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千山记 >

第227章

千山记-第227章

小说: 千山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少东笑,“这是自然,此事我断不会告知第三人。”
    江行云并未引荐徐少东见谢莫如或是五皇子,大家彼此都明白,时机未到。
    时机未到。
    送走徐少东,江行云第二日就去了闽王府同谢莫如说了此事。
    谢莫如立刻发现自己钻入了思考的牛角尖,谢莫如道,“你的意思是,白浪根本不是靖江王府的人!”
    江行云道,“我听徐少东说起来,白浪委实不像靖江王府的人,还是那句话,如果靖江王府有这样的能人,怎么也不能让段四海这般霸道,还给段四海交什么贸易保护费!”
    谢莫如沉默的紧了紧身上大氅,如果徐少东的话没错,那么,吴地的情报系统就让人值得怀疑了。
    谢莫如静默片刻,望着江行云微然一笑,江行云初时坚持要去西宁做生意的初衷,原来是意在此处么。
    江行云回以一笑。
    宋家两代人几十载驻守西宁关,产业几何?起码江行云十辈子不愁花用的。她的确不需要去行商赚钱,但,她不能只做为一个孤女存在。宋家的价值,别人不知道,她清楚。
    她既然在,家族便不该陨落。
        
    ☆、第191章 夫妻话

  谢莫如不但敏锐的发觉吴地的情报系统可能已经不再准确,她还第一次对商贾另眼相待,谢莫如道,“与我说一说晋商的事情吧。”如闽地徐家那样往上巴结寻靠山的事不稀罕,这样的商贾,谢莫如见的多了。能在帝都做生意的商贾,哪个没有后台呢。
    不过,谢莫如对于晋地商人很好奇,能开银号的商家,自然不是寻常的商家。尤其,能知晓白浪十几年前就在海上的商家,就更不寻常了。
    徐家的消息,是经过岁月积淀的。
    江行云道,“各地商人有各地商人的特点,往南说,吴地的盐商有名,往北说,最有名的就是晋商了。士农工商,商者最富,但论排名,商为最末。商贾因地位远不比仕人,所以行事爱抱团。像晋商,一般说起来都是晋商帮,开银号也不是晋商哪一家哪一族的事,而是整个晋商的生意。世上说哪家哪族,如何久远,商家也有久远的,像晋商帮,他们一样是自前朝过来的,据说当年先帝转战天下时,他们还帮着运过粮草。”
    “这不稀奇。”谢莫如道,“商者流通南北,凡货物,都要商贾买卖。给先帝运粮草的,怕还不只他一家。”
    “是啊。”江行云见奶子茶煮好,优雅的分出两盏,递给谢莫如一盏浓香的奶子茶,江行云眼神明亮,“我要说的事,怕你也想到了。能做票号的生意,自然不能没有靠山的。晋商帮也有自己的靠山,早些告老的前礼部尚书王大人,就是晋商的人。后来被贬出帝都的任陕甘总督的李总督是我昨儿见的徐少东的姨姥家的表舅,而王大人,正是徐少东的亲舅舅。”
    谢莫如有些诧异,继而笑道,“这些商贾,真有通天之能啊。李相未出帝都前,就是次辅了,都说他会接替苏相。”
    “晋商自然也盼着自己人出一位首辅,只是首辅岂是容易做得的。苏相出身徽州苏氏,累世书香之家,亦有家族积累。李相是出师未捷身遭贬,他的道行啊,较苏相还差的远。”江行云打趣一句,正色道,“只有一事,我得先给你提个醒。不管是李相还是王大人,他们都是今上亲政的得利派,徐家在我去西宁关后就重与我有些生意来往,他们晋商财力雄厚,出众的子弟不是念书就是经商,平日里连同乡里有资质的孩子,或是结交或是帮衬,他们同当朝的关系,非同小可。我这里,他们看中是就是我与你的关系,王爷毕竟是一地藩王。其他再多,他们现在怕是要犹豫的。”
