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农家姝 >

第39章

农家姝-第39章

小说: 农家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回的,要不然那些货卖不完,积在那里不看着,保不齐会虫蛀或者发霉。”小妹边说着,边从马鞍上拿下包袱,经过市集的时候,她买了些糕点和果脯。
  于安尝了一块就不吃了,让她带回去慢慢吃。
  “这么麻烦,才懒得带回去,你不喜欢就拿回去扔了。”小妹说着,将包裹推到他面前。
  于安嘿嘿笑着答好,又捡了一块塞进嘴里,剩下的再小心包好,带回去慢慢吃,才舍不得扔。
  于安问温秀才近况,问大妹近况,问二妹近况,问二妹丈夫近况,问二妹儿子近况,独独没问小妹的,小妹嘟起嘴,不满道:“亏我劳心劳累给你看店,你怎么不关心关心我?”
  于安奇怪道:“你不是挺好的吗?”都看见了,还要问吗?
  小妹恼他榆木脑袋不开窍,赌气站起来牵马,于安突然记起一件事来,让她等等,起身飞快地往军营里跑去。
  小妹原想:不等他算了,但是又想知道他捣什么鬼,转身踢了大柳树一脚出气,攀着枝条一片一片地扯叶子,扯了许久仍等不到他出来,一用力把整个枝条都折断了,甩到一边,摸着马脖子呢喃道:“马儿啊马儿,等到那个小子出来,你咬他一口好不好?重重地咬他,一口不行就两口,两口不行就三口,咬死他!”
  等到于安从军营里牵出一匹马来,小妹又迎上前,好奇道:“你要去哪里?”
  于安开心道:“刚才碰到我们将军,给了我一天假期。”说着,从腰间摸出一个荷包塞给小妹。
  小妹接过来放在手上掂了掂,颇有分量,打开来看,发现都是五两一锭的整银,粗略数了一下,少说也有六十两。
  “都是我攒下来的。”于安笑说道。
  “那就好好留着呗,攒媳妇本。”小妹系好荷包,还给他。
  可是于安不接,执意要给她。小妹离家的原因,于安是知道,他清楚小妹之所以这么拼命,就是为了还家里的债,六十两不是小数目,但是在一千两面前只能算杯水车薪,所以还要继续攒下去。
  小妹也不客气,直接揣在怀里,心情又快活起来,邀请于安去她家吃饭。
  军营离温家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跑马需要一个时辰。经过集市,小妹大鱼大肉买了许多。
  东塘村很小,小到一个陌生男子进了村口,走几步来到温家门前,温秀才小女婿来探望老丈人的谣言已经传到村尾,村里人三个两个探路过来张望,闹得于安禁不住红了脸,好在他肤色太黑,并看不出来。
  温秀才对于于安只限于听过名字和事迹,知道他是小妹的东家,考中了武榜眼,现在在为剿灭水寇一事劳心劳力,今日得见本人,看出他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当下老怀欣慰,觉得小妹看男人的眼光总算正常了一回。
  家里有客人,易婶子过来帮忙做饭,温秀才便和于安在厅堂里喝茶聊天。
  来到南越郡已半年有余,可是大规模的战役还没打过一回,那帮水寇贼得很,通常都是小规模抢劫,干完就跑,水寇仗着对这一片水域熟悉,时不时跑出来捋水军胡子,摸完立马逃窜,三两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水军被他们七拐八拐绕得迷失方向,挫败得很。
  温秀才不关心战事,他只关心小妹的终身大事。尽管小妹没提一言半语,但是字里行间里,温秀才还是咂摸出小妹的一点小心思,没见到真人前还有点担心,见到真人后就完全放心了。温秀才觉得这场战事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提前把两人婚事给办了,让小妹早点怀上娃,趁着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可以替他们多带几年孩子。
  温秀才和声地问道:“对于亲事,你有什么打算?”
  “亲事?”于安疑惑,以为他指的是自己和苏慕亭的,支支吾吾道,“还不急……”
  “怎么不急?”温秀才看见他这个样子,以为他对小妹不是认真的,遂着急道:“阿柔都快二十了!”
  于安这才明白温秀才指的是自己和小妹,更不知道怎么回答,窘得手脚都不知道怎么安放。
  小妹在灶下一直留意他们的讲话,遂站起来打圆场道:“很快就吃饭了,谁帮忙把碗筷摆一下。”
  于安自告奋勇站起来,算是找了个台阶下来。
  然而直到一顿饭吃完,温秀才还是阴沉着一张脸,于安觉得很尴尬,不好久待,起身告辞离去,小妹送他出村口。
  等到小妹回来,温秀才立即把她叫进房里,怒问:“你们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你都快二十的人了,玩心还这么重!”
  小妹挥挥手,打太极道:“哎呀爹,你就别管了!”
  气得温秀才猛拍桌子,骂道:“我是你爹,不管你,还有谁管你?!你立马找他说清楚,行就不行,不行就断!”
  小妹不耐烦道:“肯定不行的啦!”人家早就有未婚妻了。
  “那就一刀两断,以后不能再见面,要不然你爹死给你看!”温秀才撂下狠话,气冲冲从房里出来,看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易婶子立在门口,忍不住抱怨道:“好好一个女孩子,把年纪耽搁大了,还把名声搞臭了,以后还有谁敢要她?”
  易婶子摇头叹气:这个小女儿真是这个家前世的冤孽,专门来讨债的。

