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娇娥 >

第107章

锦绣娇娥-第107章

小说: 锦绣娇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氏见天佑目光中带着疑气,心中恨他不上钩还坏自己的好事,赌气往东跨院去了。一进门就听到内院哭叫声十分尖利。方氏与英才住在东跨院二进西屋里,她到了二进,见元秋与元娇两个在门上站着,堆了笑对元秋道:“四叔母知道你要来,早将正房里的火炕烧上了,地上也搁着火盆,你要等,只管在正房里等着不就完了?何苦要挨冻站在这里?”
  元秋皱眉道:“如今厨下想必正忙,四叔母在这里转着,三叔母又在西跨院暖着,谁来照应厨房?”
  元娇听了这话,忆起方才在灵堂里元秋进里屋不过半刻便退了出来,脸色十分难看,想来她是气小李氏竟然也在里屋装老人不肯干活儿了。孟府虽已没落,天佑这些年作生意还是攒了些银子,又雇的厨师在府中作菜,冯家也调了许多婆子来帮工,那里还要小李氏也跟着下人们一起洗菜烧火去。
  元秋不过是心中厌恶小李氏,借此撒气罢了。
  徐氏却是心中一喜,知道元秋厌小李氏比她更多,自己再煽风点上几句火,元秋对她的那些个恶意,也能统统转到小李氏身上去。她揣了手笑道:“我那里是有功夫暖着的人?不过是刚才有几个街上的泼皮来闹灵堂,我焦心怕他们冲撞了二哥的灵柩,赶过去着人料理了片刻。完了又到厨房去看了正是洗碗碟的时候,心中担忧英才媳妇,又脚不停的赶来了。”
  元娇方才一来先到厨房,见徐氏自己坐在个脚炉上,手里捧着手炉,屁股下面垫着獭绒,腿上盖着毯子,暖的混身汗津津的。连个手指头都不伸一下,只不过在厨下略照料片刻罢了。小李氏一进厨房,她便笑着道:“三嫂来的正好,那水里泡了一盆的鲤鱼正无人宰杀刮鳞掏肠子,三嫂快去将那些干了吧。”
  这会儿她轻轻两句话,把自己说成个大忙人,小李氏不过在火炕上暖了半个时辰,此时倒成个懒人了。
  元秋听了徐氏一番话,歉声道:“是我误解四叔母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17个人收藏新文,作者顿时压力好大。
如果写的不好真是对不住大家。
反正作者自己喜欢读哇,比之这一部,呃,会有很多男女之间床上聊天的事情。
有点毁三观啊,虽然读者觉得还好,但作者觉得尺度~~~
好怕被封哦~~~

