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娇娥 >

第14章

锦绣娇娥-第14章

小说: 锦绣娇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人就这样面对面坐着,阳光照进屋了来,越发的热了,面前放着冰饮,却不敢多喝一口,只这样沉闷的坐着,蒋仪暗道徜若每次来王府,都是这样冷遇,李氏还能一次次来,可不是她当年的性格。她当年是个孤冷倔的性子,受不得半点闲气,又丈着自己是李家嫡女,配给了一个庶子,常觉没脸,给孟泛闲气受。
  小李氏是李氏娘家堂亲家的侄女,因是边族,父母在京中开了个馒头坊,蒸的馒头却是极好,小李氏也是打小揉面烧火的,所以很会做的一手馒头。她自觉一个嫡女嫁了庶子,颇有些怨气,李氏却觉得她一个寒门小户女子,能攀上孟府这样奴婢成群的人家,也是自己的抬爱,是以两个便渐渐有些不对付,蒋仪当年来府,就亲见李氏磨搓小李氏,也不是一回两回。
  清王府内院,高檐阔柱下的房廊上凉风习习,院中大铜盆内鱼戏荷间。此时刚才用过早饭的孟元秋,打发了前来商讨事情的家下人等,一身素罗大袖配十二间色裙,她肩宽体长,款款而动便是满满的贵气。元秋捡了几粒鱼食喂那铜盆中的锦鲤,轻轻投下去,荡出一圈涟漪便隐去了她龙蕊髻上碧光莹莹的翠玉琼花。
  待她将两口铜盆里的鱼都喂过了,方才转身看向跪在一角的青青道:“却是有什么要事吗?”
  青青忙将信从怀中掏出,双手奉于头顶道:“回娘娘的话,大夫人因思念娘娘过甚,又见今日表小姐来此,便叫奴婢带书信一封来给娘娘。”
  那王妈妈上前将书信接了,双手奉于孟元秋。
  孟元秋并不答话,仍是回头望着铜盆,良久才道:“我怎么记得你是祖母身边的丫环?”
  青青伏身道:“正是,奴婢原是大夫人留下来的,却在老夫人身边伺候了七八年了。”
  孟元秋转身回了屋子,在一张铺着玉簟的圈椅上坐了,将那信拆开来看。她愈看眉头皱的愈深,站在一旁的王妈妈知道王妃平常喜怒不形于色,如此皱了眉头,显然大妇人信中说了什么重要的事,因此时一众丫环婆子们都在廊下伺候,身边并无旁人,便问道:“奴婢斗胆,可是大夫人有什么重要之事,奴婢看娘娘似有忧心。”
  孟元秋叠了信纸又装回去,叹道:“母亲惯常忧思太多,所以身体总是不好。”
  王妈妈道:“即是如此,老奴改日着人请夫人来王府一聚,叫郡主在她眼前笑闹一番,必可展她忧虑。”
  孟元秋沉吟良久,却不置可否,而是命王妈妈将青青唤了进来。
  青青在外间等了良久,忽见王妈妈出来道:“姑娘,你的好日子来了,且随我进来回王妃的话呗,只是她问什么,你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否则,这好事也就只此一回了。”
  青青忙磕头道:“多谢妈妈提携。”
  进了屋子,青青只觉得满目光辉,却不敢抬头一看,随着王妈妈的手引跪下磕了头,就听上首的孟元秋问道:“我却问你,这表小姐蒋仪是何时来府的?她随谁而来的?”
  青青道:“回娘娘的话,表小姐是三日前到的咱家,送她来的是一个叫陆钦州的官员,这官员在大门上递了拜帖,老夫人听说了之后便出去到正厅去见了他,去时正是奴婢随着。”
  “哦,那陆钦州当日说了什么话,你且细细跟我说来。”
  “奴婢见那人也未曾穿官服,却是平常家下老爷们穿的衣服。来了也不坐,跪着给老夫人请了个安,就道,自己是在历县官道上遇到的表小姐,当时天黑不久,他在赶道,不知何时表小姐的后脑久便给他的轿子撞了。后来带到官驿,听了表小姐说与我家有亲,方才带她来此的。”
  “他还说了什么?”王妈妈问道。
  “再未有什么……对了,临走时,他忽而又说道,当年咱家大爷曾托付他照拂姑奶奶,他这些年却并未曾履行过承诺,如今还是碰上了表小姐,才知姑奶奶已去,心中十分惭愧,也问大夫人的安好。”
  元秋仍是无话,王妈妈便将青青带了出去,不刻又折了回来,蹑脚站在元秋身边,就听元秋道:“二姑母与母亲一直不睦,蒋仪表妹这一来,母亲睹物思旧,就中便更有些不好了。何况,她即是在庵中清修,又怎会如此蹊跷就撞上了陆钦州的轿子,母亲觉得此事不止那么简单,我怕她为此忧思太过。”
  王妈妈弯腰轻声道:“奴婢方才见了那蒋家小姐,穿的竟是你当日与王爷相面时的衣服,看人才却是十分的相貌风流。”
  元秋挑了挑眉道:“竟能穿我出嫁前的衣服,母亲心中本就不适,也不知是谁去她那里讨的衣服,不是存心让母亲心中难安吗?”
  王妈妈从小在她身边,最知她的脾气,听这口气元秋显然是动了怒,便也不再说什么。
  元秋思忖许久才道:“这事再没有别人,想必是四房的主意,徐氏必是打了二姑母当年那份嫁妆的主意,有心要讨好表妹,好将她留下来。”
  王妈妈这才道:“奴婢以为四夫人原来是最体贴大夫人的,也最与大夫人心意相通,想来应该不会如此。”
  

