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444章

官居一品-第444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我的?”沈默轻声问道。

“对,”高拱点头道:“按规制,王府应该有四名侍讲,但现在裕王爷都只有三名翰林院得再推荐两名过去,今天他们询问我的意见,我便推荐了你。”

第九卷 鬼哭神啸朝天号 第五二四章 炼丹

玉熙宫的炼丹房中烟火缭绕,那是从一个七尺高的紫铜吞兽炼丹炉里发出来的。大热的天,十六个身穿青色道袍的道士,按照太极八卦大阵围炉而坐。而在阴阳两阵眼处,赫然坐着大明嘉靖皇帝陛下,和陆炳陆太保!

一个头戴紫金冠、身着杏黄袍、脚踏逍遥履的中年道士,站在阵外紧张的注视着熊熊的火苗,他这身装束可不得了,那是礼部尚书衔的护国天师才能穿的。

整个嘉靖朝,第一个穿的是邵元杰;第二个是陶仲文,自从五年前陶仲文归隐龙虎山,便空悬了数年,现在终于有了新的主人。

要说这位新天师。可是开天辟地,改朝换代的一位,他竟然打破了龙虎山一系对天师之位的百年垄断,以山东崂山上清宫道士的身份,登上了天下道教总首领的位置……凭得自然自然不是陶仲文的青睐,而一手扶鸾起乩的绝活!

他就是蓝道行。嘉靖三十四年来到京城时,还是个饭都吃不上的落魄道士,阴差阳错遇到了沈默,在其帮助下好不容易才进了天师府,成为一名不受重视的外围弟子。

也该当他发迹。倒不是因为捞不着进宫进皇上,而是他最恨这种厚此薄彼、任人唯亲的师傅……当年之所以反出上清宫,不就是因为师傅待他不公吗?

所以越不让他去。他就越要去,越是不想让他出头,他就越要混出个人样来。便日缠夜磨交好的几位师兄,请他们给自己一天时间……他为人豪爽、仗义疏财,大伙儿都很喜欢他,所以有一次,一个师兄拉肚子,便把当差的机会让给了他。

有道是机会来了挡都挡不住,缘分到了拦也拦不住,那天正好赶上嘉靖心情不错,看他比较面生,且虬髯魁梧,相貌堂堂,党不似别的道士那样胖的胖、瘦的瘦,要么暴饮暴食、要么纵欲过度的样子。

一时兴起,嘉靖很是稀罕,笑道:“你是上清宫的弟子,怎么拜到天师道的门下了。”

蓝道行便大声道:“我听人说,上位者都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天师道虽好。却也不能代表所有道家,陛下想成大道,就得兼听各家的道法,光学天师道,是远远不够的!”

这话虽然是他精心准备的,无奈水平有限,实在不算高明,但走运的是,恰逢嘉靖帝修炼无所寸进,正在苦闷的时候。闻听这句话,感到十分有理,便假装不快道:“你有什么本事,还敢跑来教朕?”

“不瞒陛下说。”蓝道行神秘兮兮道:“微臣是紫姑乩童……”他那张憨厚的脸,总是容易让人轻信。

一听说他竟然可以沟通紫姑,嘉靖这下彻底来了兴趣,道:“你现在就预言一下,宫里未来几天会发生什么不寻常。”

