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世家贵妾 >

第11章

世家贵妾-第11章

小说: 世家贵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皇城是前朝留下的,又名太极宫,而兴庆宫则是本朝开国的那位武帝晚年时建来修养的宫殿,在太极宫的东南方向,以御河相连。
  兴庆宫是当年武帝传位给太子后,与结发妻安度晚年的地方,建筑群与太极宫不同,亭台楼阁、馆院水榭等建筑皆是仿着南边的风格样式来建的。其中有花木数百种,郁郁葱葱,更有汤池、梨园等用以玩乐的去处。
  现如今,住在兴庆宫的是一向不喜掺和后宫之事的太后娘娘,而皇上在每年政务不大繁忙之时,也会带着几位妃子到兴庆宫小住。
  “兴庆宫?”沈瑜听后,随即问,“莫非这次选妃之时,是由太后娘娘来操持的?”
  “对,”晴云点点头,“皇上也不知是怎么说动了太后娘娘,让她来费心操持此事。所以届时得派司仪司的部分人手,到兴庆宫去,供太后娘娘差遣。”说着,她又叹了口气,“若是在太极宫这边,就算点翠病了,那也能吩咐着别人替她去办事。可眼下是要到兴庆宫去的,她总不能拖着病体去见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这些年来一直都算是个“甩手掌柜”,皇上继位后,她半点犹豫都没有,直接把后宫之事尽数交到了皇后手里,自己带着人搬到了兴庆宫去修养。
  以至于到现在,宫中许多人压根都没见过这位太后娘娘。
  沈瑜也未曾见过她,毕竟她常年居于兴庆宫,只在祭祖的时候才会回太极宫这边住上几日,沈瑜一个寻常宫女,自然是见不着她老人家的天颜。
  沈瑜原以为她就是个不爱管事的软性子,可在清宁宫那三年,偶尔能听到旁人谈论这位太后娘娘,说她当年还是皇后之时,是如何如何雷厉风行杀伐决断。
  直到那时,沈瑜方才知道自己全然是想岔了。
  “你若真不想去,我也不勉强。”晴云见她仍旧有些犹豫,便笑道,“大不了我再找旁人就是了,然后你再填尚宫局这边的空缺。”
  其实让沈瑜过去,晴云是有点“私心”在的。
  她一直知道沈瑜因着先前那件事存着颇多顾忌,怕将来哪一天锦成公主又惦记起这件事。所以她也想借着这次机会,让沈瑜到兴庆宫去,若是运气好能入了太后娘娘的青眼,那就相当于是个护身符,不必总是这么小心翼翼了。
  晴云并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沈瑜,因着这话不好明说,也怕她会因为自己的话去刻意讨好太后娘娘,届时就是弄巧成拙了。
  所以她就等着沈瑜自己来选。
  成与不成,也都是运气,强求不来的。
  沈瑜沉默了会儿,轻声道:“好,那我去。只是从前没经手过这样的事情……”
  “整个尚宫局,也挑不出什么办过这事的人。”晴云眼中带了些笑意,“你只管去,届时只管听太后娘娘吩咐行事就是了。”


