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王府里的小娘子 >

第126章

王府里的小娘子-第126章

小说: 王府里的小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先觉出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还是尤则旭自己。
    他养伤的院子在前宅,是给阿礼准备的院子。阿礼来年就十岁了,按规矩不能继续在后宅与女眷们同住,要挪出来。
    他伤了之后理应回尤府养伤,是阿礼嚷嚷着先把自己的院子给他住,王爷点了头,他就住了下来。
    然后阿礼还天天来找他玩,有时候还带着几个弟弟一起。他们读完书过来总是恰好碰上他喝药,过了那么三五天,他就觉得不合适了,劝阿礼说不用日日过来看他,还是回去赶紧温习功课为好。
    结果阿礼说:“可是我想来嘛……表哥你这里每天的点心都不一样!宫里做的比府里的好吃!”
    尤则旭:“……”
    他无奈之后觉得诧异,仔细一想,每天跟药一起送过来的确实都有两道点心,而且确实点心的花样还没有重复过。
    要说宫里的点心花样多,不重复也不算难事那是真的,可是天天这么变花样还道道都特别好吃,明摆着是有人着意安排。
    尤则旭再一深想,又发觉就连装药装点心的碗碟花样都没重复过……这就很怵得慌了!
    皇长子什么意思?施恩施到这份儿上也太过了吧……
    皇长子对他寄予了什么厚望吗……?
    不至于吧?!
    尤则旭觉得太诡异,便将这事写下来,禀了孟君淮一声。
    孟君淮看完也有点蒙,啧着嘴递给玉引:“这是奇怪了点啊。”
    玉引接过来瞧瞧,怔了半晌,看看孟君淮又看看手里的册子,看看手里的册子又看看孟君淮,看得他更蒙。
    他一按她转来转去的头:“干嘛?”
    “那个……君淮,我问句不太该问的?”
    他已经很久没见她这么小心过,皱眉道“你说”,她还挥手让旁人全都退下,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
    “怎么了?”孟君淮被她搞得紧张,皱眉看着她。
    玉引凑到他耳边,声音低如蚊蝇地说了一句话。
    孟君淮一下就炸了:“你瞎说什么?!”
    她在他耳边说的那句话字字清晰,问他说:“皇长子殿下……没有龙阳之好吧?”
    这叫什么话?!
    “你别生气……”玉引迎上他的一脸惊悚,黛眉紧蹙着,“你听我说,一般男人心没这么细。你看,我坐月子时你讲究给我补身,但你会这么天天盯着碗碟的花样吗?肯定不会。这显然是女儿家的心思,所以……”
    玉引说得也战战兢兢的,扯扯嘴角,又问他:“但应该不会吧?”
    “肯定不会!”孟君淮没好气地照着她额头一推,“这话不许说了,传大了还了得?”
    “所以我这不是让旁人都退出去了吗!”玉引锁眉一叹,“再说,皇长子他要不是……那个意思,咱总得想想是什么意思?不能就这么糊涂着啊。”
    这倒是。
    孟君淮沉吟起来,静了须臾,忽而“嗯?”了一声。
    玉引也:“嗯?”
    “你记不记得那天阿祚从宫里回来,说什么来着?”他看向她道。
    “他说哥哥姐姐都挺好的……”玉引依言回思着,又说,“还说皇长子教他下象棋来着?”
    这没什么啊?
    “不,还有一句。”孟君淮深吸了口气,“他是不是说过‘姐姐担心尤哥哥的伤,问了好几次’?”
    “啊?!”一瞬间,玉引差点下巴脱臼。
    阿祚口中的那个“姐姐”,是端柔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
    玉引:卧槽,皇长子不会有龙阳之好吧?
    皇长子:……六婶,您走错频了。
    玉引:……?
    皇长子:您说的那是隔壁《盛世妆娘》的五殿下……
    亓官修:呵,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要跟我比,你可差得远了。
    皇长子:……五爸爸好。
    亓官修:…………………………

