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庶嫡女 >

第17章

庶嫡女-第17章

小说: 庶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现在看着都是私底下暗潮汹涌。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可不想三房的姐妹被别人笼络过去。
  华氏笑着拉过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对玉彤道:“这是你八妹妹。”
  据说八妹张玉珠跟玉彤同龄,玉彤见她眸色温和,眼神单纯,倒是有些好感,连忙上前与她一起行礼。玉佳便跟在姐姐后面一同行礼,她们这俩姐妹注定是走到哪里都要惹人注意的。
  又见一位高挑的姑娘,穿着紫色的小袄,看上去颇有些心不在焉,也匆匆跟玉彤行礼。小朱氏也在一旁介绍:“这是五丫头,玉屏。”
  原来就是她跟玉琪打擂台的玉屏,并且成功的让玉琪被“流放”,玉彤也只能打起几分精神。
  再看玉琪身边站着一个美人,她年纪应该也不小了,约莫十四岁左右,全身搭配的很精致,很大胆的把葱绿色跟水蓝色搭在一起,看似不搭,却被她那么一配,更是平添几分娇媚,但看在玉彤眼中,却觉得有些轻佻。
  她身边站的那位姑娘就低调多了,相貌很是普通,衣服穿的也朴素的很。
  小朱氏便跟玉彤道:“这是你陶表姐和汪表妹。”
  玉彤连忙又行礼,李氏一幅很喜欢玉彤的样子:“哎哟,这就是彤丫头吧,长的可真俊,也不知道三弟妹把这姑娘是怎么养的?”
  说罢还让荣妈妈拿了礼物给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且拿着玩。”
  华氏也拿了东西过来,玉彤都一一接过,如此折腾了许久才坐上饭桌吃饭。
  老太太坐主位,姑娘们按照长幼坐在一起,又李氏跟华氏曲氏等人在一边布菜。


