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朕保证只对你好 >

第17章

朕保证只对你好-第17章

小说: 朕保证只对你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幸太子殿下莅临之后,并未先冲着他们兴师问罪,而是径直入了内屋,然后一眼瞧见了躺在床上假寐的少女。

    厉无刃面上无动于衷,心里却是暗暗诧异:没想到才不到一个月的工夫,这个曾几何时还活泼、明媚的少女,脸色居然差成这样。

    对此,他的心底并没有什么疼惜的感觉,只不过,这人到底是友国使臣亲自送到他宫里的,要是真就出了什么岔子,他也委实没法对东赞的皇帝交代。

    思及此,男子眉心一敛,问一旁候着的绯雪,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太子殿下的话,奴婢听公主说,说她思念故乡,想来……想来是忧思成疾。”

    绯雪面上恭恭敬敬地答着,心里却有些不屑。当然,她不屑的对象可不是她家主子,而是这个整整把主子晾了大半个月——直到主子出了状况才匆匆赶来逢场作戏的男人。

    厉无刃直视着低眉顺目的少女,剑眉一敛。

    思乡心切,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正如此思量着,他听到榻上传来了细微的动静。

    合着眼皮装睡的肖涵玉一早就听到了屋里的声响,心知自己终是惊动了蜀国的太子殿下。这会儿,她正“悠悠转醒”,对上了男子俊美的面容。

    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比蓝莫知长得还要好看一点。不过,她可不会光因为这一张英俊的脸庞,就随随便便把自个儿的一辈子交到他的手上。

    “太子殿下……”少女适时地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挣扎”着意欲起身行礼。

    厉无人见状,自是伸手按住了她的身子,口中直接道出“免礼”二字。

    “可请太医前来诊过脉?”他脱口问着,目光却是转向了床前的绯雪。

    “回殿下的话,看过了,太医也看不出所以然,只道公主乃是忧思过虑。”

    看来还真是想家了。

    厉无刃觉得,这种事再正常不过,孰料回头刚要安抚几句,他就猝不及防地对上少女盈盈含泪的美目。

    “殿下,你能送我回去吗?”

    此言一出,厉无刃登时眉角一跳。

    “不能……”

    这什么跟什么?

    厉无刃觉着,这个十六岁的小丫头虽然看起来不怎么聪明,但是也不该傻到这等地步吧?她是她父皇专程送来和亲的公主,哪里能说回去就回去?

    一腔腹诽尚无处宣泄,他就目睹了少女泫然欲泣的模样。

    “是涵玉妄言了,请殿下原谅……”语毕,肖涵玉便噙着晶莹的泪花,我见犹怜地垂下了脑瓜。

    厉无刃忽然不晓得该说什么好。

    饶是那会儿在他眼皮底下耍小心思,或者大无畏地替小侄女求情,她终归也只是个碧玉年华却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小姑娘啊。

    是了,这二十几天以来,他一直派影卫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却并没能发觉她有任何的异常举动,相反地,他还意外地从影卫的口中得知,这丫头是个抄经抄着抄着就会打瞌睡、流口水的……不像公主的公主。

    至于为何会如此,他依然差人去调查了,想来不出一月,便会得到结果。

    所以,渐渐地,他便也开始相信,这丫头不是个有心机、有图谋的女子——至少,她本人是没有什么企图的。

    既然已经对少女放下了大部分的警惕,厉无人自是感觉此刻的她有点儿可怜。他知道,自己对她无情无爱,却也好歹会善待于她。

    “别难过了,这阵子本宫忙于先帝的丧事和登基大典,疏忽了你,待过些时日,本宫自会抽空多陪陪你。”

    话音未落,假装就要兜不住眼泪的肖涵玉便是一怔。

    不,请你继续疏忽我,一定一定要长长久久地疏忽我。

    她在内心如是说罢,这便抬起脸儿来,惶恐道:“殿下言重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只是……”

    厉无刃注视着她业已潸然泪下的容颜,心头忽而一软,即刻大手一挥道:“什么都别说了,本宫明白。”

    不,你不明白!你一定是误会了什么!

    肖涵玉忍着嘴角的抽搐,兀自戚戚然与之对视。

    “好生照顾公主。”她看着他眸光一转,对着房里的宫人吩咐下去,紧接着又重新凝眸于她,双唇翕张,“要不……本宫让湘茗来陪你说说话?我看那孩子挺喜欢你的,也不会闹你。”

    厉无刃本是觉得前半句话缺了点儿什么,故而才下意识地同少女打起商量来。可是,话刚出口,他就有点后悔了。

    是啊,他明明不想小侄女多同此女接触的。为此,他还特地对琉璃下了严令,要想尽一切方法阻止二人见面,哪怕是骗小家伙说,她的“姐姐”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也没有关系。

    如今想来,自己为达目的的信口一言,竟是一语成谶了。

    厉无刃并不迷信什么诅咒或是口孽,然而,冷不防思及此事,他还是莫名感到有些抱歉。

    所以……偶尔让她们两个见一次,也不打紧吧。

    如此思忖着,他看到少女面带泪痕、愣愣地仰视着他的眼睛。

    肖涵玉委实没想到,这个连看都懒得来看她几眼的南蜀太子,竟然还有板有眼地要找小家伙来给她解闷。更叫她惊讶的是,从此人的眼里,她看不出半分虚情假意。可见,他的这一提议,全是出自真心。

    这么一想,他这人其实还是不错的吧?虽然对小湘湘凶了点。

    愣是拿别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表现视为常态,少女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会儿,总算是赶在男子起疑前回过神来。

    “多谢殿下好意,还是不要了吧,我这些天哪儿都不舒服,想来是病得不轻,万一把病气过给了小郡主,那可就难辞其咎了。”

