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

第94章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第94章

小说: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绪至此,心底深处那一股股一直掩藏着的不详感再度喷薄浓郁,凤瑶神色起伏,面色也逐渐变得复杂开来。
  正这时,国师低沉幽远的道:“大旭内忧外患,上次大盛虽放了大旭一马,但大盛之人皆野心磅礴,一旦凤瑶不按大盛之意行事,大盛要彻底吞并大旭,也不过早晚之事。凤瑶从小不曾接触过政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善处理,再加之对大盛太子心有旧怨,是以,在大盛之事上,摄政王多加提点。”
  这话入耳,无论如何,凤瑶心底都升腾出了几许复杂与不快。
  她着实不知国师青睐颜墨白的理由,但让颜墨白来提点她姑苏凤瑶,自是毫无必要。
  毕竟,即便她姑苏凤瑶以前从不曾接触国朝政,但也不是全然陌生与无从下手,这国师啊,与她好歹也是在道行山共处了好几年,到头来,他不信她姑苏凤瑶之能,却偏偏信上了这颜墨白!
  思绪翻腾,一时之间,心底也沉得越发厉害。
  待得片刻后,颜墨白已垂眸下来,低声平缓的出了声,“国师之言,微臣,定放在心上。”
  他并未明确的回答国师的话,更也不曾明确的许诺什么,仅是突然便来了这么一句,幽远而又模糊,毫无半许实际的意义偿。
  又或许,这颜墨白方才便已表明了态度,其余之事,可能会超出预想,但无论如何,他不会伤及她姑苏皇族的性命,也独独,不伤她一族的性命罢了。
  越想,心底越发的翻腾开来。
  正这时,国师再度幽远至极的出了声,“一人的善与恶,我自是坐不了主,是以,摄政王最终是良善还是凶恶,我虽身为大旭国师,却也掌控你不得。这大旭,本为飘摇,你也曾为大旭上阵杀敌,抛头洒血过,即便心有晦气,也不该拿整个大旭来赌注。”
  颜墨白神色微动,则是片刻,便抬眸朝国师微微一笑,“微臣知国师顾虑,但国师言重了。微臣从始至终,还不曾将大旭当做手中的赌注,也无这能耐。”
  说着,自然而然的垂眸下来,嗓音也稍稍一挑,只道:“国师本为清修之人,仙风道骨,占卜之术也是极为了得,而大旭的命数,国师不是早就算到了吗,如此,既是大旭的命途本该开始平顺了,是以国师对微臣,又何来忌讳。”
  国师眉头微微一皱,幽远的瞳孔也几不可察的沉了半许。
  凤瑶极其认真的朝国师望着,将他一丝一毫的反应都全数看在了眼底,一时间,不详之感也莫名的翻腾,甚至国师那微微皱着的眉,也顿时令她心口发紧。
  不得不说,国师这幅模样,无疑是心底有事,是以,这颜墨白是回答也该是并未应得他的心意,如此,善恶皆在一念间,是否意味着这颜墨白,许是真会不善?
  心底,越发的开始紧张骤缩,凤瑶落在国师面上的目光,也越发的变得复杂深沉。
  正这时,国师已是将目光从颜墨白身上挪开,只道:“摄政王要如何,也自是摄政王之事。只是如今的大旭,的确经不起折腾。”
  “大旭国势如何,微臣清楚。国师也无需对微臣多加提醒,国师的心意,微臣明了,微臣对大旭,也自是感恩念旧。”
  说着,抬眸朝国师从容而笑,似是不愿就此再多言,仅是嗓音稍稍一挑,话锋也跟着一转,“今日入宫,既是已将长公主送至凤栖宫了,也在此见着国师了,是以,心愿已了,微臣,便想先行出宫了。”
  国师嗓音幽远,“摄政王身子不适,多加休息。毕竟,身子本就不利索,是以即便是皮肉伤,也不可掉以轻心。”
  “多谢国师提醒。”
  国师神色微动,似是极为难得的犹豫了片刻,随即从怀中逃出了一只青花瓷瓶朝颜墨白递来,“此药为九转还魂丹,撑不住时吃上一枚,虽能急速救命,但却不可多服,切记。”
  颜墨白瞳孔一缩,目光朝国师手中的青花瓷瓶落来,本是平和从容的神色,此际也突然显得深沉厚重。
  他并未伸手来接,仅是极为难得的垂眸将国师手中的青花瓷瓶静静的盯着。
  待得周遭沉寂片刻后,他才突然勾唇而笑,平缓无波的道:“其实,国师无需太过青睐微臣。心有不平,满身复杂之人,便也不值得国师如此对待。”
  这话一落,不再多言,仅是抬眸朝凤瑶望来,微微一笑,只道:“微臣双腿不便,长公主可否差人将微臣送回府去?”
