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娇娥 >

第16章

锦绣娇娥-第16章

小说: 锦绣娇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李氏惊道:“真的?就算如此,她今到了咱们府里,仍是有好日子过了,徐氏贪她的嫁妆,上赶着巴结她,你看连元秋那样好的衣服都给她要来了,也是,她那样身段风流,以后必能嫁个富贵人家,那像你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有闲心可怜旁人。”
  元丽道:“她连耳朵上两颗珠子,都送给姐姐了,你何苦如此编排她?”
  小李氏面上一喜,嘴都合不上了,笑道:“真的?不要诓我,快拿来我瞧瞧!”
  元娇怀中的珠子小李氏,小李氏伸手一看,猛然啪的合上,揣在腰间道:“我明日找个大首饰坊去问问,这准能当得几两银子的,这一个月的开销就不用愁了。”
  元娇哭道:“大姐姐今日本就给了两个银裸子,必能抵得几日了,再过几日,说不定府里的月例银子就下来了,你就将这珠子多留几日,若是家里能活得开,就留给我戴好不好?”
  小李氏虚虚一巴掌拍在元娇背上道:“哭什么哭?徐氏是那么好相与的?月例银子欠了两三个月了,那一回不是我去跪了哭了闹上一场,才给一点?我嫁到你孟家来,何曾吃过一口好的,穿过一点好的?你若想要这好东西,就在大选上好好表现,要能让皇帝一眼看上了最好,也叫我能给皇帝当回丈母娘,若是不能,也进个王府侯府,什么好东西没有?”
  元娇初还是轻声的哭,听了这话换做嚎啕大哭了,扑到炕上便哭着不再起来。小李氏并不为意,将食盒里的东西腾了出来,对元丽道:“快去打水烧锅,将这些菜腾热了,平儿回来好吃,你可不许偷吃一口,平儿在学里费了一日脑子,这都是要给他补脑子的。”
  元丽撇着嘴摇头道:“你总拿爹做借口,拿来还不都是给弟弟吃,要我说你将那丸子重新熬点汤,泡些馒头给父亲吃,他也好久不曾见过荤腥了。”
  小李氏怒道:“他还有脸吃?我今日的苦日子,都是谁给的,他整日躺在床上,还要我洗涮伺候,又不劳动,吃了荤的反而拉肚子。”
  小李氏说完便出了院门,到巷口去守着孟平了。
  元娇伏在床上,回忆着那两只珠子上淡淡的光泽,又想着如今一家人这凄惨的日子,却不知选秀是否真能给全家人带来好日子,她翻过身来,元丽灶里的火光映在她浮肿的脸上,也映在熏的昏黄的屋梁上,方才清王府的富贵繁华,元秋身上的素罗大袖,就如升腾的烟雾般在她眼眼回荡。
  蒋仪回到孟府时,月亮都升起来了,她在庵中过午不食,从未吃过夜餐,是已倒也不觉得饿,从桂花香气袭人的马车里钻了出来,便觉得神清气爽。
  她从西边角门走进去,穿过杨氏院子旁的夹道,往后走就是李氏的上房了。蒋仪和几个丫环婆子们刚行到夹道口,就见王氏坐在一把圈椅上,在那里坐着,燕儿带着两个小丫环站在一旁。
  蒋仪忙福道:“请大舅母安!”
  王氏半眯着眼睛,双手懒懒搁在圈椅扶手上,微微笑道:“今日去王府,可见着你大姐姐了?”
  “见着了。”
  “她都与你说了些什么?”
  “就说了些彼此许久不见,很是想念的话。”
  “哦……”王氏似是思索着,却又再不出声,过了许久,见蒋仪仍是方才那样恭敬而站,并无任何一丝一毫的摇晃,她不问,便不答,仿如定住了一般。
  王氏心道她今日清早出门,自己又给灌了两大碗汤,就算在王府里一日不喝水,这会也必定是尿憋的不行了,如何她会这样淡定,心里便有些狐疑,当下便道:“即是回来了,就快些到你祖母那里去报备一声,好叫她不必担心!”
  蒋仪敛衽谢过王氏,缓缓随抱瓶李妈妈等进了方正居。那青青却留在后首,笑着对燕儿道:“晚间我到你那里借些丝线,记得给我留门啊!”
  燕儿忙应了,这话随说的轻声,王氏自然是听到了,当下也谢谢,施施然起了身,叫燕儿扶着便回六里居去了。
  蒋仪到了李氏房中,要跪下磕头,李氏忙招呼丫环们道:“都累一天了,何必这样,快快扶起来。”
  说着便将蒋仪拉到身边坐下,问道:“王府里好玩不?”
  “嗯,是好的。”
  “你大姐姐中午陪你吃饭了没有?”
  “大姐姐忙,中午未曾陪我吃饭,倒是三舅母与两位妹妹恰巧今日也去了,与我一起用的饭。”
  李氏沉了脸怒道:“她每日里公中的银子养着,外面的大院子住着,不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跑去歪缠元秋做什么?”
  蒋仪从未见李氏发过这样大的怒气,便垂下头不再说话,李氏忙叫了青青过来,问道:“你是陪仪儿去的,见老三家的都说了些什么,给我好好说说。”
  青青跪下笑的有些暖昧不明道:“三夫人大约也是想着家里能出个王妃了,她给三姑娘报了大选,初选已经选上了,去是要求王妃娘娘在大选时替三姑娘说个好话,走个门道,叫三姑娘也能进个公候王府什么的。”
  李氏怒拍桌子道:“胡闹!王妃又不是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都能得一口的,我看她是失心疯了才有这想法。”
  青青道:“三夫人大约也没想着三姑娘能选个王妃,只是想着能到好家府里去做个侧室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本文,朝代是架空的,关于各府县名字,也只是作者本人取的名字。历县与京城中间距另两县,所以不算很近,但也不是特别远。
    另就是孟府与小李氏一房已经分家,分居东城与西城。而之所以小李氏居于西城,是因为她在那里赁到了相对便宜的房子。

