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464章

血沃轩辕-第464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北京――波兰协约》完成后,波兰迅速加强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攻击,而由海上运抵的一批新式火炮此后也到达了波兰,并被波兰军方立刻安排到了前线,大约超过二十万的波兰军队,正在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集结,一场大战已经无可避免……

而在此后大明皇帝下令,各地兵工厂加速生产,以满足各国的军事需求,同时明军淘汰下来的那些武器,一概不准销毁,对于明军来说已经过时的火器,在其它国家却依然能够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似乎大明帝国,正在向着一个大军火贩子的方向发展……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从前方传来,在奥斯曼帝国灭亡之前,由黄飙和李天齐指挥的明军也于布哈拉城一线成功击溃了三十七万卫拉特军。

其实这是一个军事上的阴谋,在与卫拉特军对峙的时候,由李天齐、刘风和郭飞率领的军队,开始向卫拉特联盟各汗国的国都秘密奔袭,而几乎在此同一时刻,臣服于大明的车臣也加入到了这一军事行动之中,对卫拉特汗国的致命一击,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看起来在布哈拉城下,卫拉特军成功地击退了明军和布哈拉军的进攻,并将上万布哈拉军分割成了数段,胜利似乎对于卫拉特军来说,已经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但随后传来的消息对于这些汗王来说,却是毁灭性的,灾难性的变化。

扎萨克图城被攻破,王子率领扎萨克图汗国全部臣民投降;土谢图城在全城都是老弱妇孺的情况下坚守了几天后,王子不幸阵亡,土谢图城被迫打开了城门。阿拉坦城遭到了车臣军队最猛烈的进攻,当城池陷落的时候,几乎半个城市都被夷为平地!

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噩耗,像一把重锤一样猛烈地击向了卫拉特每一个将士的心上。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他们的家人都在那里,现在却成为了敌人的俘虏。当他们在前线和敌人做着浴血奋战生死搏杀的时候,他们的家却没了。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情?

整个卫拉特军都变得人心惶惶,没有人再也心思继续作战了,无论那些卫拉特的将领们如何大声的呵斥责骂他们。其实,这些将军的心思也同样早不在了战场之上,就和他们的部下一样,他们也一样有孩子,有妻子……

扎萨克图汗完全乱了方寸,他的都城没有了,他的儿子和妻子也成为了俘虏,怎么办,现在应该怎么办,扎萨克图汗的心中一片茫然。

但明军却不会给他继续思考的时间了,他们一直等待的就是这个消息,而当这些消息来临的时候明军的反击从这一时刻也正式开始……

刚才看起来还处于混乱中的明军,忽然集体调转了枪口,重新向卫拉特军发起了攻击。而在后一直按兵不动的数万精锐明军,也都呼啸着冲向了的战场。大炮重新张开了他们狰狞恐怖的血盆大口,将一团团象征着死亡的火焰,喷向了对面的敌人。

那些被分割包围的布哈拉军,也被胜利的喜讯所鼓舞,本来行将溃败的他们,再次鼓起了作战的勇气,有部分地方的布哈拉军,居然向包围着自己的卫拉特军发起了反冲击,而那些一心想着家人的卫拉特军,早就丧失了斗志,居然在布哈拉军的冲击下开始溃散……

扎萨克图汗也知道要想扭转惨败,就必须要击败对面的敌人,可这时候军心早已溃散,他拿什么资本来和敌人继续作战,甚至连那些他最信任的将领,都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而呼啸而来的明军,也很清楚地告诉了他,在此之前敌人根本就没有使出全力。

面色死灰的阿拉坦汗绝望的闭上了眼睛,两颗泪水从他的眼中流了出来,他不断地说道:“我刚才就说了,我刚才就说了,明朝人一定有阴谋在里面,他们那么多的精锐一直没有动,等的就是这个消息。完了,现在什么都完了啊……”

说着他失神落魄的走了出去,根本没有多看扎萨克图汗一眼,这一场战争对于他而言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扎萨克图汗很想把他按倒在地,然后用马鞭狠狠地抽他。这个无能的废物,该死的懦夫,现在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吗?就算再面临绝境,身为一个汗王,也应该表现出他的从容不迫。张皇失措的样子只会动摇军心,可这窝囊废不懂,他根本就不配当一个汗王……

次日,卫拉特军左翼被击溃,超过一万人被击毙,两万余人投降,这其中就包括土谢图汗最小的儿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他的大儿子已经死在了土谢图城,现在他的小儿子又死在了布哈拉城下。这个扎萨克图汗最忠实的跟随者,这一刻也陷入到了绝望之中。

到了下午的时候,人们找到了土谢图汗的尸体,他用马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随着土谢图汗的自杀身亡,本来就不想继续战斗的土谢图军队,选择了向明军投降。

土谢图军的投降,意味着这场发生在布哈拉的战争,已经逐渐走向了尾声。整个战场上的卫拉特军混乱不堪,到处都能看到投降的士兵,卫拉特的崩溃已经无可避免。

很快,叶尔羌汗和阿拉坦汗也选择了向明军投降,这对于他们的士兵来说如释重负。而现在还能继续战斗的,已经只剩下了扎萨克图汗,还有挑起这场战争的希瓦汗王!

第557章 俄波战争

大明武英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布哈拉之战结束。在明军和布哈拉联军的强尽攻势下,名存实亡的卫拉特军总指挥扎萨克图汗选择了投降。这对于他自己,以及那些早就不想继续作战的卫拉特士兵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起码他们还能知道自己活着!

