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青玄道主 >

第472章

青玄道主-第472章

小说: 青玄道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戬眯着眼道:“人皇尺是师侄护道之宝,还请师叔体谅一二,将它还我。”
  清虚淡然道:“我连天地玄黄塔都一并拿走了,也没见玄都来要,你怎么这般小气。”
  杨戬终于神色一变,他道:“师叔何时将天地玄黄塔也一并取了。”
  清虚头顶生出三花庆云,终于教杨戬生出颓丧。
  因为这三花庆云上正拖着天地玄黄塔,丝丝缕缕的玄黄之气垂下,教杨戬知晓,今天他休想要回人皇尺了。
  他说道:“昆仑山终归是师叔的缘起之地,如果师叔还感念师祖的恩德,就记得不要让玉虚宫为难。”
  清虚道:“元始的恩德,我已经了尽,你如果还拿这说事,信不信,今天师叔教你再去轮回走一遭。”
  杨戬立时被一股强横至极的气机包裹,让他生出第一次见到清虚的感觉。那时候他还未入道,清虚已经闻名天地的仙家。
  不过那时候阐教十二金仙,个个都是声震九天十地,且各自有看家的神通和大法,相比其他十一人,清虚的名声算是最弱的。
  只是如今世事颠倒,清虚怕是成了十二金仙的最强者。