  ☆、生产

  她看了元娇一眼,提高了声音道:“无论咱们府里那一房受了些恩惠那一房少获些利益,但毕竟是一府中人,平日里也就算了。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莫要为了些过往的小过节小冲突就偷奸躲懒不肯出力气。我虽出了嫁,仍还是孟府中人,大事上谁出了力气谁躲了懒也是记得一清二楚,出了力的自然能帮就帮,躲了懒的以后也莫要到我府上来。”
  元娇听她句句都是在讽刺自己和母亲小李氏,忍不住辩驳道:“我母亲从早上就过府来了,先是杀了一大盆子的鱼,刮了鳞片又掏了肚肠。后又剔了半日虾线,两只手在冷水中泡了半日连碗热饭都没有吃过。还是蒋家表姐来了才叫她到房中去暖着的,也不过那么一会儿罢了。”
  徐氏张大了嘴尖叫道:“三姑娘说的这是什么话?三嫂也是我堂堂孟府的三房夫人,我怎会使唤她去做那些差事,那愿意坐着监管一下仆人们都能叫我阿弥陀佛的。”
  她说着挤出两滴泪来道:“大姑娘,咱们是一府人,如今我叫府中下人来亲口对对质,看我可曾叫三嫂做过这样的事情,若真有,即刻叫雷劈了我。”
  元秋怒斥元娇道:“好了,我又没有说你母亲,你这样替她辩白什么?”
  元娇咬牙切齿道:“四叔母,你说谎话从来不怕天谴吗?”
  徐氏往元秋身边靠了靠,叹了口长气道:“当家主事向来就是挨骂的活儿,如今索性我也不管了,谁爱管就叫谁管去。”
  说着捏起帕子哭了起来。
  元娇气白了脸指着她道:“今日厨房里可不止咱们一府的下人,天佑哥哥雇的厨子也有许多,你敢与他们对质?”
  她见元秋仍听着屋内的喊叫声,轻声道:“元秋姐姐,我去厨下找人对质去。”
  元秋忍着怒气硬声道:“好了,你还嫌不够乱吗?若是你们三房总觉得在这府中受气,丧事也不必来了,赶紧回自家去好了。”
  元娇见元秋是偏定了四房,气的混身发抖,却也弯腰一福道:“那妹妹退下了。”
  徐氏冷冷瞧了一眼道:“这里天寒地冻,也就我和大姑娘这样皮实的人才能受得住,你快去火炕上暖着吧。”
  元秋见徐氏靠自己十分近,不着痕的往边上靠了靠。其实她何尝不知徐氏爱耍些小手段磨搓人。但是如今方氏在屋中生着孩子,只要是个男胎,就要过继到长房去。况且一府的内务还要徐氏主着,且她也十分厌烦小李氏,本就想要叫她吃些暗亏。徐氏这样做她不但不气反而觉得解恨,但若要叫她与徐氏靠近些,这样阴毒的小人她却一刻也受不了。
  元娇含着两眼泪花出了东跨院,听西边哀乐又起,想到此正是供饭之时,自己进去就要陪着一阵子好跪,还要嚎上半日,真是哭的脑仁都疼。忽忆起自己自进府还未到方正居去问过安,怕自己走了李氏又要在元秋面前排喧自己。她还未嫁,又四处难找个合适的夫君,也不敢把元秋得罪的太狠,思到此拐个弯儿便往方正居走去。
  才拐入夹巷,就着一个矮小精悍的年轻人迎面狠狠一撞,撞的个元娇眼冒金星向后倒去。天色擦麻黑,究竟也看不清面前是何人,元娇向后倒在墙上才呻吟了一句,那人便笑道:“孟府三小姐,属下多有得罪!”
  元娇见他弯腰来扶自己,细瞧了道:“你是陆府的家人?”
  胡三双手搀起元娇,看她自己能站立了才往后退了两步揖首道:“正是。”
  西跨院里才供完饭,孝子贤孙们一个二个哭的耳根发疼。好容易等饭毕进了屋,蒋仪见元蕊迟迟不来,仍是守着那盏长明灯,添了香没拿枝筷子拔着。此时天寒夜凉,并无几人愿意同守在此处,孝堂里就剩了个成才与蒋仪两个,一个烧纸一个拔灯。
  两人相对无言,不知过了多久,忽闻得外面一阵脚步声沉,帘子掀起,一个高大的身影大步而入,后在跟着李德立并几个中军。蒋仪见陆钦州一身官服硬幞,知他是从御史台直接来此的。
  成才拈了香点着,双手奉到陆钦州手中,陆钦州接过拜了三拜,交由成才替自己插上,才掀袍要跪,身后鱼贯而入的天佑并元蕊与冯氏、英才几个慌忙将他硬扶了,李德立掀袍跪了磕头已毕,又自亲上了香。
  元蕊跪行过来接过筷子道:“既是姐夫来了,表姐先到外面歇会儿,也好招待姐夫用顿饭吧。”
  陆钦州负手站在院中,见自己的小妻子一身素服比平日更显娇俏,唇角便不自主的扬起来。天佑在后也跟了出来,忙将陆钦州迎到内院,又差人叫送饭上来。
