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掌家娘子 >

第164章

掌家娘子-第164章

小说: 掌家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静瑜看着婉宁,多少人都说妹妹得的不是病,妹妹这个样子只要见了她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她惊吓,外祖母寻了那么多方子。妹妹的病却时好时坏。

蒋家的长辈都避讳问起妹妹,总觉得贺家都说不出的病症,定然不是病而是灾祸。谁也不愿意沾染这个晦气。

“我们出去吧!”婉宁道,“人太多在屋子里,妍姐会害怕。”

突然见到这么多人围在身边,对妍姐的精神是个刺激。

贺老太太点头,伸手拉了婉宁一起出门。

几个人重新回到堂屋里。

贺老太太叹口气,“这孩子命苦,得了这样难治的病症,这么多年一直在我身边将养着,病也不见好转。”蒋家嫌弃妍姐。多少次当着她的面都说,不如让妍姐去了。何必这样受苦,她就是舍不得。所以一直将妍姐和瑜姐留在身边。

“这病,七小姐有没有法子?”贺二太太端茶给婉宁,低声问道。

婉宁看看屋子里的人,站起身走到贺老太太耳边,压低了声音,“老太太,有句话我想问问,妍姐病了这么久,有没有喝过生血。”

贺老太太诧异地扬起眉眼,神情说不出的震惊。

贺老太太这般的模样,不用说婉宁也看了明白,妍姐身上有溃烂,眼睛充血,嘴唇发紫,加上贺老太太惊讶的神情,她已经知道大概。

不等贺老太太说话,婉宁看向贺二太太,“请二太太取些妍姐的尿放在太阳底下,过一会儿我去看看。”

要看尿。

贺二太太下意识地用目光询问贺老太太。

贺老太太点点头,“就去办吧!”事事都被姚七小姐言中,说不定姚七小姐真的能治妍姐的病。

说话间贺二太太已经吩咐下去。

下人刚出了屋子,门口的婆子就进来禀告,“老太太、太太,汪太太来了。”

贺老太太忙道:“快请进来。”

贺二太太去迎汪太太,贺老太太向婉宁道:“是蒋家的旧识,在扬州住过一阵子,这次进京又在路上遇见,路上遇到了大雪,汪家的下人不小心冲撞了妍姐,没想到妍姐倒将汪家六爷吓了一跳。”

贺老太太说了两句话,贺家人已经将汪太太请进了屋。

汪太太刚坐在椅子上就开口询问,“妍姐怎么样?都是我们不好,”说着脸上浮起愧疚和歉意,“老爷回去训斥了誊哥一顿……”

婉宁看着汪太太的模样,想想贺老太太的那些话,恐怕汪家的誊哥不是不小心冲撞了妍姐,说不定是好奇妍姐的病,才会去看。

“汪太太别这样说,”贺老太太道,“原是我们家人没有看护好妍姐。”

汪太太说完话目光挪到婉宁脸上,“这是哪家的小姐,怎么生得这般俊俏。”

贺二太太笑着道:“是姚宜闻大人的长女。”

这话好像勾起了汪太太的一些思量,“是姚家七小姐?”

贺二太太点点头,“正是。”

婉宁站起身向汪太太行礼,不知怎么的,感觉到汪太太那双眼睛仿佛发着亮光,结结实实地扫在她身上。

第二百零二章打听

汪太太道:“进宫的时候皇后娘娘赏了杯茶,我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大寻常,也不敢去问,足足憋了半个时辰,从宫里出来又去了亲友家,才知道这茶是姚家一位小姐做出的新茶。”

汪太太笑容满面,说的时候还不忘记看着婉宁,“真是心灵手巧啊。”说着就将目光落在婉宁的手上。

汪太太话音刚落,蒋静瑜道:“婉宁除了会做茶还会看症,外祖母就是因为这个才请了婉宁过来。”

汪太太有些诧异,“还会看症?那定然读了不少的医书。”

婉宁回道:“是看了些。”

汪太太听了就道:“妍姐的病可好治吗?”

