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触即发by张勇 >

第22章

一触即发by张勇-第22章

小说: 一触即发by张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一对俊男靓女,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让阿初大吃一惊。那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让阿初跟踪而来陪伴四太太的青年人。只见那女子身穿粉红色薄绫紧身衣,月白色罗纺宽腿裤,一双粉红色鞋面上绣着莲花;那男子穿的是清水蓝衫,胸襟上别着一枚金色莲花,这朵莲花的图案,正是四太太衣襟上常绣的图案。一对金童玉女开始调音整弦,书场中的嘈杂声渐止,阿初忽然想到要替少爷买烟,反正这个男人又跑不了,有什么疑问等散了场再说。阿初转身刚要走,就听得一句穿云裂石的清亮女声。“平生际遇似萍飘……”阿初蓦地转过身来,“荣华富贵烟云罩。错认他乡是故乡……”那男子用手一指台下:“阿初啊,何日归家洗客袍?”
  头一段定场诗一出口,把个阿初直愣愣地定在那里。
  女问:“阿初?阿初是谁呀?”
  男说:“阿初就是我们这部书的主人……公啊!”
  女说:“哦,阿初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啊!”
  “先生,这里坐。”一个机灵的跑堂立即引领阿初坐下。
  女唱:“宣统元年金陵城,莺歌燕舞三月春。江南望族杨家门,世代经商家业盛。老爷名叫……”
  男问:“叫什么?”
  女唱:“老爷名叫杨羽柏,娶妻金氏恩爱深。膝下一子名阿初,父母爱如掌上珍。还有个小妾……徐玉真。”
  男唱:“是一个天姿国色美佳人。啊呀,美佳人。”
  女唱:“适逢杨家二老爷,从日本留学归来学有成。香满珠帘酒满樽,合家欢聚祸临门。”
  男说:“莺歌燕舞之天,合家欢聚之时,怎说大祸临门?”
  女说:“皆因杨家二老爷杨羽桦,乃是一个风流的书生,孤身独宿,夜来凄凉。偏偏遇着一个美貌的小嫂嫂徐玉真啊……”接唱:“她是生如夏花美如玉,喜看牵牛织女星。杨羽柏年华已随风吹去,怎比得杨羽桦青春又多情。我不想,美玉良金;我不要,状元及第;我只盼,与知心同枕共衾……”
  男唱:“正所谓:男有心,女有心。就在那月下花前把情话提。”
  女唱:“情话提。整衣襟,笑盈盈,万种妖娆,千般可人。哎呀,叔叔啊……”
  “嫂嫂!”
  “良宵苦短,流水无情。谁陪我啊,花底闻香、月下吹笙、枕边低语、席上销魂?”
  男说:“诸位看官,须知奸邪无耻事,翻做血海大冤情。预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小三弦一拨一纵,满堂彩声。
  阿初站了起来。他需要知道全部真相。而此刻,“真相”就在他背后。
  四太太从最末一排观众席上站起来,她的目光冷若冰霜。
  祭奠亡灵的熊熊篝火已经点燃了。
第十三章琵琶声泣血泪仇
  我是谁?
  阿初曾经千百次地问过自己。
  我是一个弃儿。
  阿初不厌其烦地告诉自己。
  被谁所弃?
  二十年来,阿初的心头总也滤不尽这被“抛弃”的阴影。抛弃自己的人是谁?父亲?还是母亲?是万般无奈?还是有心刻意?
