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青玄道主 >

第564章

青玄道主-第564章

小说: 青玄道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界六道,凡是有些修为的人物,都有所感应。而那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禅音更是破开天河,直接入了九重天界深处。
  在那虚无缥缈之中,有一处仙境忽地散出一阵宏大深沉的气息,磅礴的势头,只在天界之上,连那唯我独尊的禅音到了此处,亦显得渺小。
  仙境正是弥罗天,玉虚宫所在。
  此时道宫深处忽地化为混沌,混沌之中豁然洞开一座道门,那磅礴的气息,忽地化成河海一般,汇聚进道门之中,随着道门似活物般吞吐呼吸,流出许多自然道韵。
  这里任何一丝道韵,都像是飞花飞叶一般具现,若是寻常人得之参悟,至少丹成可期,若是悟性好一点,得证长生道果,亦是不意外。
  如此异象,自然惊动了玉鼎真人。
  并不止他,凡是三界六道,曾入玉虚宫门下的修行人都感受到了一股奇异的变化。
  尤其是灵山佛陀坐下的文殊普贤二尊者,俱是神色一变。
  但两位尊者心思深沉,都没有太过反常的举动。
  而星海深处,一手托玄黄宝塔,一手持人皇尺的清虚道君,此刻亦睁开天眼,生出金芒,破开无量世界,直接拨开弥罗天的迷障,看到玉虚宫的道门。
  他不由低语道:“看来得回玉虚宫一趟了。”
  另方面,人间崆峒仙山正登坛讲道的广成子亦抬首望天,忽道:“我将去弥罗天玉虚宫朝见大天尊,汝等好生修行,切勿懈怠。”
  但见广成子大袖翻飞,身遭仙乐响动,终化为白光,上那九重天界。
  天河隐隐,水自迢迢,不时有虚影越过天河,往那弥罗天玉虚宫而去。
  本有天河水军想要拦阻,却领到天河元帅巫支祁的法旨,不准水军拦阻。这个出身太古洪荒的大妖,深知玉虚宫那位的厉害。要不是知道那位向来看不起他们湿生卵化之辈,巫支祁都有过去抱大腿的心思。
  不过他现在终于去了一块心忧,因为他始终对逐走他的沈炼恐惧无比,深怕哪天沈炼心意改变来找他麻烦。
  现在玉虚宫那位既然显化世间,以玉虚宫和沈炼的因果纠缠,怕是沈炼要出大麻烦。
  他暗自幸灾乐祸不提,这时玉虚宫的异象已经逐渐平静。
  那大道之门,缓缓变化,最终化作一座云台,上面现出混沌水光,从中渐渐浮现一尊道相。
  道相不高不大,却给人一种气吞寰宇的感觉,世间任何高山峻岭乃至于星海之类,都在道相面前显得渺小卑微。
  道相正是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也就是世人所称的元始天尊。
  此际广成子、玉鼎真人、清虚道君依次排列,后面更跟着一众道德真仙,都是阐教门下,但比起三位成名万古的金仙,都显得不成气候。
  昔日纵横天地的大教,如今也是大猫小猫两三只了。连那三教最杰出的人才清源妙道真君,如今也成风流往事,仅存在传说之中。
  元始天尊脑后现出一道明净圆光,比诸佛陀的解脱轮之类的佛光都要更能诠释圆满的至道。
  哪怕他自称自己为大道化身,也是不为过的。
  威严无比的元始天尊,此刻眼神竟是极为慈和,亦或者说是平静,他扫过大殿诸人,似将每一个人记住,让所有人心中都莫名激动。
  仿佛被天尊记住,已然是莫大的光荣。
  玉鼎等人曾经跟在元始身边多年,此际都有些惊讶,他们从来没见过师尊竟有如此慈和的一面。
  玉鼎作为元始从前超脱时指定的继承人,此时要比其他人胆大一点,开口道:“师尊如何又显化世间。”
