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21章

清末英雄-第21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元培见杨锐不语,就问道:“枚叔兄之语,说的很有见地,竟成却眉头紧蹙,是不是认知有异?”

杨锐见他问道,不回答那可就要被误认为是保皇党了。于是答道:“听枚叔兄的言论,很多都是我之前所想所思,甚为相同,没有什么异议。只是想问枚叔兄,目前中国现状,是内患大于外患,还是外患大于内患?”

章太炎开始以为杨锐不认同自己的观点,有些不悦,后面见他说和自己甚为相同,也就释然了。见他问话答道:“中国积弱现状是因为满清昏庸专权造成的,对内镇压,对外媚颜,这是根本。是以解决中国的根本就是要排满革命。”

杨锐又问:“先生的意思应该是先解决内患,因为内患造成今日的局面,但是我想再问先生,解决内患过程中,如果外患介入,出钱、出枪、甚至出人,革命当如何?先生要复威海青岛,收万国租界,他们洋人可不会袖手旁观的。”

章太炎呼的一声又站起来了,激动道:“我等为革命,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外国远离母国,长线作战,只要坚持,必定可胜。”

杨锐没有反驳,只继续说道:“列强肢解我中国,是从甲午开始的。之前只是要求开关通商,甲午之后,日本一战而胜,他们占了辽东,割了台湾,这个布局,一南一北,乃巨蛇吞象之势,是为日后吞并中国做打算的。列强也是看出了日本的企图,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三国干涉还辽。可即使这样,洋人也不能放下警惕,日本毕竟是在东亚,离中国太近,而且已经占了朝鲜,欧美诸国远离中国,就是要派兵也是要三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到达,所以与其被日本独占中国,不如先抢占地方,划分好势力范围,以免被日本全占了,威海和青岛就是这样没有的。推翻满清,轻而易举,但是要推翻和洋人勾结在一起的满清非常艰难,而满清见革命不可阻挡,必定把中国路矿甚至土地交给洋人,加之洋人瓜分中国的心思早就有了,到时必定高兴接受,那时候我们内战满清外战洋人,四面为敌无以为继该怎么办?”

章太炎怒了,气愤的道:“不可因为如此就畏不革命。”

杨锐立马回道:“我哪有说不可革命,我只是说只看内患,不看外患的革命不会成功。要想推翻满清,必定要孤立满清,要孤立满清必定要拉拢列强,最少不能流露出要收回其在华利益的意图,当革命成功之后,国富民强之后再各个击破,把威海青岛以及各国租界一一收回。这是策略,势必要隐忍。”

听完这话,章太炎倒是没有意见,蔡元培、蒋维乔、钟观光、王季同则是在沉思,杨锐接着说:“诸国列强,最要堤防就是俄国和日本,这两国一个和我接壤,已经占了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现在还赖在东北不走,另外一个则占据台湾,企图辽东的日本,他可是贼心不死,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把手伸在革命党里,巴不得中国革命,内乱之后方好乘乱取利。”

蒋维乔、钟观光听后大惊:“这怎么可能?”章太炎、蔡元培和王季同也很是惊异。

穿越小说批孙忠山的不少,是以内容杨锐记得不少,很有些猛料,此时一时口快就说了出来。见大家疑问,只有硬着头皮解释道:“前年惠州起义大家知道吧,这其中就是日本人支持的,日本内部有个叫黑龙会的组织,其意在中国黑龙江。他们专门支持中国革命,不但出钱出枪,还直接出人,据说宫崎寅藏、头山满就是黑龙会的人。”

章太炎把手在桌子上一拍,看着杨锐厉声问道:“你这话是何意,日本为我同族,载于历史,其文字也是先有汉字再作的和文,即是同文同种,助我革命何错之有?”

