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千山记 >

第334章

千山记-第334章

小说: 千山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飞羽微微颌首,“一定要查明大致数目。”
    叶司南带着手下退出中军帐,商月方道,“将军是说,鱼精用了障眼法?”
    不管是不是障眼法,江行云到前线之前,战事已是一触即发。
    整场战事自豫章起,林凡带兵逼至豫章,但关键是,豫章现下不是你靖江地盘儿啊,现下是五皇子的地盘儿啊,由李宇率兵驻扎。林凡率大军而来,李宇也没客气,与此同时,江行云到前线之时,正赶上冯飞羽亲率大军,直逼柳扶风中军大帐。
    因为江行云奉“闽王殿下”前来,将士们士气大振。江行云站在高处,与柳扶风一并观战,这样的距离,哪怕江行云目力不错,也看不清冯飞羽是哪个的。但,冯飞羽所率靖江军那种如蛟龙出海般一往无前的气势,江行云道,“哪怕早见过冯飞羽领兵,每次见时都会令人心动神摇。”
    柳扶风淡淡纠正,道,“现在是冯元帅。”
    江行云不以为然,“他这元帅,倘靖江战事不利,还能继续做下去。要真顺顺利利的,怕他倒霉的日子也近了。”
    柳扶风望江行云一眼,“这一仗倘是输了,咱们倒霉的日子总在他前头。”
    江行云回望柳扶风,早春的风犹带几分料峭之意,却又有几分春日即将到来的和软,春风吹散江行云额前流海,江行云微微颌首,说了声,“哦。”转头继续观战了。
        
