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983章

清末英雄-第983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们总会下意识的每开一枪便拉一次枪栓。

人家的枪真是比自家的好。段祺瑞等人只能收回之前的提议,转而提到火炮,他道:“李师长,如果进攻能推后一天,11军所有的火炮都可以调过来,特别是那个150mm重炮团。我可以向你保证,调动绝不会走漏半点消息!”

“不必了段军长,我部此次是奇袭,不需要做炮火准备。”李萌培不得不再次微笑,“33师还是在我部打开堑壕缺口后跟进好了,但这种跟进要非常快速、而且更要小心。为了快速,我部这次连步兵也配备了卡车,有车的话进攻快撤退也快,真要是德军反扑及时,而且巴勒迪克山又久攻不下,那我部会见机后撤的。

真正能支援此处行动的,就是在明日拂晓后,31、32两个师可以佯攻圣迪济耶,这样敌军难以知道我军真实意图,他们会以为我部的突破是为了迂回到圣迪济耶后部,包围圣迪济耶,而不是去占领巴勒迪克山。”

“可德军飞机一定会对战场进行侦察……”段祺瑞早年是在德国柏林军校留过学的,能以德军为对手、学生打老师,他既高兴也忐忑,但骨子里却是想有所作为的,奈何这一次装甲突击只是一种奇特的试验。

“段军长不必担心,我们的空军会和德军飞机抢夺战场制空权。”李萌培道,“他们不光驱逐德军飞机,还可以部分的支援地面战斗。实话说吧,我们这一次打得下巴勒迪克山就打,打不下就撤。这战车部队犹如古时的骑兵,纵横驰骋,绝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所以说33师跟进途中要有撤退的准备,处处留有后路,不能太过突前。”

段祺瑞本有毕成功于一役、占领圣迪济耶的想法,但听闻李萌培说到‘战车部队犹如古时的骑兵,纵横驰骋,绝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心中便歇了这个心思,黯然的去了。

辛卷第三十七章试验下

段祺瑞等人的离开并未给李荫培带来什么遗憾,他并不在指望11军能帮什么忙。虽然总司还是不顾反对还是将装甲师拆分使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知道如果要想少损失战车车组,那只能是进行装甲游击战,这既遵循了总司的计划,但进攻却不定死,真要是无法占领目标,那凭借装甲部队的机动性还是能退回来。

给兄弟们留条退路是李荫培个人的想法,可即便如此,从战车营、到自行炮营、再到摩步营,不管军官还是士兵,都抱着誓死占领巴勒迪克山、切断圣迪济耶后路的念头。白天他们在检修车辆、添加油料弹药,晚上则紧张的进行最后一次各部战术协同、敌域情况的讨论,看着军中逐渐酿来的大战气氛,临睡前,李荫培不得不把一些部队的主官叫过来开会。

“我知道装甲师肩负总理和国家的重托,你们压力很大,担心此战有失,愧对国人;我也知道你们很多人都写下了遗书,只求马革裹尸,但是……”看着忙活了一整天,依旧处于亢奋状态的各级军官,李荫培停顿了好久才道:“……你们要记着,我们这次不是决战,只是一次试验性的进攻,打不进去就想其他办法。诸位一定不要忘记了,我们其实是铁甲骑兵,机动才是制胜的根本,在一个地方困死,那还不如一支步兵。

这次进攻是从利尼昂巴鲁瓦西侧发起,目标是西面十六公里外巴勒迪克山,占领这里,那么其西南二十四公里处的圣迪济耶突出部就将被‘撬’出来,陷于被我们包围吃掉的境地。这种战术的思路是什么?这就像拿着一把小刀的人面对一大块肉干,因为刀子小、力量弱,要想吃到肉只能用刀子撬。这里我不想多说什么,但你们得记住机动是装甲部队的第一战斗力,再则是,这不是决战。不必做无谓之牺牲。好了,我就说这些,散会吧!”

