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772章

官居一品-第772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对方很快反诘,有监察御史周弘祖发文曰:“夷人不服王化,多有反复,且冥顽异常,伐之尚且降而复叛,尚未闻有不战而定之事。”并列举了许多次少数民族反复叛乱的例子,不相信能用怀柔的手段达到目的。

不止是官场上激辩不休,就连文坛也为此各执一词。彼时的文坛领袖王世贞、李攀龙,都是大汉族主义的鼓吹者,看不上沈默温吞水似的处理方式,不仅在各种场合公开批评,甚至还写戏文编排他。

不过沈默这边也不是好惹的,同样具有崇高影响力的李贽、谢榛等人,纷纷表明态度支持沈默,并把他标榜成为具有慈悲心怀的伟大政治家,同样写戏文与李、王等人针锋相对,相互甚至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文字飞扬,虽然支持沈默的总体还是处于劣势,但也让人清楚认识到他已是根基牢固的大员,不是几个言官、几封弹劾就能动摇的了的。

就在大家拭目以待,想看看还有什么好戏时,一个人的一篇文章,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这人就是张居正,他写了一篇极为精彩的《平南议疏》,使所有人都住了嘴:

在文章的开头,他明确指出,对于少数民族叛乱,不应与对外战争等同视之。因为武力镇压的效果只是暂时,造成的仇恨却可以长久存在,过得二三十年,新一代人生长起来,又会再次反叛。与此相反,诸葛亮为了安定西南后方,七擒七纵孟获,以德治统驭西南蛮族,才免除了后顾之忧,专心致志地北伐。

他又具体分析了赣南的民情地形,令人信服的指出,单靠武力强攻叛匪,犹如‘入渊驱鱼’、‘入丛驱雀’难以如愿,而且畲人会因为官府不分青红皂白的迫害,与叛匪结为朕盟,抗拒官军,使清剩难以奏效。只有利用他们与叛匪之间的矛盾,以利益争取他们,以德政安抚他们,他们才会趋利而动,支持官军剿匪,这不但使叛军没了支援,而且斩断了为他们通风报信的耳目,使其陷于被动,这样再采取军事行动,必可事倍功半。

除了摆事实、讲道理之外,张居正还极高明的引用了嘉靖数年前圣旨中的一句话:‘有征不战,不杀非辜,王者之兵也,汝往钦哉!’并以此引申出,原来朝廷严厉清剿,虽获胜利,那不过是‘多务小功,不为大略,甚未副天子之意’。彻底堵死了强硬派的嘴。

其实笔墨官司从没能彻底服众的,哪怕张居正的文章写得再精彩,人家也能自说自话,继续纠缠不清。之所以反对声一下子消失,恐怕还是因为他的身份太特殊……作为徐阶的得意门生,他如此鲜明的表态,不可能没有没有元辅大人的授意。这让许多投机分子,再不敢跟风而上了。