第二十二章 老哥被惦记了
  食不言寝不语,玉彤拿出祝嬷嬷魔鬼训练的功夫,愣是把一顿饭吃的优雅非凡。姑娘家肚子都不大,即便再好的山珍海味,对于她们来说也不是吃不到的东西,大伙儿吃完饭漱了口,这才聚在一起说话。
  玉屏倒是一幅大姐姐的样子:“听说七妹妹也在念书,我们闺学开春就要进了,我这里的书都做了笔记,若妹妹需要的话,我让丫头给你送过去。”
  “倒也使得。”玉彤不置可否。
  却见玉琪冷哼一声:“五姐平时最是用功了,若七妹妹拿了你的书去,看的时间长了五姐岂不是着急。横竖我以前在杭州也是跟七妹妹一起读书的,七妹妹对我的字也熟悉一些。”
  李氏心道不好。
  果然玉屏轻笑:“看六妹说的这话,我知道你对我的误解多,我是最大方不过的人了,再者上次学测那些东西我也尽过了关,给七妹学不是正好?”
  却没想到玉彤道:“知道五姐的好意,只是不知道学到哪里了?我如今已经读到孟子了。”
  玉琪撑不住就笑了,玉屏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侯府虽然有权有势,可是要开小灶很难,不似玉彤请的西席是一对一的,而且玉彤还有父兄经常考问学问,再加上前世的经验,与考秀才的男子读的书差不多,进度比玉屏她们是快太多了。
  陶心湄拉了汪淑儿过来,“玉彤妹妹,没想到你的学问这么大,且瞧淑儿这些天正在做学问,尚且有许多不懂的,只我是个没用的,若是可以,你跟她指教一二。”
  一句学问那么大,让玉彤听了有些心里不自在,不过陶心湄跟汪淑儿俩人不过是依附侯府过活,她跟她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而且除了在侯府的时间,以后说不准都不会见面。当下玉彤便道:“我也是个半桶水晃荡的人,说什么指教不指教,要来找我顽,随时都奉陪。”
  说完竟不再做声,玉琪暗赞说的好,她之所以跟玉彤处的来也是因为玉彤这种脾气,不会一味的附和你,很有自己的性格,颇有些说一不二的样子,却又是个意见一定绝对不甩任何人的人,人却十分正直。
  “是啊,陶表姐。七妹才回来,你不得让她多休息啊!”玉琪得意的挽着玉彤的手。
  李氏这才放下心来,女儿一向冲动执拗,不是不聪明,就是老是放在一些小地方。你看彤丫头就根本不搭茬,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两位表小姐,在这府中如浮萍一番,不过是客人罢了。对待客人就要客气有礼,正好还全了自家的名声,跟她们计较反而失了自己的身份。
  至于陶心湄这样的人,李氏心里只有一句话,别把大伙儿都当傻子。
  二房的张玉珠却是个老好人,她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岔开话题:“我那儿有我姨母送过来的窝丝糖,昨儿才送过来的,我见那样多,我也吃不完,所以想着请姊妹们过去品茶吃糖。”
  华氏见自己女儿出来打圆场,不禁有几分得意,看那李氏平生样样比人强,唯独这个小女儿却是个不中用的。她的女儿却这么宽宏大量,想及此华氏不由得挑眉。
  略说了几句话,老太太又让张钊跟张瑰进来说话,女眷们大多是长辈,要么就是亲戚家的姐妹,暂时还不用避开。
  世子张朴带着张钊跟张瑰进来,张钊毕竟是官场中人,在老太太跟前哭的跟稚童一番,做出了十足的孺慕之情。
  老太太却觉得腻味,谁都知道老三不是她生的,也不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可老三比老五会做戏,要不然怎么会让他读书读出来,最多管一下家中庶务,一辈子出不了头。
  “好了,老三,你也不怕这一家大大小小的人笑你。”
  张钊便道:“老太太说的是。”
  转眼又跟老太太介绍张瑰:“这是我家这个不成器的,瑰儿,快叫祖母。”
  端看张瑰的两位妹妹都这么出挑,更惶论是他,芝兰玉树般的站在那儿。老太太一看就喜欢上了:“这孩子生的可真好,读书读的如何了?”
  张瑰不以为意:“孙儿读书不成,如今刚过院试。”他倒是真的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毕竟他的目标是博学宏词科,此时不过是个小秀才,他并不放在眼里。
  老太太却很惊喜:“你们家可真是出读书种子。”
  陶心湄更是眼睛发光的多看了张瑰几眼。
  这里毕竟是内院,老太太让他们父子说了几句话就下去了,她自己也疲乏了。李氏让小朱氏伺候老太太入睡,又出来跟曲氏道:“你们那院子我暂时先让下人收拾出来了,若是有不如意的地方,你尽管找我便是。”
  “我还要多谢大嫂帮我们的忙,省了我多少事情啊!”曲氏这声谢谢倒是真的,李氏不管私底下如何,可作为宗妇她很合格。
  玉彤跟玉佳分的院子很大,比在杭州府还大,张瑰却搬到前院去了,据说他的院子跟二房的人隔得很近,这点曲氏不大满意。
  那里靠近街边,时常有人来往,读书总是要清静一些的,倒是张瑰劝住了曲氏:“其实儿子读书也不在乎这些的,难不成一定要在清静的环境才能读书。”
  玉彤则带着下人收拾自己的院子,别看小小的院子,在现代相当于一个四室一厅那么大了,而且前院还非常宽阔。王妈妈指挥下人们你来我往,顺便把字画,花瓶,书籍,首饰一样样的都收拾好。
  “外边就用浅紫色的毛毡子,里边的帘子用那幅水晶的。”
  玉彤时不时检查着,曲氏说过所谓的人靠衣装马靠鞍,如果此时房里摆设太简单,恐怕连侯府的下人都看不起她。
  而三房的动静陶心湄一一看在眼中,汪淑儿知道了她再打探三房,有些不安道:“心湄姐,你这又是何必?你不是说跟李二少”
  “淑儿。”陶心湄连忙打断汪淑儿的话,一脸不争气的看着汪淑儿道:“你道我这是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你。”
  汪淑儿不可置信指着自己:“为了我?”
  陶心湄点头:“是啊,我们昨儿都见过瑰表哥了,他学问又好,人也长的好,三舅舅也是做官的,这样的对象岂不是跟你正配?”