李荫培的话点到为止,这番话在他心里屯了一整天。现在虽不能尽兴把事情说透,但这样说一样让他的心中一松。只是,正是因为他没有说透,与会的军官都不明白师长要表达什么意思,他们大多以为是师长不放心自己。怕自己盲干,所以训话。倒是战车营的营长留了下来,看样子是想师长面授机宜。

“我没什么意思,我只是舍不得大家,怕大家不按照操典,又担心大家按照操典。”在被问到还有什么指示的时候,李荫培点烟的同时只是泛泛而答。

“那还请师长放心,二营绝不给1师抹黑!”战车营长叫张六吉,这名字一听就喜庆,年纪不到三十岁。说话也很能反映山东人的憨厚和爽朗。听完师长简短的话语,他根本没有往其他的方面想,只担心部队的表现会给1师丢脸,要知在平时的训练比拼中,装甲1师四个战车营中,二营就如其名称一样,素来是千年老二,从没得过一次第一。

“抽一支吧!”张六吉的话让李荫培心中一酸,无奈中他掏出一支烟递给他,趁着熄灯号吹响前的这段时间。他拉起了家常:“你上回说你老家是山东哪的?”

“报告师长,老家是沂水的。”说到家乡,张六吉少校不自觉的抬起了胸膛,沂州和严州、辽东一样。是复兴军起家的地方,以前常被人看不起的辽东木把子、嵊县强盗、鲁南土匪现在可是新朝新贵。

“家里还好吗?”李荫培终于想起来张六吉的家庭情况来了,和他一样,一样是小户人家出身,读了几年私塾可却没个好出路,最终不得不投笔从戎。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听问到家庭,少校本已明亮的目光眨巴了一下,正要弹烟灰的手也是一滞之后才把烟灰弹了出去,他有些发干的笑:“报告师长,家里都好,地给我大哥在种,几个孩子都上学了。”

感觉到自己问的东西真不该问,李荫培忙掐灭了话头,他道:“家里好就好。……这么晚了,还是睡吧。”

对于明天拂晓发动的进攻来说,现在这个时候确实是晚了,张六吉少校听闻师长这么说,郑重的敬礼之后便出去了。而李荫培这天晚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眯了一会,最后还是让勤务兵给叫醒了——攻击的时间马上就到。李荫培机械式的起床,洗漱的时候被热水烫了一下才稍微有些清醒,当他赶到指挥部会议室的时候,各部的主官都已经在那了。

“时间很宝贵,我就不多说了,诸位,我预祝大家马到成功!”李荫培说道,说罢就将副官递上的半碗酒一仰而光。

军官们喝完壮行酒便鱼贯出了指挥部,回到各自的部队座驾上,可时间没到,车辆都未启动。可此时车辆已经排好了突击阵势:最前面的不是狼式战车,而是1师舟桥营的六辆推土机,他们巨大的推土铲可以把那些三四米宽的反战车壕推平。虽然对于狼式和豺式战车来说,只要反战车壕不是连续多道,它们依靠速度是能冲过去的,倒是摩步营的四驱卡车和自行炮营的履带炮车,不但越不过反战车壕,就连普通两米一十公分堑壕,跨过去都很困难。

推土机除了要给自行火炮和卡车从壕沟和泥泞中开出一道通路,他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破开德军堑壕前的那几百米宽的雷场,虽然这种步兵地雷对战车难以有致命威胁,可万一炸坏了履带板,那也是一个麻烦,所以这一次推土机反倒成了突击的关键车辆。

驾驶员打开战车舱盖静静等待,车长身子则半露出炮塔,不断的看着表,而那些搭在战车上的摩步营步兵,他们很是安定的端着枪,坐在战车上闭目养神。发动机没有发动,灌木林里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李荫培此时看见东边的天色越来越亮,林间特有的雾也越来越浓,远处只觉得都是朦朦胧胧的。

