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

第602章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第602章

小说: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想,凤瑶面色也抑制不住的陈杂开来。
  却是片刻,柳襄垂头下来,继续认真之至的道:“上次柳襄对大英左相不曾劫持得手,这次,柳襄定不负姑娘心意,定劫杀大英左相,取得母蛊。”
  凤瑶满目复杂,“东临苍的话,你都听见了?”
  “柳襄方才正于门外,的确听见了。姑娘如今身边无人可用,倘若明夜灯节上的比武大会需有人来亲自挑战大英左相,便非柳襄莫属。姑娘且放心,明夜之中,柳襄定拼尽全力,帮姑娘得到母蛊,救皇上性命。”
  这话入耳,重重在凤瑶心底砸出了阵阵波浪。
  不得不说,这些日子大抵是经历得太多太多,人便也越发感性了些,且对于有些人或事明知不可感性,不可心软,但心境终还是压制不得,忽略不得。
  她并未立即言话,满目起伏深沉的将柳襄凝望。
  待得许久,她才敛神一番,缓缓将目光从柳襄面上挪开,低沉道:“一路而来,柳襄你功不可没。待得明日事成,本宫定遣你回大旭,再让皇上为你,加官进爵。”
  嗓音一落,不待柳襄反应,便将手中瓷瓶朝他递去,“明日之战,你若伤势未愈,定无胜算。瓶内是上等上药,你先好生涂抹,待得明日一早,你便该伤势大好。”
  “谢姑娘。”
  柳襄当即伸手而来,接了瓷瓶,凤瑶瞳孔微缩,继续道:“让门外侍奴为你好生敷药吧,敷完后,再让侍奴将这药送还过来。此药仅此一瓶,需备不时之需。”
  “柳襄知晓了。告辞。”
  柳襄缓缓点头,并无多言,随即便转身离开。
  待得柳襄彻底消失在眼帘,凤瑶这才突然发觉,今日的柳襄,面上竟无任何笑意,整个人浑身上下的风情万种,早已被他全然敛掉挥却,无踪无迹,无处可寻。


第538章 突来骤风
  大英国都,终还是比大旭与大周温暖几许,纵是寒冬腊月的天气,冷风凉人,但也并未如大英大旭那般冻彻人骨。
  只是夜里,国都却突然起了狂风。屋外周遭的花树大肆被吹得摇摇晃晃,簌簌惊人。立在门外守候的侍奴也忍不住低声嘀咕,只道是今夜的风来得太过突然陡峭,无疑是国都十年,都不曾见过。
  这些话虽为细声,但凤瑶则听得一清二楚。突然间,便也响起当时在道路之上初遇东临苍时,便闻那厮说国都的天气温暖如春,并非全然寒凉,如今又听风声鹤唳,倒也觉东临苍当时之言无疑太过自信,普天之下,何来真正一成不变的气候,也如人事一般,何来真正的平寂与安稳,无论哪国,皆是有风起云涌之际罢了,毕竟都为乱世,群雄角逐,策马扬鞭,都是大势所趋。
  屋内,一灯如豆,光影摇晃。
  凤瑶静坐在软塌,思绪幽远,兀自沉默。
  则是不久,沉寂陡峭的气氛里,突然有笛声随着风声交织而来,只是稍稍一听,便觉心有震撼,只觉,风声虽为鹤唳,但那笛声更是鹤唳。
  凤瑶瞳孔微缩,回神过来,待暗自思量片刻,便开始披了外袍起身,朝不远处屋门行去。待得打开屋门,猛烈的风骤然迎面而来,将她身上的衣裙与披风大肆掀起,仿佛也附带着要将她整个人吹走一般。她眉头稍稍一皱,兀自站稳脚跟,则是这时,侍奴闻了声响当即小跑站定在屋门外,微愕的抬头扫她一眼,随即便忙道:“风大,姑娘怎开门了,且快些合门才是,莫要受凉。”
  凤瑶眼角微挑,并无动作,目光顺着前方扫了一眼那光影暗淡却又树木猛烈摇晃之景,只见,昏黄细微的光影里,那些落花被夜风大肆卷起,飘飘摇摇,甚是壮观。而那鹤唳的笛声,起起伏伏,仍还在继续,也不知为何,那笛声入得耳里,竟也莫名勾起了满身的紧然与悲凉,似决绝,自嘲,又似无奈。
  “何人在吹笛?”
