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娇娥 >

第12章

锦绣娇娥-第12章

小说: 锦绣娇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伸出手接了,却又放在桌子上,盯着葡萄架出了一会子神,忽而对丫环道:“你们看那一秃噜葡萄上是不是有个虫子?快找帕子来擦净了,叫你们成日看着,一个二个只知道偷懒。”
  丫环们一个个忙忙的找帕子,捏虫子,恰是在徐氏头顶,倒是弄的徐氏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燕儿也忙忙的替徐氏遮着,不住的告罪。
  正闹着,就听外在孟安家的在外头说:“回夫人们的话,昨日派去历县的人回来了,要不要进来回话?”
  燕儿走到门边问:“来了几个人?”
  门外那婆子道:“历县亲戚家也派了人跟着回来,这会儿管家带着人正在二门外了。”
  燕儿忙指挥着几个丫环抬了那扇夏风凉荷的十二扇大屏风过来,将徐氏她们都遮掩好了,才说:“带进来吧。”
  不一会儿,便有两个人走了进来,在屏风外磕头请安。
  王氏应了,问道:“蒋府来的是什么人啊?”
  孟安答道:“回夫人的话,是个青年小子,说是家里的奴才。”
  那人忙道:“见过夫人,我家夫人问家里老夫人安,问各位嫂嫂们的安。”
  王氏冷笑道:“谁是她嫂嫂,这亲倒是谁的不明不白,你就说,蒋家叫你带了什么话来?”
  那人道:“我家夫人说,当初小姐是自愿离家修行的,家里老夫人并老爷夫人一并拦了劝了也拦不住,才叫她去的,今既不愿修行了,还请早早回家去,家里老夫人也想的紧。我家夫人还说,老夫人也病了,如今每日里不知要念叨小姐多少句,再不回去,怕是晚了就见不着了。”
  王氏仍是冷冷笑着,端起茶启唇轻轻吹着那茶上浮着的菊花瓣儿,良久才道:“是你家夫人说你们老夫人病了,还是你们老夫人说她病了?”
  那人愣了半晌,似乎觉得怎么回答都不对,便道:“这个小的也不知道,只是夫人交待了,等小姐回去,老夫人的病怕就好了!”
  这话其实并不是余氏原话,但这人领了命是务必要带蒋仪回家,是以便自已揣磨着加了一句。
  王氏瞟了眼徐氏杨氏道:“听听,人家蒋家根本就不想放这闺女,这是非要回去不可了,这咱们可就没有办法了。。”
  徐氏忙给杨氏使眼色,杨氏却是浑然不觉,只停了手里针线活对着屏风道:“我且问你,你家小姐又不是郎中,为何老夫人病了,一家人不想着请郎中,却要小姐急急回去?”
  ……
  “你家小姐十多几未曾到过外家,如今这样来,余氏不说办了礼来谢罪,不叫孩子在这家里好好与外祖母亲近亲近,来人张嘴就是要带人回去,这还是两亲家吗?”
  ……
  “你回去与那蒋家说,孩子在山里受了惊吓,这会子也病着了,我们要留在家里好好养一养,别说什么回去不回去的话,这么着急就找个郎中,替老夫人好好看看,比什么都强。”
  那人还要说什么,被孟安一个眼色瞪回去,磕了头带出门去了。
  徐氏没想到杨氏会这么有用,一番话说的简直叫绝了,心头喜气洋洋,脸上的喜色都掩不住了。王氏面色一白,握着绢子在胸口,半天才说:“我嫌这里虫子多,进屋去了,你们再坐儿。”
  这也是她好涵养,况且杨氏是软硬不吃的人,你给她难堪,她也不知是不懂还是装不懂,反正就当没看见。
  杨氏也将手上的线一扯道:“瞧瞧,我也没钱了,该回去补线了,善菊咱们一起走吧。”
  这两人一起出了六里居,却是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却是不同路。
  这两妯娌分开走了,杨氏身后一个丫环却是趁着众人不注意,一闪身便往后院小荷塘那里跑了,小荷塘边凉亭里,一个矮身量的婆子正在跷脚往着这边,两人一见面,却也只是耳语一番,那婆子原本紧皱的眉头便渐渐散开了,连笑着点了头,又从兜里掏了一把铜板来抓给丫环,千恩万谢的走了。
  这婆子正是蒋仪昨日嘱托过的李妈妈,她因见了孟珍遗孤,高兴都高兴不过来,又见这孩子一来就有意投了自己,连夜却是为蒋仪打算,早起就到杨氏那里去找丫环通气,因她这些年一直在杨氏院中听使唤,杨氏院里丫环们但凡有什么跑腿的,她也比别人勤快些,杨氏那里一个从府外卖来的小丫环便认了她做干娘,名叫荷荷,如今也是杨氏跟前的二等丫环了,生的俊俏,颇能说上些话。
  刚才来的正是这荷荷,她早起就有意无意在杨氏面前说了些新来的表姑娘可怜的话,又叫孟蕊的丫环玉燕儿替她进了些孟元蕊一人在家无趣,有个姐姐在一起说说笑笑做针线不寂寞的话,杨氏心便动了,这才有了今日杨氏早早到六里居去等人来的事儿。
  李妈妈这会儿得了好消息,飞一般的就往方正居奔了。这里蒋仪刚送走了孟蕊,正在炕上做针线,就见李妈妈一头是汗,却轻手轻走的走了进来。两个丫环都被蒋仪支出去了,是已屋里只有蒋仪一人。
  