挑起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希瓦汗王,巴哈杜尔汗选择了自杀,因为他知道,即便是明朝人愿意留下他的命,他的世仇布哈拉人也是绝对不答应的。自杀总比要遭到羞辱好。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起码,他死也保持了汗王的尊严……

三十七万卫拉特军几乎全军覆灭,仅仅战死的就超过了十万人。热武器对冷兵器的决战,只可能出现一面倒的屠杀状况。其实从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如果不是为了彻底解决卫拉特联盟问题,也许,战争会比现在更加早的结束。

这些投降的汗王们,全部被押到了大明的京师。扎萨克图汗被以大明皇家法庭,以新的罪名“战争罪”判处终身监禁。阿拉坦汗和叶尔羌汗被判处三十年监禁。其实这对于已经六十多岁的两位汗王来说,结局和扎萨克图汗完全一样,他们无法再走出牢狱了。

而对于那些在战争中,坚定的站在大明一方的汗国,也都得到了奖励。希瓦汗国的土地被分给布哈拉汗国。布哈拉汗为大明册封为“慈德布哈拉汗”。而土谢图汗国的土地,则全部划到了车臣汗国的领域之中。车臣汗应当庆幸,他明智地选择对了方向。

至于哈萨克汗国、叶尔羌汗国和阿拉坦汗国等等的这些土地,全部并入了大明的版图。这其实在朱斌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在历史上,这些国家一个也没有逃脱灭亡的悲剧。他只不过是做了另一个国家做过的事情,仅仅如此而已……

反抗?当然会有反抗。有征服者当然就有被征服者,同时而起的还有那些并不甘心的抵抗者,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大明在这方面已经积累起了足够的经验,朱斌相信他的官员们能够妥善的处理好这些事情。而这,并不是自己应该去操心的。

卫拉特联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土崩瓦解,是俄罗斯人完全无法想像的。本来在有些美好的构思之中,用卫拉特联盟来拖住大明,自己可以从容的腾出手来应对波兰的军事压力。但现在看起来幻想完全破灭了。在准备和波兰作战的同时,他们不得不面临来自大明的威胁。

其后更加可怕的事情传来,奥斯曼帝国也在明军的凶猛进攻下亡国,这也就是说,俄罗斯已经处在了大明的包围之中,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对俄罗斯发起进攻,这是俄罗斯不得不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如何抉择与大明的关系,成为了他们的当务之急。

武英四年年底,做为沙皇陛下的使者,比斯罗特夫斯基到达大明京师。傲慢的比斯罗特夫斯基和他们的沙皇陛下,显然还没有弄清楚他们目前的状况。在要求大明归还以沙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为首的俘虏后,还对大明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他们谴责大明进行了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即对卫拉特联盟的战争,并且吞并和瓜分了这些无辜的国家。他们要求,是的,他们居然要求大明立刻从这些被占领的国家撤兵,并释放那些被关押中的汗王,然后在俄罗斯的监督下,重新恢复这些汗国。

负责接待的大明官员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他们竟然以这样的口气和大明说话?这完全就是命令的口吻,可俄罗斯人有什么资本这么做呢?大明的那些官员们甚至一度产生了幻觉,难道现在战败的,是自己的朝廷和军队吗?

不得不说俄罗斯人在某些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并不是傲慢,而是天真,包括他们在很多国际关系上的处理方式以及态度,比如和瑞典或者波兰的关系,他们认为自己只要下达了命令之后,这些被他们下达命令的国家,就会选择无条件的服从。

当比斯罗特夫斯基的“命令”,被送抵到武英帝面前的时候,武英帝居然笑了出来。他一点儿也不觉得有什么生气的地方,或者说武英帝更加乐意欣赏这么一出滑稽戏。既然他们喜欢以老大的身份自居,那么,就让他们尽情地表演到底吧……

比斯罗特夫斯基被晾在了那里,没有人来听他的什么谴责,更加不会有人来和他进行一厢情愿的谈判。当然,他的生活遭到了很多的对待,毕竟,大明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总该尽到地主之宜,一定要做到让他们“满意而来满意而归”!

很显然这位特使也是沙皇陛下的什么亲戚,或者是常年居住在莫斯科的哪位贵族,他对面前的状况无所应对,也根本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几次要求见到大明皇帝陛下,都被明朝的官员客气而礼貌地拒绝了,他现在在京师,完全就成为了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

倒是不断有大明的官员向他通报发生在俄罗斯的一些事情,比如波兰的军队正在集结,他们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攻势,俄罗斯和波兰的谈判已经破裂,俄罗斯军队正在准备援助乌克兰等等,而这些不是很好的消息,开始让特使阁下有些慌张起来。

他不得不放下了他“高贵”的架子,转而恳请与大明进行一次谈判,以解决俄罗斯与大明帝国之间存在的一些争端。这在特使先生看来,已经是一次很了不起的让步了。从命令变成了要求谈判。并且从无条件释放俘虏,演变成了解决争端……

但是大明的官员依旧是那些谦逊有礼地告诉特使先生,自己的皇帝陛下并没有答应谈判,所以特使先生要求的谈判根本无从谈起,并且,他们还带着不无遗憾的口气告诉这位特使先生,俄罗斯和波兰之间的战争,在特使先生滞留大明的时候已经全面爆发了!

大明武英五年一月,在双方谈判彻底破裂之后,乌克兰哥萨克统领赫梅利尼茨基在俄国支持下,宣告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与俄国合并,波兰旋即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攻击,同月,俄罗斯向波兰宣战,次日,波兰向俄罗斯宣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