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庶嫡女 >

第99章

庶嫡女-第99章

小说: 庶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信郡王妃是没想到简二奶奶竟然看中的是自家的孙女,她有些惊讶的看着长女,不可思议道:“你说你看中了福姐儿?”
  简二奶奶不高兴母亲是这样的反应:“是啊。”
  信郡王妃委婉道:“她们可相差好几岁呢,你这不胡闹吗?”
  “这怎么是胡闹啊,娘,年纪不是问题,多等几年也是可以的。您想想,福姐儿在家娇宠的很,以后到我们家我是她姑妈,还会委屈她不成?还有我们哥儿也是她的表哥,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简二奶奶这是越说越觉得好。
  信郡王妃推脱道:“你找你弟弟弟妹去说,福姐儿是他们的女儿,光我同意了没用啊。”
  简二奶奶笑道:“我这不是让您帮着多说说我们哥儿的好话吗?”
  信郡王妃没再说话了,在简二奶奶看起来那就是默认了。
  **
  交泰殿里命妇们井然有序的献礼,磕头请安,玉彤也在其中,还看到了熟人傅三奶奶。俩人在会宁就是旧识,她回来傅三奶奶还送过礼来,只是这样的场合不适合私下说话。
  皇后袁氏比起以前越发雍容华贵,她从容的接受了众人的叩拜,又赐座给大家。今天不是在太皇太后处,现在皇后是主角,大家要捧的人也是她。
  没想到皇后第一个就是先跟玉彤说话:“听说你们家三胞胎,我就一直好奇着,日后进宫可一定要带他们过来我看看。”
  玉彤笑着站起来道:“多谢娘娘垂询,他们调皮的很,就怕冲撞了您。”
  皇后道:“没什么打紧的,都是一家人何必说这个。”
  玉彤连声感激。
  坐在上边的皇后依旧那样雍容,可心里却滋生了一种无奈,有些人共困苦可以,共富贵却很难。她害怕,自从太子顺利登基后,她仿佛又回到了原点,一切都是不确定性。
  儿子看似孝顺,可却长的跟张玉彤前世的长子一模一样,前世她有多恨那个男孩,现世还要依靠他,想想就矛盾。
  前世张玉彤的长子,很受太子喜欢,让陈良娣的儿子常常愤恨,她那个时候稳坐钓鱼台,看她们斗的你死我活的,后来太子越发倾斜在张良娣这边,她还推波助澜过几次,因为她是太子妃要制衡。
  现在要她对曾经她出手对付过的孩子真的亲如母子,她做不到,甚至午夜梦回,还会想起张玉彤曾经成了皇太后的样子。
  她自觉重生之际,已经对她够好了,帮她父亲升官,让她成为世子妃,若不是她,张玉彤说不准还只是个妾罢了。
  也算是她还了愿了,至于以后……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了。
  虽说皇后头一个跟她说话,但之后就没再跟她说了,有袁夫人和傅三奶奶这样的娘家人在这里,大家都做背景板了。
  大人们献完寿,皇后的亲生儿女和名义上的孩子也过来献寿,陈贵妃的长子年纪不小了,他领着弟弟妹妹们过来请安。
  太子虽然小这位陈贵妃的儿子齐王十几岁,但论气度,太子确实不凡。
  他小小年纪就很有孝心,不仅通宵达旦写了千寿图,还亲自雕刻了猴儿栖桃的雕刻品。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做到这样就很不错了。
  皇后见了果然高兴:“太子有心了,也把你们费力了。”
  皇后之女昭宜公主赵莹,亲手献了针线等等。玉彤和信郡王妃这等宗亲便在一旁夸耀,交泰殿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交泰殿有个小戏台,戏班子唱的都是麻姑拜寿之类孝子贤孙的戏,十分乏味。玉彤还得撑着眼皮看,宫里的菜看着好看,都是半热的,吃起来都没了菜味。
