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1199章

清末英雄-第1199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同意就好了,杨锐还来一个绝佳的比喻,这让刚好进来的陆眉羞的满脸通红,她三步两步就窜出去了,而留在原地的张坤和张实想笑又不敢笑,脸上憋屈的通红。

“我说错了么?”杨锐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反而反问,“你们想笑就笑吧,没什么好顾及的。”

杨锐说笑两人也不敢笑,憋红了脸的张坤再道,“先生,经济危机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那边……,我们手上采购完后还剩下不少美元,是不是可以去美国兑一些黄金?”

欧战挣的美元这些年加上这次大采购基本就花完了,但这些年的贸易顺差盈余大部分是美元,这钱加起来有近十亿之巨,现在它们只作增发华元之准备金,但下一届罗斯福上台后,美国很快就退出金本位,美金变成美钞,虽然购买力不变,可哪有黄金来得实在。

“法国会怎么选择?也脱离金本位?”杨锐没回答张坤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个相关问题。

“法国对外贷款太多,一旦放弃金本位、法郎币值,那些银行将损失惨重,所以从这点看,法国很可能会坚持金本位到底。”张坤道,“不过如果英美都放弃金本位、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法郎等于变相升值,这个时候她也会与日本一样,出口大减而进口大增。我认为该放弃金本位的时候还是应该放弃。”

“可你上次说过,放弃金本位就等于承认美元霸权。”杨锐说道。

“是的,先生。大家都放弃金本位,谁能提供更多商品,谁的钞票就更有信誉,这方面美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即便美国不不对赌向全世界购买黄金白银,美元也会非常坚挺。我们的商品虽然样样比美国好,可很多东西量上不来,一旦量上来了,那华元也会坚挺,这正是美国非常嫉恨我们的原因之一。”张坤道。

“如果美国以后真的会放弃金本位并且高价收购金银,我的建议还是先行将手上的美元套现,并在美元英镑汇价不稳定时暂时放弃金本位,待稳定时再恢复,到时候不管是商品数量和黄金储备都足以支撑亚元。”

“你准备套现多少?”杨锐问。而后又不死心的问道:“不兑黄金的华元能不能向往购买黄金?”

“先生,我们黄金本就没有美国多,华元购买力又不足,不兑现黄金华元欧美根本不认。”张坤道。“不兑现黄金只能靠商品支撑,可我们商品生产规模不够,所以……”

“好了。我知道了。”张坤说的杨锐也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死心罢了。“你说说怎么套现吧。”

“明地里,可以随同英法欧洲等银行一起在纽约外汇市场出手美元兑换黄金,这个量不会很大,大概就是一亿美元、黄金一两百吨左右;别的主要是在民间黑市高价兑换黄金。前期的量当然会很小,但美国真宣布黄金国有,这个量很可能会超过五百吨。”张坤道,不但说,还递出一份大致计划。

“关键是怎么运出来?”杨锐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这确实是一个兑换佳机,可万一被美国发现,不说外交纠纷,自己也将血本无归了。“没其他办法吗,怎么听来听去尽是投机倒把事情啊!”

“先生,只能这么做了,美国毕竟不是日本,外汇市场上贸然抛出大批美元吃进黄金,一定会被美国政府干预。只有在美国宣布黄金国有时,才能趁机高价买一批。”张坤苦笑,“五百吨如果要运出来,只能通过海运……”他说罢看着张实,最后道,“为求万无一失,最好…最好还是潜艇运输,情报局现在不是……,就不知道能不能运黄金……”

说到潜艇运黄金张坤就结巴了,他第一担心杨锐不悦他插手实际军务,再一个担心潜艇会沉。其实潜艇通气管并不是一项什么了不得的技术,欧战时总后勤部就开始着手研发,现在情报局用的渗透潜艇就是装了通气管的运输潜艇,这种潜艇排水量两千吨,一艘就能运六百吨黄金,确实是走私黄金的上佳工具。

杨锐瞪了张坤一眼后,才开始细想趁美国颁布黄金国有法令时捞一把的主意。开国至今,增加黄金就是一项国策,除了外部买进,国内也积极寻找金矿扩大产量,于是黄金从开国初的不到二十吨,猛增到现在一百二十余吨——其中八成是在中亚和外东北实现的,其中希瓦的穆龙套金矿年产金八十五吨,成为仅次于南非的第二大金矿。可即便如此,黄金存量也与美国的六千多吨有很大差距,三千多吨仅为世界第二。如果能从美国弄来五百吨,再挖个三五年,那很可能就是有五千吨了……

“一旦出事,不说外交上很麻烦,血本也要无归了。”杨锐想过之后居然有些打退堂鼓。

“先生,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张坤可是视金如命,他恨不得把全世界黄金都锁到国家银行的金库里。“之后万一中美交恶,如果我们手上的硬通货太少,这可就……”

“先生,只要不在海上,情报局确保能万无一失。”张实在一边插言道。此时的美国,还只有FBI,但美国人本是移民国家,更没有户籍制度,抗渗透能力极低,他来的路上一听张坤相询,现在知道了原委就觉得事情可行。

“那海上怎么办?”杨锐问道,“太平洋一万多公里,从旧金山到夏威夷再到菲律宾,全在美国海军的巡视范围内,抓住了怎么办,沉了怎么办?”

杨锐的反驳让求金心切的两人哑口无言,潜艇就两千吨的船,还是孤舟,一个不好五百吨黄金就变海底宝藏了。如果在浅海还好,要是在深海,捞都捞不起来。他们这边正尴尬着,不想杨锐却道:“不过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还是去问问海军的沈成章吧,看看去过美洲的艇长们对这事有没有把握,对那边的海况熟不熟,如果有把握,那就试试……”

杨锐一说试试,张坤的苦脸便笑了,张实则道:“先生,如果可行,总参那边怎么绕过去?还有潜艇怎么办,私下让海军出勤吗?”

