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青玄道主 >

第178章

青玄道主-第178章

小说: 青玄道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进来的教众手上接过所谓的战书,沈炼淡淡一笑,对方竟然要摆下‘五绝阵’,请他十日后,到即墨峰羽化台一会。
  羽化台据说是当初罗祖讲道的地方,据说不时有人会听到当年罗祖讲道的玄音。只不过,随着岁月流淌,玄音出现的时候越来越少。
  但这并不奇怪,就连日月星辰都不可能永恒,况且罗祖的大道余音。
  能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湮灭,亦可以表明罗祖功参造化,直追道主佛陀了。
  清音交给看门的教众,书信也未封口,直接将文字露在外面,不消说,等不了多久,这件事就会传得人尽皆知,对方自然不怕沈炼不去。
  何况他们摆下的是阵法,请你来破,亦可以看做文斗。
  只是这文斗的凶险,怕也不比生死交锋轻松。
  沈炼根本无所畏惧,他亦心中有所打算,趁此机会,最好能借助压力,让表里澄澈,迈出修行九境最后一步,彻底跨入登仙之境,然后寻查衍虚的事情。
  他隐约觉得,太微阁出现的天魔之气,或许衍虚知晓真正的隐秘。
  而且此人威胁之大,不亚于一个长生真人,又是青玄叛徒,能抓住最好。
  心中计量一定,便又继续入定,过了三日,方才醒来。
  这时候沈炼要赴约清音圣姑的‘五绝阵’,此事已然尽人皆知。成为近来最受瞩目的大事。朝小雨本来也在静养,恢复伤势,都被惊动出关,只是她欲要见沈炼时,发现沈炼正自入定,来了一次后,就离去。
  似沈炼这般,入定后,神游太虚,自有妙法护身,甚至比平日里还要警觉,别人如要对他不利,怕是顷刻间就会被沈炼护身道法攻伐,死无葬身之地。
  故而小说家言,那些前辈高人闭关时,被旁人误闯,最后功败垂成,身死道消,到他这里,就全然不对了。
  同时这一点对其他相近境界中人,大抵一样。
  到底还丹之后,已经摆脱了纯粹的练气,更多是参玄悟道。不然还丹也不会叫做‘入道’了,唯有这个境界,方才算得上登堂入室,同俗流分开。
  沈炼既然醒来,就不再继续入定,好在离赴约‘五绝阵’还有七日,故而他准备出去走走。
  出得小筑,只看到到处都是素白一片,隐约有些哀戚。
  原来有一个还丹级数的人物,天年尽了,在此地坐化。修士死于仇杀斗法是一回事,如果坐化,那就不同了。
  乃是真正天命尽了,无可抗拒,于一众修士心中,触动极大。
  一时间不少人都有些迷茫,觉得平日里在万丈红尘厮混,虽然快活,有许许多多乐趣,可是到了大限之日,可真是一切皆空。
  不得长生,不明大道,最后任凭你有无双法器,盖世神通,也难逃一死,成为一抔黄土。
  这又是何等悲凉之事。
  在此时心境下,沈炼听到不少人都在念‘无生老母,真空家乡’。
  ‘真空家乡’是罗教修士心中的无上圣地,类似道家的彼岸天界,佛门的极乐世界,他们心念所致,自然生出一股纯粹的信仰之力。
  本来这种信仰之力,自然诞生,最后也会归于冥冥不可知的地方,但是沈炼神念入微,清晰察觉那信仰之力,到了附近某处。
  他追溯过去,看到的是清丽如莲的朝小雨,一身白衣,点尘不染,赤足披发,眸子仿佛镀上一层黑瓷,幽冷纯净,身上的伤势,也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恢复。
  沈炼神念查探,引起了朝小雨的惊觉,两人的神念在虚空中交融。
  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绝不是朝小雨,那是一尊神祇,慈祥庄严、面带微笑,满头白发,身披霞帔,两手持八卦,仿佛道之化身。
  更有种降临红尘,度尽苦厄的气息。
  令他心中生出无限悲苦的情绪,只觉这苍茫人世,果真苦不堪言,恨不得立即投进那尊神祇的怀抱。
  同时朝小雨身上也现出圣洁的光芒,似要消除一切污秽。
  在这间不容发之际,沈炼灵台恢复清明,一道剑光,自虚空诞生,将那道气息斩断,同时听到了朝小雨的轻哼之声。
  他身子一晃,就到了朝小雨身边,伸手拍中她的后心,纯粹的五行丹气贯注其体内,只是立即有股精纯的神秘力量将他丹气弹出。
  朝小雨似乎醒转,清眸如往昔,向着沈炼柔声道:“我没事,你不必担心。”