  这日府中亲友众多,各屋皆叫人占了,唯有以往常留于天佑夫妻的屋子如今还空着。他请了陆钦州进去,执意让到了炕上,见蒋仪在炕沿上坐了,自己也取了把椅子在地上相陪。
  各样饭点送了进来,倒是孟府难得一见的好东西。陆钦州因在御史台已用过饭,也不过略动了下筷子,倒是一力劝着蒋仪多用些。蒋仪方才放饭时吃过一碗羊肉汤饼,此时那里还能吃得下去,连筷子都不愿意动。
  天佑陪了半晌见陆钦州并无多言却迟迟不动,知他是与蒋仪有私语要言,便起身拱手退了出来。外面中军并卫侍将整个院子护守森严,李德立见天佑了来躬首行礼,天佑忙还了礼,出门去了。
  陆钦州见天佑出门去了,拾起筷子递给蒋仪,问道:“为何一口都不肯吃?是为了你二舅父伤神?”
  蒋仪摇头道:“倒也不是,只是方才吃了碗羊肉汤饼占了肚子,已经饱了。”
  陆钦州微笑道:“不过一碗汤饼,能占多少肚子,再用些吧。”
  蒋仪掩嘴腩笑道:“因大锅里做的饭好吃,妾多用了一碗。”
  陆钦州道:“你不该来的这样早,出殡日子既定,横竖旁人都还未来,你明日再来也少熬一夜。”
  蒋仪见他也不肯用饭,捧了热茶给他道:“毕竟是我舅父,这些事情上不好作假。”
  陆钦州接茶搁了,起身下了炕,躬腰掀了蒋仪裙子,见她穿着一双软羊皮的小靴子,点头道:“很该这么穿着。”
  他身形高大,俯首压下高烛中一团黑影在她身上,面上带着特有的,只有面对她时才会有的微笑与宠溺。蒋仪缩了脚道:“大人快坐着,妾也是个母亲了,为了孩子也要学会照顾自己。”
  陆钦州从袖中取出一把小腰刀来,抽出鞘递给蒋仪,问道:“你可曾用过?”
  蒋仪接了试试刀锋,见寒光逼人,仍还了陆钦州道:“妾原来用过砍柴的刀,比这粗重,却没有这般锋利。”
  陆钦州半屈了膝,将这腰刀插进她靴筒中,又将裙子替她放了才起身道:“你既要在外过夜,留在身边也好做个防备。”
  蒋仪不忍拒他好意,站起来走了几步,果见这匕首于自己无任何妨碍,却也忍不住佯怨道:“妾从这里嫁出,这也算是妾的娘家,那能算是外面。”
  陆钦州道:“可如今毕竟你是我陆府九夫人,我又得罪过些人,凡事小心不为过。”
  蒋仪应了,忙催他起身,又嘱咐了一些夜里如何哄孩子的话。因一众卫侍中军簇拥着,她也不好相送,送出院门便回灵堂去了。
  进了灵堂,蒋仪见元娇一个人苦着眉头在那里拔灯,提裙轻轻跪到了元娇身旁。元娇见蒋仪回来,露点苦笑道:“表姐方才赶上放饭没有?”
  蒋仪点头,听她话外有音,问道:“你方才没有赶上放饭?”
  元娇撇嘴摇头道:“跟元秋姐姐到东跨院去了一回,又去看了回祖母,她老人家竟还不知二伯父已去世的消息,我因不知情形差点漏了口风,倒吃了几个老姑奶奶们一顿排喧。回来正好错过了饭时,厨房里已经没饭了。”
  蒋仪自然知道这是徐氏惯用的伎俩磨搓元娇,皱眉道:“这样大的事情,连夜都有外地来吊丧的人,厨房里的大锅饭是时时必备的,那里会没有了?你且等着,我叫个人跟你一起去,保重有饭。”
  她招了胡三进来,低声交待了几句,元娇便红着脸儿躬腰出去了。到了后半夜,因各处无事,天佑并元蕊,成才,蒋仪,冯氏几个皆在灵堂中守着,和衣歪卧,半眯着眼等天亮。
  杨氏见过了三更还不见英才,又兼忧心初生儿的啼声惊了灵,不停的差人来往于东跨院。直到五更时分,才听来人报说,方氏生了个五斤的女儿。不止杨氏,天佑与冯氏也皆是叹息道:“又是空忙一场了。”
  次日天麻麻亮时,冬儿赶了回来,她嫁在外县,家境又差。她五短身材,穿一件香色褙子,肤色暗红着,抽抽噎噎的哭了进来。
  成才熬不住躲在草堆里睡了,天佑替她点了香又递了纸,又是一番哀乐喧天。冯氏出去吩咐了汤饼送来,端了炕桌在灵堂地上席地叫她用了。蒋仪与她多年未见,她竟已认不出来,听了冯氏介绍,才惊道:“仪儿你当年就模样出挑,如今更是好看了。咱们姐妹一场,我竟一点都没认出你来。”
  蒋仪替她揣了手炉,又端了热茶来,并不多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