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千山记 >

第492章

千山记-第492章

小说: 千山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此我说,陪葬之物适可而止便好。你把江山接稳了,还怕你父皇在地下没有好日子过么。”
    “只是觉着太委屈父皇了。”
    “你做一明君,后人会说,你父皇非但自己圣明,继位之君亦是圣明,他便不委屈了。”
    穆梵听得心里酸酸的。
    尤其刚受过亲娘刺激,穆梵心下不由想,怪道说妻妾不同呢,非但地位不同,这见识也是大有不同的。他生母这辈子就想着母以子贵了,却怎知一个贵字的背后,是整个江山的责任。
    穆梵与嫡母商量了些近来朝中之事,谢皇后于国事一向清楚,多有指点之处。谢皇后道,“你父皇丧事结束,晋王等必要请求带几位太妃太嫔的回藩地就藩的,这事儿,你怎么看。”
    穆梵想了想,道,“太皇贵太妃也已离逝,当年太宗皇帝亦太妃随藩王就国的,如今,儿臣想着,几位老太妃上了年岁,与藩王就国,倒也无妨。”
    谢太后颔首,却是道,“暂不要应他们。”
    穆梵有些不然。
    谢太后道,“你先推托着,叫他们来问我,我这里必不应。他们还会回过头求你,你来与我说,之后,你再与他们应下此事,叫他们知你个人情。”
    穆梵道,“这不是叫母后做坏人么。”
    “这也只是些寻常手段罢了,不然,他们哪里肯知你的好处。”谢皇后看他犹豫,道,“莫啰嗦了,眼下你得把皇位坐稳。晋王齐王楚王皆较你父皇年长,其他几人,也是你的叔辈,当初你父皇病重也没叫端宁回来,就是想让你平平安安继位。眼下你继了位,他们来了帝都,也是要掂一掂你的份量的,必不能叫他们小瞧你方好。”
    谢皇后一辈子都在权力场中,其经验老道自非穆梵可比,穆梵趁此时机也好生请教了谢皇后一番,谢皇后并不事事插手,不过是点拨他一二罢了。谢皇后道,“这帝位,不是教出来的,得自己悟,哪天突然悟了,再回头看,就觉着,原来是这样的,其实很简单。”
    穆梵道,“儿子如今就觉着千头万绪。”
    谢皇后道,“你以前在你父皇身边儿,也看过他理政,自你父皇病了,他便有意叫你自己理政,他不过从旁指点着你些。你先时就做得很好,继续如先时那般就好,倘真有什么事不能决断,与我说,我也能给你出出主意。帝王这活儿啊,干熟了就好。”
    穆梵得按时去哭灵,陪谢皇后说会儿话便辞了去。
    谢皇后对于哭灵之事一向淡淡的,昭明帝过逝,她比任何人都伤心,但,她不想与那些人一道在灵前哭个没完。哭有什么用呢?
    哀思,从来不是眼泪可以寄托的。
    谢皇后召来紫藤,与她道,“你拿着腰牌去太医院,与夏青城一道去趟承恩公府,看看祖母如何了?”昭明帝过逝,谢老太太并未进宫,谢芝之妻吴氏进宫来了,说是谢老太太身上不大舒坦。谢皇后知道谢老太太一向谨慎,若能起身,那是必然会进宫的。如今进不得宫,想是病的沉了。
    紫藤连忙去了。
    待得傍晚,夏青城方与紫藤回宫,夏青城一向有话直说的,他道,“也就这几日了。”
    谢皇后挥挥手,让他下去了。
    紫藤道,“看老夫人形容尚好,还说,待她大安要进宫来,让娘娘不要太过悲痛。”
    “我知道了。”
    先帝尚未发丧,谢老太太便过逝了。
    谢家面临再一次的守孝,谢柏谢芝皆回家治丧,穆梵命礼部赏了丧银纸马之物,他儿子们尚小,秦王要张罗宫里治丧之事,便派了王兄周王肃王代他去祭一祭谢老太太。
    齐王也奉母命去祭了一回外祖母。