汪太太这话正是贺老太太还没来得及问的。

贺老太太想想方才姚七小姐问她的话,一颗心不禁提起来,生怕姚七小姐摇头。

婉宁道:“妍姐是旧疾,和寻常病症一样,好好将养就会慢慢好起来。”

贺老太太松口气,感激地看了姚七小姐一眼,不管能不能治好,至少姚七小姐在外人面前保全了她们贺家的脸面。

否则,姚七小姐一脸惊慌失措的模样,只会让汪太太想起家里少爷被妍姐吓到那一幕。

汪太太满脸笑意,“看样子姚七小姐是有了治病的法子,真是不简单,看起来还没有及笄吧?”

蒋静瑜道:“婉宁比我小,今年还不到十四岁。”

汪太太连连点头。“这样的年纪真是好。”

汪太太话音刚落,贺家下人进来在贺老太太耳边说了几句话。

贺老太太惊奇地看着婉宁。

应该是之前让在太阳下晒的尿变了颜色,婉宁站起身就要扶着贺老太太去看妍姐。

贺二太太就留下来和汪太太说话。

走进蒋静妍的院子。贺家下人立即将尿液端过来给贺老太太和婉宁看。

蒋静瑜也追过来,低头看向妹妹的尿,不禁惊呼一声,“怎么会是红色的。”

下人道:“开始也是没有颜色,谁知道被太阳一晒就成了红色。”

贺老太太看向婉宁,“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尿液里含大量的脱氨酶,所以尿液被阳光一照就会变色。再加上妍姐有腹痛和皮肤症状群,就可以确定妍姐的病是血卟啉症,也就是常说的吸血鬼病。

血卟啉症的病患很多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所以她也会经常接触这样的病患,看到妍姐的样子,她心里也就确定了七八成。

婉宁没有回答贺老太太的话,“家里有没有糖果或者很甜的点心。”

蒋静瑜有些奇怪。“要这些做什么?”

婉宁道:“拿过去给妍姐吃。症状多少会缓解。”

血卟啉症病患大多数病的不是很严重,并不像大家传得那么可怕,很多病患看起来不过比寻常人脸色苍白或是红紫些,那也是在病情发作的情况下,遇到这样的病患,在血糖代谢正常的情形下,首先要输葡萄糖缓解病情。

她就习惯性的准备各种各样的糖果和高糖的点心给他们吃。

贺老太太道:“快去拿吧!”

贺家下人立即去准备,很快就端了点心和一盘丝窝糖。

屋子里传出来妍姐喊叫的声音。

汪太太也想过来看看妍姐。贺二太太推不过就带着她一起过来,反正一路上汪家已经看过妍姐癫狂的模样。

刚走到院子外。听到妍姐刺耳的叫喊,汪太太脸上不禁浮起几分怯意,抬起头却发现姚七小姐在和贺老太太说话,“让平日里和妍姐亲近的人送进去,好好安抚妍姐,让妍姐将东西吃了。”

贺老太太颌首看向蒋静瑜,“你端过去吧,跟你妹妹说几句话,让她不要害怕。”

蒋静瑜稍稍迟疑,却在贺老太太的目光下端走了点心,带着下人走进屋子。

贺老太太不放心让婉宁搀扶着也进了屋。

还没到内室,就听到屋子里一声叫喊,紧接着蒋静瑜手里的托盘被妍姐打翻了,蒋静瑜匆匆忙忙跑了出来。

“祖母,”蒋静瑜一脸惊慌,“妍姐不听我说话。”

她叫了两声妹妹,妍姐却仿佛没有听到,还是张牙舞爪地向她冲过来,她吓了一跳后退了几步,妍姐却乱踹了几脚,踢到了托盘的一角,蒋静瑜道:“妍姐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点心拿过去,她也不一定会吃。”

丫鬟很有眼色地又去取点心。

汪太太和贺二太太面面相觑,贺二太太眼睛里透出一股的担忧。

下人很快又端了点心,蒋静瑜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

贺老太太长出了一口气,自己要去接点心,婉宁却道:“老太太,让我来吧!”

