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独宠媚后 >

第66章

独宠媚后-第66章

小说: 独宠媚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见到这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有了点惧意,他往后缩了缩,嘴里却还放着狠话,“你们想干嘛?我告诉你们,我上头可是有人的,敢得罪我,我要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徐云珠不屑道,“你上头有人?我看那人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正好一起收拾了。”
  被徐云珠一个女孩踹不痛,但他们闹起来后围了一圈看热闹的,这下男人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我告诉你我表叔可是丞相爷,以后的宁王妃是我表妹,你敢……”
  苏烨华上前一脚踹在男人的膝盖下,男人腿一疼,跪倒在地。苏烨华看着他冷笑,“我怎么不知道苏家还有你这么个亲戚?”
  男人不服气道,“你又不是苏家人你当然不知道了。”
  徐云珠捂着肚子笑,“哎哟喂,这可是丞相府的二公子,你居然说他不是苏家人。
  “我看你就是在冒充苏家人,好毁坏苏家名声。”说着她连踹了他几脚泄愤。
  围观的老百姓一听,其中一个三十多虎背熊腰的男人立刻道,“我就说丞相府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品德败坏的亲戚。”他对周围的人拱了拱手,“在下张涛,是本地京城人氏,对丞相府也有所耳闻,是一个家风极为清正的人家,对我们贫苦老百姓也很好。不说远了,就去年寒冬施粥,他们家可是开得最早收得最晚的。”
  他不屑的看向男人,“这样的好人家怎么可能有你这样的亲戚。”停了下他又补充了句,“要是你真的是丞相府的亲戚,我想要是让丞相爷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应该也会把你送到官府。”
  “说得好。”人群中有人附和道,“苏丞相是有名的好官,岂容你这么污蔑。”
  随后又有几个人附和。
  苏烨华拱了拱手,“多谢。”
  老百姓不会想那么多,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今日若没有张涛的这番话,极有可能会有人误会苏家。
  张涛豪爽一笑,“苏二公子客气了,我们只是说了实话而已。”
  徐长青淡声吩咐护卫,“捉去交给京城县尉。”
  男人还想说话,但被护卫堵了嘴,很快被拖走了。
  。
  见事情解决,苏珍珠仰头对宁王道,“我们走吧。”
  小心护着苏珍珠不让她被挤到,宁王道,“早说了有徐长青在,不会有问题的。”
  苏珍珠撒娇的摇摇宁王的手,转移话题,“对了,你之前不是说派人去查姨父姨母了吗,结果怎么样?”
  “不怎么样。”
  “不怎么样是怎么样?”
  宁王默了默,“你可以继续叫他姨父。”
  反正他是绝对不可能认这个姨父的。
  绝对不可能。

    
第76章 
  宁王送苏珍珠回苏家的时候不早不晚。
  他深切的知道什么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道理。
  宁王送苏珍珠进府时苏承宗与周氏都还未睡。
  看到女儿回来得还算早; 苏承宗脸色稍霁。问女儿今天一天的安排; 得知是去了宁王府他的脸色又不好了。
  宁王也知道此刻他不受苏承宗待见; 主动告辞离开。
  苏珍珠想去送他又怕苏承宗不高兴,正纠结着周氏开口道,“珍珠去送送宁王吧?”
  苏珍珠应诺; 然后高兴的对宁王眨眼。
  苏承宗小声咕哝; “出个门而已有什么好送的。”
  话虽如此,他倒没拦住苏珍珠。
  苏珍珠和宁王一离开,周氏提起苏珍珠的花灯看了一番后感慨道,“还是我女儿运气好; 又是钓鱼吃全鱼宴; 又是亲手做面具; 还在花灯上画了八个和她面容相似的小姐。以后她到我这个年纪了,想起来都会笑吧。”
  语气里的羡慕太明显,苏承宗想当做没听到都不行,他想了想道; “我不也送了许多东西给你吗?”
  “哦,”周氏眉梢挑了挑; “银票吗?”