蓝道行便一番抽风似的扶鸾,沙盘上立刻显现出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赫然是“今夜火灾”。嘉靖半信半疑,让他先回去等着,待次日再来觐见。

~~~~~~~~~~~~~~~~~~~~~~~~~~~~~~~~~~~

等到第二天再来时,蓝道行便见嘉靖帝一脸的佩服,简直要五体投地一般。原来,昨晚宫里果然发生了火灾,好在宫人们预先得到警示,早早扑灭大火,最后仅烧了几间房子,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嘉靖那个佩服呀。一口气封了他个“保国弘烈振法通真上人”,命常驻皇宫,随侍左右。

此时陶天师从大病人康复,于功名利禄一事上,看开了许多,接连上书恳请还山,并献还皇帝历年所赐予的莽玉、金宝、法冠及白金万两,见挽留不住,嘉靖帝便答应了陶仲文的请求。

陶仲文去了,但他并不担心,因为他的八大弟子全都留了下来,他们各个本领高强。跟嘉靖的关系也不错,看起来完全不必担心天师道的统治地位。

但一辈子精明的老道士,显然对三个和尚的故事体会不深。弟子们眼见二位于师独享荣宠三十年,早就眼红的不行,朝思暮想的都是成为第三位天师,恨不能诸位师兄死绝了才好。指望他们齐心协力,共保天师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群龙无首的龙虎山道士们,为了天师之名,争得头破血流、一地鸡毛,让嘉靖帝十分的不快,最后竟作出个惊人的决定,将天师之位授予了蓝道行。除了他扶乩特准,为人又憨厚,特别计嘉靖欢心之外,恐怕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分不开。

龙虎山的弟子自然无法接受,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还出现大面积的消极怠工,让嘉靖帝的修炼活动,一下子陷入了混乱,可能因为他是新手,嘉靖采取了忍耐。并没有大发雷霆,但皇帝的耐心极其有限,一旦长时间没有好转,肯定是要倒大霉的。

但所谓吉人自有天相,就在这时,陶仲文的死讯传到了京城,早就对道士们恨之入骨的言官们。立刻找到了发难的机会——陶仲文口口声声可使陛下长生,现在自己却先死了,可见长生之道是不存在的,那些所谓的“长生之术”,不过是道士们为了攫取荣华富贵。而捏造出来看 谎言罢了,所以应当坚决予以取缔。

更有甚者,还要求将宫里的道士全部处斩,其余的全逐出京去,还宫里和京城一片清明。

道士们慌了,赶紧找平日里往来的达官贵人,请他们代为说和,但没人愿意在风向不明的时候,为一群道士而对抗言官;道士们这下怕了,甚至将蓝道行当作救命稻草,请他问一问紫姑,到底该怎么办。

蓝道行心说,我知道就怪了……这世上哪有什么紫姑神?他所谓的扶鸾起乩,不过是一种高明的障眼法罢了。如果大家还有印像,可以记得他给沈默表演时的流程,与给皇帝扶乩别无二致……先支起一个沙盘,在沙盘上搭个架子,架子上悬着乩笔;皇帝把要问的问题写在纸上,然后密封起来,由太监交给他,再由他当众烧毁,然后即刻作中风状,身体鬼乱舞,那乩笔也在沙上乱画,这就是紫姑神降临了。

其实,随便从村里拉个大仙出来,他就会玩之套鬼画桃符,更别提装神弄鬼为业的道士们了。嘉靖皇帝也靠这个跟神仙联系了几十年,可为什么只有蓝道行一个。能凭此骤然显贵,一步登天呢?

因为别人扶乩出的来的文字,都是鬼画符,要皇帝自己去琢磨,而蓝道行扶出来的字,却可以勉强辨认。虽然嘉靖皇帝天资聪颖,可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那些鬼画符,也没有研究出个道道来,现在骤然看到足以识别的汉字,哪能不欣喜若狂?所以蓝道行才能得到嘉靖的恩宠,并被亲切的称为“蓝神仙”。

可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鬼怪?所谓的紫姑不过是臆造出来的人物,而那沙盘上之所以能写出清楚的文字,自然也是出自蓝道行的手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不都这么干?难道所有的道士都是文盲,只有他一个了识字的吗?虽然这是不可能的!其实真相是,别人搞不清楚皇帝问什么,当然不敢随便写个答案,万一答非所问,岂不是要倒大霉?而蓝道行之所以敢这么干,虽然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看过皇帝的问题!

他这一的关键在于——皇帝要想提问,可以!但必须用他提供的全套笔墨纸砚。按照蓝道行的说法,这些文具经过他的温养,已经通了灵,容易跟紫姑神沟通。若是换了别的纸笔,他就没法保证准确。

在修道这件事上,嘉靖帝严重的好商量,你让用就用吧,便乖乖用蓝道行提供的文具上写。就连信封也是他特供的,这就为“蓝神仙”变戏法提供了先决条件。

说穿了,蓝道行的过人之处,在于他高超的手法,能以人眼难辨的速度,将皇帝的信封掉包——上一刻拿在手里的是嘉靖所书,一转眼功夫,已经变了他早藏在宽袍大袖里的空信封。烧掉的自然是空信封,而皇帝所书的那个,又被他藏在袖子里。

然后起乩、跳大神——紫姑上身,浑身乱颤,袖袍狂舞,让人眼花缭乱,他则利用这个机会。打开皇帝的信封,看到里面的内容,自然可以有的放矢,包君满意了。

就像世上任何的戏法。说穿了,都简单无比,但就是可以让表演者混上饭吃,其中佼佼如蓝道行者,甚至都表演到皇宫中,成了护国真人,足以所有后辈高山仰止,以为奋斗目标。

