帝突然觉得有点头晕,身体一晃,急忙将手扶在案桌上。

“陛下。”太监慌忙伸手扶住皇帝:“圣上可要保重龙体啊!”

“我没病!”皇帝推开那个太监,怒喝道:“朕壮实得很,死不了。”

自科场舞弊案之后,皇帝就透着不那么正常,常常是忽喜忽悲,动不动就同人翻脸。

宫中的人也习惯了他的乖戾,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只能默默地在旁边侍侯着。

“朕身边的人没一个争气的,黄锦、孙淡,还有朕的张贵妃。”皇帝掏出一颗丹药吞进肚子,沙哑着喉咙怒道:“黄锦要权,孙淡要出一口气,张妃要钱。朕身边还缺一个好色的,如此,权色财气都全了。”

这句话一说出口,皇帝突然走岔了气,一张年轻的脸红得像是要滴出血来。

那个太监大惊,忙扶皇帝坐在蒲团上,大叫:“陛下,快守住你那一口真元,保持神智,千万不要走火入魔啊!”

他一边扶着皇帝,一边大喊:“来人啦,去请王漓王神仙过来。”

第二百二十四章 审结

既然这件案子皇帝已经定了性质,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无非是想办法弄到人证物证,翟鸾在刑部侍郎位置上虽然呆得时间不长,可没吃过羊肉,却也见过羊跑,干起这活儿来倒也顺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同几个副主审商量了一下,大家都说天子圣明,本案如此处置很公允。

于是,大家又过了几次堂,传了相关人等,录了口供。当然,孙淡和黄锦那几位爷翟鸾是再懒得去传他们过堂了,就算传他们来也没用,反会吃一肚子气。

做完这些,然后将卷宗递报内阁,内阁票拟之后转呈司礼监,皇帝的批红很快下来。

如此一来,这件皇帝登基以来的第一大案算是审结了。

掐指算来,从孙淡和黄锦等人进北衙等审,到现在已经大半个月过去了。时间也已经到了九月,天突然凉快起来,秋高气爽,正是一个让人非常舒服的季节。当然,这也是杀人的好日子。也不知道今科秋帷又有几人被秋后问斩。

商量之后,经过皇帝点头,本案的结果出来了:孙淡和黄锦与本案无关,着即释放;吏部尚书乔宇,身为顺天府乡试主考,有失察之罪,罚俸一年,任回吏部任职;至于孙鹤年,乃是科场舞弊案主犯,证据确凿,按律当斩。其余一干人犯,或斩或流,各有判决。

如此一来,这件惊天大案总算结束了。

因为这件案子牵涉到皇帝的两大心腹,自然不好深究。黄锦和孙淡二人一点事没有,只不过是在北衙闲住了大半个月。

乔宇也是屁事没有,只被罚了半年俸禄了事。这点俸禄对乔宇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制订得很低的,品级低的官员自然可以靠俸禄维持生计,但高级官员要想靠工资位置其奢华的生活根本没有可能。所以,地方官的主要收入依靠税务截流,比如实物税的损耗,运输途中应该扣除的人工和消耗等等。至于京官的,主要收入则来自于地方上的孝敬,比如每年夏天的冰敬,冬季的碳火。打个比方,一个七品的县令,每年的俸禄是米九十石,也就是一万三千多斤,这点粮米,也只够他一大家人吃一年。

要想活下去,活得滋润,还得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乔宇如今是吏部尚书,平日里少不了有人孝敬。他即便再清廉,必要的应酬还是需要的,只要不爱过分,对自己的声名倒没任何影响。而且,他在南京做兵部尚书的时候,主持过南京防务,手头有兵,自然不缺钱。

所以,这半年的俸禄对他来说不过是毛毛雨,根本不值一提。

这件案看起来好生严重,但处理的时候,皇帝的扳子却是高高举起,然后轻轻落下,也伤不了这三人些许皮毛。

这其中最倒霉的自然就是孙鹤年了,被判了个斩立决,连带着贡院的十几个副考官、书办也跟着人头落地。

说起来,孙鹤年也算是杨廷和的门生,按理也不可能判得这么重。可关键是,这科舞弊的考生中有十多个同他有关,也是他放进考场的。铁证如山,换谁也翻不了案。

而且,皇帝登基没几天,为了维持朝局面的稳定,换取皇帝对即将开始的政治改革的支持,杨首辅对这件案子保持了沉默。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颇值得玩味的事情,皇帝竟然批准了杨廷和所提出的裁撤掉南京六部三百多闲官的奏折,帮杨首辅顶住了政治上的压力。

政治或许是一种交易,可这事翟鸾觉得杨廷和倒做得很正确,凡事都占着了道理。精简机构本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关乎江山社稷,相比于社稷之重,一个孙鹤年的命运自然轻到不可计量的地步。

而且,孙鹤年本就犯了大罪,就算让杨廷和来当这个主审,按律也要判他一个斩首。

“挥泪斩马谡,杨阁老做得没错,也让人敬服。”翟鸾对杨廷和这个老人突然有些敬佩起来。

这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老人。

上完早朝,翟鸾就领了圣旨,带着判决书朝北镇抚司走去,准备向一干人犯宣读最后的审结结果。因为黄锦和毕云是宫中的太监,皇帝另有旨意,就派了一个司礼监的太监跟着一道过去宣旨。

京城再大,也架不住长了翅膀的消息,今天要审结正德十六年顺天府科场舞弊案一事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在城中传开了。

等翟鸾和那个太监一行人抵达北镇抚司的时候,外面的小广场上已经来了不少人。乍一眼看过去,至少有上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