  二十年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给自己满意的答复,对于血缘、对于亲情,他已经彻底丧失了信心,隐藏已久的疼痛,迫使自己面对现实,完全放弃寻根究底的疑心。
  可是,为什么?今天有人煞费苦心的安排自己到书场来,来倾听一段残缺不全的隐秘。所有的台词说唱,无一不是旁敲侧击的暗语。
  阿初知道,有人刻意为他布置好了一切序幕,就等自己粉墨登场了。虽然此人布局的手法幼稚,都是“三国志”里用滥了、用腻的诡计,但是,“戏”的演出效果极佳,布局的人已经达到了她的预期目的,这个人就是荣四太太。
  她要告诉自己一段尘封的往事,或许就是自己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
  阿初突然感到心情压抑,当他越接近所谓的“真相”,自己就越感到莫名的惶恐和难熬的焦虑。
  书场内琵琶声再次响起,那位美丽地说书女子,如泣如诉地唱起了一段“探晴雯”。那男子已经谢幕下台去了,阿初觉得四太太要跟自己摊牌了。既然如此,自己就主动出击,至少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阿初走到东方饭店的大厅,很客气地询问服务生。“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一位荣太太在这里预订了客房?”
  “请您等一下。”服务生从柜台下拿出房客名单寻找。“很抱歉,荣太太没有在这里预订房间。”
  “那么,姓荣的呢?有没有姓荣的客人?”
  “姓荣的客人?好像有,有一位。”服务生核对名单。“有一位叫荣初的先生,预订了202号房间。”
  “荣初?”阿初完全懵了,这个房间是自己订的?他把名单顺势拿过来,上面果然清晰地写着荣初的名字。有没有搞错?
  “谢谢你。”阿初转身向电梯走去。
  “202号房间。”阿初登上电梯,吩咐侍者。
  侍者微笑地点头,拉紧电梯的门,载客上升。
  202号房间的门口站着两名穿短衫的汉子,他们看见阿初后,恭恭敬敬地哈腰请阿初进门,仿佛阿初身上有一种无声无息的威慑。
  门被推开了,迎接阿初的正是书场上年轻地说书男子,他是一个容貌英俊,十分帅气的大男孩。
  “我还以为自己会枯坐到底,没想到,您果真来了。”他言语谦逊,礼貌恭敬。
  “等了多久?”阿初单刀直入地问。
  “不长不短,二十年。”
  “二十年?”阿初用审视的眼光威逼着眼前这个素昧平生的年轻人,他言语轻蔑地说:“二十年?二十年前你多大?如果你想在我面前讲一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来这里招摇撞骗,那你就选错对像了。”
  青年男子笑起来。
  “笑什么?我不觉得有什么可笑之处?”阿初回头扫视整个房间的布局,客房简朴,只有两椅一桌,桌面上放着琵琶和小三弦,显然是梨园子弟休息、用功的所在。另外,他还发现套房里还有一扇门。“这房间是你预订的?”
  “是。”
  “你贵姓?”
  “小侄荣初。”
  阿初“哈”的一声冷哼。“你是荣初,那么,我是谁?”
  “您是谁,难道您全忘了吗?大抵应该有些模糊的记忆吧?”
  “你不要行险侥幸,以为可以截取我内心的伤疤,挖出什么有关我身世的隐秘,从而进一步猎取钱财……”
  “您误会了。”荣初示意阿初不要激动。“请您来,原是家母之意。家母与您乃是骨肉至亲,难道您就不想见一见家母?问一问端倪?”他看见阿初情绪略有和缓,于是,双手抱拳,说声:“您请上座。”
  “主客有别。我是客人,你是主人。”阿初说。
  “长幼有序。山高高不过太阳,您请上座。”荣初讲话不卑不亢,坚持中谦逊有礼。
  “好吧。”阿初不再推辞,既来之,则安之。“适才在书场只听得前半段故事,残缺不全,且阴云密布,似乎下半段故事……”
  “下半段故事,自然是杀气腾腾。不知您想听哪一段?”荣初居然文雅地抱起了琵琶,指尖轻拨,琵琶弦动,发出清亮之音色。
  “我知道你要讲什么,无非是'叔嫂通奸'、'谋嫂杀兄',当然,外带'孤星血泪'。你知道,那些不道德的非法行为,往往是看客们所感兴趣的。但是,我对此没有任何兴趣。我要见你的母亲,我要听她讲这一段杀气腾腾的故事。”阿初说。“而不是听什么'哈姆雷特'的外传。”
  “那么,恭敬不如从命。”荣初高喊一声:“开龙门!”