第14章 
  如果换做以前,沈瑜或许并不会接下这桩差事,但这次她也说不清为什么,鬼使神差地就答应了下来。
  晴云对此乐见其成,随即道:“好,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过几日确定下来后,你与点翠商量着,挑选一部分司仪司的人带去兴庆宫,供太后娘娘差遣。至于内庭这边的交接,就交给点翠来做,你不必跟清宁宫的人打交道。”
  “多谢姑姑体谅。”沈瑜谢了句。
  从当年晴云将她从掖庭调到尚宫局,再到如今,她的确是受了晴云不少恩惠,也一直记挂在心里。只是这些话若是说出来,就又显得疏远,心照不宣就是了。
  晴云笑了声:“我这里还有旁的事要料理,就不留你了,去。”
  离开晴云这里后,沈瑜将方才晴云所说的话又拎出来想了想,理了下思绪。
  这件事情说难也不难,按着太后娘娘的吩咐去办就是了。若这位太后娘娘真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是个极有本事的人,那她就也不用怕会出什么岔子了。
  可说简单却又不简单,毕竟这是为两位皇子选妃,还是极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届时来的必定都是世家闺秀,出身高贵,脾性如何又不好说,一个不妨说不准就把贵人给得罪了……
  虽顾虑颇多,不过既然已经接下了这桩麻烦事,她倒也不会再犹豫后悔,只能打起精神来,尽心去办。
  沈瑜回房后,将手头的事情盘算理清,尤其是那批从掖庭调来的宫女的相关事宜,着重整理出来,准备交付给点翠,让她来帮忙料理。
  这批宫女到尚宫局已经有一段时日,什么能说什么能做,也已经很清楚。除了最初如莲与红玉在永巷争吵之事,她们并没有再闹出过什么大事,沈瑜也没重罚过她们,最多不过是申饬两句。
  转眼就要到秋末考较,她们都在为争取留在尚宫局加倍勤奋学手艺,也没什么功夫去招惹事端。
  正因此,晴云才会放心把沈瑜调开,让她去负责兴庆宫那边的事情。
  其实沈瑜也可以把她们放着不管,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届时若是出了什么事,她没办法及时赶回来料理,那就麻烦了。所以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把名册等东西整理出来交给点翠,也不用刻意费心力,只需要留意一二便可。
  再者就是她之前答应点青的,要提前调人过去,帮司服司分担些活计。
  这事儿沈瑜还没想好要怎么办才更妥当些,第二日一早,点青就找了过来。她为着人手不够的事情都快要愁死了,故而想着越快越好。
  “这有什么可犹豫的?”点青稀奇道,“你把她们都叫过来,让我考较考较手艺不就成了吗?”
  沈瑜见她急着要人,就也松了口:“左右这些人将来也是要到你们司服司的,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成。”
  这些宫女几时几刻该做什么都是有定例的,沈瑜估摸着时间,直接带了点青到饭堂去将她们截了下来,把司服司要提前挑人的事情大略地讲了,而后将一众人都带到了司服司考较。
  手艺上的事情沈瑜不大懂,再加上这些人原本就是归点青来挑选,所以剩下的事情她也没插手,全权交给了点青来料理,只在一旁看着。
  司服司的考较主要有两样,一是刺绣手艺,二是制钗手艺,至于剪裁、打版等细枝末节的事,就并未列入此次的考较范围。
  宫女们都没料到今日竟然会突然考较,但惊讶之后,很快就沉下心来专注自己的事情。
  这场考较耗费的时间并不算短,沈瑜坐在绣坊门口,漫不经心地看着院中的花木,偶尔会帮着点青在屋中巡视一圈,以防有人交头接耳地互相帮忙。
  倒是点青悠闲得很,只偶尔看上两眼。
  等沈瑜出来后,她轻声笑道:“你不必这么小心翼翼的,只安心等着就是。难不成,你以为她们会在这种关头互相帮忙吗?”
  点青在司服司呆了数年,对这些事情一清二楚。
  现如今这些宫女都是竞争的关系,除非哪个真胜券在握,不然怎么会去帮别人?再者,若真有人敢帮,旁人又不是瞎的,难道就任由她作弊不举报?
