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世家贵妾 >

第56章

世家贵妾-第56章

小说: 世家贵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离京前夜,云氏见了自己的一双儿女,最后,又将沈瑜给叫了过去。
  “我有些陈年旧事想告诉你。”云氏道。


第61章 当年旧事
  陈年旧事。
  听到这四个字时,沈瑜简直有些头皮发麻,甚至想要找个理由给推拒了。虽然她并不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单从这些日子听到的只字片语,就隐约能勾勒出个轮廓来。
  这绝不会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可面对云氏美丽却又憔悴的模样,沈瑜愣是没能说出拒绝的话来。
  她像是一株丧失了水分的名花,又像是破碎的瓷器,就算再怎么拼命想要粘回原样,也已经无济于事。
  沈瑜甚至仿佛能从她脸上,看到似有若无的死气,形容枯槁。
  就像云氏先前所说的,她已是将死之人。
  她被困在这深宅大院中,已沉默了二十多年,这些事情只能自己咽下,更不能向子女提及……
  所以沈瑜到底没能说出拒绝的话,只是安静地在床榻旁坐了下来。
  刚出正月,夜间还带着浓重的寒气,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更添了几分寂寥。
  内室的灯火微微晃动着,映在云氏悲喜不定的脸上。
  她要离开京城回到故土去,无论死活,此生都不会再回到这地方。
  所以临走之前的这一夜,她见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嘱咐了些事情,仔细说来也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她是个失职的娘亲。
  而那些困扰她半生的陈年旧事,却是要同沈瑜这么一个外人来说。
  夜愈深愈静,檐下的落雨声便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云氏说得断断续续,期间还夹杂着细碎的咳嗽声、喘息声,及至深夜,才算是将这段二十年前的公案给讲了。
  沈瑜几乎没开口,只是为云氏添了杯茶,静静地听着。
  早前她来宋家之时,曾听人提过云氏。
  说她是宣威将军宋伯闻剿匪之时救下的,带回了京中,为了娶她为正妻,不惜与亲生爹娘闹僵,实在是情深似海。不仅为她修筑将军府后园,早些年,为了她身体中的余毒请医问药,费尽心思。
  可偏偏云氏却是个小门小户出身,不识大体的,这些年来从不跟人往来,丢尽将军府的颜面。
  而直到如今,她才知道了当年的真相。
  剿匪是真,可云氏却不是什么落入匪帮的弱女子……她就是那个匪。她当年也不是如今这般体弱多病,动一动就要喘的模样,而是在当年的周折中,因着中毒,身体废了大半。
  宋伯闻后来费尽心思请医问药,为她调理身体,也不过是为了弥补罢了。
  当初宋予夺在西域之时,身重奇毒,跌落悬崖,众人皆断言他已经死了,可云氏那时却说了句,“说不准呢?”
  原来她并非是不愿接受这事实因而自欺欺人,而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这些年来的折磨,仿佛都是宋伯闻一厢情愿的执意强求造成的,于云氏而言,她宁愿当年死在那场剿匪之中,反倒清净。
  这真是一笔烂账,说不清算不明,人都死了,自然更是无从追究。
  听完后,沈瑜有些难以理解,那位宋伯闻将军究竟为何非要如此?若说他爱云氏,可却将她害成如今这模样,若说他不爱,那这些年岂不是白折腾了?
  她于感情一事上淡泊得很,自然是不明白,这世间的爱并非皆是纯粹的。也有执念太过,伤人伤己的。
  而隐隐的,沈瑜又觉着云氏还隐瞒了不少事情。
  她一时之间想不明白,可直觉告诉她,她所听到的陈年旧事还并非是全貌。只是并不适合追问,只能先掩下不提。
  云氏指节泛白,她抬眼看向沈瑜,问,“这些年,人人都说我做得不好,你觉着呢?”
  她固执着不肯低头,可到如今,却还是想要一个认同。
  可沈瑜并没有直接回答她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你后悔吗?”见云氏微怔,她又补充道,“事到如今回头去看,若重来一次,你还会这么做吗?”
  云氏沉默了一瞬,点了头。
  “那就够了,”沈瑜低声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桩事摆在那里,有说它对的有说它错的。旁人怎么说并无干系,自己不后悔就够了。”
  哪怕千夫所指,只要自己不悔,那就是对的了。
  听了她这话,云氏闭了闭眼,摇头轻笑了声:“你说得对。”