  套房里的一扇门大开。
  里面怪异的景像令阿初手足冰凉。
  白色的孝幡飘扬,素白的花朵堆积于尘。四个穿重孝的男子躬身肃立两侧,正中间坐着披麻戴孝、怀抱琵琶、神情哀婉的四太太,还有那个神秘的老尼,她身披黑纱,捧着黑色的灵位,站在四太太的身后。
  太诡异了。
  阿初不由自主地跨进了这道神秘的门槛,他的身心都迁移到这座幽灵栖居的灵堂。就在他彷徨迟疑之刻,身后的门被荣初关上了,仿佛没有了退路。
  四太太纤指重划,琵琶发出削金斩铁之声。她泪水婆娑,声嘶音裂地唱起来。“杨慕莲披麻戴重孝!可怜呀,我杨门血海冤仇山样高!!我为你,忍辱含垢去做小,我为你,亲生骨肉当作路边草。我等你呀,等你长成等了二十年,直等到,春残花落斜阳照……”
  阿初魂魄无主地问:“你到底是我的什么人?”
  “我是你嫡嫡亲亲的亲姐姐,一母同胞!”四太太唱到此处,弦断音绝。她双眼红肿,指着桌面上的灵牌,声音嘶哑地说:“杨慕初!父母亡灵在此!还不跪下!”
  第一次,第一次被人全名全姓的叫出来,第一次,第一次知道自己是谁。太突然,反而令阿初难以置信。“不可能。”阿初想逃。“您和我开玩笑?”
  “如果是玩笑,人世间没有比这再残忍的玩笑了。”四太太自己先跪了下来,对灵位哭了一声。“父亲,我把阿初毫发无伤的带回来了。父亲!您这二十年来得沉冤血债,就要大白于天下了!父亲!您亡灵保佑,保佑阿初,斩杀仇人,光复门楣,重振杨家!”
  阿初面对灵位跪下,他清晰地看见灵位上写着“先父杨羽柏之灵位”,他震惊!触目惊心!他的父亲如果是杨羽柏,那么,曾经来他诊室看过病的杨羽柏,又是谁?
  同名同姓吗?纯属巧合吗?阿初心中的谜团化做汹涌的浪涛鼓噪起来。
  “告诉我真相吧,我的……姐姐……我迷离颠倒的活了二十年,您隐藏躲闪了二十年。为什么?告诉我吧。”
  追溯悲哀的往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你有开径独行的勇气吗?你有唯我独尊的霸气吗?你有没有?”四太太问。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有自己身世的知情权。请您告诉我,不要再隐瞒真相。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真相?
  四太太惨然一笑。
  “我告诉你,所有的真相。”四太太的声音很阴柔,“可是,你知道吗?一旦真相大白,你再也不能从容娴雅的度过此生。你会恨我,会怨我,我是一个丧心病狂的女人。为了达到目的,我可以牺牲一切,我没有选择,你也无路可逃,因为,命运主宰了我们的生活……”
  四太太开始讲述一个隐藏了二十年的秘密。
  我们的父亲是一个晚清的红顶商人,母亲却是当时上海滩“金龙帮会”老大的独生女儿。他们是在法国的神学院里相识相恋的,他们的结合充满了戏剧性和诸多浪漫色彩。那个时候,父亲和母亲非常恩爱,我们的家庭因袭了祖辈的优良传统,喜欢学习各类新学科,热爱古典音乐,热爱生活。
  幼年的我特别喜欢各式各样的洋装娃娃,我会替她们穿上最华丽的小礼服和豪华晚装。带她们去参加宫廷舞会。
  皇太后很喜欢洋人的舞蹈,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为了迎合老佛爷的口味,都穿上洋装为太后表演“华尔兹”,滑稽的是,他们的西服背领上总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大辫子,活像一条甩不掉的尾巴。我们的父亲因为精通洋务,很受太后的赏识和宠爱,所以,我曾蒙恩诏在金门献舞,我十六岁那年,母亲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我亲爱的弟弟们,你和阿次……来到了这个充满光明、又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