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檐 >

第591章

宫檐-第591章

小说: 宫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麻喇紧张不已,道:“不提如何使得,出了事,皇上便是腹背受敌。”
  玉儿沉下心道:“以大清眼下的兵力,吴三桂胜算并不大,他要多方拉拢势力,才能真正和大清军队对抗。但那些人,个个儿都想做皇帝,彼此猜忌怀疑,互不相容,早晚是要溃散的。玄烨正是心中有计算,才敢走这一步,他有信心。”
  “那蒙古呢?真的不提醒皇上?”苏麻喇忧心忡忡。
  “让他吃一堑长一智吧。”玉儿叮嘱苏麻喇,“我会有所准备,但不能让玄烨知道,不论他算计到哪一步,都该让他自己去面对。”
  苏麻喇很不安:“这太冒险了,主子,代价太大。”
  玉儿道:“我也只是一虑,兴许察哈尔没这个胆魄呢,更何况,玄烨可能想到了呢?苏麻喇,我该放手,让皇帝自己去闯荡,这样等我走的那一天,也能安心了。答应我,别去打扰玄烨,让他自己想,何况,我已经提示他了。”
  “我绝不说。”苏麻喇努力扬起笑容,“大不了打仗呗,咱们还有什么没经历过,早几年那么弱,大清也挺过来了,现在怎么都比十几年前强,怕什么。”
  数日后,新选的秀女入宫,此次入选五人,都被分配到东西六宫的偏殿或后院居住,为了这件事,安贵人在玄烨跟前也念叨了两回。
  玄烨只听过笑过,并没有插手或轻言许诺,安贵人见毫无用处,不敢惹怒皇帝,也就不再提起。
  然而新人的位份并不高,仅一人封了贵人,其余不过是答应、常在,钟粹宫里住的兆佳氏,也只得了答应的位份。
  但灵昭格外嘱咐内务府,挑选两个聪明伶俐,更要紧是人好的宫女送去,算是补偿她住在那是非之地。
  冬云提到钟粹宫里本就留了慧妃的人看守,直接用那些人就是了。
  灵昭道:“留下她们,是慧妃的遗愿,真真假假我也不清楚,但既然皇上点头的事,那就这样吧。可那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兆佳氏那么柔弱,还不叫她们折腾坏了,另外派两个人去,她好歹能差遣得动。”
  这日清晨,新人入宫后,第一次向皇后请安,灵昭来到坤宁宫门外,那些新来的答应常在早就齐齐地到了,反是安贵人姗姗来迟,而荣贵人则因害喜严重,今日没能出门。
  一下子多了五个人,再带着宫女太监,坤宁门外的光景立时就不同了,灵昭心想三年再三年,这队伍是不是要排到拐角转个弯。
  “真是热闹了。”舒舒高坐上首,见众人行礼,对身旁的桑格说,“再往后,两边要放两排椅子才够坐,要不就该像大臣们上朝似的,都站到外头去了。”
  桑格道:“娘娘您别玩笑了,快请她们起来才是。”
  皇后话不多,不过坐了一炷香的功夫,就让散了,只有昭妃留下,其余人都退了出来。
  安贵人把五个新人都叫住,仔仔细细地看过每张脸,冷笑道:“往后都是伺候皇上的人,你们要老实本分些,宫里一向太平无事,别等你们进来了,就不消停。”
  还是惠贵人温和,与众人道:“早些回去吧,宫里的日子,慢慢适应了就好。”
  安贵人眼珠子一转,问道:“谁住在钟粹宫?”
  只见气质柔弱的女子上前半步,轻声道:“是臣妾兆佳氏,见过安贵人。”
  安贵人走到面前,轻声道:“你可要小心,钟粹宫夜里有鬼,半夜会爬到你床上来。”
  可怜的小答应,被吓得脸色煞白、瑟瑟发抖,往后退了几步,被她的宫女搀扶才站稳。
  安贵人却笑着扬长而去,其余人也跟着散了,留下兆佳氏腿脚发软,迈不动步子。
  “答应,您还能走吗?”跟来的小宫女,个头儿也小,“您别怕,紫禁城是皇上住的地方,哪里来的鬼。”
  “真的吗?”兆佳氏一脸迷茫。
  “真的,我阿玛说,妖魔鬼怪是进不了皇城的。”小宫女指着宫檐顶上的石兽,“答应您看,那些都是镇妖的神兽。”
  刚好灵昭从门里出来,听见这小宫女的话,也禁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她进宫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留心宫檐顶上的石兽。
  “怎么还不回去?”看过后,灵昭道,“坤宁宫外不得逗留,在宫里也不能随意走动,一言一行都要有规矩,要赶紧学起来。”
  兆佳氏颤颤地行礼后,跟着自己的宫女离去,瞧着那柔弱的背影,冬云轻声道:“主子,奴婢多嘴说一句,这兆佳答应身边的宫女,模样儿比她还好些呢,皇上那天是不是累了随便挑的?”
  “那也比李氏那么聒噪的强。”灵昭说,“巴不得新来的人,都这样柔弱老实,就省心了。”