  “时候不早了,您早些休息。”沈瑜道,“今夜所听之事,我不会向任何人提起,包括三姑娘。”
  这样的事情,就该埋进土里,说出来并没半点好处,不知道反而是好的。
  在宋予璇心中,宋伯闻是个很好的父亲,云氏是个不称职的娘。若是知道了这些旧事,也只会再毁了父亲在她心中的印象,云氏自己都未曾提起过,沈瑜自然不会去多嘴。
  “这些事……最好是能不见天日。”云氏说了句没头没尾的话,而后向沈瑜道,“先前我曾问过,你将来作何打算,你虽没说,可我想着,应当还是要离开的。”
  沈瑜并不意外她能猜到,索性点了点头,承认了。
  “平远性情一向很好,应当不会为难。”云氏说着,从枕边拿了块玉佩来,给了沈瑜,“但为防万一,还是留条后路给你。”
  可沈瑜却并没接。
  “他不是那样的人,”沈瑜还是信得过自己的判断的,她轻声道,“再者,若真有那个时候,也不是一块玉佩能拦得住的。”
  要知道,当年宋伯闻为了娶云氏,可是直接跟爹娘当面闹翻的,又怎么会顾忌一块玉佩?
  而最重要的是,当年宋伯闻对云氏一见钟情,才有了后来的事情。沈瑜扪心自问,她与宋予夺相识一年有余,并不觉着他二人的感情有到这地步。
  见沈瑜执意不肯受,云氏也没勉强,抬了抬手道:“回去。”
  她神色中已经带了浓重的困倦,沈瑜没再打扰,站起身准备离开,临走之前,又珍而重之地向云氏说了声:“多保重。”
  云氏眼睫微颤,轻声道:“多谢。”
  至于究竟是在谢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外间还在下着细雨,青溪见她出来,随即上前来替她系了披风,撑着油纸伞。
  有小丫鬟挑着灯笼在前引路,沈瑜扶着青溪,不疾不徐地走着。
  这一场交谈下来,她虽没说几句话,可却极耗费心神。
  云氏所说之事太过沉重了,而她还在费心琢磨着旁的事情,自然就更累些。
  青溪搀扶着她,提醒了台阶,又小心翼翼道:“方才三姑娘又来了,听闻您还在内室与夫人闲谈,在外间坐了会儿,就又走了……我看着,她脸色不大好看。”
  其实也难怪她不高兴。
  云氏要走了,以她的病情,能撑多久还两说,此一别,说不准此生都不会有再见的机会,而她最后想长谈的竟然是沈瑜这么个外人。
  纵然宋予璇一向喜欢沈瑜,也接受不了这事。
  “由她去,”沈瑜也有些无奈,“等过两日她想开了,就好了。”
  云氏所说之事,压根不可能向宋予璇提的,而她也无从辩解,只能顺其自然,让宋予璇自己想开。
  及至回了修齐居,沈瑜袖着的双手已是冰凉,急匆匆地想要回房去。
  可走了两步,却发现正房屋檐下似是站着宋予夺。
  他就那么立在那里,神情发冷,书房中隐约透出些微弱的光,勉强映出他的身形。细雨被风斜斜地吹入檐下,沈瑜虽看不真切,但想来他半边身子应当都是湿的。
  他少有这般模样,像是出鞘的利剑,气势逼人,可又带着些高处不胜寒的落寞。
  “是将军,”青溪也发现了宋予夺,小声提醒了句,“他好像……不大对劲?”
  是不大对劲。
  沈瑜攥了攥手,复又松开。
  又或者说,宋予夺自打从西域回来之后,对云氏的态度就一直很微妙。他回来那日先去了西府,而后就直接回了修齐居,甚至没亲自去跟云氏报平安。可据宋予璇所说,他以前待云氏一直都是恭敬有加。
  所以沈瑜隐约有猜测,他或许是已经知晓了什么事,所以心怀芥蒂。
  可若是按着云氏所说的当年旧事,宋予夺就算是知道了,也不该疏远她才对。
  而按着时间来推断,宋予夺应该是在西域之时知晓的。
  这就更蹊跷了,若无利害关系,谁会无缘无故地去翻出其父母的感情之事来搬弄是非?除非云氏还隐去了一些事情,而且是与朝局之事相关的。
  沈瑜琢磨了一路,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可看着宋予夺如今这模样,心中却忽然浮现出一个猜测来。
  按着云氏所提到的旧事,当年宋伯闻剿匪之时,曾杀过她的亲人,两人之间是隔着生死之仇的。
  以沈瑜对云氏的了解,她绝不会这么轻易就揭过。
  那么……宋伯闻当年死于西域,这其中,会不会有云氏的手笔?
  可这一揣测随即又被她自己给否定了。
  毕竟云氏那时不过是一个被困京中的弱女子,又怎么能远隔万里,去谋害宋伯闻?
  这一瞬间冒出来的想法太过大胆,冷静下来,连沈瑜自己都觉得简直无稽之谈,想得太多了些。
  两人隔着细雨对望着,谁也没说话。
  丫鬟手中提着的灯笼已经有些暗了,沈瑜垂下眼,低声道:“走。”
  及至第二日,云氏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备好了车马,在这一场淅淅沥沥的冬雨中离开了京城。
  对于她的离开,西府侯夫人那边颇有微词,但到底也没去拦。云氏这些年离经叛道的事情做得多了去了,仿佛也不差这么一件。
  而人之将死,也犯不着再斤斤计较什么礼节。
  倒是沈瑜,也不知是受了凉还是旁的什么缘故,竟又小病了一场。刚巧林子轩年后回了京,替她重新开了一方药后,又带来了个消息。
  林子轩此番是回乡祭祖,带来的消息,自然也是那里的。