  ☆、正名

  “竟然叫我孟氏的女儿去给人当侧室,她每日里平白的银子用着还要反了不成?”李氏站了起来,向外叫道:“去,给老四媳妇说,让她叫人明日就把老三家的给我叫来,我倒要当面问问她。”
  蒋仪多年不曾来过孟府,但对李氏和小李氏的关系当年就知道是不睦的,如今看来已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她方才与元娇元丽一同回来,从她们话语间也听得出日子难过,这回看李氏这样大的怒气,便觉得孟府各房的关系或许比她想象的更为复杂。
  李氏因在等蒋仪,到此时还未用饭,当下摆上饭来,两个人寂静无声用完了。这才坐到外间来闲话。
  李氏看了蒋仪通身上下,还是去时的穿戴,便问道:“你大姐姐可曾赏了你银钱东西?”
  蒋仪道:“赏了我两只上好的南珠,来时恰与二位妹妹同路,我此来也没什么见面礼于她们,想着自己有了这南珠,就把自己耳中的珍珠,借佛献花,替祖母赠于她们了。”
  蒋仪初入府的那日,府里刚放过上月月银不过四五日,离下月月银又远,徐氏是惯会装糊涂的,李氏本就该给蒋仪些零碎银子打赏下人,但她将银钱看的紧,想着元秋那里大手大脚,早早叫蒋仪去了,必会得些赏银,等下月月银下来了,自己就不用再掏这注钱,是以她才会在蒋仪伤还未好全的情况下,着急的叫蒋仪去王府做客。
  如今的说只赏了两只南珠,又再没有给银钱的话,便已经心里有些不睦,又转而听说她转手便将自己给的两只珍珠耳环送了元娇元丽,气的一口气都差点喘不上来,咳了良久才道:“你也是好大方的手笔,那种好东西,是我素日珍藏的,怎么能弄给那起子白眼狼?”
  “那两姐妹,一个心里奸猾,一个贪吃懒作,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我还没有闲时间给你说那家人的出息,这会儿竟叫你让她们给骗了这么好的东西去!”李氏摩棱着蒋仪满是陈茧的手道:“当年咱们家里也是风光过的,你大舅父做了护国军节度使,震一方平安,我们要什么没什么?如今却不同了,家里没有来大钱的地方,早先地价便宜的时候没有置田产,如今地价极高,就更不能了。你二舅父家里还有两个成年的儿子,给公中的银钱也就是个意思。你三舅父那样一个人,只有给他的,没有他给的。你四舅父每日里四处找营生,就是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口人,我们该省的地方要省,该存的就要存下,以后切不可这样大手大脚,你尚是空人一个,怎么能把那样的好东西送人?”
  蒋仪低头道:“外祖母,仪儿错了,对不起!”
  李氏此时肉疼那两颗珠子,不住的哀声叹气,又怒道:“老三家的癞蛤蟆想吃天肉,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还想着要跟王公贵族们攀亲,她也不看看自己的样子。明日我要给你大姐姐去封信,必要叫咱家王妃不让三房如愿才好。”