  ☆、赠珠

  
  “怎么不会,她本就是趋炎附势的性子,对母亲好,也不过是看着我在王府有这一席之地,在宫中能蒙圣人高看一眼罢了。如今见蒋仪身后有这一注大财,焉有不逐的道理?只是她的聪明,必都显在明面上,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元秋正说着,就见外面帘子晃动,王妈妈到了外面,就听人报是王妃娘家三夫人携二女来了。
  王妈妈进来报了就听元秋笑道:“她今日倒赶得巧,我就不得不见她了。”
  小李氏惯常爱到王府请安,元秋多都不见的,今日蒋仪在,又是老祖母嘱托过的,不见不妥,要见,就逼得要见小李氏与那两个妹妹了。
  “即是都来了,就治桌好菜与她们,叫她们吃了候着,我下午抽时间再见她们吧。”元秋叹道:“若不是为了母亲在那府里能过的畅快,我何至于要如此应付她们。”
  王妈妈躬身告了退了,就见元秋撑肘坐在圈椅中,神情亦是十分的忧郁。
  吃过午饭候了大约一个时辰,就见王妈妈笑着进了屋子道:“三夫人,几位小姐,这会儿王妃忙里挤个空儿,要各位过去见一见,也是一家骨肉,好高兴高兴。”
  蒋仪此时已是有了十分的尿意,坐着还好,站起来一走便有些憋不住了,好在心里想着多年后再见元秋,她又从嫡长女变成了王妃,如今必是十分的威严尊贵,如此胡思乱想着,也好排解些尿意。
  她们一行人穿过一进院子,到了一处宽阔的大院子,院中四口大缸盆中荷叶翠绿,锦鲤浮浪,廊下一排丫环一排婆子,俱是提神凝气的站着,目不斜视。蒋仪随小李氏并两个表妹一并进了屋子,就见元妃在碧鲛纱后一张圈椅上坐着。
  蒋仪随小李氏并两个表妹一并跪了请安道:“民女蒋仪见过王妃娘娘!”
  话音刚落,就听元秋道:“都是一家骨肉,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到帘中一坐。”
  早有两个丫环两边掀起了碧鲛纱,王妈妈便请小李氏她们进来坐了。这屋中的家具又比方才那小院中的好了不知有多少,全是清一色的紫檀木,散着淡淡的清香。
  蒋仪以为元秋要问她些什么,却见她只是淡淡的望了自己一眼,便对小李氏道:“我这里实在脱不开身,叫三叔母等了半日。”
  小李氏揪着衣襟,想要抚平那皱折,拘谨的道:“那里的话,王妃娘娘平日里要管这样大的家业,必定是非常忙禄的,我也没什么事,多等会儿也是应该的。”
  元秋道;“却不知三叔母此来所为何事?”
  小李氏笑道:“因王妃娘娘两个妹妹念叨您生辰将近,非要同我过来先给你祝个寿,叔母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记得您爱吃我蒸的馒头,便带了几个过来。”
  元秋自然没有见那馒头,但她记得小李氏蒸的大馒头,一个倒有平常馒头四个大小,上面点着朱砂,四面裂开,下面烤的焦黄,味道确实还好,但她什么东西没吃过没见过,本也不爱吃那东西,只是小李氏平常给了,又巴巴的看着,总要赞声好吃的。