第62章 旧亲
  其实这些日子,褚圣手一直在东府为宋予夺调理病情,他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宋予夺这伤上,有旁的人家慕名递了请帖来,请他得闲了过去为长辈诊病,条件开得很是丰厚,他也没答应。
  沈瑜这么点伤寒病症,并没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只让人到外边去请大夫来。
  但有前车之鉴摆着,青溪对那些大夫都不大信任,听闻林子轩祭祖回来,便巴巴地让人将他给请了过来。
  林子轩向她提及家乡之事时,沈瑜心中几乎是立时“咯噔”一下,可脸上却还得维持着八风不动的神情,漫不经心地应了声。
  “这次的病不算严重,就是寻常的伤寒,没牵动从前的旧伤。”林子轩规规矩矩收回了手,又嘱咐了句,“但今后还是要多加小心。”
  沈瑜放下衣袖,应了声。
  林子轩要来笔墨,开了个方子给青溪,将她给打发走了,而后才又向沈瑜道:“我此次回乡,见着了伯父伯母。”
  林家跟沈家,是那种表了几表的远房亲戚,从前在一处住着,关系也就格外好些。只不过林家后来搬到南边去了,也就断了联系。
  少时,沈瑜与林子轩一同长大,两家长辈还曾开玩笑说,要给他俩定下婚约。但好在并没落到实处,不然如今说不准要添多少麻烦。
  林子轩是个知情识趣的人,按理说,看到她不想提的时候就该止住了。可他竟又重提……那想来是有什么事情了。
  沈瑜叹了口气:“你有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