第151章 摩诃
  杨戬原本紧闭着的第三只眼睛睁开,仿佛一扇神秘的门户,从他第三只眼睛的瞳孔里映射出来,无穷无尽的银色能量从那扇门户涌出,竟然将包裹杨戬的气机驱散不少。
  清虚微微眯着眼睛,说道:“你见过了天界之门。”
  杨戬淡然道:“师叔何必多此一问。”
  清虚突然笑了起来道:“自从太乙道主超脱后,我们都在寻找它的下落,尤其是天帝对它的执念颇深,没想到你却将它寻见了,他若是仍有感知,遗留太虚宇宙,不知是哭是笑。”
  杨戬道:“天帝并未湮灭,他也会归来的,师叔若是决定一个人大道独行,其实并无多少机会可以走到最后,若是师叔感兴趣,其实师侄窥得的一些玄妙,都可以传给师叔。”
  清虚似半分兴趣都欠奉,直接道:“你走吧。”
  杨戬凝立不动,依旧想让清虚回心转意。
  清虚道:“你若是真得了天界之门,贫道恐怕也得见你绕道,仅凭这一点玄妙,难道你真以为就能跟我讨价还价?”
  河水滔滔,清虚缓缓漂浮在离地三尺的虚空中。更可怕的是,杨戬找不到丝毫清虚的气息,而且眼中所见,清虚本身就是虚空的一部分,和那风,那元气,那水汽,那天光,都是同为一体。
  那不是天人合一或者天人一体的道境,而是清虚本身就已经成了虚空的一部分。这让杨戬深深感到棘手,因为无论他如何发动攻击,都会落空。
  何况清虚还有玄黄宝塔,纵然他有天界之门的玄妙,可能能绕过玄黄之气,攻伐到清虚身上,但面对清虚混芒难测的境界,依旧没有任何成算。
  而且他今天来也不是要跟清虚真正翻脸的,只是为了在最终大劫前,将清虚彻底同昆仑山绑在一起。
  杨戬默然片刻,原本第三只眼睛涌出的能量,竟然如同倒卷的瀑布,冲击宇宙天穹,璀璨至极的星光从天落下,跟天界之门的能量结合起来,最终一同浇灌杨戬的法体,在这一刻,杨戬成了沟通天界之门和宇宙星辰的桥梁和载体,最终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法力。
  清虚淡然一笑,踏空歩虚,手中人皇尺生出亿万光华,卷向杨戬。杨戬同时平推一掌,惊世骇俗的大爆炸,居然在一个方寸间的地盘滋生。
  清虚头顶上的玄黄宝塔不断冒出玄黄之气,替他护住自身的法体。
  这场大爆炸,引动了时空乱流,五行颠倒,阴阳不存,清虚恬然不动,如同一尊元始。
  就在这模糊的时空当中,突然一点银光乍然生出,然后在刹那不到的时光里,如同一条极为灵敏的蛇,居然窜入玄黄之气中,把握住那因大爆炸伟力,撞破的一丝空隙,以无厚入有间般,削去了清虚一片衣角。
  但见到杨戬手持三尖两刃刀,威风凛凛,第三只神目不停地吞吐银光,如同一尊不可抵御的战神。
  清虚并不恼怒,笑道:“师侄的修行,可以说是毫无缺陷了。”
  杨戬道:“多谢师叔夸赞,师叔现在应该清楚了,师侄虽然不及你,还是能给你造成一点麻烦的,我师修为在我之上,更有盘古幡,只要师叔重回玉虚宫,这世间仍旧是咱们元始一脉称尊。”
  清虚淡笑道:“师侄这样急迫,看来玄都给你们施加了不轻的压力。”
  杨戬毫不意外清虚能猜出这点,他道:“玄都师伯练成混元无极以来,已经失了冲虚恬淡的道心,最近一段时间,对咱们迫得很近,这自然也是师侄希望师叔回玉虚宫的重要原因。”
  清虚道:“你的实力,着实够资格在将来的大劫里,做一方主角,我若是跟你们联合,更是能使玉虚宫有主导大劫的实力,可是这些前景再好,我也不信旁人,我的命运只会由自己左右,哪怕是最终做了尘土,那也是心甘情愿的。”
  他洒然一笑,袖袍轻拂,竟有一股沛然莫御的绝世大力生出。杨戬被那股大力扫中,瞬息间就飞到了宇宙天穹,身周庞大的星辰浮现,表明他飞出了一段不可思议的距离。
  杨戬朝着人间界望去,适才清虚使出的神通,分明已经得了镇元子袖里乾坤的神髓,他们两个什么时候居然有了交集。
  他暗自一叹,希望师父能尽快练成元始道身,否则接下来的路,可难走的紧了。
  ……
  人间灵洲,沈炼和朝小雨扮作普通的青年男女,行走在其中一座有名的城池里。这城池唤作摩诃城,乃是万年多前,摩诃迦叶说法的地方。
  那摩诃迦叶也是佛门中一等一的奇才,天分才情之高,可谓佛陀座下诸位佛子第一,灵慧佳妙,能令诸佛心悦诚服。
  只可惜这位灵山佛子,还未求证最终圆觉,就在万年前寂灭,同他一同入灭的还有许多罗汉菩萨,甚至一些人间名气很大的诸佛菩萨,如药师琉璃佛、欢喜佛、大势至菩萨和降龙伏虎这些大尊者,都一同入灭。自从佛门建立以来,从未遇上如此灾劫。
  现今虽然四大菩萨和弥勒佛以及大日如来等还在,但佛门的声势,已然大不如前,否则若是灵山诸佛菩萨尚在,那么极乐灵山在天地宇宙间其他大势力面前,仍旧能算得上庞然大物。
  摩诃城也是灵洲风气最开放的地方,兴许是因为摩诃迦叶本就是极为包容万物的佛子,本身在沙门里,就无什么门户之见,并且提倡见性成佛,才成就了摩诃城的包容开放。
  这里不但可见虔诚信徒,也有自上古时就盛行一时的苦修士,相传佛陀在人间显现法身时,就当过一段苦修士。
  所谓苦修士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而是需要大决心大毅力,并且抛却一切物质上的享受,真正从一开始就体会宇宙自然的妙理,在平日里做到言行一致。
  哪怕是心里偶尔生出一点其他的欲念,那都会损坏梵行,稍微严重一点,都得从头再来。