☆、第127章 情分

孟君淮说完这话后,二人大眼瞪小眼地懵了一会儿。然后玉引说:“这……咱得问问尤则旭吧?”
    莫名其妙让公主瞧上了是怎么回事?
    孟君淮“嗯”了一声,想想又说:“回头再说吧。现下我伤着,他也伤着,谁也不方便走动。”
    玉引忙道:“可别!”
    她扯扯嘴角说:“还是先问明白吧,端柔公主的好意总不能这么稀里糊涂地受着。受得久了,以后想拒绝可就不好办了。”
    两边都是小辈,一个是叫她一声六婶的侄女,一个是在府里同住了这么多年的孩子。玉引觉得能不出麻烦就不出麻烦为好,尽量不让任何一边伤心难过。
    但孟君淮说得也没错,他们两个现在都伤着,他去问话难,叫尤则旭过来回话也难。
    于是只好玉引走一趟了。
    玉引便也没叫人另外带话,午膳后歇了会儿,便往前宅去了。
    彼时尤则旭也刚用完午膳,迷迷糊糊地正要睡,乍闻王妃来了,吓得一下清醒过来。
    他手在榻上一撑想起来见礼,伤处骤然疼得两眼发白,差点昏过去。
    玉引跨过门槛便见他支在榻上的手紧攥着被褥,紧咬着牙关,一头的冷汗,忙说:“你歇着就是,我随便问你些事。”
    尤则旭迟疑地看看她,玉引便在几尺外花梨木圆桌边的绣墩上坐了,见他还撑在那儿不敢松劲儿,一哂:“趴好歇着,你这样我没法问。”
    尤则旭这才不得不趴回去,紧张而疑惑地看着她。玉引清了清嗓子:“咳,你跟王爷禀的事儿,我们方才小议了一下……觉得应该不是皇长子的意思。”
    “那是……?”尤则旭一怔。
    “这个……阿祚那天被皇长子留在乾清宫中玩,回来与我们提了一句。说端柔公主担心你的伤势,问了他好几回。”她边说边目不转睛地打量他,“你和端柔公主,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情分的?”
    “啊?!”尤则旭惊得一下子又撑起来,再度疼出一层冷汗。他倒一吸气,顾不上多缓就惊愕地望向她,“王妃您、您别多想……我跟端柔公主就见过一回,哪有什么‘情分’……”
    玉引则被他的反应弄得有点想笑:“我就问问,你不用这么紧张。有没有的,你说实话就是,又不算是什么错。”
    她一时担心尤则旭是不是顾忌她与东院的关系所以不敢直言,然则尤则旭将痛意缓下去之后,神色却变得有点古怪。
    他很平静,又好似在避什么一般的躲着她的姑娘,声音低低的:“真的没有。我……我有喜欢的姑娘了,跟端柔公主当真不熟。”
    “有喜欢的姑娘了?”玉引瞧着他这闪避的神色,便觉这姑娘不是和她有关就是和王府有关,便追问下去,“谁啊?说来听听。你也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若是咱府里自己能做主的人,我回去跟王爷打个商量。”
    “我……”尤则旭稍一噎,目光似乎因为添了希望而亮了些,转而又暗下去,“不是王府里的人。是……尤家一位世交的女儿,我会自己同家中说的,不劳王妃操心。”
    玉引眉头微蹙,还是觉得不对劲。但她没再继续问,想着这些事还是随缘就好,她要做的是将关乎端柔公主那部分告诉孟君淮,让他看怎么办。
    。
    房里,尤则旭在王妃离开后兀自静了会儿神,然后颓丧地跌回床上趴着。
    王妃方才问话时,真有那么一瞬,他想告诉王妃那姑娘是谁。但话到了嘴边,他还是不敢说。
    他倒现在都还记得,当年则昌在府里犯了事被赶回家时,祖母替则昌鸣不平,而祖父又那么无奈而又沉肃的口吻说:那是谢家!
    他更加清楚,在府里的这些年,府中上下对谢家的两个女儿是怎样的态度,对他和尤则明又是怎样的态度。
