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148章

新列强时代-第148章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你赢了!

老马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可要是再没表示那就是个傻子……

第227章官迷

噼里啪啦……

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预示着吴可穿越后第一个大年三十到来。

不管乡勇队有什么计划跟行动,也不管被工作热情澎湃的马千户逼得如何上窜下跳,在春节到来之际统统放在一边,好好享受一个原滋原味的热闹春节才是正理。

腊月二十四小年,吴可在县城跟马千户等衙门里的同僚好好吃了一顿,之后三天带着手下亲兵小队将整个通城匆匆巡视一遍。

情况不能说好也说不上太差,除了与塘湖接壤的关刀几个乡镇囤积不少人马气氛紧张之外,其余乡镇基本保持稳定没出什么乱子。

可也就是这样了,除了少部分乡镇居民日子过得不差之外,整个通城百分之六十左右民众都处于温饱线以下,只是日子还算平稳这才没出什么乱子。

一路看来简直触目惊心,只能希望过年期间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

腊月二十八,结束巡视的他和手下亲兵小队重新回到县城,跟衙门里那一帮同僚商量好了过年时期的值勤问题,而后告辞返回老家沙堆过年。

作为乡勇队大本营,经过小半年时间的经营,沙堆民众的生活水平明显要比其它乡镇甚至县城民众要好得多。

不仅仅近千乡勇青壮家庭直接受到乡勇队庇护,享受乡勇队良好政策的福利,几千口子受益勉强脱离温饱水平。

随着镇上集市逐渐繁荣,镇民跟周边村民们手头也有了一些闲线,日子都有不同程度提升。

腊月二十八整整一天跟二十九上午,吴可亲力亲为,和二牛二狗等小弟带着慰问品,挨家挨户拜访手下乡勇青壮困难家庭,还有因残退役的乡勇队战士,跟战死乡勇队战士家庭。

腊月二十九下午,吴可终于得闲回到吴村,准备跟亲戚族人过个热闹年。

此时的吴村早已今非昔比,因为出了吴可这样的人物,还有乡勇队一干核心骨干跟中低层军官,单单就是战场缴获跟平日里的赏赐,也足够吴村大半族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更不要提吴可给吴村派下不少采购任务,单单里头的油水就够吴村族人个个乐开了花。也正是因为乡勇队的特殊扶持还有紧密关系,吴村成了附近山里村子的货物集散基地,热闹繁华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

吴可跟二狗等吴村出身的乡勇队核心骨干回来,自然让本就热闹的吴村更加喧闹。单单就是应付来访亲戚族人,便足足花费了吴可半天时间。

好在此时已经腊月二十九,附近村子里的村民们都忙着过年,除了各村村长过来问个好又匆匆返回之外,倒是没有多少外人打扰,让吴可等人不至于陷入‘酒池肉林’当中不可自拔。

这时代不同后世,大家对过年十分看重。一般没有大事绝对窝在家里哪都不回去,一家团团圆圆热热闹闹过个大年。

大年三十这天,吴老汉家里终于彻底安静下来,当天中午吴可又重温了前世小时侯一顿跑三家的快乐感觉。

晚上爷三弄了一桌丰盛席面,夜幕降临的时候在门外放了两串鞭炮,在刺闭硝烟中互道了一声过年好然后放开肚皮开吃。

可惜的是水牛那家伙有任务在身,坐镇崇阳路口没法回来,这让吴老汉很有些遗憾。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摊子大了就这点不好,四处都需要人手坐镇不仅水牛没有回来,土狗那家伙也坐镇金塘不得抽身,中午在土狗家吃饭的时候还遭来土狗他娘好一顿埋怨。

南方过年可没啥煮饺子的活动,吃过了年夜饭后在孩童的欢闹声与连绵起伏的鞭炮声中,吴可协偕同二牛在族人家中磕着瓜子谈天说地好不欢快。

当午夜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吴可猛然冲出了大伯家,不顾午夜凛冽的寒风仰头凝视漆黑的天空。咸丰二年这就过去了崭新的咸丰三年到来,不知道新的一年里他和乡勇队能达到什么高度……