  元始道:“我曾造物立心,如今物心将灭,故而显化世间。”
  玉鼎等人豁然变色,元始此言自是言明宇宙终结不远。
  广成子道:“还请老师怜我等修行不易,指点渡劫法门。”
  元始闭口不言。
  广成子等人心下大急,只是苦求。
  到了他们这步,心头哪里能割舍长生执念,何况眼前又是自家老师,自是能舍下面皮,求老师指点迷津。
  元始似被求的不耐烦,道:“广成子你且上来。”
  广成子大喜,连忙上前,跪倒在云床下。
  元始轻轻抚摸广成子的头顶,广成子立时道心多了一门神通,那却是一方法印,又唤作无极印。
  玄奥难测,连他都一时窥不清深浅。便知道这是一门顶尖的大神通,乃是老师给他渡劫的手段。
  待到元始的手掌离开,广成子慌忙叩首。
  元始淡淡一笑道:“痴儿。”
  另一边清虚道君见广成子似得了好处,亦是泛起心思,忙道:“还请老师垂怜。”
  元始也不偏心,指尖泛起一道清气,很快没入清虚道君的身体里。
  那却是一套掌法,共有九式。讲述的是宇宙开辟之道,威力之大,无可估量。清虚道君心满意足,也叩谢不提。
  元始分别传了两道神通,然后道:“你们且退下,三日后我将开讲大道,你们好生静心准备。”
  天尊既然开口,其余人自然都不敢留下。
  玉鼎虽然没有得到元始传授神通,亦不敢开口询问。毕竟老师知晓过去未来,自有他的道理。
  出得玉虚宫,云烟清淡,依稀可见天河。
  广成子却道:“玉鼎师弟如何未得师尊传授神通。”
  玉鼎怫然不悦道:“老师自有安排,师兄提起此事,莫不是非要跟我过不去。”
  他本身道行就在广成子之上,更得玄都的一气化三清大神通,不自觉展露威势,竟而压过广成子一头。
  广成子突然被玉鼎气势逼迫,不自觉退开一步。
  此时丝丝缕缕的玄黄气横隔在两人中间,正是清虚道君,他笑道:“两位师兄何必置气,我却想起一事,那南极师兄怎生没到玉虚宫?”
  玉鼎和广成子这才想起南极仙翁如何不来朝见老师,怕是有蹊跷。
  那南极仙翁有一尊化身正是长生大帝,乃是天地间有名的帝君级人物,不在真武之下。向来行踪神秘,等闲不可见。
  但如今元始显化,南极仙翁作为玉虚门下,又没叛教而出,绝无不来朝见的道理。


第113章 道尽见上清
  玉鼎为此有些心神不宁,而且他还有一点疑惑,就是师尊既然分别赐予了广成子和清虚神通,绝无排除他的道理。
  只是今日师尊的举动,着实将他排除在外,让他想不通。
  另一边广成子和清虚新得了神通,纵使有些疑惑,此刻都心情迫切的想要修炼到手的神通,而不是纠缠细枝末节。
  毕竟大劫将至,多一分保命的手段,就多一分渡劫的希望。
  两人心照不宣的在弥罗天找了个清净处去参悟神通,倒留下玉鼎一个人在玉虚宫外。
  玉鼎回过神来,心头颇有些不爽。在他看来,阐教十二金仙,正因多是广成子这等只顾自身之人,才让当初的天地第二大教寥落于斯。
  当然在他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当初万仙来朝的截教,确实担当得起天地间第一大教的名头。若非各自立场不同,他对截教一些人物都是佩服的。何况论成就,截教首徒多宝作为佛陀化身之一,已经超过他们不知多少。
  玉鼎不由轻叹,感慨万千。
  他回首宫门,里面混沌幽深,却不知师尊心里在想什么。
  兴许阐教以及他们这些徒弟,对师尊而言真的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但他还是打定主意,有一件事必须得在三日后说出来,那就是求师尊复活杨戬。想到自己的徒弟,玉鼎痛惜无比,对沈炼恨意更深了一层。
  ……
