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皇后,跟朕回宫 >

第53章

皇后,跟朕回宫-第53章

小说: 皇后,跟朕回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官回家的路特别的漫长,因为对路不熟悉,所以锦官只能走一遍自己刚才走过的路,路上,有人在身边走过,有风掠过身体,只有冷意,锦官看了一个又一个药店,将自己拒绝了的药店,就那样冷清的站在秋天冷清的风中,没有任何的神情,自己走过的时候,里面的坐堂大夫都看出了自己,只是脸上还是一脸的冷漠。

锦官带着整个世界的薄凉回到小院的时候,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几个老人却早已经跑到了她的面前,看到了她一脸的失落之后,就将眼神凝到了莲儿饿身上,莲儿依旧睡着,睡相甜美,让人看着心里温暖,只是额头上的伤疤很大,触目惊心。

“孩子,把莲儿抱回去睡会吧,可能明天就能醒了。”姥姥率先一步将莲儿接到了怀中,她年纪大了,抱着莲儿有些吃力,锦官看着姥姥踉跄的走向屋内,锦官所有的委屈霎时涌上心头,泪簌簌的落下,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朦胧之中。

“姐姐,你饿了吧?你吃馒头。”虎子将一块带着灰尘的馒头塞到了锦官的手中,锦官看着孩子们一脸羡慕的看着自己手中的馒头,自己放到嘴边,再也吃不下去。

“虎子,这个馒头你拿着吃了吧。”锦官将馒头重新递给虎子,自己看向那一直盯着自己的高个子领头的男孩。”告诉姐姐,这馒头是哪里来的?“锦官的话语中没有质问,只是淡淡的话语,如风一般拂过高个男孩的心。

“那馒头是我和他们几个偷的。”男孩在回答的时候自觉地低下了头。他身后几个孩子也低下了头,锦官看着他们的愧疚,心中突然特别的不是滋味,这几个孩子偷的馒头,填满了这个小院所有人的肚子,她又有什么理由来责问他们?锦官的心底再次掠过一丝痛意,她走到孩子们的面前,对着几个孩子轻轻地说了句:“以后不许了。”锦官的声音很淡,但是所有孩子都不住的点头,点头之后,他们抬头看向锦官,一脸的笑意。

锦官进了屋之后,姥姥就对着锦官招手,将他叫到了自己的面前,将锦官半搂到自己的怀中,轻声的说了句:“孩子,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你知道前段时间沧州大涝,好多百姓家的粮食都被水冲走了,现在粮食很是紧张,我们去讨饭,哪有人舍得给,他们自己都没有办法果腹,昨天你来了,孩子们高兴,今天才去偷东西,平时他们是即使饿着自己也不去偷的。”姥姥的话语中也是透着心疼,这群可怜的孩子,在最穷困的时候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也是非常的不易。

“姥姥,这些孩子怎么会在这里?他们的家人呢?还有,这里这么多的老人是怎么回事?”锦官预感到这些孩子们是孤儿,老人也是孤苦的人,但是为了确认,她还是问了出来。

“他们的亲人们都死了,都死在了洪水中。”老太太说话的时候满脸的悲戚,看向锦官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泪水。

锦官在听完姥姥的说话之后,泪水已经溢满了脸,这群孤苦的人救了自己,这群没了亲人的人给了他家人般的温暖,这些可怜的人将要陪伴自己以后的人生。

第一百一十九章关于母亲,关于姥姥

等安顿好了莲儿,众人都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之后,锦官才走到姥姥的面前,轻声的问起关于自己的事情,关于自己母亲的事情。

等锦官走到姥姥的身边,刚才还躺在柴草上的姥姥连忙坐起,她看向锦官疲惫的脸色,一脸的心疼,就对着锦官言道:“好孩子,你先去休息会,我知道你肯定有很多事情要问姥姥。姥姥都会告诉你,你何必急于这一时。”

