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青玄道主 >

第553章

青玄道主-第553章

小说: 青玄道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光是等待时机,就显得无聊,所以沈炼才会到处乱逛。
  眼前一幕幕都是历史,他亲历其中,又不干涉,倒是别有一番趣味。看来不久后元清就该知道如何处理那股杀机,最后生出化血神刀来。
  元清经历过几次这种感觉后,倒也淡定,回到自己建造的青玄殿里,用符纸折了一个仙鹤,去将隔壁天元峰的神宵子传唤过来。
  神宵子今年三百七十岁了,虽然还未练成元神,成就长生,却从大自然的雷电中,悟出一门雷法,并凭此还丹八转,成为门中的翘楚。
  他接了仙鹤里的法旨,便上太乙峰来,进入青玄殿,见过元清。
  元清见到神宵子,也很是满意,青玄道宗择徒极严,因此千年下来,多出不少人才,神宵子更是人才中的人才,而且性格方正,对许多散漫的弟子,都能有所约束,不至于做出太过的事。
  他道:“马上又到开山门的时候,今次就让你来主持择徒法会。”


第93章 能瞧见沈炼的小姑娘
  元清有感于当年黄泉子的事,故而十分重视门人弟子的心性,在入山门的路上,以道法设下问心路,用来试炼来青玄求道人的道心。
  问心路虽是幻境,却直入本心,若是心性不坚者,便有癫狂的可能,故而才需要派宗门的长老级人物前去主持。
  毕竟元清设立道宗的初心是为了布道,而非争强斗狠,自然不愿意使人伤损。只是那些过不了问心路的求道人,自当被拒之门外。
  而且就算闯过了问心路,最终也只能留下十人来,不会多,也绝不会少。
  神宵子虽是第一次主持这样的门中大事,却做的极为妥帖。他随时监测问心路里的动静,一发现有不对的情况,就将人制服送出去。让人家虽然断了进青玄的仙缘,总还是能不伤损自身。
  不过这次开山门,他终归有些失望,原来已经过去半月,还没一人能承受住问心路的考验。他在雷法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但根基已经打下,故而对自己的修行法纵有些完善,可落在自己身上亦不能尽善尽美了。只想找个传人,能够继承他的雷法,从中推陈出新,也不枉他在雷法上的一世造诣。
  这天夜里,风清如水,尤其是山中,更无人间暑气,在月光下行走,更是说不出的心旷神怡。
  神宵子面对如斯美景,亦有些陶情,好一会才缓过来,下意识放出神念,查看问心路。他是无意识的举动,却发现了一件让他惊讶的事。
  原来问心路新进来一人,而他惊讶的是这人居然只是个五六岁的女童。
  他想着是不是山下哪家的孩子走失,才阴差阳错到了问心路。心念一动,便欲将这小女孩送走,但又想到,元清祖师总说世间之事,皆有缘法,这小女孩,既然进了山,且看她能否从问心路走出来。
  于是神宵子便继续观察小女孩,等她有了危险,才出手救她。
  而此时小女孩却在问心路停下,精致的小脸红彤彤的,微微喘着气。她似没有受幻境影响,但影响她上山的却是体力。
  她眼睛清湛,偶有微风吹过她的睫毛,便像是杨柳湖畔荡起柳枝的倒影以及盈盈水波,说不出的动人。
  可想而知,她年纪这般小,便有此风姿,长大了用倾国倾城,怕是都会显得肤浅。
  小女孩直直望着前方,道:“为什么你不累。”