  “如此多谢妹妹们了!”元秋微微一颌首,王妈妈便拿了两个银裸子塞到了元娇元丽的手里,笑道:“这是王妃赏两个妹妹玩的,拿去打赏下人呗。”
  元娇和元丽忙起身接了,又弯腰谢了恩,这才落坐。
  小李氏平日来没有这样的待遇,元秋也不过草草与她说几句话,打赏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就完了,今日却是又尊着她又先与她说话,小李氏便觉得今日算是来对来,便将心里的事开了口道:“元娇今年也有十五岁了,恰又逢着大选,初选已经是选上了的。我想着您常在宫里圣人们面前走动,必能替她说上几句话,元娇的模样是出挑的,性子也好,又是打小儿就在您跟前走动的,到了宫里,还要请您多多照应才是。”
  九月间各地的秀女就要送上来了,元秋也确实要同皇后并后妃们一同进行甄选,但皇宫里的龌龊事她见多了,就不愿自家姐妹们到那种地方去。今听得小李氏自作主张替元娇报了名,心里便已有不喜,要知各家有官品的女子是非初甄不可,但没有官身的人家,却不必如此,况且三叔孟源是个白身,又是庶子,宫里是最讲究出身的地方,元娇到了宫里,就算得了圣宠,又那里是个能与旁人争的主。
  元秋听了这话先已皱起了眉头,就又听小李氏道:“元娇性子娇怯,皇宫里必是去不得的,我也没有那大的奢望,只期着您能跟圣人通通话,到了赐婚的时候,给她择个王府侯府,让她能去做个侧房,也好照应照应家里。”小李氏便说着,两行眼泪便滚落了下来:“如今你三叔的病是越发不好了,每日里都是药焙着,一日几两银子的花销,我们又一无田产二无经营,俱是指望宫中那几两银子,实难度日。平儿如今人虽小,也已有个秀才的名分,要请好的先生,束侑便是少不了的,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这样……”
  小李氏叫起苦来,自是一套一套的,元秋这些年也听过不少次,每次必得给她些银两,都是瞒着王氏,若叫王氏知道了,又要生一场闲气。
  元秋也知道三叔孟源一家,每月的月例不过十六两银子,京城物价又高,他们这一大家口人,确也日子难过,只是再日子难过,也不该动了卖子女的念头,是以心中对三叔孟源与小李氏便更增了一份恶感,亏得她涵养好才不露出来,当下便淡淡道:“三妹妹性子柔顺,又容貌秀丽,找个普通人家嫁了,一夫一妻便是再好不过的日子,王府候府虽面子上喧赫,但进去了就是为奴,必定是低人一等的。只是婶娘执意如此,我也只能是说尽力而为之,至于成与不成,还有各宫主位,我也只是在旁协助而已。”
  小李氏听元秋松了口,心中已是大喜,忙拉了元娇的手道:“还不快谢谢王妃娘娘!”
  元娇与小李氏一同跪了磕头,丫环们不等她们跪下就将她们扶了起来,元秋也道:“不敢当,三婶快快请坐。”
  又饮了一回茶,元秋才如刚注意到蒋仪一般,望着她道:“表妹却是多年未见了,家下都还好吗?”
  蒋仪忙站起曲膝福道:“家下都还好,多劳王妃挂念。”
  元秋颌首应允,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