  一直到出宫,玉彤才感觉活了过来,她也庆幸,幸好当年自己没进宫,若是进了宫,她可能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回到家,却看到桃宜过来,原来她是来辞行的。信郡王妃上了年岁,便去休息了,让玉彤来接待,玉彤原本以前也认得她,所以也欣然答应。
  “世子妃,我过几日就要进宫了,我爹娘现在在乡下收点租子,他们那里若是有点什么事情,还请您照应着点。”
  玉彤答应:“这是自然,你祖父是我们世子的得力助手,帮你也是应该的。”
  桃宜这才放心,露出点笑容,看上去才有点像十一岁的孩子这样。
  俩人也没什么多的话好说的,桃宜已经改口成世子妃,代表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了。只是在走的时候,桃宜有些犹豫,咬了咬唇还是说了出来:“世子妃,你要小心你的姐妹。”
  这话说的没头没脑的,玉彤再欲多问的时候,桃宜屈膝行完礼就匆匆走了。玉彤想了想,她说的是难道是赵凌?可赵凌不足挂齿,玉彤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反正以后桃宜进了宫,跟信郡王府就没什么关系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痘
  皇后千秋过完; 玉彤又接到丈夫二姐白夫人的来信,说是丈夫调到京城,可能不日她们就要过来。
  对于在京城的简家和谢家玉彤还算了解,可对于白家; 她就两眼一抹黑了; 于是请教丈夫。难得赵群是个万分细致的人; 他跟她解释道:“白家出仕的人虽说不多,但在山东也是跺跺脚地能震几下的人物。二姐嫁的是白家的嫡长子,她们家在山东那样士族林立的地方; 规矩比双相谢家还要大。”
  “那她们家跟谢家的区别是?”
  赵群道:“谢家的人长期在京城; 难免跟京城的勋贵差不多; 白家却是真正有规矩的人家。我二姐当初为了稳稳当当在白家立足; 请了七八个嬷嬷教导。”
  这听起来真吓人; 玉彤缩了一下脖子; “我还真的怕招待不了你姐姐和姐夫。”
  “怕什么,我二姐没嫁之前我还去他们家住过几天; 比谢家的人可是好多了。”白家那是真正的仁义礼教的大家; 比起谢家来没那么追求功名利禄。而且族内男子四十无子方纳妾,家风清正。
  要不说二姐在众姐妹中最聪明,虽然嫁的远; 可是嫁的是真正的好人家。
  玉彤亲了他一口:“好啦; 要是以后有事; 你定要帮我才是。”
  “走,去床上谢我……”赵群坏笑道。
  **
  隔了几日白夫人就带着丈夫和儿子一道过来了; 玉彤头次见到她的时候,还是她刚成亲的时候,现在也八年多了,白夫人原本年纪要比赵群还大,现在眼角已经开始长细纹了。
  玉彤亲自带着福姐儿在二门接她,她身边还跟着个金童似的小少年,“二姐来了,母妃让我来接你的,走吧,咱们一道过去。”
  白夫人跟她并道而走,玉彤看到一旁的小少年,啧啧称赞:“不愧是白家的少爷,这通身的气派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舅母谬赞了。”白雅礼笑着一揖。
  小小少年足以见其日后的风范了,白夫人这么些年也就白雅礼一个儿子,又是白家宗孙,现在其父又任京官,以后这少年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少女。
  再次看到弟媳,白夫人又是另一番心境了,她从母妃的信上了解,弟媳陪着弟弟去那么苦寒的地方,而且生了四子一女,端的是好福气。她是外嫁女,在爹娘老了在身边伺候的人还是弟弟和弟媳妇,既然她是个好的,白夫人觉得对她好些那也无妨。
  于是玉彤觉得这位二姑姐说话热忱许多。
  到了信郡王妃处,赵群也领了白姐夫过来,白姐夫穿着鸦青色暗纹番西花的刻丝袍子,个子很高,脸上带着笑意。
  二姑姐离家多年,哭的跟个泪人儿似的,看到此情此情让闻者伤心,又有简二奶奶和赵凌也在一处哭着,好一会儿几人才止住。玉彤让丫头打了热水来让她们净脸,白夫人对众人道:“倒是我的不是,惹的你们伤心。”
