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娇娥 >

第3章

锦绣娇娥-第3章

小说: 锦绣娇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才听院内的人高声答道:“即是客人,就请安稳等着,我们王妃回门,也没有这么大的架势。”
  当年护国军节度使战死沙场,圣上念其功劳,便将他的嫡女,也是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堂弟清王,这门房口中的王妃,想必就是那位清王妃了。
  李德立贴身跟了陆钦州许多年,如今他是御史中丞,圣上年盛,朝事多有参问,是已朝中并不设御史大夫,御史台便是中丞最大,虽是正三品的官,论起实权来正二品的都要向后站,是以朝纲上下,谁见面不要尊称一声中丞,他那里受过这样的冷遇。李德立怕他生气,扬手就要侍卫们硬攻门,谁料陆钦州却掀了轿帘下了轿,负手站在孟府大门前,沉声说道:“即是来访,多等一会又有何防?我也是许多年不曾登孟家的门了。”
  李德立跟着陆钦州也有十年了,十年前的事情,他大约知道一些,却不详尽,听了这话便明白陆家与孟家是故交,便不说话,躬身退在一旁。
  孟府里却是另一番模样。
  京中连绵下了许多日的雨,小荷塘也涨满了,卧室地上都快要长苔藓了,偏出了这两日太阳,满府上下都在忙着洗衣晾晒。因为孟府老夫人健在,是以孟府除了三房庶子孟源搬出去外,并未分家,三房人都挤在孟老太爷留下的这座府院里,虽是有些逼仄,却是京中寸土寸金的好地方,周遭住的全是国公亲王,出门遇见的也皆是勋贵世家,与清王妃来往也亲密些,加之这些年家中并无大项收入,要建新府也难。
  此时孟府二夫人杨氏与四夫人徐氏正在指挥着丫头婆子们收衣物,因两房住的近,而二房的院子里人少东西少,杨氏便将自己院里多余的东西都搬了过来晒,杨氏人微胖,说起话来慢腾腾的,却是个好相与的,她看不惯丫头们干活慢,不一会儿便自己上阵了。
  徐氏今日穿了件葱白色的单褙,下面一件香妃色葱裙,整个人清凉的如少女般,便不愿脏了自己的衣服,杨氏给自己帮忙她又不好不搭把手,便站在杨氏身边,假装扶一把搭一把道:“二嫂的衣服虽少,却都是好东西,精贵料子,这些可都是二叔送来的?”
  杨氏点头道:“可不是,天远地远的,他也不嫌麻烦,京中什么好东西没有,要他那么远送来。”
  徐氏嘻嘻笑道:“这是二叔的一份心意,再没见那里有比二叔更会疼老婆的人了。”
  杨氏也不说什么,只是笑一笑,她丈夫孟泛曾是京中一名寄禄官,前几年放了外任,便将两个儿子都带了去,如今在任上,也是好几年不回来了,虽说银钱财物送来的不少,可终归比不过人在眼前。徐氏如今也有三十岁了,笑起来却如少女般,只是眼角皱纹明显,她惯会装少女装娇,与杨氏关系倒是好的。
