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贵婿 >

第5章

贵婿-第5章

小说: 贵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闱结束,沈渠请夏举人到家中坐席,几杯小酒下肚聊到儿女婚事,夏举人很兴奋,提议将他的女儿嫁到沈家。
  沈渠一直都很赏识夏举人的才学,他相信夏举人教出来的女儿一定是个好姑娘,欣然应允。
  当时杜氏已经病逝,沈廷楷又十分听父亲的话,这门婚事就成了,沈渠还因此得了个高风亮节、不嫌贫爱富的美名。
  得了好儿媳又得了好名声,沈渠心情不错,一直旁观的宋氏皱起了眉头。
  自打进了沈家,宋氏对沈渠敬重有加,沈渠不喜铺张,她就收起了金银首饰素面朝天,沈渠希望妻妾和睦,她也不与正室争宠,唯独在子女教养上面,宋氏不太赞同沈渠的做法。沈渠不喜厨房大鱼大肉,宋氏就偷偷给两个儿子开小灶,沈渠教导孩子们要像他一样刚正不阿,宋氏私底下告。诫亲生的两个儿子,为人处世该变通就变通,千万别一根筋走到底。
  从未向沈渠提过任何要求的宋氏,终于在沈廷楷成婚后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沈三爷、沈三爷的婚事必须经过她的首肯才能定下。
  沈渠早已习惯了宋氏对他千依百顺的样子,安分守己的小妾突然就要干涉儿子们的婚姻大事,夫权被挑衅,沈渠很不高兴,厉声训斥了宋氏一顿。
  宋氏冷笑三声,亲手将沈渠推出门外,扬言沈渠不答应,那就别再进她的屋。
  沈渠傻了眼!
  杜氏已经死了,沈渠后院就剩宋氏一人,清高的沈大人又不想再找别的女人,僵持三个月后,沈渠受不了了,于一个月黑风高丫鬟们都看不清他脸色的夜晚敲响了宋氏的门。也正因为这件事,沈二爷、沈三爷才分别娶到了现在的名门之女。
  而且,自打这件事之后,宋氏就成了沈府唯一不怕沈渠的人了。前几年沈渠嫌每日来往宋氏的桐园太麻烦,让宋氏搬到他的正院住,两人一起吃一起睡,宋氏却嫌老爷子吃穿住都寒碜,硬是没搬,继续花着她的私房钱过着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好日子。
  。
  沈卿卿领着弟弟,熟门熟路地来到了宋氏的桐园。
  三房归来,桐园这边提前得到了消息,宋氏身边的李嬷嬷早在院子里翘首期盼了。见到沈卿卿姐弟,李嬷嬷高兴地一拍大腿,边往外迎边扭头对上房喊道:“姨娘快出来!七姑娘、四少爷来瞧您了!”
  沈卿卿笑了,祖母这边啊,光李嬷嬷一人就够热闹的了。
  “嬷嬷,三年不见,您怎么越长越年轻了?”进来院子,沈卿卿甜甜地道。
  李嬷嬷笑得脸上开花,瞅瞅如花似玉的七姑娘,再看看虎头虎脑的四少爷,真是越看越喜欢。
  “四少爷,你还记得老奴吗?”李嬷嬷弯腰,逗沈望道。
  沈望上次离京时才两岁,当然不记得,傻乎乎地摇摇头。
  沈卿卿教弟弟喊嬷嬷。
  说话间,堂屋门前多了一道身影,沈卿卿抬头,就见阔别三年的祖母站在前方,目光慈爱地端详她呢。
  “祖母!”沈卿卿丢开弟弟就跑了过去。
  宋氏张开手臂,笑着抱住了她的小孙女。
  “祖母,我好想你。”沈卿卿仰起头,清澈的杏眼里满满都是久别重逢的欢喜。
  宋氏点点孙女的嘴角,无奈地提醒道:“小点声,被你祖父听见,他该训咱们忘了规矩了。”
  沈卿卿撇嘴:“他又不在家。”
  宋氏只是笑,手指落在沈卿卿清丽的眉眼,她轻声赞道:“长大了,比你娘年轻时还漂亮。”
  “比娘漂亮,跟您年轻时候比呢?”沈卿卿娇娇地问。
  宋氏佯装回忆了片刻,然后摇摇头:“照我还差点。”
  沈卿卿扑哧笑了,不过,看着年过五旬却依然风华犹存的祖母,沈卿卿完全能想象的出三十多年前的祖母会有多美,也能想象出老古板祖父是怎么破的戒。
  “姐姐,我也要认祖母。”
  娘俩亲近时,底下忽然响起沈望瓮声瓮气的声音,沈卿卿刚要气气弟弟,宋氏已经松开她,弯腰去抱幺孙了:“望哥儿可算回来了,祖母想你想的都快吃不下饭了!”说着,宋氏吧嗒一口亲在了男娃的脸蛋上。