第131章 入阵之前
  沈炼默然良久,思绪很多,最后道:“九莲经到最后一步,自是得那‘真空妙有’,练成不灭灵光,你求诸于外,虽是走了捷径,可将来的路,又更远了。”
  朝小雨微笑道:“我活在当下。”
  沈炼点了点头,话已至此,何必多说,自己选的路,错了也当无怨无悔。
  况且朝小雨身上的神秘处,实在太多。
  罗教众人既然感怀生死,沈炼便即登坛讲法。他一言一行,事到如今,皆有难测的玄妙。说解的并非玄门正法,而是真空妙有之道。
  大道殊途同归,况且沈炼同罗教中人交流,也对罗教的修行了解不少。罗教的修行,事实上同青玄颇有相同之处,着重在心性修炼,讲究一切俱由心造。
  此法虽然涉及大道本质,可是衍生的法门,却是太过旁门,虽说掺合了道佛的妙处,也取了不少两家的糟粕,所以这些人修行才会良莠不齐。
  除非有大智慧,方能领略罗教教义的精髓,感悟当初罗祖的真意。
  同这些人接触越多,沈炼越觉得罗教之中,除了朝小雨这些人修炼的九莲经之外,必当有一门统领万法的总纲。
  九莲经只是九莲教惊才绝艳之辈,从罗教的教义另辟奇径,成就神道,而创出的厉害功法。
  但以罗祖之能,绝不会仅仅局限在香火神道,自当有不下于玄门正宗的修道法门。
  虽说罗祖传法,不立文字,可是沈炼不信这等大人物,会没有归纳一身修行的本事,至少当有流传其真意的事物。
  以沈炼如今的能力,就算得到罗教各大分支的秘传,要想倒推出罗祖的真意,也绝不可能。而且也太不值当,毕竟青玄正法多不胜数,太虚神策更是直接触及阴阳五行之道,何必去求诸旁门。
  他讲法,是为了触类旁通,同时增加自己修行的资粮。
  沈炼越是修行到深处,越明白为何当初上古神圣仙佛会热衷讲道、讲学,毕竟自己就算开创出新的道路,但总有遗漏的地方,传道大千,等于借用众生的智慧,来映照自身,也为自己的道路,寻找出正确的前进方向。
  只是这样一来,也暴露自己的一些根脚,算是有得有失,总体而言,无私讲学,讲道,非是有大胸襟,不能为之。
  沈炼神气往复,精气神终于在约定时间的前一日到了顶峰。
  如果在外面,就会看到天地元气在沈炼头顶汇聚,似一条大龙盘踞,风声呼啸,如同龙吟。如此持续了一日时光,到了约定之日的傍晚,那条大龙,方才逐渐隐没虚空,最后消散不见。
  此夜即墨峰羽化台的上空,群星璀璨,似点点萤火,汇聚成河,说不出的繁华。星空月夜,万里无云,天青如水,银汉贯穿天穹,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往何处去,隐约间甚至在羽化台上,能够听到大河流淌的声响。
  这非是大河流淌的声响,而是广清的高人布下五绝阵,虽然外面看不出什么宝光震天,实际上元气成河,几乎凝为实质,那哗哗涛声,自是元气之河引动的虚空颤音。
  因这元气汇聚,更不知多少灵禽被吸引过来,而周围的草木受了那元气滋润,竟而开出鲜花,清香浸润方圆十里不止。
  即使远在即墨峰山下,都能感受到羽化台这地方,已然成为人间仙境的存在。
  此次即墨峰之战,五绝阵之约,名义上是邀请沈炼来此一会,实际上是广清五大真人欲要同这近年来最出色的道者沈真人一决高低。
  故而早有不少好事的修士,提前到了附近,占据好位置,或者架起飞舟,剑光之类,于虚空观望。