  俩人正说着,便见婆子来报说有人递了名贴。杨氏和徐氏两人都不识字,便着人唤了杨氏的二女孟蕊出来,孟蕊跟着夫子学过几年字,拿了名帖看了半晌才道:“御史中丞陆钦州,这是我二舅母的舅舅,在朝中做大官的,咱家如今四叔不在,都是几个女人,怕是不好出去待客,四婶须得唤了四叔回来才好。”
  陆家是京中望族,无人不知的,徐氏曾听丈夫孟宣提过陆家,说过两家原来交情不浅,及至后来便慢慢断了,症节却是在大夫人王氏身上。今日孟宣一早便出去了,说是从那里弄到一笔霉了的棉花,价格极低,弄回来送到二房孟泛任上,准能大赚一笔,是以徐氏也没反对,孟宣一个白身,没有功名亦没有捐官,只能倒腾点东西挣点钱,无耐总是出的多入的少。
  徐氏一时半回找不来孟宣,便决定去长房找王氏通个气,王氏虽说丈夫已去,女儿外嫁,但女儿嫁的是王爷,如今是皇后最器重的清王妃,她在府里的地位,比老夫人李氏还要重上几分。
  徐氏穿过院角小门,过了小荷塘,便是大夫人王氏的院落了,她命门房婆子与丫环们在外面等着,自己一个人轻手轻脚便进了院子。
  王氏的六里居是整个府里最大的一进,开春才新晾过油漆的门窗被阳光照的鲜亮,院子里却寂静无人声,徐氏仍是轻手轻脚穿过上门左边的角门,才听得里面几声轻笑细语,她自己嘴角便也堆满了笑,悄声凑了过去到王氏耳边:“大白又不肯好好吃饭?”
  王氏本是愁眉苦脸,回头见是徐氏,便应付着笑了笑道:“可不是吗,方才丫头们声音有些大了,惊着它,这会儿燕儿正轻轻哄了。”
  徐氏低头,便见一个丫环跪在地上,轻抚着一只大白鹅,这白鹅有一搭没一搭的啄着面前拌过红糖的炒米。
  王氏道:“若是明日还这般,少不得又要请郎中了。”
  徐氏忙收了笑容皱起眉头道:“可不是吗,看着真是心疼了。”
  她心中可不是这么想,一只白鹅,本就是地里刨食的命,偏要给它铺绫络住锦屋,上好的香米供着,一日三回的郎中请着,一只白鹅每日里花的银子,竟比一个丫环的月银还多,它命里福报受不起,可不每天蔫蔫的,眼不见死了才好。
  徐氏这时才敢提起自己的来意:“外面有人在府门口递了拜帖,是御史中丞陆钦州,我出门少也没见识,这会家里又没有可支应的人……”
  “他?他来干什么?他还有脸来?”徐氏话没说完,就听王氏声音尖利了起来,许是怕吓到大白鹅,王氏快步出了角门进了院子,方才对徐氏说道:“这个人与我们家也有十几年未曾交往过了,但如今他是中丞,王爷又与他相好,你去叫老太太到外间见一见他吧。”
  徐氏听了这话,忙忙的出了王氏的六里居,心里盘算着王氏这几句话里透露的讯息,王氏不知陆钦州来访,短短一句话间对他有许多忿怨,想必是为了去了的大叔孟澹,孟澹当年一直在凉州御敌,后来死的不明不白,王氏也是伤心不已,陆钦州必然是当时与孟澹熟识的。
  