  蒋仪见外祖母气成这样,更是如坐针毡,便借口乏了要洗澡,告退了出来。
  到了抱厦,她叫两个丫环去打水了,见李妈妈站在一旁,便叹道:“妈妈,如何三舅家与外祖母会闹到这般水火不容起来?”
  李妈妈端了杯茶给蒋仪,站在她下首道:“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事根源还在当年,咱们大爷去的时候,三爷也是陪着大爷一起下的战场,大爷受了重伤,未到京人就没人,三爷虽受了伤,却活着回来了,大夫人与老夫人对他心里便有了十分的成见,觉得他一个庶子,必是没有十分经心照料大爷,光给自己保命了。”
  蒋仪道:“生死各安天命,三舅父又不是郎中,随军途中,必有许多人在照料大舅父,这也不能怪罪着三舅父一人身上去。”
  李妈妈叹道:“老夫人与大夫人可不这么想,大夫人还曾亲手拿着宝剑要斩三爷,是大爷手下一个扶柩的亲兵将大夫人的剑拦了,还把大夫人给斥了,这事才完的。”
  因见蒋仪在卸钗环,李妈妈又想起了那珍珠的事儿,便又说道:“要奴婢说,小姐也很不该将珠子送给三姑娘,她那里有好衣服穿戴那东西,小姐该给自己存着穿戴。”
  蒋仪望着灯盏笑道:“这些东西,不过身外之物,不能暖我身,不能裹我腹。我看三妹妹喜欢,就送她了,看她过的必是愁苦的,也好叫她有个欢喜的事情。”
  蒋仪是尼庵中四年,每日里土灰僧袍,青菜馒头,时间久了,竟是把原有的那些爱美爱俏之心都给磨光了。她常随几个身壮的尼姑在山间打柴,见那树木虽是枯皮却长的参天高,花有好颜却只一季便随泥零落,再回想自己当年在蒋府,为何能那么轻易便叫余氏给制服了,还不是因为她如花朵般娇弱易碎的缘故,整日娇养在府中,出门便要套车,手无缚鸡之力,唯一的出路便是寻门好亲事,但余氏只须动动手指,便能将这一条路堵死。
  那馒头庵因地处僻远,少有香客,留在庵里的几个姑子,都是膀大腰圆能干活的,余姑子又刻意交待过要把蒋仪看紧了,是以她要解个手,都有一个姑子在茅房外把守着,想要逃跑是不可能的。每日里砍柴烧火,挑水浇菜,没有闲的一刻,却是练就了蒋仪一身手脚的好耐力,这也就是为何她在山中混跑,还能跑出来的原因了,若是平常人家的娇小姐,早被泥流给淹没了。
  她从庵中逃出来,就仿如死过一回,早就不将女子们喜好的珍珠钗环,视为珍贵之物了。
  扶侍李氏用完了饭,自己到外间草草用了饭,青青便借着月光往六里居走去。她到了角门上,轻轻一扣,便听里面吃吃笑道:“是青青吗?快进来。”
  果然是燕儿等在那里,她开了门,将青青迎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