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吴可都忙着应酬跟互访。

直到初六吴可还带着一帮胖了一圈的小弟返回县城,又是一番热闹的‘酒池肉林’,每天宴请不断就忙着四处奔走吃饭喝酒了。

这样的‘好日子’一直延续到初十,终于招呼完了通城这边热情的地主乡绅,吴可跟马千户两人这才有空闲时间关起门来商量‘大事’。

老马过个年也不轻松,因为太平军在武汉三镇闹腾得实在厉害,就在三镇郊外的马家受到波及,过年时一家老小慌慌张张投奔而来。

单单安置家人就不是个轻松活计,过年时还得往来应酬忙得不亦乐乎,这不老马本就肥胖的体形再增分量,又向二师兄发展的趋势。

当然,吃吃喝喝过个安心年之余,老马也没望了年前跟吴可商量好的计划,暗地里可是做了不少准备。

以各种名义向崇阳路口调集物资,在过年后以换防名义向路口跟路口后方的桂花泉镇秘密调集人马,目前聚集路口附近的乡勇队跟得用民团青壮超过三百。

幸好后勤供应充足,加上纪律严格没出现大规模扰民现象,不然就是隐藏得再好也不免有暴露之嫌。

随着战略重心渐渐向鄂南地区转移,马千户和吴可及两人手下人马,过不了多久都得向崇阳快速转移,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延绵日久的鄂南收复战。

“有老弟出马,收复通山不在话下!”

为了在自家功劳薄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千户甚至不惜放下架子吹风起吴可来。

“过奖了过奖了,要是没有大人当初的提携,又哪有吴跟手下弟兄今日的风光?”吴可哈哈一笑,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说几句好话又掉不了身上的肉,反正过年时间话说得肉麻点也无所谓。

两人窝在屋子里整整一个下午,仔细将进攻通山的行动计划再三修改确认,在晚饭时分终于确认了最后的作战计划。

晚饭就在老马家吃,饭桌上老马推杯换盏满脸红光显得特别兴奋,借着酒劲向吴可透漏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通过多方努力,老马终于于年前将收复通城和崇阳两县的战功报到湖广总督徐广缙的临时总督衙门,引起临时总督衙门好一阵欣喜。

通过内部的熟人得知,总督大人接到捷报后先是不信,后来查得实情与捷报无异欣喜不已,对身边幕僚大肆称赞老马跟吴大队长好样的,竟能在如此‘艰难’情况下取得如此‘辉煌’战果,实在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啊。

老徐眼下的日子可难过得紧,跟在太平军主力部队身后吃灰不说,就连总都衙门所在地武昌都被太平军拿下,手无寸功的老徐就等着朝廷问罪呢,没想到这时不起眼的通城巡防营统领竟给他带来如此‘利好’消息。

赏,如此大功怎能不赏,最起码一个正五品的守备跑不了,而吴可最少最少一个从六品副尉没跑了……

即将升官这样的大喜事自然值得好好喝上一杯高兴高兴,按老马酒后的说法就是,如此快速的升迁之路,相信过不了几天他的官职品级很有希望超越原来的后,台老板。

借着酒劲他猛拍吴可肩头请丫一定努力,要趁着如此火热势头更进一步,说不定等他们拿下通山之后,能够轻松跨入四品大员行列。

吴可恍然大悟,这才知道老马年前为何那么急切想要扩大战果,原来是被升官的好消息刺激到了,这家伙纯粹就一标准官迷么……

第228章逼走

好消息说完了,接下来自然是坏消息了……

咸丰三年正月初一(1853年2月8日),太平军开始撤离武汉。次日,武昌留下1000余名战士为后卫,掩护部队由浮桥渡江至汉阳登舟。

待大部队撤完后,掩护部队从武昌岸开始烧毁浮桥;当晚太平军撤离汉阳。两岸陆军夹护江上战船万艘,顺江东下直奔江宁而去。

尼玛这是坏消息吗,对于即将发动通山收复战的乡勇队来说,明明就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消息吧?