  沈望开心地笑了。
  沈卿卿嘟嘴抱怨:“祖母都没亲我,您重男轻女!”
  宋氏一指头戳在小姑娘的眉心:“我若重男轻女,会把你惯成今天的模样?”
  沈卿卿装糊涂:“我什么模样?我多好啊,长得好看又精通琴棋书画……”
  话没说完,她自己先笑了。
  “走走走,屋里聊,别在外面晒日头。”
  。
  沈卿卿姐弟俩在桐园吃了午饭,饭后顺势在这边歇晌了。
  沈望睡得很沉,沈卿卿觉浅些,一缕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就醒了,睁开眼睛,就见祖母坐在床边,手握团扇正在替他们姐弟扇风。
  “祖母,你怎么不睡?”沈卿卿慢慢坐了起来,轻声问道。
  宋氏瞅瞅里侧的孙子,目光温柔极了:“三年没见了,祖母多看看你们。”
  沈卿卿莫名心酸,跪坐过去,她抢过祖母的团扇反过来替老人家扇:“您歇着,让孙女孝敬孝敬您。”
  宋氏很欣慰:“卿卿越来越懂事了。”
  说到懂事,沈卿卿愁上心头,一边摇着团扇一边小声嘀咕道:“祖母,这几年我娘给我添了很多首饰,若是不能戴,那多可惜啊,您说是不是?”
  小姑娘的心思太好猜,宋氏失笑,点头附和道:“是挺可惜的。”
  沈卿卿立即扑到了她怀里,软声央求:“那您好好劝劝祖父吧,让他安心当他的阁老,别管我们姐妹穿什么了。”
  宋氏摇头:“你上面六个姐姐都听祖父的话,我若替你求情,他一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回头再训你爹爹一顿。”
  沈卿卿急了:“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我才不想天天打扮得跟女道士似的。”
  宋氏逗她:“你打扮得那么漂亮,是想给谁看吗?”
  沈卿卿哼道:“为什么一定要给谁看?我自己喜欢,难道祖母不喜欢那些绫罗绸缎珍奇首饰?”
  宋氏自然喜欢,她也有办法对付老爷子,只是她一个姨娘深居后宅,反正也见不到几个人,犯不着为这个跟老爷子置气。至于底下的孙女们,前面六个都比较老实,等了这么多年,就小七有胆量挑衅老爷子了。
  “真不怕你祖父?”宋氏笑着问道。
  想到祖父威严的模样,沈卿卿不吭声了,却也不甘心地嘟着嘴。
  宋氏便俯身,在孙女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
  红日渐渐西垂,笼罩京城一日的闷热暑气终于被晚风吹散了。
  内阁之中,柳阁老放下刚刚拟好的折子,一抬头,发现同僚沈阁老沈渠也还没走。
  “你家老三今天回来吧,你怎么不早点回府?”柳阁老好奇地问。
  沈渠头也不抬地道:“三年没见而已,又不是十年二十年。”
  柳阁老算是服了,理理桌案,他先走了。
  沈渠继续审阅奏折,直到剩下的四道折子都批注过,他才捶捶酸痛的腰背,慢慢站了起来。
  天边已经变成了青蓝色,最后一抹夕阳即将消失。
  沈渠不禁加快了脚步。
  宫门外沈家的车夫早就等着了,沈渠上车后,听见车夫嗖嗖的甩鞭声,他沉声道:“慢点开,小心撞人。”
  车夫担心老爷子着急回家才想加速的,既然老爷子不急,他就继续慢慢赶车了。
  车厢里,沈渠几次皱眉,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待马车拐进沈府所在的巷子,天彻底黑了。
  沈渠叹气,这事弄的,他不急着看老三,可他想三房的孙子孙女啊。
  念头未落,外头车夫扬声道:“老爷快看,三爷他们出来接您了!”
  沈渠心里一跳,半边身子都贴到车窗前了,忽然记起规矩来,于是又压下思念之情重新坐好。
  嗯,他是祖父,得给孙子孙女们做好端肃沉稳的榜样。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加更来啦,你们的热情在哪里?

