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千山记 >

第383章

千山记-第383章

小说: 千山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皇子夹起小黄瓜嘎吱嘎吱吃了,两眼放光的问赵时雨,“你的意思是,父皇一直在我母妃和苏妃娘娘之间犹豫。”
    赵时雨放下给大皇子布菜的筷子,觉着该叫这家伙净饿上三天三夜兴许能脑袋清明一些。赵时雨不说话,大皇子连声追问,赵时雨只得无奈道,“我早与殿下说过,陛下嘱意之人唯有苏妃娘娘。”
    “那父皇还犹豫个啥?”
    “在犹豫,是册皇贵妃好,还是立为皇后好。”
    大皇子手里的筷子险摔了,“还有这事?”
    “我猜的。”赵时雨道。
    “细说一说。”反正此事已尘埃落定,大皇子伤感了一日,赵时雨肯来劝他,他便又好了。收拾起心情的大皇子觉着,起码应该知道自己是败在哪里。
    “还是那句老话,陛下就是在皇贵妃与皇后之间犹豫不决。”不是已经说过了么,还有什么好说的?
    “可父皇一开始不是说要立皇后么?”
    “陛下此次提升苏淑妃的品阶,主要是酬五皇子江南战功。立皇后非同小可,纵陛下将立后的话说出来,也可先立皇贵妃,再立皇后。”
    “那未啥父皇没有先立苏妃娘娘为皇贵妃,转而再立为皇后啊?”
    赵时雨沉吟片刻,道,“怕是因此次刑部的案子,我瞧着陛下不似太满意。”
    大皇子一向看太子不顺眼的,接口道,“当谁是傻子啊,能满意才有鬼。没的刚把人弄回来就全搞死的,你没见人家钟大人的奏章是怎么说的,便是陛下意欲赐死,也请给靖江后裔一个体面死法。”钟大人,原任靖江太孙的外祖父,被穆元帝留在朝臣任散秩大臣。原本刚投降过来,靖江降臣一向低调,可因李相刑囚过度,钟大人忍无可忍早朝上表,请穆元帝给靖江后裔一些当有的尊严。
    穆元帝好生安抚了钟大人,钟大人当朝无权又无势,除了动动嘴皮子也无可奈何,不要说太子李相未将此人放在眼里,大皇子也没将钟大人放在眼里,今日拿出来一说,不过是说惯了东宫的不是,也顺嘴一提罢了。不料赵时雨却道,“殿下说的在理。倘不是对东宫不满,依陛下对东宫的偏爱,如何会直接立了苏淑妃为后,令东宫大失颜面呢。”
    想到自己倒霉不过是倒霉在面子上,东宫却是倒霉在里子上,大皇子终于展颜,笑道,“大失颜面是本皇子,大失帝心的怕是东宫,父皇这般抬起苏娘娘,打压了我与太子,不知道的还以为父皇要废了太子,改立五弟呢。”
    赵时雨眼神微沉,还是道,“殿下直率太过。”就凭大皇子这张嘴,估计穆元帝也不会考虑他。
    “我也只当你面儿这般说。”
    赵时雨只好不去理他。
    大皇子还有个赵时雨开导,东宫这里,李相宁祭酒受的打击完全不比太子小,何况,东宫也不是可以随便出久甚至久留之地,太子妃又劝不住太子,只得非常担心的一夜未睡,而太子,在书房坐了整夜。
    三皇子六皇子等也给惊了个魂飞魄散,先时大家都以为是苏妃为后,可后来,大皇子那边搞出的噱头太大,尤其大皇子这尽心尽力的帮着监督凤仪宫的修缮进度,大家便以为大皇子赵贵妃是十拿九稳了啊!结果,结果,怎么是苏妃呢?完全懵了呀!
    三皇子六皇子纷别去宫里看望各自老妈,奇特的是,连谢贵妃从儿子嘴里知道立苏妃为后一事,都是与儿子三皇子一个反应,极端的讶异。良久,谢贵妃方缓缓的吐出一口气,轻声叹道,“好手段。”
    三皇子不大明白,“母妃,什么手段?”