  凤瑶神色复杂得厉害,冷眸观他,并未回话。
  他依旧满面的平和从容,静静望她,方才瞳孔内的那几缕深沉与厚重,也彻底被他全数敛却,让人再也看不出半分半毫的异样来。
  半晌,国师收回了那只握着青花瓷瓶的手,眉头,竟也是皱得越发厉害。
  凤瑶朝国师扫了一眼,瞳孔一缩,眼见国师不言话,她也是强行按捺心神一番,抬头便朝不远处的殿门望去,扯声而道:“来人。”
  瞬时,不远处的殿门顿时被推开,王能率先迅速而入。
  “差人护送摄政王回府。”
  凤瑶毫不耽搁,低沉出声。
  王能恭敬点头,转身出殿,仅是片刻,便有两名精卫缓步而来,随即极为恭敬的朝颜墨白扶来。
  颜墨白并无任何反抗,极是配合的任由精卫将他扶起,随即,他朝凤瑶与国师皆望来一眼,平和而道:“微臣,告辞了。”
  这话一落,不待凤瑶反应,便已知会精卫们扶他离去。
  整个过程,凤瑶一言不发,目光森然清冷的朝颜墨白的脊背望着,待得他彻底消失在殿外远处后,她才回神过来,目光朝国师一落,低沉而道:“关于那摄政王,国师可是有事瞒着凤瑶?”
  她低沉沉的问出了声,待得这话一落,落在国师面上的目光也越发的沉寂认真。
  国师神色微动,仍未言话。
  待得半晌后,他才稍稍敛神一番,幽远而道:“有些事,不必提及,只因并无意义,毕竟,都是些陈年旧事罢了,多说无益。”
  说完,他逐渐抬眸朝凤瑶望来,“摄政王此人,若能忠于我大旭,定是我大旭百年之福,但若此人不愿为我大旭效力,大旭命途……”
  话刚到这儿,他嗓音拖曳,而后顿住,竟是极为无奈的噎了后话。
  凤瑶瞳孔一缩,目光也顿时一沉,心底也蓦地蔓出了几许冷讽,“依照国师之言,便是我偌大的大旭之国,人才济济,但我大旭的国运,竟只寄托在颜墨白一人身上?”
  说着,冷笑一声,“国师占卜之术虽是了得,凤瑶也对国师评判之事深信不疑,但独独这颜墨白,凤瑶确实不明,这般一个佞臣,何来是我大旭根基?凤瑶便是不信了,缺了一个颜墨白,我大旭竟不能风调雨顺了!”
  大抵是心底冷讽剧烈,鄙夷剧烈,是以连带脱口之话都显得有些激动。
  国师静静的望她,默了片刻,只道:“国之兴亡,定得有力臣辅佐。而今我大旭,本为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且大盛虽是饶过我大旭一次,但凭大盛之人的血性,早晚会再攻我大旭之城。为师,并非是说大旭国运仅寄托在摄政王一人身上,而是要说,如今落败的大旭,若能得摄政王相助,才可免过大劫。”
  凤瑶心底起伏,并未将他这话太过听入耳里,只是冷笑道:“如此说来,国师青睐摄政王,便正是为了这个缘由?只因你信任颜墨白有那本事改变我大旭命途,支撑我大旭免过大劫,是以,你便全然不顾那颜墨白是否有佞臣的本性,便对他毫无防备的青睐?且不说那摄政王深不可测,本就满腹心思,是否可以利用还有待考究,就论我大旭泱泱大国,难不成真会怕了那大盛?便是司徒夙再领人攻我大旭,我姑苏凤瑶定也要拼死拿他的脑袋!”