至此,对沈默的非议之声终于稍减,但一心想看他笑话的人,却不可能消失。

~~~~~~~~~~~~~~~~~~~

不过,千里之外的纷纷扰扰,并不能影响到沈默的步伐,他依然按部就班的执行着自自己的计划。

“我要的人选敲定了吗?”签押房中,沈默问刘显道。

“已经有了。”刘显恭声答道:“还要请大人定夺。”

“把他找来吧。”沈默看看日程道:“午饭后我有半个时辰的空闲,就让那个时候过来。”

“是。”刘显恭声答道。到了午时三刻后,他准时出现在签押房,还带了个牛高马大的下级军官。

沈默看那人有些面熟,轻声问道:“你是?”

“小得胡大给督帅磕头了。”那人朝他大礼参拜,自报家门后沈默才确定,果然是自己刚来龙南时,放过不杀的兵痞头子。

“竟然是他?”沈默望向刘显道。

“正是此人。”刘显道:“这家伙虽然混不吝,但还是知道羞耻的,饶过他不死,这家伙就像换了人似的。这次在军中招募勇士,他便第一个前来报名,并扬言谁要是想抢这个名额,先得胜过他的拳头。”说着嘴角泛起一丝苦笑道:“结果三天之内,也没人能打过他,末将只好把他领来了。”

沈默看看那胡大,生得膀大腰圆,孔武有力,看上去好似铁塔一般;而且此人面上已经看不到昔日的轻狂,目光变得坚毅沉稳起来,看来确实转变不小。

但有些话非得说在前头,他问那胡大道:“你可知此行是何任务?”

胡大点点头道:“知道,有去无回的死任务。”

“既然知道,为何还要硬接?”沈默神色一动,定定望着他道。

“当初大人用个两面一样的铜钱饶了俺。”胡大沉声道:“从那时起,俺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现在大人有事,正是俺还债的时候。”

“本官既然赦免你,你就不欠我的……”沈默摇摇头道。

“没有人比俺更合适了。”胡大有些着急道:“大人,俺真的改了,您就把任务交给俺吧!”说着把心一横道:“要是您不答应,出门俺就撞死!”

“放肆,怎敢威胁大人!”刘显在边上呵斥道。

“哎……”沈默摆摆手表示无所谓,对胡大道:“说说你的优势吧。”

“俺是斥候队长,熟知赣南的山川道路;还有两手功夫,不会被不长眼的蟊贼害了。”胡大说着有些不好意思道:“再说俺扯谎的功夫也还不错,这个大人应该是知道的。”

沈默不禁莞尔,想起他诈伤讹百姓的事迹,知道这个看似粗豪的家伙,心眼一点不少。稍事思考了片刻,终于颌首道:“看来你已经成竹在胸了,好吧,这任务就交给你了。”

毋大闻言大喜道:“太好了,全凭大人吩咐!”

沈默让他起身就坐,然后让沈明臣向他交待任务。

沈明臣打量了胡大半晌,摇头笑道:“长得倒很排场,只是这个名字,怎么都不像有身份的人。”

胡大想了想,确实没听说有哪个叫这种名字的中级军官,便知机道:“斗胆请大人赐名。”

沈默闻言笑道:“愈发觉着你合适了,好吧……”想了想道:“便赐你个勇字,以后就叫胡勇吧。”

“胡勇……”胡大闻言咧嘴笑道:“果然比胡大排场多了。”

“言归正传,胡大……哦不,胡勇。”待他高兴完了,沈明臣又道:“你此行的目的,是去见一个人。”

“谁?”胡勇马上集中精神道。

“就是刚放走的李珍。”沈明臣笑道:“我们大人十分想念他啊,所以让你送一些礼物给他。”

“什么礼物?”胡勇问道。

沈明臣拍拍手,便有两个侍卫端着托盘过来,将上面的东西一样样搁在桌上。只见是一包珠玉细软,两坛好酒,还有一把红枣、一把桂圆……以及一身半旧的衣帽。

把这些东西收拾好,沈明臣又拿出一封信道:“这是大人给他的信,你可以先看看,也好心里有数。”

胡勇却不拿那信,不好意思的笑道:“它认识俺,俺不认识它。”

“哦……”原来不识字啊,沈明臣也不觉着意外,便道:“不要紧,我讲给你听。”于是把信的内容复述给他,大抵如朋友通信一样问寒问暖,起居饮食之辞,并无任何让人生疑舟话语。