  苏承宗心虚的打哈哈,心中暗想银票不是很好好,想要什么东西就可以她自己买; 还不用担心他送的东西她不喜欢。
  老夫老妻两个说着话; 没一会儿苏珍珠就回来了; 身边跟着苏烨华。
  他一进门就把那个男人的事和苏承宗讲了。那个男人虽然品行不好; 但说起他是苏家亲戚的模样却并不像是在说谎。万一真是他们什么亲戚,他们得早做安排。
  苏承宗没想到儿子出门还能遇上这么个事,他说,“明天我派人去通州一趟。”
  第二天,没等苏承宗的人回来回禀情况,那男人的祖母先来了,就是之前那个想送孙女给宁王当妾室的老太太。
  也是巧了,她原本就是今天要上京城,没想到一到家,孙子身边的小厮却说她孙子被京城县尉给抓了,急得她连衣服都没换就来了苏家见王氏,连小厮最后一句话都没注意到。
  她说自然不会说是她孙子想去轻薄人家小姑娘才被抓的,只说不小心撞了一下就被抓了。
  那人怎么说都是王氏的侄孙,苏承宗不在家,王氏便使唤丫鬟让她去把周氏叫来。
  这丫鬟虽是王氏院里的丫头,但她聪明,知道这相府的女主人还是周氏,于是把那个人的来意以及她就是上次想把孙女送进宁王的事说了。
  丫鬟来的时候苏珍珠正在和周氏学管家算账的事,一听便也说要去。周氏想着她下半年就要出嫁,以后得当家做主便带着她一起过去了。
  王氏和她妹子坐在慈安堂的堂屋里,周氏母女一进去,那个老太太就冲上来拉着周氏的手,“侄媳妇,你可得救救你的侄子啊。”
  苏珍珠看到这人手指甲很长,握住周氏手的时候都快刺到周氏肉里去了。她侧首给了半夏一个眼神,半夏会意上前不着痕迹的将老太太推开,冷面厉声道,“见到郡君怎么不行礼?”
  半夏暗卫出生,冷下脸的时候只一双冷冽的眼睛就让人生畏。
  这老太太被吼懵了,扭头去看王氏。
  王氏的脸色不怎么好,这是她表妹,还要让她行礼不是下她的脸么。
  她以为她沉下脸周氏和苏珍珠就会跳过这茬儿,哪知道她们两个什么话都没说,也没动,就好像在等着她表妹行礼。
  她不得不开口道,“珍珠,这是你姨婆,这行礼就算了吧。”
  若没有之前那件事,苏珍珠或许就算了,但被人欺负到头上,她还要把对方当长辈看待,她没这么软弱。
  扶着周氏坐下,她也在旁边坐下,然后才慢悠悠的道,“祖母,现在许多夫人见到孙女都要行礼问安,难道姨婆比那些身上有诰命的夫人还要尊贵?”
  士工农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她妹子是商家人,地位怎么能和有诰命的夫人相比。
  王氏面子被驳,一张脸难看得紧。她妹妹也不傻,一看这场面就知道她表姐说话不管事。想到牢中的孙子,她只好行了四不像的礼。
  行完礼,她就把她的来意说了一遍。
  苏珍珠端茶拂茶沫,半夏从背后上前一步,对王氏福了福身,“奴婢昨天跟郡君一起去看花灯了,路上碰见一件令郡君很生气的事。”
  接着半夏就将昨晚上的事讲了一遍,“最重要的是那人居然还胡言是我们丞相府的亲戚,败坏我们丞相府的名声。不止我们郡君生气,连奴婢这个丫鬟都觉得不能忍了。”
  周氏适时的道,“昨晚上相爷说了今天会派人过去,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而且若真是我们亲戚那就更得严办。”
  那老太太没想到孙子得罪的是定国公府,还是被相府二公子亲自捉住,一听周氏要严办的话,她三魂七魄吓走了一半,扑到王氏脚边就开始哭。
  王氏气得不行。不过不是气苏烨华抓了她侄孙,也不是气侄孙不争气,她是气她表妹让她在周氏和苏珍珠面前没了脸。
  周氏说,“没其他的事我和珍珠先离开了。”
  周氏和苏珍珠往外走,那老太太忽然回头对周氏道,“那件事你们都愿意帮我们,现在又没真调戏到那个小姐,你们怎么就不帮了?”