  待沉默片刻,凤瑶才敛神一番,低沉而问。
  侍奴们面面相觑一番,片刻之际,便有人恭敬回道:“回姑娘,是公子在吹笛。”
  凤瑶点点头,修长的指尖稍稍拢了拢披风,继续道:“你家公子何处,此际,带本宫过去。”
  侍奴们面色微变,有人忙道:“姑娘,此际风大,外出许是……”
  “带本宫去。”不待侍奴后话道出,凤瑶已再度出声,脱口的语气无波无澜,却又不怒自威,甚至不待尾音全然落下,她已踏步而出,循声而去。
  眼见她态度坚决,侍奴皆是心有无奈,却又不敢太过相劝。自家公子早已吩咐,对这位大旭的贵客不可怠慢,诸事顺从,是以,便是心有劝意,也不敢当真违背这大旭长公主的心意,甚至也明知自家公子夜里吹笛素来有不喜人打扰之规,但此际也不得不权衡着妥协下来,开始纷纷踏步跟随在凤瑶身后,适当指路。
  东临苍吹笛之处,并非在其寝屋,而是在府中南面那四层高的楼阁上。
  此际的楼阁,一灯如豆,光影昏暗,再加之夜风急骤,是以气氛略显得紧蹙寒凉。东临苍的所有侍奴,全在阁楼下方举着灯笼等候,眼见凤瑶一行人过来,几人微微一怔,随即便上前稍稍拦路,略是恭敬紧张的道:“姑娘,此处乃望月阁,寻常仅公子与老夫人尚可上去,望姑娘止步。”
  凤瑶满目幽远的抬头扫了楼阁四层那灯火摇曳之处,漫不经心的道:“你家公子吹笛,如此笛声,何来无聆听之人。正好,本宫闲来无事,便上去做回你家公子的听者。”
  嗓音一落,继续踏步往前,侍奴则略无奈的将她强行挡住,“姑娘不可,先不言这阁楼之处,外人不可擅入,就论公子习性,也是不喜吹笛之际有人叨扰,望姑娘见谅。”
  “既要吹笛扰人,却还不允旁人来扰,你家公子倒也太过霸道了些。”嗓音一落,无心再与在场之人纠缠,仅是蓦地提了内力,陡然飞身而起,却也是刹那之际,四方之中也同时有衣袂破空之声层层而响,待得凤瑶跃身站定在阁楼第四层的凭栏处,已是有两名劲装黑袍之人同时入了阁楼,那两把寒光晃晃的长剑,顺势搭在了凤瑶脖子。
  凤瑶眼睛微微一眯,面露森然。
  瞬时,一道懒懒散散的斥责声陡然而起,“混账东西,怎能如此对待瑶儿姑娘!还不快跪地赔罪,再滚下去。”
  这话虽在斥责,但那懒散兴味的语气,则无半分的斥责之意。
  黑袍之人双双干练收剑,蓦地朝凤瑶跪身致歉,随即并无耽搁,眨眼便飞身而出,刹那消失在了周遭夜色深处。
  那两人,便该是东临府真正的暗卫了。
  堂堂大英的四大家之首,东临府的精卫,果然是个个武功都极是上乘,动作极快,颇有几分出神入化之意。突然,她倒是明了过来,大英太上皇与大英皇帝对东临世家极是尊重,许是不仅因东临世家家大业大,势力磅礴,许还有,东临家的暗卫个个都出类拔萃,不可小觑,又或者,如东临苍这般谨慎性子之人,又何来不在天子眼下提前为东临府安排好退路,亦如……私养兵力,培植亲军?
  正待思量,一盏略是冒着热气的茶盏已是被人强塞在了凤瑶手里。
  凤瑶顺势抬头,便见东临苍正咧嘴朝她温润而笑,薄唇一启,悠悠道:“天冷,瑶儿用茶盏暖暖手。”
  “多谢。”凤瑶随意应付一声,目光便微微一垂,扫向了他手中的短笛,只见那笛子嫩绿清透,质地极是上乘,她瞳孔微微一缩,继续道:“东临公子这玉笛,颜墨白似也有一只。只是,方才东临公子低声极是震撼人心,怎突然间,便停了?”