  ☆、王府

  蒋仪忙下了炕问道:“妈妈可是将东西已经当掉了?”
  李妈妈缓着气拉过蒋仪的手,见两只手上还有些划伤未去,想必脚上更甚,便有些怜惜她,因而福道:“东西已经当了,当了五两银子,本来那东西十两也值的,不过我当了活当,想着总要赎回来。却不知老夫人有没有给你些使唤的银子?”
  蒋仪轻轻摇头道:“我如今看祖母的日子仿佛也不好过,她也只有两个得力的大丫环,剩下也就两三个未开脸的,我在这里但求有口饭吃,银钱就不想了。”
  李妈妈将兜里的银子掏出来按到蒋仪手里道:“我原是想着今日老夫人必会给你一些银钱打赏下人,就没有下死当,早知如此我就死当也好多当些钱。”
  蒋仪将其中一块银裸子捡了出来仍是还给李妈妈,李妈妈那里会要,忙忙的推辞了起来:“小姐如今这样艰难,这我如何使得?”
  “妈妈还请不要推辞,我却是有大事要托妈妈替我去办,剩下的钱先留在我这里,待妈妈将事办好,我再给你。”
  李妈妈问道:“姑娘是有何事……”
  正要问起,就见福春打帘走了进来,便忙住了嘴。
  却又方才想起六里居里的事,因忙道:“小姐却是大喜,蒋家今日派了人来接你,叫大夫人和二夫人她们给回绝了,如此你就好再呆些日子了。”
  蒋仪心里也揣着这件事情,想必余氏知道她到了这里,必定要追回去,却没想到人来的这样快,大约是自陆钦州那里派人知会消息起,就预备好人在家里等着,只待孟府派的人一到,打算就接回去了。
  蒋仪指一事支了福春,这才握着李妈妈的手道:“蒋家派来的人说了些什么,妈妈可有问个明白。”
  李妈妈道:“不过就是说家里蒋老夫人生病了,十分思念你,要你即刻回去。”
  蒋仪忙追问:“可还有别的?”
  李妈妈思索一番道:“应该是再没有了,是我干女儿荷荷告诉我的,她当时就在现场,再有别的话,也必会告诉我。要说这事还得感谢二夫人,是她替你挡了蒋家,还说了要留你多住些日子的话。”
  蒋仪心知这是余氏不敢将事情闹大,如今她在京中,当年的书信还未找到,徜若她拿自己栽赃的事来,蒋仪必定也要鱼撕网破,还不如好好哄回家再说,这当然是最好的,蒋仪就有了时间替自己理清一切。她道:“这必定也是妈妈替我打点的,也不知该怎么谢你才好。”
  李妈妈摆手道:“我那里要谢,你好好的,我就十分开心了。”
  蒋仪这才道:“我要回家这事,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是必定要回的,许多事,也非要在历县才能了结。我方才给妈妈这些钱,是要妈妈替我寻三四个身强力壮的婆子先预备好,一人支付几百铜钱。到时候咱们府里必定要派车与我同去,届时请妈妈知会这些婆子与我同去,一人给一两银子。”
  李妈妈问道:“是不是因为怕去了蒋家要强留你?你寻思到时候好走脱?”
  蒋仪道:“如今还不知蒋家下次何时来催,你先替我寻摸着,必定要身强力壮,相貌不拒,最好是手上有力的,这要细细寻摸,寻了也不能明说是我要雇她,只说是你要用,到时候走一趟,却不能叫她们告诉任何人,一两银子不是小数,必有人愿意去的。”
