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娇娥 >

第51章

锦绣娇娥-第51章

小说: 锦绣娇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仪也不推辞上了炕,仍拿起杨氏的绣品一针针绣了起来。
  元蕊瞅了一眼道:“还绣这些做什么?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蒋仪抬头看了一眼她消瘦蜡黄的脸道:“怎么会没有用,这些都是替你攒的,也是二舅母的一份心。”
  元蕊叹了一眼望着窗外道:“家里成了这样,我还想什么嫁人的事情?况且,好些的人家也不会要我了。若要我嫁给那起子贪图嫁妆的穷汉,还不如在家自用了这份东西,也是十分舒适的一辈子。”
  蒋仪握了她的手道:“那是自然,如今一个女子一份嫁妆动辄三五万两银子,这还是少的,寻常人家嫁女儿,竟是要掏空全部家当,若拿这银钱来自己过活,一辈子都不一定能用得完。只是父母渐老,哥嫂们终会掌了这份家业,他们虽也贴心,那有父母贴心?”
  她在元蕊面前说的句句是实话,元蕊自然也懂,愁的低了头道:“这整个世上,那里还有可嫁之人?”
  她这句句说来,仍是绕不开陆远泽这个姻叔去的。蒋仪倒觉得她为父母操忧一半,另一半还是为了相思陆远泽。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当日夜里曾允诺说过不了几日就到孟府来提亲,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音讯全无。而自己不是元蕊,无父母呵护,不能放任性情,只能仍是这样面无波澜的过着,悄悄替自己筹备着。
  “这也不过时妹妹一时走不出这道困局罢了,二舅父身体强健,起复可待,你若打起精神来病好了,出去走上一走,一两年间也能遇到许多人,那里面必然能遇到一个中意的。”蒋仪笑着宽慰元蕊,元蕊却仍是望着窗外。
  看天色渐晚,蒋仪便收了针别了元蕊,到上房杨氏那里道:“这绣品针眼细密,最是不好绣的,二舅母不如叫我拿回方正居慢慢绣呗。”
  杨氏摆手接过绣品收了道:“罢了罢了,我听说你那屋子里如今还连个炭盆子都没有生,手都冻僵了如何握得住针?回去了好生在被子里窝着去呗,要不就与你祖母挤去,她有王府送的银霜炭,那里会冷了你?”
  蒋仪应了,才出了西跨院,就见徐氏满脸堆笑走了过来,这么冷的天气,她仍穿着夹褙子,冻的直打颤。她不由分说拉了蒋仪手道:“今儿我叫厨房里煮了满满一锅羊肉,汤熬的十分鲜香,快同我一起去东跨院尝一尝。”
  蒋仪微微用力,脱了她手道:“既是如此,外祖母那里必也得了,我回去喝也是一样的。”
  徐氏笑道:“你外祖母那里只有汤没有肉的,她老了,那里能嚼得动羊肉,你快与我一起回东跨院吃呗。”
  蒋仪那里肯,正要往回走,就见徐氏后面两个大丫环银屏与抱瓶一个双手推着她的背,一个扯着她的胳膊,直接往东跨院拉她了,这样她那里还能挣得脱去,偏她们还笑道:“快走吧,表小姐,莫要辜负了四夫人一片心意。”
  福春在后面看的目瞪口呆,也跟着来了,到了东跨院门外,那徐氏身边的花妈妈一个白眼两扇门一合,将个福春关在了门外,转身也是一团笑意迎进了厅房,笑着对丫环们道:“快!快给表小姐端羊肉来吃。”
  不一会儿便见两个厨房的婆子各端了一碗羊肉进来,一碗里是些肋排脖子,一碗里却烂烂糊糊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
  徐氏自己并不坐,将蒋仪按坐下了,又叫英才也坐到了她身边,将好的一碗给了蒋仪道:“好孩子,快吃吧。”
  另那烂烂糊糊的一碗给了英才,给他使个眼色,便带着一众婆子丫环出了门,掩了房门而去。这间屋子是徐氏惯常起居的小抱厦,因房子小,地上只摆着一张小几两只椅子,此时两人坐了,更显逼仄。
  蒋仪闻着眼前一碗羊肉膻气熏人,又气徐氏竟如此不要脸面又不会回转,这竟是要拘了自己在这里做丑事,将手抬到了桌上,心里的火便似要从眼晴里喷了出来。
  