    谢皇贵太妃十分悲伤,齐王妃没少过去劝慰婆婆。谢莫如对谢老太太的丧事一如当年对谢老尚书过逝之时,命宫人过去问了谢皇贵太妃可有奠仪之物,谢莫如命宫人一并带了去。
    谢老太太过逝后,帝都还有两人先后过逝,一则为西山寺文休法师,二则为闻道堂北岭先生。其实,这三人都称得上喜丧了,谢第太太九十高龄,文休法师北岭先生皆百岁多的人了。
    谢皇后少时便与文休法师相识,文休法师天下神卦的名头,就是打谢皇后这儿来的,先时文休法师奉命卜国运,都要谢皇后在一旁协助。文休法师一去,谢皇后知晓后道,“法师一代高僧。”写了道挽联命内侍刘景送了去。
    至于江北岭,谢皇后与穆梵道,“江北岭此人,太祖皇帝时便想要征他为官,他辞命不受,远走北岭之地,后于北岭成就一代文名。至太宗皇帝时,江北岭来帝都,掌筑书楼一事,后先帝奉太宗皇帝之命在南效建闻道堂,留江北岭于帝都。今他故去,皇帝去祭一祭他吧。”
    穆梵去了。
    接着没几天,蜀中那边儿传来薛帝师过身的消息。
    谢皇后淡淡道,“这是太宗皇帝于九泉之下想念薛帝师了,太宗皇帝有遗命要薛帝师陪葬太宗陵的,把薛帝师的棺椁运来,允他随葬,让他们君臣好九泉下相聚,再叙君臣之情。”
    其实还有人说,前头太宗皇帝过世那一年,也是好多重臣随太宗皇帝而去,今先帝过逝,亦有诸高僧名儒随行,这是以免先帝路上孤独呢。
    说这话的人呢,是有些迷信。但听这话的,就有人瞎寻思,心说,先帝带走高僧名儒倒罢了,那谢老太太算是怎么回事,太丈母娘?或者是先帝原是想带谢皇后一道走,结果,鬼差勾错了人!
    反正不论什么无稽之谈吧,先帝发丧的日子到了。
    因先帝陵寝尚未建好,便先停灵皇庙,待先帝陵建好再送进陵中安息。
    昭明帝发丧之后,穆梵先与内阁商议给家里人升职一事,先是嫡母谢皇后升为谢太后,太子妃苏氏升为皇后,余下侧妃曹氏侧妃戚氏皆是有子侧妃,穆梵与嫡母商量过二人之事,谢皇后道,“你的妃嫔,你与太子妃做主吧。”
    穆梵与太子妃商量后,曹氏生有长子,便为淑妃,戚氏生次子,为贤妃。
    余者,太宗的太妃们也要升为太皇太妃,先帝的妃嫔升为太妃太嫔。这是宫里的人,宫外的,端宁公主升为长公主,长公主升为大长公主,文康大长公主升无可升,穆梵对于这位姑祖辈的长辈也颇为礼遇,赏赐极厚。
    第三就是对外戚的赏赐,胡家已经自承恩公的爵位上跌落下来,不必再考虑。谢家已是一等承恩公府,今谢家集体守孝,爵位上无可封赏,穆梵便赏了古玩器物土地庄田之类。然后,就是对苏皇后娘家赐爵了,苏皇后已与丈夫说了,“先时先帝登基,母后娘家也只是封二等承恩公罢了,我娘家断不敢与母后娘家相比的。”
    穆梵见妻子有意退让,便想着封岳家为三等承恩公爵,与谢太后说时,谢太后道,“皇后有此谦卑之心,是好的。只是,苏家不同别家。苏文忠公为朝廷操劳一世,劳苦功高,念苏文忠公的功劳,太宗皇后临终前赐下你与皇后的亲事。苏家,世代忠臣之家。我当时是因胡家为一等承恩公府第,故此,请先帝以二等承恩公爵封我母族。今我娘家已是一等承恩公爵,皇后娘家比照我先时即可。”
    穆梵想想,也应了。
    苏皇后知晓后,直说厚赐太过,谢皇后与她道,“苏家家世门风,可为天下书香之家的表率。你自进宫来,贤良淑德,做得很好。这二等承恩公爵,苏家当得起。”
    苏皇后很是谦虚了几句,心下亦是欢喜的。
    谢太后能为她娘家说话,可见,谢太后对于她,还是很满意的。
    其实,苏皇后在入宫前入宫后的,都听人嚼舌头说过谢太后以往在王府时曾将娘家侄女养在身边的,那娘家侄女,与陛下年岁相仿,彼时陛下便养在谢太后膝下了。许多人都说,谢太后是打算以娘家侄女来配陛下的。可,后来太宗皇帝临终前,指了她为陛下之妻。