~~~~~~~~~~~~~~~~~~~~~~~~~~~~~~~~~~~

但无论如何,这都只是个障眼法,真到了没法预测的时候,他也只能抓瞎。可为了稳定军心。蓝道行还是硬着头皮起了一乩,得出个结论是:“少安毋躁,静观其变”,如此消极的态度,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因为大家也没有办法,所以变成了最好的办法。

又因为是“紫姑娘娘法旨”,所以道士们心下大定,该烧火的烧火,该炼丹的炼丹,不再那么着急了。

然后,奇迹便真的发生了,在沉默一段时间后,嘉靖帝廷杖了为首的八名言官,并对余都全部降级罚俸,又将蓝道行晋升为太子太保衔,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事实证明,言官们确实被他吓住了,别看开始声势那么大,嘉靖稍稍发作,便全都噤了声;那些官网的权贵,如严家父子之流,也纷纷开始表态,支持皇帝修炼,支持道士牛鼻子。于是,这次因陶仲文之死,而引起的危机,便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运气爆棚的蓝道行,又一次成了最大的赢家,他在道士圈里的地位暴涨,大家都真把他当成神仙,再没人敢跟他对抗,他也终于坐稳了护国天师的金交椅。

但是享受天师荣光是一方面,同时还得履行天师的职责,能为皇帝沟通神仙固然好,可皇帝跟神仙聊天,不是因为闲得无聊,而是想知道如何长生,所以归根结底,帮助皇帝长生不老,早日羽化成仙,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这下蓝神仙可傻了眼,因为他是典型的一招鲜,除了扶鸾之外,什么炼丹、搬运、修炼,全都稀松平常,哪会什么长生之术?

不过也不要紧,他现在是天下道门的领袖,自然有的是门派巴结他,完全可以放手让那些人去做……当然也不能胡做,不然真将皇帝搞死了,大家一起玩完。

经过精挑细选,他选中了仅次于天师道和武当山的全真教……这是个典型的名门正派,深受广大贵人欢迎,名声甚至好于天师道和武当山。

全真教掌门也十分重视这次机会,希望能一跃成为天下第一教派,便派出了十六大弟子组成的代表团,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为皇帝炼丹。

蓝道行热情接待了全真教的朋友,但对他们如此庞大的阵容深感怀疑,要知道天师道在京里也不过才八个牛鼻子,全真教这一下就来了十几二十位,不是借机公款旅游吧?

当他提出疑问,带队的全真教掌门解释道:“我们这次应召前来,准备为陛下修炼祖传的“龙虎丹”。我教邱处机祖师的《大丹直指》说,道家炼丹者以龙代表汞。以虎代表铅,铅汞合炼,以求变化成金丹。”

听他一套套专业术语往外蹦,蓝道行顿时大喜,他虽然没听懂,却知道这个足够蒙人,至少能蒙住皇帝,便将他们推荐给了嘉靖帝。这是今年初的事情了。

转眼半年过去了,可那传说能让人长命百岁的龙虎丹还没炼成,嘉靖帝耐心耗尽,质问蓝道行。那些人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