  ☆、寻经

  英才那里知道她的怒意,他还小,受些撩拨也心里痒痒,但毕竟未曾入巷,成不得事的,今见母亲把个这样花容月貌的姐姐拘在这里同自己坐在一起,还特意交待了要自己可以无所不至的,两只筷子要捞那碗羊肉时,便抖的厉害。
  蒋仪如今倒明白了出方正居时李氏那番话的意思了,看来这事情不至徐氏一人谋划,就连李氏也是肯了的,如此强硬就是要她嫁给英才罢了,偏她在这家住着,又脱离不出去,只得吞了怒气起身试着推门道:“四舅母,仪儿惯常爱多放些葱蒜遮腥膻的,不然实难入口。”
  她见门从外间锁的死紧,而英才正在低头刨那碗东西,侧耳细听了,有几个丫环婆子低声笑的声音,那里还忍得,回身到了桌旁,似不经意却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碰翻在了英才怀里。
  英才正吃的香了,忽而身上一烫,如今又是冬天,这烫气挥散不出去,烫的他跳了起来,忙拿手拍打着。蒋仪到门边高声叫道:“不好了,三少爷烫到了,快开门。”
  “那里,那里烫到了?”徐氏推门冲了进来,蒋仪站在门边笑道:“如今虽穿的厚,怕也烫的厉害,四舅母快些看看去吧。”
  徐氏扑到英才身边,撩了袍子见他裤裆那里湿着,又不好叫蒋仪再看,蒋仪便也敛衽施礼道:“今日给四舅母添麻烦了,改日仪儿再过来吃四舅母的羊肉吧。”
  说着便出了门,扬长而去。
  徐氏挥了众人下去,亲褪了英才裤子,自视着也无烫伤,不过是红了些皮,便问英才道:“方才你可摸到一点不曾?”
  英才道:“那里有,我正吃着羊肉了,表姐不小心打翻了碗,就把我给烫了。”
  徐氏气的两眼冒火,一巴掌扇在英才脑袋上道:“我叫你吃了吗?不是叫你让她吃吗,吃了自然有你的好,我平日里大鱼大肉给你吃的少吗?”
  英才抚着头低声道:“咱们足有两月不曾沾过荤了,还那里来的大鱼大肉。”
  徐氏又扇了他一巴掌道:“如果娶了她,你这辈子天天大鱼大肉办宴席都够了。这点事你都办不成。”
  英才毕竟还是孩子心性,又惯常叫徐氏训的,见如此便弯腰低头在一旁闷声不语。
  徐氏到了另一边抱厦,见徐福家的跟了进来,扫了一眼道:“我早就说蒋家那丫头不是省油的灯,你瞧瞧,她竟敢拿羊肉泼少爷。”
  徐福家的弯了腰道:“那不过是她不知福,如今她顶着个这样的臭名声,谁还会要她,咱家三少爷愿意娶她,是看得起她。只是三少爷如今还小,不到圆房的年级,夫人不如正当求娶了过来,等三少爷年级大些再圆房也是有的。”
  今日这事出谋划策的人是花妈妈,这花妈妈几个月来渐渐蹬鼻子上脸,徐福家的就想刹一刹她的锐气。
  徐氏凝了神道:“蒋家丫头心气高着,她那里会看上英才。她如今得了王妃喜欢,若王妃替她寻门好亲,英才就沾不到她了。这事我还瞒着大房,你们也莫要走漏风声出去。”
  徐福家的忙应了,仍弯腰候着,就听徐氏愣了半晌才咬牙切齿道:“能了你了,还想飞出我的手掌心,今日叫你走脱了,下次可没这么好的事情。”
  徐福家退了出来,就见那妖妖佻佻的花妈妈等在外间,见她出来,瞪了一甩着只帕子进去了。
  徐福家的站定了细听,就听徐氏问花妈妈道:“我不是一直叫你四处宣讲表小姐与陆钦州的事,如何一直没点风丝儿?”
  花妈妈道:“回四夫人的话,邪了门了,前番那刘夫人叫人割了舌头已是很奇怪,我前儿叫一个相熟的姐妹们做工的黄老爷府上黄夫人那里说了,叫她出去传一传,不期她半夜起来竟叫人剔了头发去了,是以外面的人也不敢明着说,但您放心,这事情早晚全京城的人都要知道了去的。”