“总参那边当然要绕过去。”杨锐想着自己设计严密的军令系统,觉得绕过总参似乎不可能,不过他忽然想到正在研发的升级版XXI潜艇,便道:“这样吧,行健既然这么想做,那就赞助些钱给海军研发新潜艇吧,之后银行再定购两艘不装武器的潜艇用于运输特殊货物,再请求海军派遣优秀艇组帮银行驾驶潜艇。”

“赞助海军……定购潜艇……”张坤没想到解决之道居然是这样,而张实想得则是不装武器,他有些发愣道:“先生,要是遇到……遇到美国海军怎么办?”

“遇到美国海军你难道还能击沉她吗?”杨锐不怒反笑,“武器方面,让艇员自己带上机枪火箭筒吧,遇到缉私船威吓威吓;运气不好遇到美国海军就只能躲了,新潜艇的水下航程是旧潜艇的数倍,又有通气管,跑掉是很有可能的。”

“明白了。”张实半懂不懂的道,他想象不到新潜艇有什么不得了的性能。

“先生,可潜艇银行也就用一次啊,总不能以后养着这两艘潜艇吧?要不银行就赞助海军研发新潜艇,新潜艇造好海军帮我们运一次黄金,这样大家也不吃亏……”张实那边没意见了,张坤又担心养潜艇花钱,其实他心里更担心买潜艇花钱,海军的东西不比陆军,一艘船动辄千万,谁知道新潜艇多少钱一艘。

“那你准备出多少钱给海军?”杨锐看着他,有点想骂财迷了。

“这……”张坤有些错愕,他实在弄不清要出多少钱,好一会才伸出两根指头,咬牙道:“两百万够吗?”

“英镑?”杨锐见他如此肉痛很想笑,故意说成是英镑。

“先生……”张坤真肉痛了,他脸皱着同时拍一下大腿,“两百万英镑谁出的起啊。”

“那你出得起多少?”杨锐乐得点上支烟,又抛给张实一支,“万里飘洋过海的,五百吨黄金就值六七个亿,那怕算两个点也有一千三百万吧。”

“先生说的在理。”张实也笑了,他吐着烟圈,站在杨锐这边帮腔,“美国那边未必能挣钱,可日本这边能挣不少吧。现在啊,你晓得的,军费紧张,情报局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本来是商议怎么给国家银行金库添金加料的,没想到情报局和海军都要问自己要钱,张坤一边听着张实的抱怨,一边心中测算成本,好半响才流着汗道,“事情银行全包干给海军和情报局了,一千万,就一千万,再多就没有了。”

“一千二百万!”张坤见杨锐没表态,于是自己喊价,“八百万归海军,四百万归情报局。”

“你这是……”张实一开口就加了两百万,虽然从杨锐提供的信息中,他很清楚美国这笔也是赚的——宣布黄金国有时每盎司二十点六七美元收黄金,但几个月就宣布涨到黄金每盎司三十五美元,每盎司差价十四点三三美元。如果真能以二十点六七美元每盎司运出五百吨黄金,那就净赚两亿七百七十三万美元,这利润比洗劫日本高多了,但张坤还是死扣每一分钱。

“好了,关键是怎么从美国国内多兑出黄金,其次才是怎么运出黄金。”杨锐见张坤很不情愿,不得不亲自开口。“你现在判断美国民间最少有两千吨黄金,多则很可能超过三千吨,可兑不到手上再多黄金都等于零。给情报局的钱肯定要比海军多,而海军那边总不能屯到五百吨再运出来吧?肯定要运好几次。我看这样,海军一千五百万,情报局两千五百万,加起来四千万;如果兑到的黄金超过五百吨……,”

杨锐话还没说完,张坤就‘砰’的一声倒地了,‘四千万’还‘如果’,这是敲竹杠吗?

壬卷家与国第八十七章风潮上

银行家的特质就是石头缝里都要榨出油来,可这一次在杨锐的劝诱下,张坤不得不大出血。当然道理他也极为清楚:美国民众手上黄金虽多、自己出的价虽高,但要拿到手上才是钱。这其中,情报局的作用肯定要比海军大,毕竟整个黄金兑换网罗是最费心血的。

赞助的事情商议完,接来下就是情报局怎么干了,凭空得到了两千五百万的张实颇为兴奋,他道:“先生,禁酒令颁布后,美国国内酒品走私严重,各州都有密集的走私网络,我的想法是借助私酒走私网络兑换黄金,集中后在想办法运出。只是私酒运输队的起点是与加拿大相邻的五大湖,黄金如要运出,目的地肯定是海岸线,最好是西部的海岸线,这就要重新筹划,再建一条出境线路了。。”

“黄金重要,但你可别因为黄金耽误了正事,孰轻孰重要分得清。”张实的想法杨锐大致认可,但还是担心他把情报局原有资源过多用于黄金走私。

“学生肯定分的清。”张实点头,“有这两千五百万,我就能重现建一套临时体系,不会和原来的情报体系相重合,而且这个体系以后还能作为原有体系的掩护和辅助。”

“你准备派谁去?”杨锐忽然问了一个更细节的问题。

“学生准备派……”张实明白杨锐这是不要他使用在美华侨,也就是洪门系统——因为对在美侨民持退让态度,北美洪门已经对复兴会日渐不满。“先生,派戴春风可否?他现在正负责英国外勤,对美国虽然不熟,但我们有一两年时间让他熟悉地方……”

戴春风就是戴笠,虽然改了名字,杨锐还是让张实在十多年前找到了他,不过年轻人总带着些急躁,为了磨砺性子,开头十年他都只在局里做报刊收发员,杨锐下野时才派往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