  信郡王妃感叹:“你能回来,她们都高兴着。”
  玉彤这些日子跟婆婆亲近许多,俩人现在也没什么利益冲突了,她也更贴信郡王妃的心。听婆婆这样说,便顺嘴跟白夫人道:“是啊,二姐,母妃平时常常念着你,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可不高兴吗?你的信刚寄过来,母妃就吩咐我把院子收拾出来,等咱们吃了饭,我带你们去看看。”
  白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肯定也有房产,甚至于白夫人在京里也有陪嫁房子。但好不容易回一次娘家,信郡王夫妻肯定希望女儿能在家多住几天,陪陪爹娘。
  白夫人也不会败兴,自然答应,又诚心谢过玉彤:“我还要多谢弟妹。”
  “这是我应当做的。”
  恰好刚练完武的初哥儿带着三个萝卜头弟弟过来,别说白夫人了就是谢君安都高兴起来,初哥儿带着弟弟们跟长辈们请安。
  信郡王妃见了孙子过来,转眼心就在孙子身上了,刚才的伤感一闪全没了。
  “二丫头,来,这是福姐儿,你方才见过了。这是你大侄子初哥,并三个弟弟,仲哥儿、菽哥儿、季哥儿。”
  白夫人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只有娘家兴旺,她们这些外嫁女腰杆子才挺的直。同时,也是真的喜欢这几个侄子,三胞胎也不怕生,围着白夫人叫二姑妈。
  还好白夫人准备充足,全家上下都有一份礼物。她儿子白雅礼跟初哥儿也搭上话了,见初哥儿虽然出生王府,但为人谦虚,年纪比他小,见识却不下于他,两位少年很快就说到一起。三胞胎和谢君安一起要去玩玩意,玉彤许诺吃完饭让他们去玩,所以四个小萝卜头就跑跑闹闹的。
  简二奶奶等了好几天都没个音信,心里早就着急了,现在看福姐儿和君婷在说话,灵机一动,她叹道:“看到福姐儿和君婷就想起我们小时候的样子,那个时候就想着快点长大,可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个时候还是无忧无虑的。”
  白夫人跟长姐关系不错,俩人年龄相仿,从小到大读书女红甚至学规矩都在一起的。听到长姐这么说她也跟着感慨:“谁说不是啊,还是咱们小的时候好。”
  简二奶奶又趁机跟玉彤道:“弟妹,以后可千万别把福姐儿嫁的太远了。”
  玉彤一愣:“现在说这个还早着呢。”明明她自己觉得自家的女儿还是个小孩子,跟婚嫁挂钩可见是早的很。
  被这话一噎,简二奶奶顿时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着说相声也要一个搭腔的,看玉彤就是不接她的话,她的好戏也唱不下去。
  吃完饭,简二奶□□一个带着孩子回去了,赵凌倒是又留了一会儿才回去,玉彤也带了孩子回房留下信郡王妃母女二人说话。
  白夫人看看信郡王妃明显的老态,心里一酸:“是女儿不孝,离的太远,没法孝敬您。”
  “你过的好就是对我的孝顺了。”信郡王妃方才也见过自家的二女婿了,是个端方的君子,对自己也恭敬,这就行了。
  白夫人羞赧一笑:“他对我倒是好。”这么些年对自己一心一意的,虽然严肃了些可也尊重自己。
  看女儿这样,信郡王妃也放心了,“你就放心在家里住几天,你弟妹是个再妥帖不过的人了,雅礼跟初哥儿兄弟俩个也让他们好好相处。”
  白夫人笑道:“嗯,我都听您的。”
  晚上,孩子们没过来,都在房里吃的,因天气冷,玉彤也怕孩子受凉。吃完饭,玉彤亲自带着白夫人夫妻一起到客房。
  “若是缺点什么,二姐只管打发人找我便是,或者找华妈妈也都是一样的。”
  白夫人也是个知情识趣的人,“夜里风大,弟妹还是回去休息吧。我就看这里布置的挺好的,也辛苦你和弟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