    谢莫如淡然一笑,“这就是李相逊于苏相的原因了。”
    江行云见谢莫如心中有数,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端起微烫的奶子茶轻啜一口。
    谢莫如自然会将白浪的事告知五皇子,五皇子听了白浪之事后,脸色格外凝重,道,“若此事为真,若此事为真,吴地的人,不是暴露,就是叛变了。”当然,也有可能是靖江王做的幌子,或者段四海本就是靖江王刮海贸地皮的幌子,这也没是没有可能。一时间,五皇子想的颇多。
    不过,听五皇子将“若此事为真”连说两遍,就知此事给五皇子造成的冲击了。谢莫如道,“殿下以为如何?”震惊也没用啊,你是拿个主意啊。
    “谍报重建不是一日之功,何况徐家这样一说,咱们现下先想法子验证徐家所说的事,如果徐家所说是真……”五皇子突然问,“这个晋地徐家同泉州府那个徐家有关系么?”
    谢莫如笑,“虽都姓徐,却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这个晋地徐家,倒比泉州徐家高明不少。”五皇子评价一回,道,“商贾这般消息灵通,好不好就借一借商贾之力。他们各地都有生意往来,也不显眼,还能打听出消息来。”
    谢莫如将晋商帮的事同五皇子说了一回,五皇子倒吸口冷气,“商贾竟有这等势力。”
    “我初听时也极为诧异。只是后来一想,不要说商贾有各地商业行会,就是街上拉车抬轿的不是也有车马行么。再说官员,为什么要论交呢,同僚同乡同科同榜同年同庚,还不是各种套交情。想来无甚差别。”谢莫如道,“晋商帮的势力在这儿,要是得他们相助,咱们自然便宜,可王爷别忘了,陕甘李总督当初是东宫太傅。东宫先时因户部的纰漏被陛下训斥,我看晋商帮不过是碍着行云家原来在西宁关的交情,方同行云说了白浪的事。要让他们为殿下所用,李总督那里岂会舍东宫而就殿下呢?”一句话,晋商帮现在还是夺权。
    谢莫如又道,“且叫我向商贾低头求助,我也低不了这个头!”
    这话说的五皇子心有戚戚,他虽是个平易近人的,也没什么架子,但这事同平易近人没啥关系。五皇子毕竟是皇子出身,此时,他跟他媳妇一个心,他也低不了这个头!
    而且,这哪里是向商贾低头,这是向东宫低头。要是他有错,去同东宫认个错,这没什么。毕竟,东宫是君,又是兄。可户部之事,他是万不能低这个头的,低了这个头,岂不是说他先时是诬蔑东宫么!
    五皇子干脆先不想这个,他道,“那咱们就想个与海匪联系的法子,什么谍报不谍报的!倘白浪不是靖江所属,而是海匪。无冤无仇,他何必向永定侯下手,这里头,还是有事。还有那姓段的海匪,不就是银子么,靖江出得起价钱,难不成咱们出不起!”不一定要靖海啊!反正五皇子也没海军,而且,他来就藩的目的从来不是靖海,他是要遏制靖江王府坐大!不靖海,把海匪摆平,或者只要海匪愿意坐视闽地与靖江相争,他的胜算就大了许多!
    五皇子逐渐理顺思绪,道,“晋商帮不是一家一户的事儿,何况晋地不是咱家封地,咱也管不到他。我想着,商贾非他们一家,只是这商贾的事,要是让咱们府的属官出面就着眼了。不如还是让江姑娘看一看,要是有稳妥可用的,你同江姑娘商量着办这事,咱们王府扶一扶,看能不能扶起一家来为咱们所用。”
    一想到吴地可能不中用的谍报系统,五皇子就糟心,道,“要是咱们自己重建谍报,交到别人手里我不放心,且不易让太多人知道,还是就你、我、江姑娘,咱们三人知道就好。”此次要不是江行云打听,五皇子还不知他爹给他的谍报系统是失效的,哎,倒是江行云,颇为得用,而且,与他媳妇交好,又是将门之后,家里世代丹心碧血,再可靠没有的。用人,五皇子还是喜欢用江行云这样的,自祖上就为朝廷效力,彼此也有交情。