  如果自持修为深厚,便在方圆十里左右寻找位置,如果修为粗浅,反而只能远在百里外,免得到时候出现什么差池,被殃及池鱼。
  因闹了这一出,今夜算是意外成了修行界一大盛事,毕竟这些修士,无论修为高低,人数甚众,至少都有千余人。
  这千余修士散发的光芒,都快要同天上的群星争辉了。
  在地上望去,甚至会以为是上千盏天灯,在虚空晃荡,蔚为奇观。
  只见到那碧空尽头,飘出一朵白云,在晴空星夜下,自是格外显眼。一名老道人和一名老道姑安居云山。俱是仙姿道骨,眸似星辰,看不出老态。
  后面随着十余道剑光,显然是随他们来的弟子。
  满空静待沈炼到来的修士,其中一些不乏见多识广之辈,认出两人来历,隔着远空施礼。原来这两人是秦山二老,成名五百年的大修士,向来与白石道人这些散修齐名,法力高深,名头也大。
  而且秦山二老两人是双修道侣,自来同进同出,精通一门合击的道术,据说曾跟长生真人过招,还分毫无损,虽然不知真假,可也让人更加敬畏。
  清音圣姑见到秦山二老,自是不敢托大。五位师叔在五绝阵中,不能出来,她便驾云到了空中,亲自迎接。
  原来秦山二老,本在附近,听闻今夜之事,故而好奇,前来一观。
  清音善于交际,片言只语,将两老恭维的十分开心。
  然后才引着二老及一众弟子,到了羽化台附近,期间陈慕白等人也传音出来,叙了下情谊。
  大约又过了一炷香,左右没等到沈炼前来。
  此刻快近子时,再晚一段时间,就只能算第二日了,便有修士觉得沈炼是否不敢来了。
  其中秦山二老的弟子,一位妙龄少女,仿佛耐心不够,左右等不来沈炼,开声道:“看来所谓四大道宗的掌教,也不过浪得虚名。”
  这位妙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秦山二老的独生爱女。
  修行人降白虎,斩赤龙,能得子嗣,都是侥天之幸,两人都是六七百岁的年纪,能得此女,正是天可怜见。他们二人长生无望,故而更多心血倾注在女儿身上,平日里宠溺的不行,方才养成此骄纵的性格。
  因为没有刻意隔音的法术,到场修士,即便隔得远,可谁不是耳聪目明之辈,自然听得清清楚楚。
  就有一人冷笑道:“四大道宗浪得虚名,那秦山二老又算什么东西。”
  众人虽然暗道此女狂妄,也没料到有人会当面驳斥。往声音源头看去,正是一道清冽剑光乍然现出,带起破空锐响,瞬息间到了羽化台。
  ……


第132章 江山如画,自是豪杰
  众人凝神细看,羽化台上,赫然出现一位俊秀英挺的年轻道人,剑眉入鬓,浑身锋锐之气,分毫未曾收敛,飒飒而出,迫人眼目,几乎不敢直视他,恨不得离他再远一点。
  清音见得此人,禁不住心里一突,想起向来关于此人的传闻,纵然心思百变,都不敢多出一言,怕惹祸上身。
  妙龄少女自来被父母娇宠惯了,无法无天,见得年轻道人,道:“好大的胆子。”
  她还欲接着往下说,好生数落一下年轻道人,便听得一声雷鸣,然后全身森冷,如坠冰窟,说不出话来。
  只看到一黑一白两道剑光横在她身前,正是她父母的两仪元磁剑,合力抵住了一道青色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