贺老太太转头看向婉宁。

姚七小姐已经被妍姐咬了一口,还敢再进去劝说妍姐。

相比而言,姚七小姐比静瑜更像妍姐的姐姐。

下人退到一旁,婉宁端着托盘走进去。

和惊慌的病患相处,就是不能吓到她们,可大多数人在看到病患时,不知不觉中脸上已经带了些许排斥、惊讶、惧怕的神情,这样的表情怎么可能会让病患信任。

婉宁端了点心过去,轻声地道:“妍姐,妍姐,我端来了你最爱吃的萝卜糕和芙蓉卷。”

蒋静妍依旧不停地挣扎。

“妍姐,”婉宁将糕点放在矮桌上,坐到妍姐床边,妍姐的脚踹在婉宁身上,婉宁仍旧没有动轻轻地去抚妍姐的脸,“妍姐,没事了,没事了,你乖乖听话我就将绑带给你解开。”

贺家的下人听到这话欲言又止。

床上的妍姐仿佛听懂了一般,挣扎的力度小了许多。

婉宁露出安抚的笑容。“没事了,没事了。”

用微笑和言语让妍姐相信,现在真的没事了。

婉宁却已经扯开了妍姐手腕的布条。

重获自由的妍姐。整个人睁大了眼睛,身体向前冲去,结结实实地撞进婉宁的怀里,婉宁几乎被撞了个趔趄,却伸出手来将妍姐抱住。

“妍姐想不想吃东西?”婉宁轻轻地拍着妍姐的后背,“我拿来了点心和糖果。”

婉宁说着去看床边的丫鬟。

那丫鬟早已经愣在那里,为什么小姐这样闹。姚七小姐都不害怕,还在微笑着跟小姐说话。

换成别人早就吓得远远的躲开,姚七小姐却迎了上去。

婉宁向那丫鬟使了眼色。丫鬟才恍然大悟,将点心和糖果端了过来。

诱人的点心放在妍姐眼前。

妍姐伸手将点心打落,婉宁仍旧紧紧的抱着妍姐,“妍姐。没事。吃吧,很好吃。”

一块点心又递了过去。

这次妍姐有些犹豫可还是避开了。

一块块的点心送过去。

耐心的劝说声不住地在妍姐耳边响起。

没事,没事。

也许真的没事。

妍姐将点心接在手心里,靠在婉宁肩膀上张开了嘴。

蒋静瑜惊讶地抽了一口冷气。

贺老太太不住地点头。

……

屋子里喊叫的声音渐渐消失,婆子端了空托盘出门,脸上满是笑意,贺二太太将婆子叫住,“怎么样?”

婆子行礼道:“五小姐吃东西了。”

贺二太太一怔。让婆子退下,看向汪太太。“妍姐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姚七小姐真厉害,才过来一会儿就让妍姐吃了点心。”

不但如此,还让妍姐安静下来。

不管妍姐的病能不能治好,将姚七小姐请来是请对了。

汪太太又坐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开,马车一路回到汪家。

汪太太换了衣服去堂屋里,汪同源正在看皇后娘娘赏赐下来的东西,食盒里是几盘精致的点心。

汪同源转头看了一眼妻子,叹口气道:“你说明明都是普通的点心,我们平日里也常吃,怎么看着就不一样呢?”

汪太太笑着过去,“自然不一样,这是御膳房做出来的,家里笨手笨脚的厨娘怎么能及得上。”

汪同源道:“这点心我们是供起来,还是吃了?”

汪太太乜了丈夫一眼,“供半日就吃了吧,这些东西怎么能留。”

汪同源心满意足地坐下来,“要不是族兄要留在福建,我们也不能替汪家进宫觐见皇后娘娘,更得不来这些赏赐,”说着眯了眯眼睛,“我们也算是风光一次。”

“老爷这就知足了?”汪太太喝了口茶,“要不是听了泰宁侯幕僚的话,老爷还老老实实为二伯做事,我就不明白二伯弹劾泰宁侯到底有什么好处。”

泰宁侯邓嗣昌在福建是一手遮天的人,手下的武将又擅水战,福建一日也离不开泰宁侯,二伯却不知死活地弹劾泰宁侯,汪同源想到这里看向妻子,“皇后娘娘有没有问你什么?”

汪太太摇摇头,“只是问了二伯怎么样,我说家里一切安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