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陛下总想碰瓷我 >

第13章

陛下总想碰瓷我-第13章

小说: 陛下总想碰瓷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夫极有眼色,牵了两匹乌孙马和一匹红色大宛马来,他虽是第一次见傅彦行,但见他通身气质,知道不是简单人物,便将名马牵出来。
  傅彦行瞥他一眼,心道还是个会做事的。
  霍璇两眼放光,眼馋地看着这匹神骏,有些跃跃欲试,但想到这军营里都是父亲的人,她今日要是骑了大宛马,以后就别想进马场了,只得放弃,眼带不舍,瞧瞧马儿又瞧瞧傅彦行,意思是真可惜,你骑不到这么好的马了。
  她还惦记着涟歌说他身体不好不能骑马的事呢。
  傅彦行一直距她十尺开外站着,感受到她的目光也置若未见,略抬下巴指指大宛马,问涟歌,“你敢骑吗?”
  涟歌和霍璇都愣了愣,半晌涟歌才道,“敢。”她骨子里也是喜好名马的,且自负骑术,自然是敢骑的。
  傅彦行沉沉的目光中泛起不明显的笑意,却道,“可惜宝马配英雄,你还是去骑那两匹吧。”
  涟歌:……
  合着这人就是为了调侃她不能骑大宛马?
  说话间霍璇翻身乌孙马背,往内校场而去,内校场里时常有士兵操练,涟歌担心她冲撞到人,顾不上傅彦行,身姿矫捷地越上马背,疾驰而出。
  她今日穿的男装,鸦青色绣兰花暗纹的锦衣,头发用碧色玉环束成马尾,身姿挺拔如玉树,虽未长成,却自有一股雪雕玉琢的精致。
  傅彦行略微眯眼,望着她的背影,直至看不见了,才对流安道,“走吧。”他既然“身体不适”,也不好在这全然陌生的军营里策马驰骋。
  涟歌找到霍璇的时候,她正牵着马垂头丧气的跟在霍璟身后。
  涟歌自马上下来跟霍璟打招呼,问他,“阿璇这是怎么了?”
  霍璟剑眉微蹙,正在呵斥霍璇,“横冲直撞,目无法纪。”
  他今日恰巧在营中操练士兵,她们来的时候他便得了信,只当时他正在内校场检验□□营的骑射,只得等队伍休整时才能抽空接见她们。
  未曾想老远便见自家妹妹将乌孙马骑出汗血宝马的气势,不管不顾朝着内校场冲过来,眼看着就要撞进人群,惹的训练场上的士兵人侧目,他来不及出言阻止,只得一个飞身越上马背,勒紧缰绳,才避免一场骚乱。
  “将军家的闺女骑着马在军营里横冲直撞,这是谁教你的?”霍璟板着脸,下颌收紧昭示怒意,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被父亲知道,仔细你的皮。”
  霍璇耷拉着脑袋,她刚刚也是忽然鬼迷心窍了,知道是自己莽撞,乖乖认错,“我知错了,眠眠还在这呢,你倒是给我留点面子啊。”
  霍璟看了涟歌一眼,没好气道,“你从小在人家面前闹的笑话还少吗?现在才想起来要面子,会不会太晚了?”他肯这样说,明显是气消了,霍璇赶紧识趣的下台阶,“是,我丢了我们霍家的脸,在这里给霍家公子赔不是了。”
  “噗嗤。”涟歌忍不住笑出声来。
  霍璟瞪霍璇一眼,才问涟歌,“你表哥呢?”他收到的消息里便是有她表哥的,来者是客,他该接待一下。虽军营不是让人做客胡闹的地方,但现在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便也没那么死多规矩。
  涟歌刚刚就顾着追霍璇了,哪里还想得起那位公子,只好道,“我表哥……身体不适,应当在马车里歇着。”
  霍璇想起涟歌交代的话,有心卖乖,“哥,眠眠那位表哥可是偷偷从京城里跑来玩的,过几天就走,你可别在萧洵面前说漏了嘴。”
  霍璟哪像霍璇那般好糊弄,用探究的目光看得涟歌头皮发麻,他心中疑惑,却不动声色,点点头,“自然不会。”
  陪着她们绕着马场赛了几圈马,霍璟不便多耽搁时间,叮嘱霍璇别再胡闹就走了,剩两个姑娘还在马场上玩。
  其实霍璇并非无理取闹之人,只是今年开始她父亲再不允许她随意出入军营,新出生的大宛马也给了霍璟,她有些厌恶自己的女子身份,心中不快,又被傅彦行那句“宝马配英雄”刺激到了,才不管不顾横冲直撞的。
  “阿璇也想要大宛马吗?”涟歌知道她的症结。