  “瑶儿在楼下说我笛声扰人清净,我闻之羞愧,何来不停笛。”他笑盈盈的回了话,说着,便把玩儿了一番手中玉笛,继续道:“瑶儿倒是眼尖,不过一眼,便觉这玉笛啊,颜墨白似也有一只。能赌物便想人,看来瑶儿近些日子,着实对那颜墨白想念得紧。”
  略是调侃的嗓音入得耳里,并非正派,凤瑶眉头微蹙,继续道:“是否想念,倒也与东临公子无关。本宫今儿倒想问问,东临公子今夜,何来要趁风声鹤唳之际吹笛?难道,东临公子心情不善?”
  他慢腾腾的摇头,叹息一声,略是无奈的道:“有人欲让我心情不善,我自是心情不善。方才在这阁楼之上,本还有兴立鹤唳风声中安稳夜读,修养身性,不料骤风不曾将灯笼刮走,倒将一只大鹰刮了来。”
  “大鹰?”凤瑶猝不及防一怔,饶是再怎么有心理准备,也未料东临苍脱口之言便是这话。
  “是啊,大鹰。毛羽噌亮,哼,好家伙,平白长了那么大双翅膀,竟还斗不过骤风,还被骤风吹得摔在了阁楼上,倒是无用得紧呢。且瑶儿也不知,我手中这玉笛啊,便是从那废物的脚上取下的,这笛子通体透明,质地极好,本也是极好的上乘之笛,竟被人系在大鹰的腿脚,你说,是不是有人脑袋发热,暴殄天物?”
  这话入耳,凤瑶面色陡然一变,当即将他手中的玉笛抽过来,仔细打量。
  则是片刻,她满目深沉的朝东临苍凝来,“黑鹰呢?”
  “昏了。”
  “昏了?”
  凤瑶瞳色一紧。
  东临苍慢腾腾的点头,“这么大的风,那黑鹰撞晕也是正常嘛。此际正被叶航照看着,就不醒用肉唤不醒它。”
  “黑鹰此际何处,本宫要去看看。”不待他尾音落下,凤瑶便低沉出声。
  东临苍叹息一声,深眼凝她,却是突然不说话了,待得凤瑶正要踏步自行入得阁楼屏风书柜之后寻视,东临苍则一把拉住了她袖袍,压低了嗓音道:“黑鹰腿脚有箭伤!”
  凤瑶蓦地收势,满目起伏。
  东临苍继续道:“瑶儿你越是着急黑鹰,便越是容易引人猜忌。待叶航将黑鹰弄醒,便会即刻送它走,装作是黑鹰自行误闯东临府邸,并无特殊。是以,探望黑鹰,瑶儿便莫要去了,那东西历来被那小子调教得厉害,何来被这么点小伤便要了命。我还是以为,瑶儿此际最该关心的,是你手中这玉笛。”
  凤瑶静立在原地,兀自沉默。
  东临苍那压低了的嗓音继续轻飘而来,“风声鹤唳,倒也适合聊话,毕竟啊,外人便是有千里之耳,倒也不易在风声中听清旁人之话呢。呵,我今夜铿锵一曲,虽是扰人,但若不扰人,何来能故意让某人察觉我心有慌乱,何来能引瑶儿亲自过来。”
  “让某人觉察你之慌乱?”凤瑶眼角一挑。
  东临苍勾唇笑笑,继续道:“让某人觉察我之慌乱,是因如今国都乱世,我东临府太过风平浪静便不正常了,若我在帝王与颜墨白之争中心有慌乱无奈,矛盾重重,才是最为正常之反应呢。再者,我素来也是知晓那小子极擅吹笛,笛声缥缈婉转,可绕梁三日,只不过,如此紧烈的气氛,那小子竟让黑鹰冒险带了这么只笛子过来,想来,是有深意呢。就如‘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话,表面是要以玉笛怀念往昔风光美好,也是心有惆怅,但实则,则是玉笛一到瑶儿之手,两人相思便可传达,惆怅便可抹却,怀念啊,便可触到你身边,可达成了啊……”
  冗长的一席话,逐一往凤瑶耳里钻。
  凤瑶越听面色越是起伏,待得东临苍嗓音一落,她已是满面复杂翻腾,心如雷鼓,平息不得。一道道突然而来的震撼感也似要穿透心脉,将她整个人都撕碎一般。
  眼见她如此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