    谢贵妃道,“我也不晓得是什么手段,能叫人看出来的,只是寻常手段。这种叫人看不出眉目,方是一等一的手段。你父皇总不会无端的就册立苏妃。”说着,暂顾不得儿子,连声唤来贴身宫人,吩咐道,“把前头准备的恭贺皇后的礼寻出来,一样样的你细检查了,收拾好,一会儿随我过去。再打发翠儿去赵贵妃那里问问,要不要一道去贺皇后娘娘。”虽知赵贵妃必定难堪,谢贵妃也不好撇下赵贵妃自己先去的,同做贵妃多年,这点儿心胸还是有的。便是宫里其他妃嫔,略懂规矩的,也不好抢在两位贵妃前头。
    这宫人跟谢贵妃日久,也是愣了愣,方福身下去准备了。哎,大家都以为是赵贵妃呢。
    谢贵妃毕竟在内宫,对前朝的消息便不大灵通,她只知道刑部出了点事,这事具体是什么样的,谢贵妃只知晓个大概。故而,也无从推断。但谢贵妃眼力是不缺的,尤其五皇子系这种不动声色便推苏妃上位的本事,谢贵妃一想起便不由心惊。谢贵妃叮嘱儿子,“以后有什么事,问一问五皇子。”谢贵妃是绝对不会相信朝廷有什么光风霁月之事的,尤其立后之争,大皇子希望立母亲赵贵妃,东宫则是希望最好不立后位,结果,两者都未争得过五皇子。关键,还没见五皇子如何串连朝廷,群臣举荐之事。
    这就很不简单了。
    五皇子有这般手段,那么,得让儿子逐渐的向五皇子示好方行。
    三皇子是个圆滑人,自始至终就是打着两不得罪的主意,但如果五皇子有那个可能,三皇子也不是呆瓜,便是为了今后子孙日子好过,也得交好五皇子才好啊。
    三皇子想着,轻声道,“倒是四弟,近水楼台。”
    谢贵妃道,“四皇子与五皇子一样,都是没有母族的,指望的便是妻族。南安侯与东宫向来冷淡,后来又出了江南的事,四皇子与东宫亲近得起来才是怪事。你莫担心,咱们先时也没得罪过五皇子,五皇子为人,还是厚道的。”
    三皇子与母亲说了会儿话,谢贵妃便打发他去了。
    待三皇子出宫,谢贵妃换了身喜庆正装,正细看礼匣中的珍品,赵贵妃便来了,论战斗力,赵贵妃委实比儿子大皇子强百倍,丢人算啥事儿啊,自己这把年岁,有儿子有位份,便是丢了个大人,宫里人也只敢背后笑一笑罢了,哪个敢笑到她跟前儿来。便是新皇后,苏妃那性子,赵贵妃也是深知的。故此,听到苏妃被立皇后之事,赵贵妃连伤心都顾不得,立刻命宫人取出手里数样奇珍异宝,检查包裹了,好给苏皇后送去。
    赵贵妃到了谢贵妃宫里也是没事人一般,笑道,“我正想打发人过来妹妹这里,倒是妹妹的人先到了我那里,咱们这就去吧。真是天大的喜事,以后再有什么事,咱们也有个做主的人了。”
    谢贵妃脸上亦是一团欢喜,“可不是么,有了皇后娘娘,宫务也就省得咱们俩总是处置的七零八落,不合人意了。”
    俩人亲姐妹一般的去了淑仁宫,苏妃消息素来不比二人灵通,见俩人兴头头的过来,还不晓得哪里事呢。开春之后,苏妃身子渐安,到底也不大结实,听说两宫贵妃到了,苏妃扶着宫人的人出来迎接,赵谢二人连忙敛衽一礼,齐声道,“特意过来给皇后娘娘贺喜,怎敢劳娘娘亲迎。”
    淑仁宫一宫的人都惊呆了。
    苏妃性子沉静,一向是个从容的人,且此事,苏妃较其他人总是心下略有些数的,故此,只是微微惊异便回了神,温声,“两位娘娘莫要如此大礼,我这里并未收到旨意。”
    二人都是机伶人,见新皇后客气,一左一右的扶了新皇后进了屋内,赵贵妃道,“这虽说到了三月,早上的风还是凉的,娘娘以后切莫折煞我等。”
    谢贵妃道,“虽还未有圣旨,这话可是陛下当朝说的,想来圣旨也快了。我们闻了信儿,便先过来恭贺娘娘。”
    苏皇后十分客气,“有劳了。”