  霍璇摇头,她哪里会计较一匹马,不过是觉得命运不公罢了,“或许我只是想要一个女子也能堂堂正正出将入相的机会,而不是只囿于后宅。”
  涟歌在家中也是百般娇养着长大的,却也理解她的想法。
  萧元敬和林氏是比较开明的父母,允许她学自己喜欢的,也从来不限制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是相对的。她能上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但就算是想学医,父母也只是让她自己看书学习,不同意她真的去医馆做学徒,更遑论是像个真正的大夫一样开诊治病。
  霍璇八岁就出去军营,也学了一身好本事,但霍将军却并未想过让她真的上战场,哪怕现在天下太平,并不需要她上战场。
  现今社会大环境说是开明,对女子要求却依旧严苛,太多条条框框限制女孩儿做不了只凭借自身便能立足社会的人,她们只能冠上“某某之女”“某某之妻”这样的名头。
  日头渐浓,涟歌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联想到霍璇所说的场景,有些动容,眼中溢出淡淡光辉。
  “会有这么一天的。”她说。
  今日是萧元敬和萧洵归家的日子,涟歌只待了两个时辰便辞别霍璇,出了军营却不见傅彦行和流安,有些疑惑,“那位公子呢?”
  她还没给他诊脉呢,怎人就走了?
  虽然她也觉得就这么干坐着等她近两个时辰是一件很难为人的事,可他来找她,却又不等她,是为什么来?
  莳花还有些摸不清状况,但莳萝先前敲打过她不要多问,便也很乖觉,“约一个时辰以前,那位公子见了个侍卫便走了。”
  涟歌知道这样的人物多半是神神秘秘的,也不在意,唤车夫驱车回家。
  萧元敬和萧洵已经回来了,知道她是和霍璇约着出门,萧元敬没说什么,偏萧洵嘴坏,装腔作势诉苦,“去了一趟颖阴,鞋都磨坏了,还以为回来就能穿上新鞋呢,谁知那位说好给做鞋的妹妹居然天天往外跑,也不知鞋样有没有描出来。”
  萧洵其实是颇稳重妥帖的一个人,好读诗书,通武艺,帮着萧元敬办公事也办的漂亮,在外人面前是沉稳冷静,名声在外的少年英才,在妹妹面前却永远没个正形。
  涟歌无法,只好叫莳花去房里将做好的新鞋拿出来,一人一双发给萧元敬和萧洵,她除了那几次出门,其他时候都是窝在家里认真做鞋的。本想等中秋那天再拿出,但被萧洵打趣,就忍不住想为自己正名,“我早就做好了,爹爹,哥哥,中秋节快乐。”
  萧元敬大手摩擦着手里的鞋子,黑缎鞋面,双层厚底,脸上漾开满意的笑,“瞧这针脚,是眠眠亲手做的没错了。”
  萧洵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还真省事,一双鞋抵一个节日礼物。”
  “你们都有鞋,我还没有呢。”林氏帮腔,“坏丫头,厚此薄彼,也不知道给娘亲准备礼物。”
  自是言笑晏晏。
  夜色未央,灯火阑珊,如玉的月盘高挂夜空,撒下一地清辉。
  与太守府的其乐融融相反,城南的宅子里,气氛冷肃的可怕。傅彦行长袍大袖,站在台阶上睨着地上的黑衣人,眼中有冰雾蒸腾。
  “你主子派你来做什么?”他语气也十分冷肃,看着那人的眼神不带一丝温度,如同在看一个死人。
  黑衣人静静地躺在地上,下颌骨被卸,手脚筋脉被挑断,想自裁也不能,双目紧闭,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膛还在显示着他还活着的事实。
  灯火明灭间傅彦行忽然笑了。这一笑,如同明媚和煦的春光终于登上天山,在顶端漾起温暖的风,融化一地冰雪,将冷意全部凝结在眼里。
  “你不说我也知道。”他抬起右手,衣袖翻动间,小指上有一条淡淡的疤,从袖口里掏出一颗黑曜石,那是他下午被这群人围攻之后捡到的。
  圆润晶莹的黑色宝石在修长的大手中间滚动,傅彦行静静看了半晌,蓦地将珠子碎成齑粉。
  傅彦行推开门走了出去。
  八月十三的月亮灿烂光明,圆满如盘,映着如墨的苍穹,造物主用银辉将夜空织成最华美的锦缎,星子散落,给寂静的夜赋上无声的喧闹。
  “殿下。”徐立迎上来,他此前接了任务外出,下午接到傅彦行遇刺的消息才匆忙赶回,“里头的人怎么处理?”