  返京

  瑞瑞在上京待过一年,温家也就这么个小孩,自然全家人围着他转,大妹在用钱方面很大方,凡瑞瑞在吃的、用的上面都是买最好的。东陵县再富庶也比不过上京的销金窟,尽管华氏掏心窝子地对瑞瑞好,变着花样给他买东西,瑞瑞起先瞧着好奇,后来新鲜感没有了,也就失去了兴趣。可怜华氏一面花着钱肉疼,一面又讨不了孙子欢心,不禁便有了怨气,把东西全都送给小虎。
  小孩子忘性大,不管以前多么粘人,一年不接触,再相见便变得生疏,但是华氏不管,她怀疑是温家人挑唆的原因,于是忍耐了几天又故态复萌,明里暗里拿话挤兑二妹。
  温秀才看见小妹就要念叨与于安断交的事情,小妹不胜其烦,感叹岁月除了催人老之外,还会扭曲性别,温秀才原先怎么说也是个志存高洁的文人,如今能一头扎进大娘堆里侃侃而谈。
  温秀才还隔三岔五提上猪肉去媒婆家串门,想要就近把小妹嫁出去,可惜小妹名声在外,大家一听是温秀才家小女儿,没见面就先被吓走,愁得温秀才每日要照着三餐的频率叹一叹。
  小妹在家里待不下去,想回上京,但是温秀才这次不想走了,小妹于是找到县衙,看看二妹这边情况,要是她还不想走,就让她自己想办法回去,反正她是一刻也不想呆在家里了。
  二妹听小妹说大后天就走,自然求之不得。她也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了,这次回来看华家处处不顺眼,看华氏不顺眼,看小妾不顺眼,看小妾的霸道儿子不顺眼,特别是华归,明明瑞瑞才是他的亲儿子,可是他却对那个外种拖油瓶比对瑞瑞还亲。
  以前在家的时候,华归一个月也就五六天进自己房,每日对着镜子梳妆,不免有些失落难受。可是这次回家没到十天,华归晚晚来找自己,她竟然生了厌烦之心,连床事都觉得成了折磨。
  二妹想不通为什么,但是一想到在上京时候的轻松自在,每月还有工钱拿,回到家不但从早干到晚,不给工钱,不受一句辛苦话就算了,还要忍受婆婆逮着机会就挑毛病的谩骂,顿时觉得生活就像一口被绑死的大布袋,她被罩在这口布袋里面,只有憋屈和黑暗,像蝼蚁一般卑微。
  晚上入睡前,二妹同华归说起小妹想要回去的事,道:“路上要走一个多月,再迟怕赶不上开学。”
  不同于上次,这次华归倒答应得勤快,吩咐道:“你不妨跟小妹多学学,心思活络些,上京是富贵地,一块招牌掉下来都能砸死几个京官,又占着大姐这么好的人脉,多跟着她四处走走,结交些贵妇人,替为夫把官运搞上去。”
  二妹帮他宽衣解带,又半跪在脚踏上替他除掉鞋袜,起身去吹烛台上灯火。
  华归见她不答话,已有些怒气,一年多不见,这软包子脾气见长,只是分离在即,又要她帮自己做事,遂也不好翻脸说硬话,只好再次叮嘱道:“俗话说,有钱的不如当官的,你在外头就算赚得跟大姐一样多也没用,为夫仕途上去了,你这个官夫人才有面子是不是?等到为夫得志了,给你请个诰命夫人的头衔,岂不威风?”
