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掌家娘子 >

第61章

掌家娘子-第61章

小说: 掌家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病了,他还以为是怕辛苦所以不来了,可怜这孩子皱着眉头,模样看着很难受。

“还愣着做什么,快去请郎中过来,”杨敬吩咐婴墨,婴墨急忙跑出去。

丫鬟绞干了帕子敷在昆哥额头上。

昆哥恍恍惚惚睁开眼睛,面前站着几个人。

其中一个开口询问,“病了怎么还过来?”

昆哥揉了揉眼睛。

“六爷,这是杨先生。”

杨先生,他见到杨先生了,这就是杨先生。

昆哥张开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先生,学生方才背诵的释义对不对?”

还顾着自己被的书,杨敬皱起眉头,“不对,七零八落,不成样子,也没个重点。”

那都是照书里背的,昆哥攥起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学生会更努力……姐姐说勤能补拙。”

从开始背千字文都磕磕巴巴,到背书里的释义,就因为一句勤能补拙?

昆哥道:“姐姐说让我一定坚持下去,就算做个最笨的学生,也不能做一个聪明的少爷,”顿了顿接着道:“我姐姐见过先生,说先生是个好先生,让我来见先生之前读读先生的书,自己弄清楚先生都做过什么,为什么是个好先生。”

这话是内宅中的小姐说的?杨敬有些惊讶,可是他什么时候见过沈家的小姐。

“你姐姐在哪里见过我?”

“姚家,”昆哥仔细地说着,“我姐姐是姚家的小姐。”

姚家的小姐,见过他的,杨敬顿时想起姚七小姐,“姚七小姐?”

昆哥用力的点头。

就是救了忠义侯世子的姚七小姐,十几岁的小姐竟然有这样的见识。

“老爷,郎中来了。”

郎中被请进门,杨敬让开让郎中上前诊治,不一会儿工夫将药方开出来,杨敬吩咐人去抓药。

“吃了药早些回去养病,明日就不要来了。”杨敬坐下来看榻上的昆哥。

昆哥裹着被子像是一个蚕蛹,大大的眼睛不停地眨动着,像是在想什么主意,可孩子就是孩子,半晌他脸上露出沮丧的神情。

杨敬心里油然生出几分不忍,声音也轻柔了许多,“不养好病怎么跟着我读书。”

昆哥猛然抬起眼睛,小小的脸上都是惊讶。

杨敬站起身来就要离开,昆哥的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拽住了杨敬的衣角,“先生,您说的是真的,昆哥能跟先生读书了。”

小心翼翼,仿佛是怕自己听错了一般。

杨敬点点头,“跟你父亲说,改日过来行拜师礼。”

昆哥脸上顿时浮起了笑容,“师傅,学生定然会好好学,不给师傅丢脸。”

等到沈敬元将昆哥接走,杨敬看向婴墨,“去禅房跟姚老太爷说一声,就说我杨敬,收徒弟了。”

第七十七章启程

看到杨家的小厮婴墨,朱管事立即笑起来,还是老太爷厉害,算准了杨家人会来禅房相请。

“是不是杨先生要见我们家老太爷?”朱管事低声道。

婴墨摇摇头,“我家老爷只是让我来见姚老太爷。”

朱管事一副明白的神情,读书人就是端着架子。

朱管事将婴墨领进禅房,姚老太爷正靠在椅子上看书,仿佛看得太入神,并没有发现有人进来。

婴墨觉得这一幕看起来很熟悉,自家的老爷不就是经常这样专心致志地读书。

只不过老爷绝不会在人家的禅房里读书罢了。

老爷喜欢关起门来,安安静静地做学问,姚老太爷将学问做到了普陀寺里。

“老太爷。”朱管事低声禀告。

姚老太爷这才回过神来,将书本放下,一眼看到了门口的婴墨,脸上立即露出儒雅的神情。

婴墨上前行礼。

朱管事笑道:“小的让人去倒茶。”

“不用,不用,”婴墨立即推辞,“我家老爷还等着我回去呢,我将话说完就走了。”