……

正月十五闹元宵!

通城和崇阳两县乡镇跟村子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之时,高枧的延绵山林里却是寒风凛冽寂静无声。

山林中某块僻静平地上,矗立着一座草顶木壁的简陋小屋,正是当地太平军布置在此的秘密据点。

“妈的这鬼天气!”

两名年岁不足三十的太平军战士窝在四处漏风的小屋里,挤在小火塘边恨事不爽的骂骂咧咧。

也是,大过年的被派到鸟不拉屎的山里来吹风,换做谁心里也会不痛快。

“你小子少说两过,大过年的……”

身边的同伴正拿着树枝拨弄小火塘里的树桩,闻言轻笑打算宽慰两句,可话才刚刚出口便噶然而止。

“怎么不说话了?”

那位嘴里不干不净骂骂咧咧的太平军战士好奇的抬头望了过去,顿时目呲欲裂手中树枝一扔翻身就倒,可惜动作虽快依旧赶不上弩箭的速度。

只听‘飕’的一声闷响传出,刚刚翻身倒地的太平军战士身子猛然一震,而后软软扑倒在地没了声息。

与之相对应的,刚才准备开口宽慰几句的那位太平军战士,正软软趴在地上一枚铁制弩箭箭头破胸而出露出狰狞面容。

屋外寒风呼呼的吹,屋内小火塘里燃烧的树桩不时发出‘劈啪’响声,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响动。

时间又过去片刻,直到屋里那两太平军战士死得不能再死,刺鼻的血腥味冲出简陋的屋子,这时一直潜伏在屋外墙壁阴影处的两名身形矫健的子走了出来,直接推开紧闭的房门窜了进去。

“死了,全部一击毙命!”

其中一位查看了一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太平军战士跟前,满意的点头笑道。

“嘿嘿,对付这样毫无防备的家伙,实在是太过轻松了!”

另一位直接坐到小火塘前,捡起一根树枝调弄了几下,原本昏暗的火光顿时变得火红一片。

等屋子变得更加暖和,他才挥了挥手招呼道:“快过来取取暖,这鬼天气可把老子洞得不轻!”

“谁说不是呢?”

那位查看太平军死者的汉子随口应付了句,将两名太平军已死战士搬到了另一间屋子,而后措着手快步来到小火塘边一屁股坐下。

“给,先垫巴垫巴肚子……”

他刚刚坐下,同伴便用树枝趴开小火塘边沿的黑灰,双手轻轻刨了两下便取出一块外皮烤得漆黑的红薯,随手扔了过来。

“咝好东西,你说蚊子老大是怎么想的,这么个时节派咱们出来做活?”

接过烤得酥软可口的红薯,一边大口往嘴里塞一边含糊不清道。

“可能,咱乡勇队又将有大动作吧?”

同伴的吃相也不咋样,大口吞咽着嘴里的烤红薯有些迟疑道。

“管它呢,队长派下什么任务咱们照做就是,想那么多干啥?”

“说的也是!”

……

高枧太平军地方势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外围的隐蔽岗哨几乎被清扫一空。

等他们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情,想要做出针对性应对的时候,他们已经变成了没有眼睛的瞎子没有耳朵的聋子,出了隐蔽营地之后对外界几乎两眼一摸黑。

更让人郁闷的是,高枧太平军地方势力几处大的隐蔽营地四周,不知哪个缺德玩意洒下不少铁蒺藜还有竹刺,稍不小心便可能中招成为伤员。

这一闷棍可被敲得不轻,尽管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可面对乡勇队如此无耻的战术他们也是无可奈何,想要做出反制措施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是没有狠人想用同样的手段报复,可惜乡勇队布置在附近的斥候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