  徐氏歪坐在圈椅里,一只手臂搭着脑袋歪歪道:“那刘夫人前番儿我还在王府见过,嘴巴利索着了,那里会丢了半截舌头,何况那舌头长在自己嘴巴里,能被谁剪了去不成?这不过都是一派编的胡话罢了。至于那黄夫人,她年级大了,黄老爷一个土员外,又纳了许多妾,那头发不过是被黄老爷的妾们气掉了而已,关我们什么事?”
  花妈妈忙弯腰道:“可不是吗,现在外面有些人就是喜欢嚼人舌根,好不好的人家都能被他们编派出笑话来。”
  当然,外面还有人说孟家二爷孟泛与徐氏不清不楚了,当然这闲话就不能拿到孟府来说。
  徐氏冷笑道:“正是了,有那起子爱嚼人舌根的,剪舌头算小事,被阎王爷连跟拔了舌头才好了。”
  她自然也是想起了外面有人说自己与孟泛的事,想到这些人口舌如此下贱,传这种瞎话,气就不打一处来。她是绝计不会意识到自己也在四处嚼人舌根捕风捉影的,天下女子都爱说些闲话,但你若细究起来,打死也不会有一个女子愿意承认自己爱说闲话,所以就算阎王来拔舌头,必也拔不到自己。
  蒋仪回了上房,见李氏果然在那里喝着羊汤,羊汤淡淡的,汤里也无一片羊肉,便也坐下来喝了几口。李氏笑问道:“好孩子,今儿你四舅母叫你去她院子里吃羊肉,你可去了。”
  蒋仪心道,祖母果然知道这些事情。
  便淡淡一笑入了座道:“去了,只是那碗有些烫的端不住,倒把一碗羊肉洒了三弟一身,只怕四舅母要不高兴了。”
  李氏收了笑愣了愣道:“如今府中除了些不能发卖的老人,竟没有一个可当的奴才了吗?怎么会把烫的东西端给你?”
  蒋仪忙道:“那碗本就大,况且羊汤熬的十分油腻,热气散不出去也是正常的。”
  李氏挥散了下人道:“英才是个好孩子,虽年级小些,过完年也有十五了。”
  蒋仪捧过米饭来端了吃,并不答言。
  李氏又道:“你到了京中也有小半年了,我如今年迈了不能出去,你大舅母也是个不好出门的,而你二舅母和四舅母那里,我也是常叫她们出去了替你打访打访,找个可心可意的人家来做亲的。只是当初你随那陆钦州进京,怕是叫有用心的人看着了,如今四处散布些不三不四的谣言。他贵为中丞,旁人如何还敢来咱们府里求取于你。”
  说完深深叹了一口气,深陷的眼眶隐在灯影下的黑暗中,看不出神色来,她揉了揉眼睛,仍低下头去喝那碗汤了。蒋仪深知这谣言全是由府里散出去的,杨氏也就罢了,一个元蕊就够她忙的,那里还会管这寄居于府的外人,而徐氏,她有她自己的盘算,又怎会向人透露自家深闺有待嫁女子。
  蒋仪见外祖母这把年级,在府中一点权柄也沾不到,王氏挟制了她,杨氏不惧于她,而徐氏前面一套背后一套,也就是有求于她的时候,才来献点明面上的殷勤。就如这羊汤,到了李氏这里便也淡的如水一般了,平日里她阴逢阳违的事情那还能少得了,若不是仗着元秋时时过来打点,她的日子怕还不如今日,思到此,心中也是十分难过,握了李氏手道:“我就陪着外祖母又如何,横竖我有那份嫁妆,虽如今四舅母常言公中嚼用不缺我的几个,但真要分了家,那份嫁妆也足以养活外祖母到天年,届时,我便仍上山做姑子去,我原便做惯了姑子,也不爱这俗家生活。”
  李氏何尝不怜惜蒋仪,她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留下的一点遗苗,她恨不得用了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