杨敬是答应要看看欢哥吧。

就算现在拿不定主意收欢哥,也会点头看一眼。

姚老太爷满面春风,等着婴墨说话。

“姚老太爷,我们家老爷让我说一声,老爷要收徒了。”婴墨学着姚老太爷脸上的笑容,温文尔雅又彬彬有礼。

这算得上是以礼还礼。

收徒了,姚老太爷并不觉得意外,杨敬若不是要收徒,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来拜见。

看着姚老太爷没有太大的反应,婴墨将后半句吐出来,“收的徒儿您老也认识,就是您老说的扬州商贾沈敬元的二子。”

姚老太爷的笑容僵在脸上。

沈敬元的儿子,杨敬要收商贾的儿子。

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冷下来。婴墨仍旧善始善终地笑着,“我们老爷说了,不准备再收别人,老太爷另请高明吧!”

姚老太爷只觉得耳朵嗡嗡作响。脑子半晌才反应出婴墨这话的意思,他等来等去却等到杨敬这样一句话。

杨敬收徒了,却收的不是欢哥,而是他看不起的沈家子弟。

眼看着姚老太爷脸色变得铁青,婴墨觉得心情大好,让他算计老爷,老爷是多聪明的人,怎么会看不透这一点。

“姚老太爷歇着,”婴墨压制着心中的欢乐,“小的还要回去侍奉老爷和沈六爷。”

侍奉沈六爷。将话说得这样顺畅。

杨敬收什么徒弟不好,达官显贵,朝中重臣,为什么偏偏是沈家,沈家。他看不上的沈家。

姚老太爷立在原地,他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落落大方的张氏和小家子气的沈氏,张氏来到姚家拜访的时候,他就一眼看中了,张氏气质沉稳,接人待物礼貌周全,长得虽然没有沈氏那样的俏丽。却十分的文雅,一看就是自小读过书的。

那个沈氏喜怒都在脸上,好不粗俗。

看到张氏时他就惋惜,老三前程是不错,可惜没有一个好妻房,若是将沈氏换做张氏。老三定然要平步青云,他们姚家将来定然富贵。

他正这样想着,就看到沈氏在后院跟沈四太太哭诉,说老三的妾室怀了身孕。

商贾之家出来的女子,没有半点的气度。竟然还会和妾室争宠,这是他最讨厌的,从此他心里愈发的厌烦沈氏。

终于休掉了沈氏,他帮着老三再三求娶了张氏,老三在京里终于有了靠山,张氏又争气生下了欢哥,应该是他们春风得意高坐在那里看沈家笑话的时候。

偏偏在这时候,沈家的后辈抢走了欢哥的师傅。

姚老太爷咬牙切齿,沈家为什么总跟他作对。

杨敬的眼睛瞎了不成?

老天不长眼,气死他了,真是气死他了。

姚老太爷一拳捶向自己的胸口,然后脚底虚空,一下子摔在地上。

……

昆哥吃了药发了一身的汗,天亮的时候身上不热了,精神也好了许多。

沈敬元忙吩咐乳娘端水来,亲手喂给昆哥喝。

昆哥喝了两口,看了看父亲,“父亲,杨敬先生说要教我读书。”

沈敬元点点头。

昆哥脸上终于展开笑容,眉眼里满是欣喜,“杨先生真的这样说?”

沈敬元道:“多亏我没硬拦着你,不然哪有今日。”

昆哥又吞了两口水,“有没有和姐姐说,父亲有没有将消息送给母亲和姐姐?”