    赵谢二人过来,随了给苏皇后贺喜,还有就是要归还凤印。先时她二人同掌后宫,这凤印一直在她们手上,如今有了皇后,没的贵妃掌凤印的道理。苏妃自是不肯收,道,“你们也知道我这身子骨,后宫琐事繁多,不要说现下并未有圣旨降下,便是真如二位所言,宫务我也是理不了的,怕还要麻烦你们。”
    二人心下皆是一喜,她们自然不是想夺苏皇后的权柄,且都是有年岁的人了,儿子们也都大了,只要五皇子有出息,谁敢对苏皇后不恭敬。只是,掌事贵妃的份量到底不同。二人苦劝,苏皇后只是推辞,二人便做为难状,恭恭敬敬的道,“少不得听娘娘吩咐。”
    苏皇后摆摆手,呷口药茶润润喉,柔声叹道,“咱们同在后宫多年,谁都知道谁,不必外道。”
    两人便坐在淑仁宫奉承着苏皇后说起话来,直待内侍回禀,说五皇子到了,赵谢二人方起身告辞。
    五皇子早朝后被穆元帝留下说话,五皇子的感觉其实不比他大哥好到哪儿去,一样是震惊到不可置信。待五皇子随自家皇爹去了昭德殿偏殿说话,这才觉着,是真的。
    穆元帝看五儿子呆呆愣愣的,有些不满意,道,“你这是什么模样,傻了不成?”
    内侍们服侍着穆元帝换了常服,便知机的下去了,五皇子伸出一只手道,“父皇,你掐我一下。”
    穆元帝:……立皇后把儿子给立傻了……
    穆元帝一巴掌把五儿子的手拍开,薄斥一句,“看这点儿出息。”
    “主要是没想到。”五皇子是个实在人,说话也实诚,他简直不知用什么方法表达心中的感激与喜悦,他那孺慕的小眼神儿简直能把他皇爹给看化了,一会儿捧茶给他皇爹吃,一会儿又开始没话找话的夸赞他皇爹的衣着打扮,突然,五皇子想到一事,道,“父皇,我得赶紧去跟母妃说一声吧,她消息不灵通,怕还不知道这大喜事哪。”
    “就是你母后不知,也会有人过去贺喜告诉她的。”穆元帝道,“怎么越发不稳重起来。”这站不住脚的样儿。
    五皇子道,“我是为母后高兴,真是,再想不到的。”
    五儿子这高兴的找不着北的样也不像是装出来的,穆元帝道,“自你从江南回来,朕便有升一升你母亲位份的意思。偏赶上年下事多,凤仪宫久无人住,也得重新修缮。一来二去的,便耽搁到了今日。”
    五皇子不想说他皇爹不地道,他这里遇到的是惊喜,大皇子那里就是惊吓了。五皇子有些不好意思,“儿子,初时,也想过。后来,就不敢想了。”他大哥闹腾出来的阵势吓死个人。
    穆元帝道,“有什么不敢想的,朕之心意,岂会为流言而改变!”顺嘴教导五儿子几句,“男人,要有主见。”
    五皇子连忙正色应了。
    穆元帝交待五皇子,“凤仪宫已经修好了,你去钦天监,叫他们择两个日子,一个是你母后搬入凤仪宫的吉日,一个是正式举行册后大典的吉日。还有,去内务司,催一催他们将凤袍与宝册制出来。”
    五皇子巴不得呢,遂郑重应下。
    立后一事对于五皇子是天大的事,但对于穆元帝只是小事,穆元帝转而与五皇子说起靖江后裔之事,穆元帝皱眉,“刑部实在没个轻重,靖江降臣那边对此事颇有些不满,依你看要如何?”
    五皇子道,“把活着的好生安置,里头还有一位是靖江世子的孙子,不如父皇酌情给个爵位,再着人好生教导。无非是养几个人罢了。至于靖江降臣,把林家安抚好,当无大事。再有,儿臣有个主意,咱家与靖江王说来不是一个祖宗,靖江王生父姓姜,前朝宗室。当年,皆因先帝恩重,赐靖江以皇姓。他们也早恢复了旧姓,既如此,何不在靖江王后裔的适龄女眷中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