    ☆、第285章 交锋之战事二

  叶司南身为靖江王心腹,能被派到柳扶风身边掌斥侯营,其侦察能力显然非属下能比。
    在江行云与柳扶风汇合当日,叶司南就回来了,细禀冯飞羽,“江行云奉闽王至前线所带兵马不超过三千人。”这种侦察结果,叶司南也是一脑门子的汗,不知先时冯飞羽如何看出不对来的。
    冯飞羽很满意,心下忖度一番,鱼精干得就是阴谋诡计的买卖,叶司南说三千人,不,鱼精所带随从不会超过两千人,难为她怎么弄出上万人阵仗来的。两千人马,呵,两千人马护送的,绝不可能是闽王!冯飞羽吩咐叶司南,“将前番所探,写封密折送至靖江。”
    叶司南面露为难之色,这不是故意蒙蔽陛下么。就听冯飞羽继续道,“今日所探之事,不要再跟第三人讲。”
    见叶司南没有立刻应下,冯飞羽淡淡瞥他一眼。
    叶司南到底军中出身,正色道,“是。”
    冯飞羽并不是有意要瞒着靖江王,只是打仗的事,不容有半分轻忽。当初闽王为求一胜,还叫永定侯装死来着,那会儿东穆朝廷上下可是都认为永定侯是死了的,连永定侯自己家都上上下下披麻戴孝的办丧事。闽王瞒得何等严密,可见一斑,连穆元帝都瞒着没说。这就是战争,机密之事,不可传第三人耳。
    靖江王当然不会将机密事乱说,事实上,冯飞羽不让叶司南详实禀告靖江王,防的也不是靖江王,冯飞羽防的是邱侧妃。邱侧妃一向喜欢插手军政之事,靖江王对其宠爱非常,当然,邱侧妃对他冯飞羽向来客气,就是说话也十分公允,就是邱侧妃本身的政治水准,冯飞羽也是认同的,毕竟先时穆三离间东穆太子与南安侯一事办得十分漂亮,那便是邱侧妃的计谋。冯飞羽也相信,哪怕邱侧妃知道什么军中机要,也不会乱说。但,当大家都认为自己不会乱说的时候,事情往往就这样传播了出去。鱼精可不是傻的,她都有本事刺杀赵大将军,刺探情报之类的事,想来也不在话下。冯飞羽身为三军主帅,自然要小心。
    只是,冯飞羽这边小心了,靖江王接到江行云奉闽王去前线的消息,不禁有些微微担忧。当初,冯飞羽可是信誓旦旦的说,闽王必会留在闽安城的。如今闽王去了军前,那么,冯飞羽当初的计量岂不是就不成了么?
    邱侧妃看靖江王忧心,宽慰他道,“冯将军向来骁勇善战,倘能力破闽王中军,活捉闽王,也是大功一件。”
    要是能被这话宽慰了,靖江王也就不是靖江王了。靖江王将密折合上,道,“谈何容易。柳扶风同样是当世名将,他虽不良于行,不能率军出战,但有闽王在军前,闽王方定是士气大涨。”
    “这才开打,陛下何须这般忧心。若实在放心不下,不如叫三郎代陛下去军前看看,好坏如何也就知道了。”说完这话,邱侧妃叹道,“按理,闽王那边儿,闽王都不惧危险亲去军前,咱们这边,当是太孙前去方好。只是,军前不比别处,太孙身份不同,不好涉险。且闽王也不过一藩王,倘叫太孙去,倒显着抬举闽王一般。三郎未曾分封,也是陛下之子,身份上与闽王倒还对等。只是一样,他去是去,陛下必要叮嘱他,就是去了,看看也罢,军中之事,不许他伸一根手指。这打仗,最怕不懂装懂,冯将军乃宿将,纵战事不若冯将军所料,心中必已有应对之策。我就担心,他仗着身份对冯将军指手划脚,好心误大事。”
    略缓一缓,邱侧妃道,“这几年,闽王能顶住冯将军,拿下赣地,难道是闽王懂得领兵打仗么?并非如此。闽地大将军一直是柳扶风,闽王可贵就可贵在敢放开手让柳扶风行事。在军略上,三郎不及冯将军之万一,让他去,是让他帮着鼓一鼓士气,且,人家藩王都亲去军前了,咱们家的皇子们难道就不及东穆藩王了?这也是个机会,叫孩子们去看看,也能明白江山来之不易呢。”
    这套话说出来,邱侧妃简直就是贤良淑德,明白事理的典范。事实上,邱侧妃能说出这席话,她虽有些自己的私心,但在事情的判断与应对上,一直是保持在一流水准的。靖江王与邱侧妃这些年的感情,此时却是犹豫了,邱侧妃道,“陛下是担心三郎一直与冯将军不睦吧。”
    靖江王道,“冯飞羽此人,才干不消说,性子上却是不大好相与的。”
    邱侧妃一笑,为靖江王续了热茶,道,“自来有才华的人,哪个能没自己的脾性呢,多包涵些也就是了。三郎虽有些傲气,一向也识得轻重。其实,我想让三郎去,也是有我的私心。”
    邱侧妃叹道,“太孙以后是要承袭江山的,三郎这孩子,因有些小聪明,陛下又偏爱他一些,后来太子之事……哎,多少小人为此谣言诟谇呢。虽说清者自清,可这世道哪有这般简单,咱们做父母的,就得为孩子多考虑一些。我总想着,还是得叫三郎跟太孙多亲近方好,本也是亲叔侄,皆因小人离间,方略有疏远。倘大家能拧成一股绳把这仗打赢了,岂不好呢。”