沈敬元笑着,“还没有,你母亲和姐姐就要回来了,到时候你再告诉她们。”

昆哥小小的手抓着被子身体慢慢滑进去,脸上是稚嫩的神情,“那我再多睡一会儿,杨先生说,等我养好了病,就教我读书,我要快点好,快点去找杨先生。”

昆哥觉得睡了觉病就会好得快,那样就能读书。

哪有这样容易的事。

沈敬元觉得昆哥的话又好笑又让他感动。

“昆哥说的对,昆哥好好睡,爹爹就在你身边。”

大手和小手握在一起。

……

婉宁也握紧了沈氏的手。

没想到眨眼就到了要分开的日子。

沈氏眼睛里满是泪水,“好好照应自己。”一说话,眼泪就掉下来。

姚宜州亲自来接婉宁,可见姚家二房是真的将婉宁放在了心上,沈氏将给沈老太太做的抹额拿出来送到婉宁手里,“我也没准备礼物,这个总是亲手做的就给二老太太带去,二老太太不嫌弃才好。”

二祖母不会嫌弃。

“母亲不要回家庵那边住了,就住在外祖母身边,这样也好互相照应。”婉宁将头靠在沈氏肩膀上,沈氏伸出手来抚摸婉宁的发鬓。

“母亲还这样年轻,为什么要过那样的日子,我小时候母亲明知道父亲不喜欢我打算盘,母亲还顺着我的心思让我学。”

“我现在还记得母亲说:只要有这个本事,就算母亲不在身边也能在这个家里安身立命。”

“被人从池塘里救上来,我想了许多。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很多事,不能自暴自弃束手待毙。”婉宁说到这里,听到沈氏抽噎的声音。

婉宁抬起头。伸出手指将沈氏的眼泪擦掉,“母亲,咱们一家人会有好日子。”

一定会有好日子。

“在此之前,母亲要好好保重身子。”

沈氏脸上挂着泪水,嘴边却是笑容,点头应允,“好,母亲都听你的,等母亲病好了,就去你身边照应你。”

来扬州的那一天。头顶乌云密布,空气里充满了潮湿的味道,她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即见到久别多年的母亲,跟祖母说了两句话。她就径直去了母亲住的院子。

她跪在雨水里,雨水冰冷刺骨,见到母亲那一刻却什么都忘记了,睡在母亲暖暖的被窝里,让母亲梳理着她的头发,她终于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抗争。

如今就要离开扬州,虽然头顶是艳阳天。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身边少了母亲的照顾,没有了最关切自己的人,心里就好像硬生生被挖走了什么。

婉宁跪下来向外祖母和母亲磕头行礼。

母亲忙着上前将她拉起来。

“也不多待几日,就这样慌慌张张的……”连外祖母的声音中都带了哽咽。

沈四太太忙在一旁劝说,“等您身子好了。我和老爷就来接您去京中住几日,您不是最喜欢京里的糕点。”

“都容易的很,咱们沈家在京里有宅子,还不是说去就去得的。”

沈老太太摇摇头,“年轻的时候身边有你们绊着脱不开身。老了没用了,又哪里都去不得了。”

“您还不老呢。”沈四太太笑道。

童妈妈带着下人将婉宁的东西都收拾妥当,姚宜州也来跟沈老太太辞行。

沈老太太看着姚宜州不禁叹口气,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当年姚家二房一脸的高傲不和沈家来往,姚家三房倒是为人亲和,好像不在意他们商贾的身份,谁知道姚沈两家结亲之后,一切都反了过来,关切沈家的反而是姚家二房,看不起沈家的是三房。

看着外祖母的笑脸,婉宁一时失神。

外祖母年纪大了,不知道将来她还能见几次,年纪这样大的长辈张罗着给她做点心,陪着她说话,跟着她又哭又笑。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幸福,得到一次,就仿佛让人尝到一丝将来要失去的恐惧。

婉宁又跪下来向沈老太太磕头,“外祖母,您一定要长命百岁,等着外孙女接您去京里。”

沈老太太伸出手来,“快起来,快起来,外祖母等着你。”

……

沈敬琦坐着慢慢地喝茶,看看沙漏,他心里开始有些不安。

论理说,婉宁都快走了,长房老太太应该打发人来叫他过去说运茶的事,怎么却没有半点的动静。

沈敬琦觉得自己想的没错,长房一定会求到他。

肇氏撩开帘子进门,沈敬琦立即抬起头来。

“大嫂问我们到底去不去长房?”肇氏道。

长房没来叫他们,他们怎么去。

“老爷,”外面的管事妈妈上前道,“长房那边传信过来,请老爷太太过去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