  李妈妈连连点头,因又叹道:“那蒋家有你母亲的嫁妆那一注大财,你要回去,必定难再回来。只是咱们家里四爷在家,却是个得力的男人,为何不叫他帮你,你回了外家,嫁妆也要随你回来,这是与他们有益的事啊。”
  蒋仪却连连摇头:“此事却不敢惊动各房,我也有我的难处,有我的裁度,还请妈妈信我。还有就是,我还要请妈妈找个外面街上的信使,替我送封信出去,并告明,若有回信,叫也一并收了,寄放在他那里,抽日子你再过去取。”
  李妈妈叹道:“如今你也大了,若是别人,这会儿早嫁了人孩子都有了,也是能自己做主的时候了。”
  当下李妈妈告退了,便见银屏端着盘子走了进来,盘了里却还是陆钦州寻郎中开的药。福春也端了热水来,想必是要蒋仪换脚上裹的纱布,明日要去清王府做客,今日必是要好好准备一番的。
  入夜,四夫人徐氏处着人送来了一件丹色窄袖紧衫,并一条菖蒲色长裙,配着正红色宫绦与禁步,肩上一条流苏披帛,若隐若现。这本是孟元秋未出嫁时与王爷相面穿的衣服,王氏很不想给,但徐氏硬是软磨硬泡给要来了,目的就是想要让蒋仪一出场就艳光照人,叫王妃喜欢。
  福春和银屏非要蒋仪换上一看,蒋仪却是不从道:“既已是按身裁过了,就放在一边吧。”
  她见这衣服素雅怡人,也是十分喜爱,那披帛随灯流光,若隐若现,是十分值钱的东西,元秋将这套衣服珍藏在家里,想必是不愿意给人穿出去的,她如今穿着去了,却是不知她会不会喜欢。
  在她印响中,元秋大她七八岁的样子,因是家中嫡长女,又十分聪慧,非常得家里上下人宠爱,她又是个十分端庄典雅的女子,平素从来不见她走大一步,或者大笑一声。
  如此思索了许久,又将徐氏昨日送来的衣裙翻了翻,捡出一条练色披帛来搭在衣裙上,如此一看便是黯淡了许多,也不那么出挑了。
  次日一清早,天还未亮,两个丫环便起身替蒋仪梳洗打理,又将新衣服替她穿了,两个一路穿一路赞叹,待穿好了,便扶着蒋仪去了方正居正屋,笑嘻嘻的却如扶着个珍宝一般。
  此时还未尽亮,屋中还掌着灯火,李氏与王氏坐在圈椅上闲话,既见蒋怡进来了,却是都住了嘴。她们见蒋仪细瘦高挑的身材,却是被这一身衣裙衬的娉娉婷婷,头上流苏髻,耳中明月珠,肤白如凝脂,神态微含羞,竟是从未见过的好仪态。
  王氏仍是冷冷笑着,听了蒋仪的请安,也不应声,自己挪步到了餐厅,亲自拣了一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鸡汤端到蒋仪身边,蒋仪忙站起来道:“不敢当,如何能劳舅母亲自赐汤。”
  王氏道:“长者赐,不可辞,快快喝了吧,我看你瘦的可怜,也需要好好补一补。”
  说罢,又招呼燕儿再端碗薏米粥过来,也是亲自捧给了蒋仪。
  蒋仪忙忙接了,知自己今日要出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