  沈瑜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点青的意思,无奈地笑了声:“你说的有理。”
  一直到大多数人的绣品都到了收尾阶段,点青才进绣坊巡视了圈,挨个把她们的绣品大致看了遍,出门向沈瑜道:“这批宫女还可以,现还没到秋末,已经有手艺不错的了。至于旁的,眼下担不起整幅的绣品,但打打下手也够了。”
  沈瑜倚在门边,懒懒地笑着:“这些我也不懂,你看着挑就是,挑中了谁就留下谁。”
  “等制钗一起考完,我再做决定。”点青心情大好。
  绣品收上来,右下角绣着各自的名字,点青又将她们带去了钗房。
  入秋之后,日头就不像先前那般烈了。还未到秋末,院中的花树却已经显出些颓势,想来过不了多久,就该枯黄叶落了。
  或许是宫女们都想着尽力做到最好,所以耗的时间也很长,制钗考完,已经过了正午,误了饭点。
  点青将她们的成品都收了上来,语调轻快地说:“等到晚些时候,我会把司服司选中的人告诉你们姑姑。”
  沈瑜也站起身,道:“大家都散了,回去之后该做什么做什么。若是中选了,别松懈,没中的,也不要沮丧,等到秋末还有一场大考,好好准备着就是。”
  宫女们齐齐地行了一礼,散去了。
  她们走后,点青竟没顾得上去吃饭,饿着肚子翻看着她们的交上来的成品。
  “也不急这一时,”沈瑜提醒她,“再拖下去,可就真一点饭菜都没了。”
  “我房中还留着不少点心,你若想去吃饭就去,不用管我。”点青头也不抬地翻看着绣品,忽而两眼一亮,“方才我就觉着这宫女绣的寒梅落雪不错,现在看着成品,就更好了。我看一下名字……如莲。”她低声念叨了句,又觉着这名字有点耳熟,若有所思地问沈瑜,“上次你帮的那宫女,是不是叫如莲?”
  “是她。”沈瑜都到了门口,又生生地止住了脚步。
  “这样……”点青顿了顿,又多嘴问了句,“她那姐姐怎么样了?”
  沈瑜低低地叹了口气:“我没问,她后来也没再提过,想来情形应当不大好。”
  那日如莲回来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没哭也没闹,将该办的事情向她回禀之后,又正儿八经地给她磕了个头,就离开了。
  这是别人的伤心事,沈瑜也不便细问,更何况她本也不是多管闲事的人。
  只是依着沈瑜对掖庭那边的了解,情形不容乐观。
  点青也是一时兴起才问的,问了后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跟着叹了口气。
  再一日,点青将她挑中的人名册给了沈瑜,沈瑜通知了她们到司服司报到,又略宽慰了落选的人几句,让她们不必沮丧好好准备秋末的大考较。
  这件事便算是了了。
  皇上在大朝会上宣布了要为两位皇子选妃的事情,除了早就知情的人,剩下的都大吃一惊,随后纷纷各找门路打探着消息,揣度皇上此举背后的用意。当然,最重要的点还是放在“皇上究竟准备什么时候立储”这桩事上。
  更有甚者,也已经在悄悄地找门路,想要通过自家女儿来攀个高枝,跟皇家结个亲。
  毕竟若是能嫁给这两位中的其中哪个,说不准将来可就是皇后了。
  前朝如此,后宫也不清闲。
  对于为皇子选妃这桩事,皇后是早就知道的,陈贵妃自然也知道。皇上虽恼怒她上次不识大体,可如今到底也是要为贵妃的三皇子选妃,总不能瞒着她这个当娘的。
  至于其他人,茶余饭后,少不得是要拿这事出来说道说道的。
  虽说封王选妃这件事虽然跟立储没什么直接关联,可届时看看太后与皇上分别为两位皇子挑选了什么家世身份的正妃,也能从中窥探一二。
  故而这消息一出,前朝后宫的氛围都古怪了不少,不少人“牵肠挂肚”着。
  而沈瑜也该跟点翠去交接事情,带人前往兴庆宫了。
  点翠办事素来雷厉风行,沈瑜刚到,她就将司服司选出的宫女名册给了沈瑜,而后又取了一份装裱得异常精致的名册给了沈瑜:“这是太后娘娘与皇上拟定的,参加这次选妃的世家闺秀名册。”
  说来也巧,沈瑜翻开名册,一眼看见的就是那位宋家小姐的名字。
  名册上写的是,威远候嫡孙女、定西将军之妹,宋予璇。


第15章 
  沈瑜对后宫之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