  二妹不想他再啰嗦下去,只好应付着答应。
  温秀才不回上京,但是他准备了一封信,让二妹一定要原封不动交到大妹手上,而且一再叮嘱不能让小妹知道。
  小妹猴精的一个人,怎么会发现不了?不但发现了,而且里面写了什么内容,也猜得八九不离十,无非是让大妹给她再找份工干,让大妹一定要监视着她搬离于家,让大妹在上京给她找个婆家……
  上路之后,小妹让二妹把信给她。二妹一个劲说没有,只是她不擅长撒谎,说假话的时候不敢看别人眼睛。
  小妹也不跟她较真,在一个小镇投宿时,看见客栈旁边店铺有卖木剑的,于是买过去了一把。
  等到吃过晚饭,二妹下去给瑞瑞准备洗澡水,小妹挪到瑞瑞旁边坐着,拿出木剑引诱他,“帮小姨把你娘藏在包袱里的信拿出来。”
  瑞瑞放下笔墨正襟危坐,严肃地拒绝小妹:“为了私利而去偷东西,是为不义,偷拿自己亲娘东西,是为不孝,小姨要我做一个不义不孝的人吗?”
  好小子,竟然跟他小姨嚼起文字了!她要是不小露一手,还当她小姨没念过书?
  小妹也学着绷起一张脸,义正言辞道:“你亲娘包袱里明明有信,却骗她亲妹妹我,是为不信;你亲娘见我苦苦哀求,仍然不把信给我,是为不仁;而你既然知道自己亲娘做错了,却要帮她一起错下去,是为愚孝,见你小姨这么可怜而不帮一把,是为无礼。”
  瑞瑞歪着脑袋想了会儿,觉得小妹讲得也没错,遂勉强点头答应,“把剑给我。”
  小妹把小木剑双手奉上,催促道:“快去快去!”
  瑞瑞撅着屁股下地,抱着小木剑乐颠颠跑去自己房里,又蹬蹬蹬抱着信跑回来,小妹摸摸他的脑袋,夸奖道:“好孩子,等回家小姨教你功夫。”
  “我不要小姨教!”瑞瑞把头摇成拨浪鼓,“我要于叔叔教。”在他心目中,未见面的武榜眼于安才是真英雄。
  二妹在隔壁喊瑞瑞过去洗澡,瑞瑞一定要小妹亲口保证等于安回来,说服他教自己功夫,这才兴奋地跑回隔壁。
  连信纸都没展开看一眼,小妹当场就把信撕成粉碎,扔进夜壶里。
  二妹木头愣子一个,途中一直未发觉丢信之事,一直等回到京城,要把信件交给大妹了,却左右翻找不到,找来瑞瑞一盘问,便问出了始终,遂找小妹索要。
  “什么信?”这时候轮到小妹装糊涂,“哪来的信?你不是说没有吗?”
  论打嘴仗,二妹哪是小妹的对手,啊了半天,啊不出一个因果,只好作罢,稍微和大妹提了提,便当过去了。

  宠物

  南华王府小郡主要出嫁,南华太妃指明嫁衣要放在金银绣庄做。南华太妃与秦姑娘有交情,小郡主的丈夫又是宫里的三皇子,金银绣庄不能轻视,遂大妹和苏慕亭一同前往南华王府丈量尺寸,并商量嫁衣样式、花色等。
  南华郡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