  若是神宵子在小女孩身边,就会看到她清澈的眸子里,倒影着一个飘逸出尘的青年道人,只是不通过小女孩的眸子,任谁都瞧不见他。
  这人自然是沈炼了,他初见小姑娘时,便知道对方能看见他,还能听到他说话,随后就知道了对方的来历,心头生出原来如此的感觉。
  沈炼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心想:你这时候的样子真是可爱。
  他微笑道:“我没有肉身,当然不会累。”
  小姑娘倒也不觉得沈炼摸头有什么大不了的,咬着唇道:“没有肉身是什么意思。”
  沈炼摇了摇头道:“你现在怎么知道的这么少,我试试能否让你明白更多。”
  他试着分出一缕信息,可是到了小姑娘身上,并不起作用。原来她能看见他,和他对话,已经超乎寻常了。
  看来沈炼仍旧使不出任何法,来干涉现实,哪怕对象是她。
  但这足以教沈炼有些高兴,毕竟多了个能跟他交流的人,倒也可以派遣下寂寞,何况是她。
  小姑娘道:“你不说,我继续上山了。”
  她嘴上这么说,却弯起腰,轻轻咳嗽。原来山风的凉意,到底教她有些不好受。
  沈炼见她可怜的样子,不禁想到怕是世间没有人会想到你清水道君还有着凉的时候,哪怕只是你的一具化身。
  往常这种小事,不过他弹指功夫就能解决,可现在沈炼只能看,倒也做不了什么。
  他便是能传她练气法,也别指望现在小姑娘能够理解。
  何况若是她在这里练了气,上了山可不好解释。
  只是小姑娘的性格确实跟沈炼印象里的一样,虽然身体难受,却一步步沿着蜿蜒的山路走着,一直到了天明,在晨光熹微里,出了问心路。
  一路来考验她的不是问心路的幻境,反倒是这段山路本身。
  说起来,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可这是事实。
  神宵子见证了这一切,更有些瞠目结舌。
  他便是想也不敢想,世间有丝毫不受问心路影响的良才美质。若非瞧出她根骨实在平常,没有充盈的先天之气,恐怕都以为她是什么天人转世。
  实际上他大体猜对了,不过此时的小姑娘仅是清水道君的劫身,故而本身根骨,只是随缘显化世间,跟芸芸众生,并无多大区别。
  所谓劫身,的确是天人化身的一种,但劫身有了一个劫字,就不是普通的化身,而是要替本尊应劫,具备跟本尊一般无二的道性。而且劫身和本尊,不能同存一方天地,除非有特殊缘故,否则两者同存,便会自然归于一身,无分彼此。
  另外劫身上发生的一切,本尊也是知晓的一清二楚。故而沈炼刚才的摸头,早教无何有之乡的某位道君清楚了。
  沈炼当然不怕对方生气,甚至恨不得对方生气,找上门来。要是清水能奈他何,那就只能使他从这种“不在此岸,不在彼岸”的脱离出来。
  身为劫身的小姑娘,却不能如本尊知晓她那样去知晓本尊,虽然觉得沈炼奇奇怪怪,但也没多大反应。
  神宵子也不知道自己身边还有个沈炼,只是高兴的对小姑娘道:“小姑娘你打哪里来?”
  小姑娘道:“我不知道。”
  神宵子道:“那你怎么上了山?”
  小姑娘道:“我……”她本来想说自己出现在山脚下,却是被沈炼引上山的。可是她刚要开口,沈炼便对她做出闭口的手势。
  神宵子觉得小姑娘颇有问题,只是任凭他如何盘问,她都不说话了。
  可他就算知道她有些问题,却还是不舍得放她下山。只因他看到小姑娘的眼睛,便知道她有一股坚如磐石的心性。她将来的成就会胜过我,这是神宵子看见小姑娘眼睛后唯一的想法。