  ☆、孟府

  她心里暗叫不妙,自己这些年整个孟府里外一把抓,府里往年的辉煌早就没有了,虽然仗着一个王妃女儿与勋贵们也有些来往,但全是女人家家的,二房孟泛如今虽放了外任,也是这几年的事儿,银钱虽多,京官们却没有看得起他的,有人正儿八经递名帖来访,可是头一遭,这陆钦州递了拜帖已经许久了,房门上那些人最是会见风使舵给人受嫌气的,见她迟迟不回话,想必已经给过难堪了,这可怎生是好。她人还没出院门就连声道:“门房快,快去开大门,将客人迎进来,抱瓶你速去老太太院子里,将老太太请出来会客。”
  她又通知厨房准备几样瓜果点心,吩咐外间备茶水,自己也忙向外院赶去。
  徐氏到了外间,却不出去,而是绕到厅房后在的角门上,侧着往外瞧了瞧,因壁影挡着,外间并瞧出什么来,院子里却是满满当当站了一院子的侍卫,森严整齐,一点声音也无。徐氏心里有些忐忑,捏着帕子悄悄从后面进了厅房后头的夹隙,这厅房本是外院会客的,一间屋子却分前后两格,后面一小隔,原是主人家里女人们不便厮见外人时临时歇坐避客整理仪容的地方,用屏风隔断分开,如今也许久也不曾开了,孟老夫人李氏此时正在前面会客,徐氏便倚着隔断坐了下来,透过隔断上的摆件看里面。
  却说蒋仪这厢在轿中等了许久,也掀起轿帘瞄了几眼,只见陆钦州站在门前纹丝不动,李德立侍立一旁,周边围着许多侍卫,竟是耐心的等着。她又看了眼府门,眼见红漆剥落,木料腐朽,早没了她幼时来的时候那样壮严大户的模样,门房上的人语气苛薄,也不知是谁理家理成这样,不由便叹了一声。
  过了许久,却听得门中众多脚步声,有人忙忙的下门锁,起门坎,一阵阵便涌出许多家人来,为首一个孟安,蒋仪却是认得的,经年她与娘亲来府,便是他来往接送,想必如今已经管家了。
  “不知中丞大人来,老奴们怠慢了。”孟安忙忙的磕头下跪,陆钦州却不多话,率直便走了进去,后面一群侍卫也跟了进去。
  蒋仪方要下车,却见李德立过来摆手,示意她再等一会儿。她只得又坐回轿里,原以为要等许久,却见不刻陆钦州便出了门,一群侍卫也跟了出来,管家孟安还在那里作辑,他却已上了轿,只留李德立回礼。
  陆钦州一行人瞬时便离开了,那差婆扶了蒋仪下轿,便了做了个万福道:“小姐今既已到家,老身也就此别过了,小姐以后还请保重身体!”
  这差婆为人厚道,忙前忙后照顾了蒋仪一路,无奈她混身尽无一文一物能表示谢意,只得屈身福道:“妈妈辛苦一路,小女却无银钱财无相酬,以后若有得遇,必谢今日之恩。”
  那差婆却摆摆手指了指腰间道:“李大人已经给过我银钱,我岂能再要小姐东西,你本落难,我能帮也是缘份,若是因此而求财,倒显得我不是个好人了。”
  蒋仪别过差婆,回头望向孟府,当年彩漆油亮的大门,如今业已斑驳,门上侍立许多家人,她认识的却也不多,有几个婆子迎了出来,她却是走向偏门,自偏门进了院子。方拐过照壁,就见厅房门上几个丫环美妇搀扶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半眯着眼朝大门口使劲张望。
  蒋仪心中一酸,两眼一热,紧赶几步便在台阶下跪了下来哭道:“外祖母,孙儿想你想的好苦哇!”
  孟老夫人李氏腿脚不便,也是热泪满眶,忙挥手让就近的让将蒋仪扶起来。
  早有几个婆子丫环两边搀扶了她起来,缓步送到李氏面前,李氏忙道:“快,快去后院,到我院里我好好看看。”
  徐氏方才在厅房,只影影绰绰看见一个赭色直裰的身影转身出了厅房大门,一众侍卫便呼啦啦的跟着出去了。待她从角门绕到厅房,就见蒋仪从侧门走了进来,方才本待听壁角的,却什么也没听见。
  她并不曾见过蒋仪,还是抱瓶耳语道这是去了的孟珍留下的孤女,她才想起有这么个人来。老夫人逢年过节都要念叨个几回,但因与婿家交恶,也曾派人接过,最后却不了了之。徐氏今见蒋仪从侧门走进来,穿件粗布褙子,头上一点钗环也无,混身上下一清二白,就只捏着个扁扁的包袱,心便有些凉了,但看她身形纤合,容色姣白,做为女子虽是生的太过英气了些,却也是十分的好颜色,又能得一个三品大员送来,必是有自己还不知道的事情在里面,徐氏这样思忖着,也是随了李氏回到方正居。
  这方正居有些年头了,是当年孟老太爷还年轻的时候雇一群回鹘人建造的,如今受了几十年烟火熏染,又兼李氏年老不爱明亮,四处窗帘厚密,进去便是黑森森潮乎乎的,徐氏一年也不来几回,今日却要招呼大家都坐了。
  杨氏并孟蕊早就等在后院了,王氏也着人去请了,一时半会还没有过来。
  蒋仪替李氏奉了茶,又在怀中哭了一会儿,便见王氏带着几个婆子丫环走了进来,如此热的天气,她穿一件紫灰绉纱滚边夹衫,身形份外的瘦,比之蒋仪幼时见的样子,实在是老了不少。她进来便坐在为首的圈椅上,微微笑了笑,也不说话。
  蒋仪最后一次入京是六岁那年,自后先是母亲病了,再是父亲与外家交了恶,自此再没有过来往,王氏与杨氏她都是记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