  这话一落,凤瑶心底越发的起伏,一股股森冷嗤讽之感也在心底彻底的蔓延开来。
  她呼吸有些急促,脸色也因怒气而稍稍变得薄红。
  她着实未曾料到,自己历来敬仰着的国师,这次竟能说出如此荒唐之论来,这般大旭国运仅寄托在颜墨白一人身上的说法,无疑是可笑至极,更也让她对国师失望至极。


第135章 小心提防
  思绪翻腾,目光起伏,浑身,也蓦地透露出了几许煞气。
  只奈何,即便她如此恼怒的言道,国师却依旧满面幽远,似是并未因她这话而影响太多。
  他仅是默了片刻,便朝凤瑶幽远而道:“大旭国运,虽不能寄托在一人身上,但摄政王此人,的确有救国之能。”
  是吗撄?
  如此说来,即便她恼怒不喜甚至怀疑滔天,这国师,仍是要执意的偏向颜墨白了?
  凤瑶唇瓣一勾,嘴角不曾掩饰的展露出了几许讽笑,“颜墨白是否有救世之能,本宫自是不曾知晓,但本宫只问国师一句,国师日日在道行山上闭关修炼,维护我大旭命途,而今,国师可知我大旭五年后,或是十年后,二十年后的命途?”
  国师眉头微蹙,叹了口气,“凤瑶,为师虽能稍测天理,但也终归是平凡之人。为师不可真正毫无差错的测出大旭命途,但也能略有七成的把握测出大旭兴亡。五年,十年的时间太久,尚不能观得天理,但而今一年,大旭之星被略微遮蔽,大旭之旁,则有一枚异星突起,明亮至极,若让那异星真正靠近我大旭,我大旭的阴霾,自会被赶走,大旭国运,自也会被那异星照亮。”
  玄乎之言,凤瑶自是不能仔细揣度,但大概之意,她则是听懂了的偿。
  凤瑶冷笑道:“依照国师之言,便是那突起的异星,便是摄政王了?”
  大抵是凤瑶不以为意甚至冷嗤的态度令国师略显无奈,国师神色微动,再度叹了口气,“凤瑶,且信为师一次。天理虽是不可违,但在天理真正下达之前,尚可去拼搏篡改一番。为师见那摄政王,倒也不像是真正大奸大恶之人,若凤瑶嫩对他稍用法子招好,亦或让他心甘情愿为大旭而为,我大旭国运,定风调雨顺,甚至在这乱世之中,也可安稳立足。”
  他这话,幽长而又无奈,然而那一股股认真与坚定之意,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凤瑶依旧勾唇笑着,冷冽而又讽然,心底深处,也起伏怅惘,复杂不堪。
  她并非全然否定一旦颜墨白那厮忠于大旭,大旭会风调雨顺,安详太平,她否定的是,将大旭命运彻底系在颜墨白一人身上,无疑是可笑可嗤,宛若儿戏。
  思绪,也浓烈的起伏翻腾着,难以平息半许。
  凤瑶沉默了下来,久久不再言话,待得许久后,她才回神过来,强行按捺了心绪一番,随即朝国师低沉出声,“大旭国运如何,自可让以后的事实来证明,此际便将国运彻底系在一人身上,倒也有些不切实际。”
  说着,眼见国师又要言话,凤瑶已是将目光从他面上挪开,满目的兴致缺缺,随即先他一步继续出声,“国师也不必再言。本宫非不近人情且感情用事之人,只要颜墨白能真正为国效力,本宫自不会太过为难于他,但若颜墨白胆敢在我大旭兴风作雨,便是他当真如国师所说的有救国之能,但就凭他那满身佞臣狡黠之气,本宫,也定不会饶他。”
  这话,她说得极为的缓慢,却也坚定决绝。
  国师欲言又止,幽远的目光朝凤瑶凝了半晌,随即缓道:“也罢,你自小便极为聪慧,想来摄政王之事,你也自能好生处理。”
  说完,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