第94章 波澜
  虽然小姑娘的来历透着股怪,神宵子终舍不得让她下山。何况她不说自己来历,神宵子也不知道将她送回哪里去。
  “咳,咳……”
  小姑娘突然忍不住轻咳起来,神宵子看到她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流出丝丝不正常的苍白。他未曾刻意研习过医术,但修为终归不浅,看得出小姑娘是生了病。
  他犹豫了一下,拿出一个近乎透明的小玉瓶,里面静谧的躺着一枚白里透红的丹药。
  神宵子小心翼翼递给她,说道:“来,吃这个就不会咳嗽了。”
  小姑娘似乎丝毫不知道客气为何物,点了点头,就接过小玉瓶,轻轻拧开瓶塞,登时一股化为实质的灵气飘出瓶口,化作一只小蛇的形状。
  神宵子几乎侧过头,这是他心里大为肉疼的表现。原来那丹药乃是以一枚千年的蛇形灵芝为主药炼制的灵丹,一炉只得了九颗,药性醇和,便是普通人吃了,也不会有事,从此之后更是百病不生。一时消化不了的药力,大部分也会潜藏在四肢百骸里,缓慢发挥药效。
  若非神宵子身上其他丹药,小姑娘未必能承受住药力,他也舍不得赠她此丹。
  当然他还有一个潜意识,那就是这么珍贵的丹药都送了出去,要是还将这个徒弟送下山,那不是亏了血本。否则他只要稍稍思忖一下,对付小姑娘的些许风寒,总能找到许多办法,而非一定要送如此珍贵的灵丹。
  小姑娘见到灵丹的神异也不奇怪,将小玉瓶的丹药送入口中。
  这丹药入口就化,很快她身体里就冒出一股温和的热力,清晨的寒气便再也不能把她怎么样了。
  她舒服的像是泡在热水里,渐渐意识开始模糊。
  神宵子见状,问道:“感觉怎么样。”
  小姑娘回了三个字,“想睡觉。”
  然后她就真的闭着乌溜溜的漆黑眼珠,呼吸均匀的睡着了。要不是神宵子送出一道清风,将她撑住,小姑娘就直接栽倒在清新的泥土里。
  等到小姑娘醒来,已经是第三天夜晚。月出于太乙峰之上,徘徊斗牛之间。
  她睁眼就看到了沈炼,便有话想问。
  沈炼却道:“你想跟我说话,只管在心里说就成,我听得见。”
  小姑娘有些困惑,还是点了头。
  她才发现自己睡在一朵莲蓬里,旁边是一口清泉,一块巨岩天然横隔在头顶半空,像是屋檐一般,莲蓬在下面,不怕风吹日晒。
  “那个大叔呢?”
  沈炼道:“在那边呢。”
  小姑娘顺着沈炼指的方向望过去,便看到神宵子在一株两人合抱的大树下打坐。
  她又道:“我已经听你的话上了山,然后该怎么做?”
  沈炼道:“顺其自然就行了。”
  “哦。”小姑娘在心里简略的回了一句。
  “你醒了。”神宵子的声音突然飘至小姑娘耳边。
  小姑娘转过头,就迎上神宵子的目光。
  因为常年修行雷法,神宵子的目光中会不自觉带有一丝雷霆的凌厉,所以山上修为浅的弟子都不敢跟他对视,很是怕他。
  但小姑娘似乎毫无感觉,眼神里只有自在平静。
  神宵子早猜测她有坚若磐石的心性,此时也不禁大为感慨,她若是修行,肯定不会遇到多少瓶颈。
  自从元清立下青玄道宗以来,便阐明青玄的修行宗旨——“欲修其行,先修其心。”故而青玄的弟子,在道心打磨上,乃是第一等重要。如今珍藏典籍的太微阁,亦是道藏和各家经典最多,法术道诀反而很少。
  元清说了,若有人能通晓那些典藏的精义,法术和道诀便很容易练成。
  若是不通玄理,即使仗着根骨勉强练成法术,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顶多做个守尸鬼而已。
  这话一开始听进去的人并不多,至少在神宵子这一代,听进的人很少。所以他这一代,大部分人虽然一开始有些成就,到现在大都垂垂老矣,可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反倒是一开始不出众的神宵子,因为窥破了雷法的奥秘,后来居上,到现在依旧有数百年的寿命,若是运气好,练成元神,那就得道长生,远超同辈人。
  正因如此,他才深悉心性对修行的重要。更坚定了,无论如何,都要元清教尊让他收下这个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