胡勇正纳闷呢,沈明臣指着桌上衣袍的一角道:“这里还封着个蜡丸。”并再三叮嘱道:“但不到生死关头千万不可泄露。万一泄露时,一定记得高喊:,我辜负了经略大人的恩德,不能完成您所托付的大事了!”说完道:“让你办这件事的目的,就是离间几个匪首的关系,我们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见机行事……”

胡勇默默的点头,这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多么艰巨。

第十一卷 严东过尽绽春蕾 第七四五章 火并(中)

带着经略大人的殷切希望,胡勇孤身上路了。对赖匪隐藏的大体方位,官军并非一无所知,大概就在下历一带、方圆百十里的山区内,只是因为赖匪分散在各个山头,击其一余者皆惊走;若大军压境,又会闻风而动、远遁深山,让你无法围剿。而且山上尽是易守难攻的险隘,强行攻打损失必定极大,所以在与众位将领商议之后,一直没有进剿此处,以免打草惊蛇。

胡勇独自背着褡裢、挑着担子,来到了下历境内。与这片尽是崎岖小径的土匪窝子相比,龙南那边简直是康庄大道。好歹那边还有些平原盆地,这边却尽是山高林密、乱石穿空,抬头最多只得一片巴掌天,侧首两耳满是呼啸声。仿佛有怪兽潜伏身边,时刻要择人而噬一般。

胡勇饶是胆大包天,一个人走在这样的道路上,也是心中打鼓不止,偶尔有只鹧鸪冲到天上,都能把他吓一大跳。到了夜里,又冻得他直打哆嗦,索性就偷喝送给李珍的好酒御寒。一尝才发现,人间竟有如此佳酿,于是忍不住就着那红枣桂圆,一口接一口‘尝’下去——若不是听到有说话声从远及近,他能把整整一坛都喝下去。

把仅剩下的两粒红枣桂圆用纸一包,胡乱塞进褡裢中。胡勇从大树后探出头来,只见是六个腰里别刀的男子,一边说笑着,一边在当先一盏灯笼的指引下,从他身边擦过,往远处去了。

这时候已经是半夜了,还持刃行走的必不是好人,胡勇想一想,便将手中的酒坛子往地上一扔,就听啪地一声,差点没把那六个人吓死。

待他们定下神,那灯笼一照,就见一个铁塔般的汉子,嘿嘿笑着站在那里。

“兀那鸟汉子,大半夜的想吓死人吗?”那打灯笼的小头目喝骂道。

“抱歉哈。”胡勇打个酒嗝,一脸无所谓道:“跟你们打听个人,知道李珍住哪吗?”

几人相互看看,心说这家伙脑子没病吧,大半夜的孤身一人跑来找人?那小头目给手下递个眼色,狞笑一声道:“管你谁谁了,还是先拿下吧!”说着几人便一窝蜂的扑上来。

胡勇早料到他们这一手,看好了山道狭隘,对方人再多也铺展不开,便不闪也不避,反倒奔上前去,飞起一脚踢翻一个,再一拳打倒一个。这时对面两人的朴刀也劈到了他面前。

胡勇已是避无可避,挡无可挡,却不慌也不忙,仰面一个铁板桥,硬生生的贴在地上,双腿猛地蓄力,一个兔子蹬鹰,正中那两人心窝。把他俩打横踢了出去,又撞倒了身后两人。

胡勇刚刚爬起来,便听得脑后生风,他想也不想,身子一踅,便避开了身后的一刀……原来是起先被他打倒的那个,想趁机偷袭他一下。说时迟、那时快,胡勇的右脚早踢起,直飞在那人的额角上,踢着正中,那人往后便头。胡勇却不依不饶,追入一步,像踢沙袋似的猛踹几脚,一边打还一边骂道:“这么多人打一个,还要偷袭,俺真瞧不起你们!”

六条大汉转眼间便被他打得屁滚尿流,这下是彻底服了,磕头大喊好汉饶命。胡勇这才住了脚,坐在道边的石头上,让他们排一溜跪在面前道:“俺就打听个人,你们不说就算了,干嘛还打人呢?”挠挠腮帮子道:“莫非那李珍欠你们钱?”

几人赶紧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生恐他又要暴起打人。

“那你们认识李珍吗?”胡勇吹胡子瞪眼的问道。

“认识,认识……”几人又使劲点头道:“他是咱们寨子的二头领。”

“他家住哪?”胡勇在这山林子里转悠了两天,还是第一次碰见人,实在不想再瞎找下去了。

“北边十里地的牛尾山。”几个土匪一心送瘟神,倒也没瞒他。

“早说不就完了吗?”胡勇咧嘴一笑,拍拍屁股起身,对那小头目道:“来,把他们都绑上。”

看看胡勇手中的钢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