姥姥心疼的话语让锦官感到温暖,但是他还是走到姥姥面前,轻声的对姥姥说:“姥姥,我已经忘记了原先的所有事情,我让您给我讲一些我娘的事情,不过就是为了能让自己想起以前的事情,我看过我自己的衣服觉得我应该不是一般的贫苦人家,如果是能找到我的家人,可能能帮助咱们院中的老人孩子。”锦官的话语很真诚,让姥姥看向她的时候脸上的爱怜更重。

“孩子,我觉得你是我的外孙女,只是因为你的这张脸,太像我的女儿,简直是一个模子。你是不是真的是我女儿的孩子,我还真的不敢确定。”老太太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遗憾和自责,但是姥姥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看向锦官,一脸的慈爱,像看自己的女儿。

“姥姥,我除了这个模样之外就没有别的印记了么?”锦官的心中也浮起淡淡的遗憾,她没想到自己心底这个已经认定的姥姥还极有可能不是自己的姥姥。

“有,只是不知道丫头你肯不肯给姥姥看一下?我记得在你的左肩上有一朵鲜红的玫瑰花,这时胎里带来的,当时你的舅舅将你母亲赶出门去的时候,我记得的,就在你的左肩上,那么的红,像是身体里的血浇灌养成的。

锦官不等姥姥话说完,就将自己的衣服轻轻地解开,露出了左肩上一朵美的玫瑰,娇艳妩媚,姥姥看着那玫瑰,顿时失神,她惊喜的看着锦官肩上的玫瑰,久久的凝视,泪簌簌的落下,朦胧了双眼,那玫瑰在她含泪的眼中开出一滩浓艳的嫣红。

姥姥的手终于落到了锦官的肩上,带着秋天特有的凉意,一遍遍的抚摸那朵开在自己记忆中近二十年的玫瑰,她终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地心,紧紧地将锦官抱在了怀中,“孩子,我没想到,没想到你真的就是我的嫣儿,我那才出生两天就随你母亲离开的孩子,昨日我看你模样像极了我的女儿,就一心想把你当成是我的外孙女,却没想到,上苍终是可怜我,又将你还给了我,我的儿,我不用自欺欺人,我不用骗任何人,我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你就是我的小嫣儿,你真的是我的小嫣儿。”姥姥激动地言语着,将锦官抱得很紧很紧。

昨日的时候锦官纳闷为何老人会只凭容颜就确定自己是她的外孙女,却不想这只是老人的自欺欺人,她不想让自己再活在思念之中,却不想认的外孙女是自己真正的外孙女,还有什么样的喜事能和现在的喜事相比,锦官原先的疑虑也因为肩膀上的这朵玫瑰变成了确认,他明白姥姥寻找自己十多年的苦楚,所以在姥姥抱着自己流泪的时候,自己眼底的泪也连绵成雨。

“姥姥,我的娘亲,到底是怎么回事?”锦官在哭泣了许久之后,躺在姥姥的怀中,轻声的问道。

“孩子,我对不起你的娘亲,对不起我的嫣娘啊。”姥姥刚刚收住的泪水因为锦官的发问再次连绵开来,任锦官怎么劝都劝不住。

“姥姥,事情都过去了,您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么?您好像已经许多年没有见我的娘亲了?”锦官一边问姥姥,一边用手为姥姥擦泪。

“十八年了,孩子,我十八年没见我的嫣娘了。”姥姥一边和锦官一起为自己擦着眼泪,一边讲着当年的故事。

锦官的娘叫嫣娘,是个像锦官一样美丽的女子,一次出游的时候见到了一个赶考的男子,并对那个男子一见倾心,后来那个男子因病住在沧州城中,就和嫣娘生出了感情,两人死定终身,并且有了欢爱之事,那个男子却在嫣娘怀孕的时候离开,为了考取功名,从那之后一去不返,当时姥姥知道了嫣娘怀孕的事情,想尽办法的为嫣娘遮挡,直到孩子降生的时候,因为难产,不得不找大夫,才让嫣娘怀孕的事情公诸天下,只是当时作为豪门之家的家族根本就容不得这样的丑事,在嫣娘生下女儿的第二天,就要将嫣娘沉塘,还是姥姥想尽办法帮嫣娘逃脱,却不想嫣娘走后一去不返,第二年那赶考的书生来迎娶她的时候都找不到他,那个书生甚至让皇上下了圣旨找寻,都没有找到,从此姥姥就失去了自己的女儿。