    谢莫如便应了,道,“只是此事急不得。”
    “放心,这点耐心不算什么。其实我倒盼着徐家说的是真的,白浪是海匪才更好,海匪有海匪的利益,如白浪这样的海匪,更不是容易驱使的。但如果别人有法子打动海匪,咱们这里一样能想出法子。”话到最后,五皇子反是喜悦起来。
    “是啊。”谢莫如也是一笑,转了话题,“这些还远,先说眼下的事。咱们的年礼也备好了,王爷看看礼单再看看东西,若没什么可添减的,该打发人送到帝都了。”离得远,闽地的境况也不是很好,可三节三寿的礼是再不能省的。世人讲究三节两寿,当然,身份不同,三节两寿的讲究也不同。如读书人讲究三节两寿,那是对先生的。读书人的三节两寿的三节指的是,端午、中秋、年节,两寿则是孔子与先生的寿辰。官场的三节两寿说的是给上官送礼的规矩,到了五皇子这里,一地藩王了,三节也是不变的,端午中秋年节,这三个大的节日;三寿则是穆元帝的万寿,胡太后的千秋,以及苏妃的千秋。
    所以,即使五皇子远到闽地就藩,一年也要往帝都送六回礼。
    当然,不只他给别人送,别人也得给他家送。
    当然,给苏妃送东西,谢莫如是心甘情愿的,她原还盘算着什么时候接了苏妃过来,只是闽地这般,不要说谢莫如开不了这个口,就是五皇子自己也不放心母亲过来的。
    妻子说起年礼,五皇子也挺重视,接了礼单看过,又瞧了东西,笑道,“怎么还有大郎他们预备的东西。”
    “陛下与母妃体谅咱们做父母的不愿意与孩子分离,让孩子们同咱们到了藩地,陛下虽然孙子孙女不少,谁也替不了谁。母妃更不必说了,就是大郎他们也想祖父祖母,他们也大些了,懂事了,便让他们各自备了一件,还写了信,到时一并带去,是孩子们的心意。”谢莫如笑眯眯地。
    五皇子知道他媳妇是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替他在帝都刷好感,捏一捏媳妇的手,道,“你想的比我周全。”
    谢莫如笑,“这原就是我分内之事,王爷到这闽地何尝歇过一日,这些家里的事,如何还能让你分心。”
    “家有贤妻,如何一样。”五皇子笑眯眯,“你是知道的,三哥与你同岁,当初三哥议亲时,母妃成天心神不宁,就是怕你被定给三哥。”
    “胡说什么呢。”谢莫如嗔。五皇子就是这一点,时不时犯二。
    “这可是真的。”五皇子挺认真,道,“谢娘娘在宫里一向能说得上话,你们又是姑侄。后来三哥亲事一定,母妃大松一口气,好几回都说我有福气,如今看来,我的确是有福气的。”说着,五皇子愈发欢乐起来。
    望着五皇子的笑脸,谢莫如道,“福气也是双方的,我遇着殿下,遇着母妃,也不算没福了。”
    闲话就容易歪楼,五皇子怕他媳妇多想伤感,将话题扯回年礼上,道,“明儿叫张长史护送到帝都吧。”
    张长史是最早跟五皇子的,也是个稳妥人,穆元帝指给五皇子的,故而一般这样的事,五皇子都是让张长史去做。五皇子忽然又自言自语道,“还是挪到后儿个,扶风他们家都在帝都,约摸各人都有年礼要捎带,我着人问了他们,要是有,只管拿过来,让张长史一并带去帝都。
    谢莫如本就是个细致人,五皇子这样快的想到属下,谢莫如十分喜悦,笑,“王爷说的是。”笼络下属,上马敬下马迎当然是一种法子,但和风细雨,将事做在细致处也是一种高明的低调。
    说过年礼,五皇子又道,“你说,咱们这才是治理一处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