    呐,这就是先靖江太子以嫡子之尊,内有一干老臣相辅,外有冯飞羽这样的大将,却始终被穆三所掣肘的原因了。实在是,穆三有个了不得的亲娘。
    邱侧妃这就把儿子送到了前线去,当然,去前邱侧妃直接同儿子说了,“不要插手军务,打仗的事,你一句话都不准多嘴。冯将军要怎么打仗,是冯将军的事,你去了,多看,少说。哪怕就做个泥塑,也不要与冯将军有任何争端。我知道军前的将领有亲近于你的,但,任何时候,你都要维护冯将军的地位与威望。这仗胜了,你自有功劳,不要步了东穆太子后尘!否则,谁都救你不得!”
    穆三连忙道,“母亲放心,儿子定会谨记母亲的吩咐!”
    邱侧妃此方低声道,“此战十分要紧,倘败了,江山不保。纵是胜了,东穆也不会甘心,哪怕一时休战,日后也要战火连绵。冯飞羽性子不好,但这样的将才,可遇不可求。非但你父皇现下要用他,就是日后,新君只要有脑子,都不会弃之不用。你算一算,林凡年老,赵斌年轻,可堪大用的,唯冯飞羽一个,同他搞好关系,能有什么坏处呢?”
    穆三叹,“我何尝不想交好冯飞羽?”关键,这冯飞羽先前对他那死鬼大哥忠心耿耿,现下又开始忠心于他那讨人嫌的太孙侄子,就知冯飞羽在穆三这里多么不讨喜了。
    “先太子对冯飞羽有恩,太孙难道还对冯飞羽有恩?年前赏赐,你父皇恼怒冯飞羽,故此分毫未赐,不想太孙府亦是未有年礼赏赐,倘先太子在世,绝不会如此的。”邱侧妃嘲讽一笑,“太孙,可不比先太子厚道。冯飞羽性情高傲,心情聪明,难道看不出太孙何等样人?倘不是先太子对他有恩,你以为他会忠于先太子么?冯飞羽这样的人,想收服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要有耐心。纵收服不了他,也不要与之为敌。”
    穆三再三保证,“母亲放心,儿子晓得轻重。此事关乎社稷,儿子怎会因私心害大事?”
    邱侧妃颌首,“那就好。”
    靖江王对穆三的交待,与邱侧妃相似,无非是让穆三好生与冯飞羽相处,不要插手军务。穆三亦是满口应是,乖顺的了不得。实际上,穆三本身能得靖江王青眼,还能拉起一批人手与先靖江太子分廷抗礼,自身素质还是不错的。
    他到军前虽然出乎冯飞羽意料,但在军前的表现,纵冯飞羽也得挑不出半点不是来。只要穆三不添乱,冯飞羽都随他去。虽穆三时常打着靖江王代理人的身份去营中看望士兵,对冯飞羽帐下将领也皆和气非常,冯飞羽也没说什么。且,穆三还帮着解决了一大批的药物问题,冯飞羽还同穆三道了回谢,穆三道,“那些个人,惯会磨牙的。打仗的事我不懂,有什么难办的,你只管与我说,现下不是客套的时候,我总能帮着想想法子。”
    就是相熟将领寻他报怨冯飞羽哪儿哪儿不公道的话,穆三亦是先将人训斥一回,再给几句好话安抚,并不令他们对冯飞羽生出不满之心来。可以说,穆三表现出了一位皇子的气度与风范。
    连冯飞羽都觉着,此人虽不及先太子厚道,但政治素养较太孙委实是高出一大截啊。
    不论穆三表现出来的贤明是真是假,哪怕是假的,起码人家会装啊。
    像太孙,连装的功力都不及人家,每次就是拉着他的手一道回忆先太子,冯飞羽宁可自己去先太子陵前坐一坐,也不愿在太孙面前一遍又一遍的表示自己的忠心。
    穆三既识趣,还不讨人厌,愿意在军前呆着就呆着呗。
    甭说,穆三在军前,当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这是穆三第一次亲临战事,以往在他的想像里,战事可能就像如在朝中看到了奏章中所言,哪年哪月哪日,克几城下几地,伤亡几何……但亲眼见到,才知晓,将士们打下一处城镇,是如何的战火硝烟。甚至,一个地方要几经拉据,才能定出最终胜负。
    转眼便近七月,七月秋风起,天气转凉,半年战事,总得来说,还是靖江占了上风,因为冯飞羽已完全占据鄱阳郡,而与林凡交战的李宇,也率兵退出豫章,与柳扶风合兵临川。
    同时,林凡也亲去冯飞羽帐下说话。
    林凡已年近六旬,花白头发,国字脸,身量高大挺拔,身边带的是他的族侄林安易。他膝下五子,却是将族侄带在身边,便可知林安易的本领了。
    冯飞羽身边除了惯用的商月,还有就是严华,狄康两位将领,严华是冯飞羽嫡系,狄康则是昔日赵阳手下将领,被冯飞羽提拔了上来。
    大家寒暄几句,具体战略制定,冯飞羽只与林凡一人商议,这就是赵阳死后,为何穆三系急于要赵斌上台的原因了。倘赵阳尚在,商议战事之事,定有赵阳一席之地,但赵阳被刺身亡,哪怕穆三系把赵斌弄上台,奈何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