杨锐想不到他是这样的态度,居然还是认为中国和小日本是同文同种,迎着他的目光说道:“既然是同文同种,那为何还有甲午之战,还有马关两亿两赔款,为何还要强占辽东?孙汶不但要卖(hexiele)于日本,还要在越南联络法国,以广西为筹码请法国支持革命。”



第二十一章争论下

听闻又扯到了法国,章太炎马上坐不住了,在房间来回走着,急切异常,蔡元培问道:“如此隐秘事情,竟成哪里来的消息?”蒋维乔、钟观光、王季同也是看着杨锐。

杨锐见章太炎这么激动,这人性子激烈怕要出事,万一跑去日本质问孙忠山,那问题就大了,不但他自己要死于非命,更怕的是日本警觉之后再用其他策略,那就麻烦了,而且自己说的这些都是看小说看的,先不说真不真,最少在今天还是未知的,要是来个对质就麻烦了。杨锐正担心着,没有回答他,而是对章太炎说道:“枚叔兄请坐下,在下还有话说。”

章太炎怒的挥了挥袖子,怒道:“我坐下,我如何坐的下,我中国可是要亡国灭种,我怎么能坐下。我要去东京……”停了一下又自己拍自己的大腿说道:“我早就说他孙炆其人闪烁不恒,不能实际,不能为革命之谋,还去问他干什么……”章太炎在日本的时候,到横滨会过孙汶,对孙汶的印象不是太好,并且对孙汶身边的那些自称是中国人的日本人有很大的疑虑和不满,但是因为孙汶说这些是革命同志,所以不好表示出什么意见。

杨锐连忙对钟观光使眼色,两人把章太炎拉到凳子前,压着他坐下,然后在给他倒了一杯水给他喝下,章太炎心气稍微平定。杨锐说道:“枚叔兄,对面如此形势,你急我也是很急啊,可急能解决办法吗,我们能跑去东京责问吗,不要说别人不承认,一旦走漏了消息,对局势没有任何帮助。我等死不足惜,但是外人听见消息泄露,转变策略之后我们更是防不胜防,为今之际,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蔡元培和钟观光在旁边听也是点头,蔡元培又问道:“竟成,你这个消息从何而来?”

杨锐心里早就找好了借口,把这些都推到德国人身上,说道:“德法本就是世仇,是一个德国领事言谈之间透露的,这点宪鬯知道。”

钟观光点点头,他是完全不懂德语的,但是前几次和吕特见面,吕特和杨锐交谈甚多,颇为亲密,加上对杨锐本人的相信,还是毫不犹豫的点头。

杨锐见他点头心里就放心了,接着说:“日本因为是个岛国,资源贫乏地震不断,早就想搬到大陆上来了,丰臣秀吉的时候就打大陆的主意了,那时候是明朝万历时期,被明朝赶下海了,现在日本明治维新初见成效,见我中国凌弱好欺,更是想完成祖先大业,现在俄国占据东北,按照俄国的性子是不会退兵的,英国担心俄国南下,影响她在扬子江的利益,同时怕俄国注意力东移,减轻对欧洲各国的压力,这样势必对英国非常不利,她一定会想办法把俄国逼回去的。当然,她不会自己动手的,今年英日不是签订同盟条约了吗,他们是想怂恿让日本人去打俄国人。”

四人间王季同因为在时务报做过编辑对诸国形势比较了解,知道个所以然,他问道:“俄国是欧洲列强,日本才是新晋之国,改革也不是太久,怎么可能被日本打败?”

杨锐心想当时所有国家都不看好日本,但是日本还是赢了。虽说这很有运气成分的但也是有实际原因的啊。解释说:“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俄国西伯利亚铁路现在还没有建成通车,西伯利亚地广人稀,环境恶劣,铁路进展缓慢,英日一定会乘俄国铁路未通之际打这一战,此时俄国后勤不畅,后继无力,这是其一,其二,日本攻俄,必定要夺取旅顺,俄国海军主力远在欧洲,从欧洲派来,英国一定会暗中阻扰,使得俄国舰队一路无法休整,到了辽东势必会被日本以逸待劳包围歼灭,其三,日本和我国都是东亚人种,国人对他们排斥较少,他们一定会以抗俄为由,在东北发动我国民众,扰乱俄国后勤补给,这三者相加,日本的胜算就要比俄国多了。”

蒋维乔听到日本发动东北民众,问道:“他们不会是在东北省打吧,那朝廷会同意吗?”