    苏皇后进宫前不是不忐忑,好在,当时也流传着谢太后对儿媳极好的传闻。待她进宫后,谢太后除了规矩大些,待她很不错。但,苏皇后每想到那流言,仍是极担忧的。如今谢太后肯为苏家说话,可见,谢太后是真将她看在眼里了。
    苏皇后这些想头儿,谢太后是不知道,不过,就算知道,估计谢太后也就是听一听罢了。的确是苏皇后做得不错,起码,规矩上没差,礼法上知晓轻重。倘苏皇后是曹淑妃那等为凌霄送羹汤的,估计谢太后都懒得理她。
    新君穆梵的条理也很清楚,给自家人、宗室、外戚们都升职赏赐后,接着就是新帝大赦天下,给天下百姓的三十三条恩典,也一一颁布下去。接下来的事,如谢太后所料,藩王们上本想接太皇太妃回藩地就国。
    对于此事,穆梵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而是如先时与谢太后定计那般,将藩王所请压了下来。
    这事儿没个回信儿,藩王们便心下不安了。
    先是藩王妃们进宫给谢太后请安,探一探谢太后的口风,谢太后道,“这些年,与太皇皇贵太妃们,我们处得极好。看嫂子们这么急着要接太皇皇贵太妃们回去,难道,宫里不好么?”
    也不知谢太后是不是在说笑,反正,自先帝故去,她们来宫里,就没见过谢太后赏个笑脸。谢太后这么幅淡淡的口吻,也不知她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晋王妃笑道,“哪里都没宫里好,这不是,母妃她们一直在宫里,总是劳太后娘娘照顾,我们这做儿媳的,也想尽一尽孝心呢。”
    “我不怕麻烦,自先帝一去,这宫里也冷清许多。再要有人走,我总觉凄凉。”谢太后叹道,“今见了嫂子们,我总想到以往我们在帝都城时轮流做东办茶会之事,彼时,是何等热闹。自嫂子们各去藩地,这帝都城都冷清了,此次好容易随藩王们回来了,嫂子们也多住些日子才好。”
    说得晋王妃齐王妃皆是心下一沉,心说,谢太后这不是要把咱们扣在帝都吧。谢太后问,“怎么,嫂子们不愿意?”
    二人皆齐声道,“怎能不愿?只是担心藩地内事务多,没人照理不成呢。”
    “这有何妨,各地皆有知府巡抚总督等官员,有事他们也暂能支撑。”谢太后道,“嫂子们莫多心,我就是想着,经年不见,你们这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咱们也亲近亲近。并不是要留你们在帝都长长久久的住着的。”
    谢太后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二人愈发不放心了。
    晋王妃齐王妃回家一说,晋王道,“看来,找白云仙长问紫姑神的事不能再拖了。”立刻命管事去把白云仙长请来。
    齐王听完妻子的话,脸上也极为凝重。齐王不信紫姑神,主要是,齐王好洁,对这管茅坑的神仙,他过敏。齐王去宜安公主府寻他二舅谢柏了。
    谢柏刚埋葬了自己老娘,虽说老娘也是九十方才仙逝,但做子女的,仍是难免伤感。一听齐王这事儿,谢柏不禁揉一揉眉心,齐王很是歉疚,道,“舅舅还累着,我过来,委实……”
    “都是骨肉至亲,不说这外道的话。”谢柏摆摆手,想着也只有谢莫如这样的人才能在权力场中坐看风云吧。谢柏也知道谢莫如为先帝过逝极为伤痛之事,但,也只有谢莫如能这么快的恢复斗志,让诸藩王不安了。
    谢柏想了想,问,“陛下怎么说呢?”
    可见谢柏谢驸马不愧为太后娘娘的亲二叔,一问便问到了重点。
    齐王道,“陛下将我等折子留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