    她赶忙装出蔫巴巴的样子,语气里颇有妄自菲薄的味道。

    看着这样的她,厉无刃又不晓得该说什么好了。

    罢了,他本就不是擅长应对女子的那一类男人。

    年轻的未来帝王缓了缓劲又挑了挑眉,留下一句“那你好生歇息着,莫要再胡思乱想”,便转身离开了。

    肖涵玉目送其背影消失在视野的尽头,这才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她的计划,依旧可以如期进行。

 第14章 香消玉殒

    七日后,蜀国先帝丧期的头一个月过去了,数十日来忙于丧事的太子殿下终是从中抽出身来,将忙活的重点放在登基大事上。

    天子更替,琐事颇多。是以,厉无刃没顾得上去留意,有一则前一阵不怎么厉害的谣言,这些天突然就在整个宫里流传开来。

    等到稍作休整并惊闻某个噩耗时,他才禁不住目瞪口呆。

    自东赞国远道而来的明宁公主,不堪忍受说她克死蜀国先帝的谣言,一怒之下,竟是服毒自尽!

    “那人现在怎么样了?!”从震惊中稍稍缓过劲儿来,早已霍然起身的厉无刃盯着前来禀报的小太监道。

    “回、回殿下的话,公主她……她已经……薨逝了。”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回话,连眼皮子都不敢掀一下。

    诚然,友国的公主才刚送过来满一个月,这皇宫还没待热乎呢,人就没了——而且还是因为宫中的蜚短流长而亡——这叫自家主子如何向东赞国交代!?

    果不其然,听了他的回答,男子立马就衣袍一掀,脚底生风地往少女的寝殿那儿去。想来,这位未来的九五之尊也是极其重视此事的——虽然,人去得委实晚了些。

    厉无刃风风火火地来到那座他只造访过一回的宫殿,先前一时发懵的脑袋此刻业已清明了许多。

    奇怪,真是奇怪。虽说自己曾亲眼见识她因思念故乡而泪水涟涟的画面,却也看到过她理直气壮、不甘示弱的模样啊?那样一个女子,当真会因为那等谣传而想不开?

    更叫人纳闷的是,那些“吃人”的流言,怎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传了开来?就因为他这些时日忙于政务,疏于防范?

    思及此,厉无刃眉心一拧。

    不得不承认,他对那个少女的关心,实在是少得可怜。

    只是,事情尚有疑点,他不会轻而易举就被表象蒙蔽了双眼。

    也不知是太过冷静、太过理智还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男子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并不熟悉的屋子,远远地就听见了女人压抑的哭声。他眉头一皱,加快脚步入了里屋,在目睹榻上之人的一刹那,他才真是不能不相信一个事实。

    她,是真的死了。

    一条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就这么香消玉殒。

    如果说,之前他的脑海中还能浮现种种疑惑、种种猜测——乃至是种种侥幸,那么这一瞬,以上所有的一切,都已因那张面无血色的容颜而荡然无存。

    他步伐微沉地走近了,余光瞥见一名跪在最近处啜泣的女子,发现自个儿认得这身打扮和这张脸。

    “怎么回事?”他沉声问着,却见女子蓦地抬起头来,眼眶通红地瞪视于他。

    绯雪是真心气愤,气这个男人惺惺作态,分明连日来对公主殿下不闻不问,等到人出事了,他才装腔作势地跑来问她“怎么回事”。

    她情不自禁地咬紧了嘴唇,把唇瓣咬得发白,却始终不言不语。

    本宫在问你话!

    心急火燎之下,这六个字险些就要脱口而出,可对着女子敢怒不敢言的神情,厉无刃却慢慢地消了火。

    这种眼神,他看得懂——是在对他进行无声的谴责。

    是啊,他这个人,总是这样,不懂得如何去叫一个女子舒心、开心,甚至都没法倾心去照顾她们,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面对如此怨恨的眼神。

    他眸光一转,看向那沉如死水的睡颜,没有靠近去碰碰少女的脸抑或她的手,只兀自沉着嗓子询问:“你们公主走之前,可有留下什么话?”

    短短一言,却叫绯雪听得两手都握成了拳。然缄默了一小会儿后,她还是绷着脸站起身来,取来了一封薄薄的书信。

    约莫是没想到肖涵玉会留下一封信来给他,厉无刃不自觉地愣了愣,而后才从女子手中接过信封。他将信的封口揭开,从中取出一张轻飘飘的纸来,却恍惚觉着它似有千斤之重。

    随后,他看清了纸上的寥寥数语:人言可畏,不如魂归故里。还望殿下莫要追究涵玉不告而别之罪,善待无辜宫人,与我东赞永修两国之好。

    她的字,颇为娟秀,倒是像极了一个久居深宫的金枝玉叶。可是,这样一个尚不与他稔熟的少女,就这么放弃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还不忘在离世之前,请求他不要因此而迁怒于人——乃至坏了蜀、赞两国的情谊。

    他真是搞不懂她究竟在想些什么了。

    为什么?既然受了委屈,为何不来求助于他?难道在她的眼里,他待她不热络,就会连青红皂白都分不清楚吗?

    况且……况且他不是已然承诺了她,等到登基大典一过,他定会抽出时间来好好地陪她,以助她一解乡愁。为何她偏要以这等极端的方式,来反抗她的命运?

    厉无人拿着那封尚留有墨香的书信,不徐不疾地别过头去。

    “传本宫旨意,着玉贵妃……风光大葬。”

    未来帝王亲口道出这一近乎圣旨的命令,底下人不敢不从。

    是了,说到底,他厉无刃都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