“真是个好天啊。”他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辛卷第三十八章试验2上

神武六年九月廿日,发生于法国利尼昂巴鲁瓦的进攻,最开始出动的是空军部队,当战车营在离己方堑壕两公里后的灌木林里待命时,天色初亮的天空上,排着整齐队列的飞行队便轰隆隆的穿过己方堑壕,开始执行压制德军炮兵的任务。

仿佛冲锋号一般,一听到飞机发动机轰隆隆的引擎声,战车营的战车就全部启动,一股股青烟和晨间的白雾混在一起,刹那间让师长李荫培更看不见清远处的景色,他只能听见战车发动机‘砰砰砰……’的引擎声,还有张六吉的‘前进!’;而后,整支装甲部队就压过那些伪装网,穿过晨雾笼罩的灌木林,往己方堑壕开去。

打头的推土机走的不快,不过从灌木林到己方堑壕的道路特意修过,所以这两公里一眨眼就到了。因为保密,33师的步兵根本不知道自己后面怎么冒出了这么多恐怖机器,初一见到有些人甚至有些慌乱,但战车上的军徽随即让他们安定下来,之后,好奇代替了慌乱,有不少士兵爬到了堑壕上方,对着这些大家伙挥手。张六吉少校平时训练根本就没遇见这种场景,对此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他的目光从这些挥手士兵的脸上扫光,而后看向挂着薄雾的山脊。

出了灌木林就是一道山岭,顺着山势,行进中的战车猛的一沉,而后再是一跃,再一沉后又是一跃,这是战车正开过己方二道堑壕。驶过这条山棱背后的防御带,部队过了山脊就能看见德军堑壕。当战车开过这两道堪堪被填平的堑壕时,张六吉少校能感觉到车轮处的悬挂弹簧在竭力保持着车体的平衡,这种用于大型火炮制退的弹簧,比一式的那些小弹簧给劲多了。

“狠狠的干过去!”一个明显是军官的人从炮兵阵地走到战车近前,他手中拿着的一包烟晃了晃,扔到少校的胸口的同时,大概喊了这么一句。此时正值上山,战车开的不是太快。此人应该是越过营旗认出了战车营的指挥车。

张六吉摸着这包烟不由一笑,他想对这人回话的时候战车已经开过了这名军官,冲上了山脊。这里便能看见山岭下己方第一道堑壕防御带,以及己方防御带过去已经被雪覆盖了的无人地带。而目光如果再远一些,横过山坳处薄雾的上方,便能看见对面的德军堑壕前的重重铁丝网。现在他们正处于复兴军空军的打击之下,张六吉少校能看见那边的天空有不少飞机在高地起伏,一些火光隐隐约约的闪现在望远镜内。这是轰炸机扔下的炸弹。

“真是好样的。”张六吉放下望远镜对空军赞了一句,当德军炮兵忙着躲避空军打击的时候,他刚好带着六十四条豺狼将德军的堑壕凿穿。

“告诉各部,加速。”少校下达了第一个命令。此时双方的第一道堑壕都处于同一块平地上,自己站在山脊上能看到对面的德军阵地,那么对面的德军也能看到自己。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他希望部队能快速穿过这段危险地带。

少校的命令让各车的速度猛然提升,发动机开始轻微嘶吼,前面的推土机几个起伏就穿过了己方的三道堑壕,那些步兵们没有清理干净的己方铁丝网像蜘蛛丝一般挂着它们身上。这些蜘蛛丝被拖带着,一直到白雪覆盖的中间无人区时才散落在一边。

正如张六吉想的那样,对面的德军观察哨明显是看见了这支钢铁车队,在无法通知后面炮兵——当然即便通知了后方炮兵也无法开炮的情况下,堑壕迫击炮炮响了起来。这些从中国购买技术、由德国人自己生产的步兵用六零、八零迫击炮,已经成为德军步兵的制式武器,而正是因为八零迫击炮三公里多的射程,使得交战双方最前一道堑壕一般相距四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