  那件事?
  苏珍珠和周氏对视一眼,两人回头,苏珍珠疑惑问,“我们什么时候帮你了?”
  王氏也疑惑的看向她表妹。她对大房的人还是了解的,就她表妹这家,大房的人会愿意帮他们才怪了。
  老太太抹了抹泪,“就是年前马文错杀了人的那件事啊。”
  周氏嘴角一沉,温和的面容上凛色顿现,“我们怎么帮你了?”
  老太太不知道周氏怎么变了脸,但也照实把话说了。
  原来那个被苏烨华抓住的人叫马文,是这个老太太的亲孙子。
  这马文从小不学无术,长大后吃喝嫖赌更是样样精通。年前,他和另一富家少爷在争一青楼女子的时候错手将人从二楼推到了一楼,当场断了气。
  死了的富家少爷虽然不是什么官宦人家,但也是有点家产的,于是闹到了县衙要马文杀人偿命。
  老太太虽然不止马文这一个孙子,却是最疼他不过,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死,于是她对通州的县尉透露他们是苏家亲戚,她的姐姐是苏丞相的母亲。
  她虽然这样对县尉这样说,但她却不敢上京把这事告诉苏家,只希望这县尉能听了她的话就放过她孙子。
  几天后她孙子就真的被放出来了,那县尉悄悄对老太太说是苏家派人来特意知会过了,还叮嘱她忘了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说,提起了苏家人也是不会承认的。
  她以为苏家是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用权势帮人,所以上次去京城她都没提起这个事。
  马文毕竟杀了个人,被放出来后也不好继续在通州待。过了年后就被老太太送到京城来了,结果刚来就惹了事,还那么巧的犯到了苏烨华手中。
  苏珍珠蹙眉,扭头对周氏道,“娘,这事不对。”
  这种事,他们家不可能会派人去替马文求情。
  周氏给了女儿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对老太太道,“我们家从来没做这种事,您大概是误会了。”
  说完周氏就带着苏珍珠离开。
  苏承宗下午回来,得知这件事既惊且怒,立刻安排人去调查。
  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林泽睿,他道,“老师,这会不会是有人想要对付苏家埋的一个伏笔。”
  苏承宗眸色微敛,“不无这个可能。”
  这件事不复杂,唯一疑点就在那个通州县尉身上。
  苏承宗派人去查这件事的同时还把这件事报给了大理寺。
  宁王得知这件事来了苏家,提起了那个通州县尉,“他曾受过上官家的恩惠。”
  苏承宗道,“我这边没有查出他和上官家有牵连?”
  宁王淡笑,没多做解释只道,“我也是偶然知道。”
  苏承宗看了宁王一眼,他是相信宁王的话的,不仅是因为苏珍珠,而是他觉得宁王不屑对他说谎。
  上官家、德妃、永王……
  他沉沉一叹,苏家终究不能避免。
  宁王对苏承宗拱手,“是我连累伯父了。”
  苏承宗摆摆手,说不上连累,以后宁王真的成了新帝,那他们苏家的荣光还在后面。
  大理寺的效率很高,不过两三天就有了结果:马文杀人一案重新判,通州县尉被罢官。
  那个通州县尉最后仍然没说出是哪个人让他这么做,只说他胆小,人家一威胁他不放了马文就要罢他的官,他就怕了。
  事情传来开,苏承宗大义灭亲的美名传遍了京城。
  一个酒楼的包厢里,安王看着站在他面前而略有不安的杨氏,“这么久了,苏二夫人可考虑清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