  “杀无赦。”


第17章 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宜嫁娶,开市,祈福,斋醮,是万中无一的好日子。
  涟歌早早地就被林氏叫醒,要一起做月饼。这是他们打金陵来时带的习俗,过中秋时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参与制作月饼,祈求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萧元敬今日休沐,和萧洵一起剁馅料,林氏在嬷嬷帮助下搓面粉做饼皮,每搓好一个,涟歌便舀一勺馅儿放进去。
  萧家人情往来多,林氏做了不少,除了留些自家吃,剩下的分成十来份,派人装好往交好的各府去送礼。
  涟歌亲自装了一盒卖相最好的,对下人道,“这盒送到霍家去。”里头有一个红豆馅儿的是她亲自搓的,霍璇爱吃红豆。
  萧洵手上动作一顿,眼中是遮不住的笑意,又往盒子里添了一个红豆馅儿的月饼,“你和霍璇关系真是好,可惜没让你托生到霍夫人肚子里让你和她做姐妹。”
  林氏嗔他一眼,“这话说的越来越没规矩了。”
  涟歌难得不与他拌嘴,唤人又拿了一盒月饼带回云亭月榭去。
  “娘亲,晚上我想出去玩。”中秋佳节,普天同庆,每一年的今天濮阳城里都要举办花灯会,很是热闹,涟歌意动非常。
  “叫你哥哥陪你。”林氏不打算拘她,她和萧元敬也是要出门的,只不过她是约了长史夫人,萧元敬则要和同僚去客满楼饮酒。
  “好。”涟歌冲萧洵眨眨眼睛,意思是辛苦哥哥了。
  这一夜的月亮完美的令人心醉,又大又圆,亮如白玉,高高挂在天空,将光辉撒向大地,时时炸开的烟花在天空绽放,衬得玉壶般的满月更加璀璨。东风吹散千树繁花,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街上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整个城市亮如白昼。
  人群摩肩擦踵,拥挤喧嚣;仿佛所有濮阳人都出动了。濮阳不似金陵那般温雅含蓄,况且今日中秋,不少年轻男女都结伴而行,拉着手笑的你侬我侬,连平日里矜持羞怯的姑娘们都大胆起来,有女子拦着萧洵大胆表白:“公子可有心上人?”
  涟歌还小,且有萧洵护着,倒是没有不长眼的男子上前搭讪。
  “噗嗤。”涟歌偷笑,抬起眼睛瞧见自家兄长黑了脸,脸色不善地对那姑娘道,“没有。”
  那姑娘闻言笑意更浓,往萧洵怀里塞了一张手帕,羞怯道,“我名唤婉君。”
  萧洵目光游离,不懂怜香惜玉,“在下尚且无意婚配,不敢承姑娘厚爱。”
  那姑娘仓促间双目泛红,又很快强做释怀,“是小女唐突了。”
  待她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不见了,涟歌才学着话本中的歪话,“哎呀,郎心似铁啊。”
  “郎心似铁”的萧洵抬手给了她一个爆栗,“瞎说什么。”
  路过面具摊的时候,涟歌被五花八门的面具吸引得挪不动步子,今日本就是陪她出来玩的,萧洵也耐着性子等她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