杨锐回道:“你以为他会打俄国还是打朝鲜啊,日本要抢东北,当然是在东北打,致于朝廷会如何,哎,他们又能怎么样呢?他们只会中立吧。”

杨锐话音一落,章太炎又啪的一声,手拍在桌子上,站起来来回走动了。嘴里说道:“我中国何其不幸,何其不幸,满清奴役汉民二百余年,何时才能灭除,何时才能灭除。哎!”

杨锐、蔡元培、蒋维乔、钟观光、王季同几人都默然无语。半响,蔡元培抓住杨锐肩膀说:“竟成能推断出这个结果,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吧?”

杨锐不语,摇了摇头说:“要阻止就得由我们自己把俄国赶回去,但是我们哪有这个力量啊,这个局是英俄斗法,日本出力啊。俄国占东北的野心我们没法阻止,英国的戒备之心我们也没有办法左右,再说日本,他们想到大陆上来都想了几百年了,借此机会打到倾家荡产也会打啊。而且英日同盟条约已经签了,其局已成,怕现在都在备战了吧。”

这话一说,房间里顿时没有了声响,章太炎来回走动,蔡元培、蒋维乔和钟观光在低头叹气,杨锐则是在闭目不语。心下却是在责怪自己,为什么要把那些残忍的事情告诉他们呢,只提出问题却不解决问题,你自己心里知道你一个人痛苦不就完了,现在又多了几个人痛苦,何必呢?何必呢?

当日大家什么都没说就散场了,这是杨锐在这个时代第一次和别人做这么深入的讨论交流,本来按照他的保守的性格是不会说这些事情的,但是之前讨论和一时的冲动让他哗啦哗啦一气说了很多事情,他回去之后就后悔说这么多东西。而此次之后,他就再也很少聊这么激烈的问题了,但这次之后章太炎、蔡元培、蒋维乔、王季同等却把他看成了同类人——忧国忧民的革命党人,章太炎不时还会问他借几块钱买烟抽,杨锐也是大方,不问数目直接从兜子里掏出就给,搞得章太炎时常看见杨锐都是一副吃大户的样子。至于杨锐说的那几个问题,特别是孙汶的事情,大家都心领神会的心照不宣了。

~

注:章对孙的评语来自史料,其第一次见孙就是如此评价的,非作者杜撰,不代表作者观点。

&;amp;amp;lt;/a&;amp;amp;gt;&;amp;amp;lt;a&;amp;amp;gt;手机用户请到m。xuanshu阅读。&;amp;amp;lt;/a&;amp;amp;gt;

第二十二章践行上

学社放假的时候,杨锐的书还是没有写完,于是时常周末过来帮忙请教的学生见此情况,家住沪上江浙的学生就主动留下帮忙,等过了小年的时候,终于把最后那本会计学概论的书稿完成了。杨锐晚上请他们吃饭,为他们这些学生践行,这七个人除了钱伯琮,四个是浙江的,还有两个分别是崇明的和苏州的。

因为杨锐的下一期还要写几本书,所以学生们不想那么早回去,还想帮忙,其实在杨锐那里校书,上课、自习、辩论、又有吃又有喝的,日子比在家有味道多了,杨锐也不嫌人多,只要人来就非常欢迎,加之元旦那次误会,学生们也发现这个老师很是乐群的,于是在过小年之前有十几人每天过来帮忙,小年之后人就少了,只剩这七个学生。这些学生们天天聚在这里,也是有麻烦的,毕竟地方很小,就是整个院子也不是太大,也幸好钱伯琮的姑姑是房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