    ——她们是府里真正的“表小姐”,管王爷叫姑父,所受待遇与和婧她们相比,只差个郡主封位;但他与尤则明,则跟选进府的普通伴读没什么差别,被人叫一声“表公子”,其实在东院是半主半仆的身份。
    谢家的人他们根本就高攀不上。如若跟王妃说了……他都不敢想象王妃会是怎样的反应。
    或许会震怒于他的痴心妄想,又或许会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但不论是哪一样,她大概都不会许他继续跟着师父、不会让他继续待在锦衣卫了。
    那是让他十分恐惧的结果。
    他不想像家里一样将全部前程都寄托在姑母、或说是寄托在阿礼身上,他想拿自己的本事去拼。
    他也想象过,或许在他建功立业了之后,王妃会主动为他牵上那条红线呢?
    。
    正院,孟君淮歪在榻上一边慢悠悠地给小明婧念诗听,一边时不时睃一眼坐在榻边的谢玉引。
    她从前宅回来后,就明显带了一种异样的兴奋。说完正式后他问过她一回,她两眼放光地跟他说:“我觉得……尤则旭八成是看上我正院的哪个姑娘了!”
    然后她就这么一脸怪笑地琢磨起来,还让珊瑚把正院的名册都拿了过来,执着根毛笔又圈又画的,“筛查”的模样认真得堪比他们锦衣卫办事时的神色。
    这都多久了?有两刻了吧?
    孟君淮看不下去,将手里的书放下,抬脚踢踢她:“哎。”
    “嗯?”玉引回过头,他哭笑不得:“这位师太您最近是不是过得太没趣?这么‘钻研’人家孩子的心事,你不怕佛祖笑话你?”
    他越想越好笑。想当初她刚嫁进来的时候……那叫一个“六根清净”!他留宿在她这儿,跟她盖一个被子她都别扭。他解释说是因为榻上只有这一床被子,她就很理所当然地想再去给她取一床来!完全没有自己已经嫁为人|妻的意识!
    再看看现在……啧啧!人家琢磨起别人的亲事了。
    他便认真道:“你要是没事干,我去帮你寻点……咳,小孩子不能看的话本?这类书翰林院那帮人也能写,绝对香艳还能配图!咱一起看看?”
    玉引:“……”
    谁说要看那个了!!!
    她绷着脸将手里的册子往他腿上一拍,倚在他怀里的明婧就嘿嘿嘿嘿地笑了。
    “不许笑!”他虎着脸一拍明婧,明婧瞅瞅他,很大方地把自己正嘬着的手指拿出来跟他“分享”,他歪头一避,被抹了一道口水。
    “……”孟君淮边擦擦脸边跟玉引继续说,“你就别操这个心了,他要是肯说自然会说。现下他不肯说你又想知道……不如让侧妃问去。”
    “得了吧,我对他没什么看法,但尤侧妃现下只怕看他真不顺眼。”玉引吁了口气,将册子一放,“罢了,不看就不看。先说说,端柔公主的事儿怎么办好?”
    “这事啊……”孟君淮沉吟着,摇了摇头,“若压根不是端柔公主安排的,咱直接跟她说便很尴尬;若是,咱跟她说又伤她的心。”
    “那……”玉引望着他。
    孟君淮斟酌片刻,一喟:“我给皇长子递个信吧,毕竟药是借他的名义送过来的。”
    。
    这个信递过去后,一点儿回音儿都没有。
    转眼间又十几天过去。孟君淮养好伤后多歇了几日,在陪明婧过了一周岁生辰后再度离京,玉引才突然听说端柔公主要来拜访。
    她接过帖子时都有点懵,皱眉问芮嬷嬷:“公主怎么说的?”
    “公主说来贺仪安翁主满月和加封。”芮嬷嬷这般回道。
    这倒是个明面上的由头。为明婧请封的折子是在她出生后不久就递进去的,现下才册,倒正好跟满岁凑了个双喜临门,近日来道贺的人一直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