第152章 因陀罗
  由此派生出的别法还有闭口禅之类,大抵都是从苦修士的修行理念阐发出。
  或许有人会觉得,苦修士颇有儒家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实则不然。两者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儒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乃是以天心为己心,而苦修士则不然,乃是以己心为天心。
  当然摩诃城除了苦修士之外,还有玄门道家的人物,甚至还有儒家的大学者,在城里教学,这在灵洲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但是以摩诃城的包容并蓄,还是有不能接受的修行者,那就是魔道修士。
  所谓魔道,流传最广的是他化自在天这一类天魔,其实还有修罗一族,也算魔道。摩诃城之所以不欢迎魔道修士,乃是因为佛陀的一位护法,这位护法叫做因陀罗。因陀罗这个名字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另外一个称号,却闻名世间,叫做帝释天。
  帝释天出生在九天雷霆之中,乃是雷神之类的天生神灵,后来景仰佛陀的法,便做了佛陀的侍从。
  可是在佛陀入灭之后,帝释天就叛出沙门,并且入了修罗魔道,此前流传甚广的化血神刀,实际上便是帝释天创造的。
  帝释天造成了佛陀入灭之后,灵山第一次大劫。佛门中同摩诃迦叶最为交好的阿难尊者,便被帝释天的修罗刀斩杀。
  后来迦叶在摩诃城说法,帝释天也来过,并出了三刀。后来摩诃迦叶陨落在灵山大劫中,据说便是因为帝释天的三刀使摩诃迦叶受了没法治愈的伤势,才导致他最终难逃死劫。
  这自是无从考证了,可是摩诃城的人都对此深信不疑。
  到现在,佛法几乎传到灵洲每一个角落,但是在灵洲的摩伽陀国,依旧是不信奉佛法的。摩伽陀国就是帝释天的居住处,连诸佛菩萨都不能踏进一步。
  沈炼和朝小雨一起了解了帝释天的故事,两人俱有所思。
  朝小雨道:“我一直以为化血神刀跟他化自在天密不可分,原来根源在因陀罗这里。”
  沈炼道:“根据摩诃城里这些人的说法,因陀罗的修罗刀已经能跟佛陀传下的法比拟了,这说明因陀罗的修行,已然将魔道推演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当然他肯定还兼修了佛法,因此更难预测他的实际境界。”
  朝小雨道:“你说我们要进极乐世界,是否应该从因陀罗身上下手。”
  沈炼微笑道:“理应如此,他既然做过佛陀护法,当知道很多极乐世界和灵山的奥秘。毕竟我的易道再如何厉害,都不可能算到极乐世界和灵山的情况。”
  朝小雨道:“只是因陀罗万年来一直经营摩伽陀国,料来已经将那里经营的铁桶一般,我们纵使能攻破他的法禁,只怕他也有很大可能逃走,何况我们现在不适合闹出太大动静。”
  沈炼道:“因陀罗究竟怎样厉害,暂且还不得而知,但根据传说,他对摩诃迦叶动了三刀,如果我们能亲眼见证那三刀,应该能窥到他的奥秘。”
  朝小雨疑惑道:“可那毕竟是万年前的事,我们即便能推演,但也很难,如若亲眼目睹。”
  沈炼悠然道:“近来修行精进,或者我可以试着追溯一下时光。”
  朝小雨神色一喜,她喜的不是可以窥视到因陀罗的奥秘,而是欣喜沈炼能触及时光之道,这代表着沈炼愈发难测,而且离最后一步,愈发近了。
  其实沈炼自己也没有十成把握,可是他已经有尝试的可能。
  在此之前,他还需要一些准备。
  摩诃城里有一条古街,这里很偏僻,但也很有名,因为这条街开的店,主要是经营古董字画一类的。
  因为摩诃城中最盛行的是禅宗的修行理念,故而一些留有前代圣贤神韵的字画或者器物,都会对修行大有裨益。
  只是那些大圣大贤的神韵,往往毫不起眼,故而也需要灵慧过人,方能将其察觉。
  这也是考验自身慧心的机会,故而往往一些修行人自觉到了一定层次,都会来这条街寻宝。
  不过正因如此,也有商人做出以假乱真的字画或者器物,来卖出高价。
  若是眼力不好,也只能吃下闷亏。
  毕竟这是自己慧心不够,怨不得旁人。
  在这条街上往来的人,其实并不多,因为那些字画和器物,往往卖价极高,如果一不小心打眼,那可就损失极大。
  并且也很少有人敢巧取豪夺,因为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