第二十三章 上门
  汪淑儿平时一心钻研学问,对人情世故不大通,心思也不在儿女情长上,猛然听陶心湄这么一说,她有些愣住了:“心湄姐,你说什么啊,表哥跟我……哎呀……那怎么可能?”
  陶心湄却不以为意的分析起来:“怎么不可能。我昨儿看三舅母人比二舅母和四舅母好多了,今天送过来的首饰都是用南海珍珠做的,不是说她们三房有没有钱,而是凭着这份心意,就表示她没有轻忽我们。”
  “再说你不是最爱跟有才的人一起玩吗?瑰表哥年纪轻轻就是秀才了,以后少不得红袖添香。至于玉彤妹妹跟玉佳妹妹,她们自有大好前程,可能只希望未来的嫂子不要出身高门大户,否则她们在娘家哪里还有地位?”
  陶心湄也快及笄了,她跟汪淑儿最大的不同是,她会为自己打算,甚至很早就在搜罗对象。她自觉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所有也积极为表妹汪淑儿筹划,偏偏这丫头脑袋不开窍。
  汪淑儿虽然不聪明,却也不是很傻的人,她并不是很同意陶心湄的看法:“心湄姐,还是别想这么多。”
  见汪淑儿不上道,陶心湄气哼哼的走了。
  汪淑儿的嬷嬷进来见她在发呆,连忙问道:“是不是陶表小姐又说胡话了?”春嬷嬷是汪淑儿娘的奶母,对她这个小主子一向忠心,而且常常念叨她父母双亡,所以对她爱是爱,可该教导的还是会教导。
  “春嬷嬷,心湄姐说让我,唉,跟瑰表哥,唉。”汪淑儿并不觉得陶心湄说的能成事。
  春嬷嬷是过来人,她大惊失色:“姑娘可不能糊涂。嬷嬷虽然年纪大了,可也知道三房的人不是省油的灯,姑娘的三舅舅小时候就知道怎么讨好侯爷,小杨姨太曾经还想把三爷放在房里养,后来三爷也不知道怎么地找上了老太太,把小杨姨太好一顿训斥。我这样说姑娘就应该知道他们家并不是好惹的,我只愿我的姑娘能够嫁个好人家罢了。”
  她们的这些心思,玉彤跟曲氏都不甚了解,因为她们忙的很。曲氏要收拾院子安排下人,玉彤要跟在京的朋友唐晏和尚薇送信,还要看玉琪送过来的书,还得准备跟曲氏一起去曲国公府。
  当然,曲氏也十分孝顺,每日晨昏定省竟是日日都不落下。
  这日也是如此,玉彤和玉佳早早的起来到曲氏房中,曲氏已经收拾完毕,给俩人一人手中塞了一个手炉。
  “你五婶她们昨儿晚上已经回来了,今天早上也要去请安的,若是见到她们,平常以待就行。”
  五婶蒋氏出身是这几个儿媳里面最低的,常年随五叔驻守边关,对五房几乎也是一无所知,据说跟自家一样,蒋氏也是生了一儿一女,五婶评价虽说不怎么样,五叔却是个为人很不错的人。
  见到蒋氏玉彤才知道冒姨娘为何欲言又止了,蒋氏长的还真不丑,看那模样比曲氏相貌还要好,可打扮却是一言难尽。
  她比曲氏还要小一两岁,却穿的灰扑扑的棉袄,头发也不大整齐,总之是个乱糟糟的人。
  她身后也是站着两位小姑娘,大的那位红皮肤,身材纤细,脑门大,头发稀疏。小的却是个美人胚子,虽比不得自己和玉佳,却比她姐姐要好看很多。
  即便是世子夫人小朱氏涵养这么好的人见了也撇嘴,“这是玉诗和玉画,是你的十一妹和十二妹。”
  蒋氏大大咧咧道:“我得玉诗在外头拜了康先生做师傅,学问好的不得了,不是那等请了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人乱教的。”
  曲氏早有耳闻,当初康廷被流放到边关,就是五爷收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