  ☆、006

  全府家宴,沈家三房老小等了半天,最要紧的老爷子还没到场。
  厅堂里的气氛渐渐僵了下来,毕竟都聊了半天了,哪有那么多闲话可谈。
  六岁的沈望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男娃心思单纯,困倦地问母亲:“娘,祖父什么时候回来啊?”
  陈氏柔声道:“祖父很忙,忙完就回家了。”
  沈望又打了个哈欠。
  大爷沈廷楷有些过意不去,怕三弟夫妻心寒,他替老爷子解释道:“正逢酷暑,各地或旱灾或洪涝,奏折纷纷,父亲经常晚归,今天肯定又忙忘了你们回来的事。”
  沈廷文笑道:“大哥客气了,我还不清楚父亲的脾气?”
  陈氏跟着道:“是啊,父亲忧国忧民,忙起来连饭都不顾的吃,这些年全赖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服侍他老人家了,我们心里着实惭愧。”
  沈廷楷摆摆手:“老三外放多年,你们一家四处奔波也很辛苦,照顾好自己就行,不必挂念这边。”
  大夫人闻言,难以察觉地撇了撇嘴,丈夫总是这样,旁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老三一家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没人管没人训,过得快活着呢,哪里苦了?
  大夫人就是当年那位夏举人的女儿,夏家一贫如洗,夏举人在沈渠面前将女儿夸得天花乱坠,其实大夫人根本没读过几年书,小小年纪就与母亲一起做针线补贴家务了。过了那么多年穷日子,听说可以嫁给官员之子,大夫人别提多高兴了,做梦都在吃香喝辣穿金戴银。
  哪曾想,沈家的日子根本不富裕。公公勤俭朴素,婆婆一毛不拔,丈夫的俸禄也都充了公账。大夫人辛酸啊,有次趁夜里夫妻刚恩爱过,大夫人挠着丈夫的胸口撒娇求丈夫给她点私房钱,结果就被秉性像极了公公的丈夫给严厉教训了一顿。
  熬到现在,大夫人每个月也只能拿二两银子的月例。
  为何是二两?
  因为沈渠爷四个每个月的俸禄折合下来共六十两,沈家男人们又没有其他进账,这六十两必须精打细算的花。按照惯例,沈渠父子们的月例是五两,宋氏与三房儿媳妇、四位少爷的月例是二两,七位姑娘的月例是一两。
  剩下的部分,扣除饮食花销、奴仆月钱,每年沈家公账上只能攒七八两银子,就这点家底,因为这些年陆续嫁了四个姑娘也都花光了,而且,幸好皇上心疼贤臣,每年都会厚赏沈渠几次,不然沈家姑娘们的嫁妆根本没法看。
  当然,沈渠只管明面,三个儿媳妇若想花自己的嫁妆钱在各自的小家开开小灶,或是给孩子们添点零花,只要不太铺张奢侈,沈渠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夫人、三夫人有丰厚的嫁妆,两房私底下几乎顿顿吃荤,大夫人既没多少银子又舍不得花,为了几个孩子,才隔三差五的吃吃鸡鸭鱼肉。
  所以,大夫人特别嫉妒二房、三房,越嫉妒就越想挑挑两房的错。
  可惜两位妯娌都很聪明,人后享受人前朴素,大夫人愣是找不到把柄。
  但今日又有不同。
  瞟眼沈卿卿头上的赤金红玉簪子、耳朵上晶莹剔透的玛瑙坠儿、身上海棠红绣牡丹的苏绣褙子,大夫人体贴地提醒道:“卿卿这几年出落得真水灵,跟仙女下凡似的,只是咱们沈家家风勤俭,你这样打扮有些招摇了,等会儿祖父见了怕是会不喜,还是回房换一换吧。”
  说完,大夫人看向丈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