姥姥说着不断的擦着眼泪,再说到最后的时候,还忍不住言道:“我还以为嫣娘已经死了,连着我那可怜的小外孙女,可是我没想到,还能见到你,上天真是有眼。“说完了嫣娘的经历之后,姥姥再次对着锦官言道,话语的同时眼泪簌簌的落下,看向锦官的眼神和善的都能溢出蜜来。

“姥姥,我也想找到我的娘亲,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娘亲在哪里,不过我会去找的,直到咱们找到娘亲,我们一家人和乐的生活在一起,到时候,我和娘亲都会好好的孝敬您。”锦官一边安慰着姥姥,一边不停的想着事情,按照刚才姥姥的说法,娘亲生活的环境应该是非富即贵的,为何姥姥会沦落到今日这般田地。不等锦官开口询问,刚刚在他们说话间走进来的另一个老太太轻轻的走到锦官的面前,拍了拍锦官的肩,轻声的言道:“孩子,你不知道你的姥姥为了你们母女,和自己的儿子都断绝了关系,直到现在,她都不愿回自己知府的家,情愿在这里挨饿受冻。”

“姥姥,为什么?”锦官不明白面前这个面容沧桑的姥姥为何会放着自己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却偏要过这样的苦日子。

“为了找你和你的娘亲,媚娘你不知道,为了找寻你们母女,你姥姥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大了,估计都能将整个大昭王朝的土地都走一遍。”姥姥一脸得意的看向锦官,看着锦官一脸的惊讶,她脸上的笑意更重。

“丫头,姥姥就是讨饭,今天讨到这里,明天讨到那里,今天见这家人,明天见那家人,这在外面讨饭见的人要比在知府府中见的人要多上十倍二十倍,只有见的人多了,我才有机会找到你和你的娘亲。”姥姥得意的话语听到锦官的耳中,让她感动异常,她握着姥姥手的手握得更紧。

“丫头,以后姥姥就不用这么累了,你陪着姥姥,姥姥找女儿,你找娘亲,我能把你找到,肯定也能找到你那苦命的娘亲。”姥姥说到锦官的娘亲的时候,脸上的泪再次连绵成深秋的雨。

“姥姥,媚娘陪你找,什么时候找到娘亲,咱们什么时候不讨饭了。”锦官说话的时候,将哭得不住颤抖的姥姥抱在了怀中,姥姥的身体很是温暖,能够温暖锦官整个空白的记忆。

第一百二十章白开水一样的日子

锦官躲进了那个无名小巷的小院之中,开始和自己的姥姥寻找自己的娘亲,每日为孩子们洗刷,想办法为孩子糊口,日子过得很是充实,除了母亲还未找到,凤娇的病情,她最为担心的要数莲儿了,莲儿时睡时醒,醒来的时候能些微的吃些东西,然后就是听锦官讲故事,她依旧经常笑着看向锦官,但是锦官还是在这看似好转的病情中发现,莲儿昏睡的时间越来越多。

这次锦官再也不敢抱着莲儿独树一帜,她只是尽力的帮莲儿弄好吃的,并且在乞讨的过程中不断的打问,哪里有比较仁爱的大夫,可是她得到的答案总是没有。

与锦官的淡定和忙禄不同,和锦官差不多时间到达沧州城的臣逸,这几日陷入了莫名的焦躁之中,这几日,已经没有了那日来沧州城的颓废和不堪,另外在暗地守护臣逸的卫队和一些地下的力量因为臣逸转到了沧州,他们的主力也开始向沧州转移,只是这一切,除了他的掌握者臣逸,别人并不知道,一切都在私下进行。只是谁都看的出来,这个运筹帷幄的君王,这几日,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的出神,看向沧州城门的方向。

霍刚跟在臣逸的身后,看着臣逸眼睛眨都不眨的盯向城门口的方向,心底涌起重重的叹息,原来作为卫士护卫臣逸的时候,他总是很欣赏臣逸的果决睿智,可是等自己真的离臣逸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