  玉鼎的恨意对于沈炼而言,只是一阵清风而已,于他这山岗丝毫无损。他化众生相开始,世间之事,便在他眼中清晰无疑,就是玉鼎玄都这等人的念头,都是瞒不过他的。
  可他到底难以置气,就像是人很难跟蚂蚁斗气一样。
  这话很残酷,但确实是事实了。
  玄都或许真的是世间修者的顶端了,但对沈炼而言,无非是更强壮的蚂蚁,两者本质上已经有了差别。
  就算沈炼离真正成道主还差一点,那也等于是即将分娩的胎儿了,跟其他道主的本质是一样的。
  道主是一种新奇的存在方式,无数年来,能体会到这一点的,加上他也不过九位而已。
  因此沈炼若有真正没法看清的事物,那必然跟其他八位存在干涉有关。
  不过其余八位存在,似乎并不准备干涉沈炼的成道进度,甚至在默默等待他圆满功成。
  沈炼说不清自己究竟在何处,或许应该说他无处不在。
  有众生处,便有沈炼。
  他仿佛举头三尺的神明,又似人人皆有的本性灵光,既是元始,又是真如,更是沈炼。
  天地之浩渺,宇宙之无穷,人间种种究竟算得什么,如微尘一般罢了。
  故而太上以微尘演化洪荒,那真是说尽了至道的玄妙。
  众生相的进度大约进行到了尾声,一点剑光惊动了沈炼平静无波的心灵。他认得这剑光,天上地下,独此一份。
  剑光应该是红色的,也可以说这是剑光显化在沈炼心头的颜色。这道剑光该叫什么,既不能叫诛仙,也不能叫陷仙,更不是绝仙、戮仙,甚至也不是青萍。它应该叫通天,乃是通天教主所化的剑。
  这一剑能斩落世间万物,连虚无缥缈的心灵也是躲不过的。
  甚至这一剑能斩在无量众生的心灵深处,让沈炼所化的众生相暂时不能精进。
  最终沈炼没有招架剑光,只是瞧着它出现,然后化成一个他熟悉无比的神祇。那是上清灵宝自然锁心定神真解中他观想了无数次的神祇,可以叫他通天教主,上清道主,灵宝天尊。
  他确信这次是真正见到这个伟大的存在了,而非任何道影、道相、化身。
  的的确确是对方,如假包换。
  沈炼道:“见过上清道主。”
  如果是过去他会有些激动,而现在却有些不外乎如是而已的感受。
  上清道主的面容也不似观想时那样模糊,变得清晰无比,但绝难有人能记住他的容貌。因为好似他的容貌,只是人心自己的映射,你对上清道主的观感,将会折射在容貌当中。
  而且随着观感改变,容貌也会出现差异,总是不会固定的。
  沈炼清楚,这是上清道主本质之道的体现。
  如果太上是无,那么元始就是众生皆有的相同本质,而上清道主却是所有一切的变化,代表任何可能。
  故而上清道主才立下截教,要截取一线天机。因为在他的道看来,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更无既定的结局,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改写。
  说实话,上清道主的道更合沈炼脾胃,也更适合芸芸众生。
  但有时候这也不见得好,因为上清道主一旦发起怒来,可能就会想着灭世,将一切推倒重来,因为他本就是如此随心所欲。
  在这一点上,上清道主怕是跟太乙道主颇有共同语言。
  每个道主的能力是相当的,但他的道确实各自不同,最终也能殊途同归到这个伟大层次,实是妙不可言。
  沈炼不由在想自己的道是什么,他想了想,自己还是应该用水来形容,随时而变,随势而变。纵有洪水滔天的时候,但大多数时还是喜欢润物无声。破坏绝非他的天性,顶多是事态发展到无可挽回时,他才喜欢用霹雳手段,平推一切。
  但是再大的洪水,也不会绝灭所有生机。
  他着实要比面前的上清道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