第883章 像天仙一样

  灵昭一面说着,扶着冬云的手往外走,一面又忍不住抬头看一看屋脊飞檐上的石兽,问冬云:“我们屋子的顶上,也有神兽吗?”
  “有啊,东西六宫的屋顶上都有,只是大大小小不一样。”冬云应道。
  “这些神兽,是用来镇妖驱邪的?”灵昭苦笑,“可不是吗,这些神兽守卫着紫禁城,哪里来的妖魔鬼怪,我当年太傻太蠢。”
  “过去的事儿啦。”冬云劝道,“如今您和皇后娘娘和睦友好,就别为了那些事耿耿于怀,咱们都想开些。”
  灵昭回眸看了眼坤宁宫大殿,什么话也没说,带着冬云走了。
  大殿里,宫女们收走了茶杯,摆整齐桌椅,舒舒早已回内殿,换了轻便的袍子。
  桑格带着人来装门帘,说是北风就要来了。
  她不自禁地想起旧年从盛京回来,承祜得病前,爱拽着帘子玩耍,小小的人儿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总能把棉帘拽下来,看着宫女们着急,站在那儿咯咯笑。
  舒舒想着想着,出了神,忙冷静下来,提醒自己不能这样,唤了桑格说:“天气好,我们到园子里走走,我又想承祜了,要去散散心才好。”
  桑格忙来为皇后换了衣裳,披上风衣,从后门穿入御花园,没逛多久,太皇太后派人来问,请皇后去慈宁宫前的花园赏红叶。
  舒舒欣然而来,陪着皇祖母散步,一直走到武英殿后,索性绕到前门来,看见了进进出出的官员。
  惊见太皇太后和皇后驾临,大臣们纷纷出来跪迎,玉儿带着舒舒大大方方地到门前转了一圈,看一眼昔日玄烨生擒鳌拜的地方。
  “比起他阿玛,玄烨忍耐的憋屈要多得多。”玉儿对舒舒道,“传说里的摄政王多尔衮,并没有世人夸张得那么可怕和专权,一个纵横沙场的人,行事言语不受宫廷礼仪的束缚,偶尔会显得僭越了皇帝,时间久了,变成各种各样的传言,再加上福临的性情极其敏感。”
  舒舒搀扶着祖母,认真听她说的每句话,但没敢直视祖母的神情,总觉得这样,皇祖母才能说得更自在些。
  玄烨与她什么话都说,太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的传言虽然没敢背后议论,但玄烨曾说过,他感受到皇祖母不止一次暗示他,在将来若能有机会,要为多尔衮平反正名。
  皇祖母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大清的功臣要能善始善终,那么没有人的功勋,能比得过多尔衮,可摄政王却不得善终,落得那样下场。
  “等朝廷有闲钱了,别顾着给我办寿宴。”玉儿对舒舒说,“敦促玄烨,把文华殿修一修才是正经的。”
  舒舒笑道:“孙儿记下了,皇上说他留着那堆废墟,是想警醒自己,您看皇上能把什么话都说的漂亮。”
  “说到漂亮,我怎么听人说,新进宫的五位,姿色并不出挑?”玉儿道,“有这回事吗?”
  “那也不能是丑姑娘。”舒舒笑道,“装扮上,穿了宫袍,都挺好看的。”
  玉儿说:“你们皇爷爷那会儿,太宗那会儿还不兴什么选秀,入关后从福临开始,折腾这些规矩。往后也不必恪守什么三年又三年,你和玄烨自己商量着办就是了。”
  舒舒故意说:“那皇上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收一个,岂不是乱套了?”
  玉儿嗔道:“我叫玄烨来,你当面说给他听?”
  祖孙俩从武英殿绕回来,又说起舒舒家里的事,她的父亲,还有索额图兄弟几个,都丁忧在家,近来不参与朝政。
  “他们早就知道,无法左右你来干涉朝政和内廷大事,这就足够了。”玉儿说,“别总冷着家人,很多事过犹不及。”
  “老太太去世后,孙儿便想着为额娘撑腰。”舒舒道,“特地回府,为老太太上了一炷香,就是怕族里的婶婶伯母们,以为连额娘也靠不上我,再欺负了她。”
  “是该如此,便是连索额图,你也可以亲近。”玉儿说,“将来你再得了皇子,对孩子的前程有益处,你看福全和常宁兄弟几个,在朝堂里就不大如意,任何事都有利有弊,重要的事如何权衡,而不是一味地因噎废食。”
  之后绕回慈宁宫,舒舒陪着太皇太后下了盘西洋棋,再召来太后和昭妃一道用午膳,下午太皇太后小憩,舒舒才得以回到坤宁宫。
  累是不累,听太皇太后一番话也受益匪浅,可舒舒总觉得,近来皇祖母言语之间,越来越有交代身后事的意思。
  冷静下来想一想,舒舒要自己别那么悲观,眼下皇帝要撤三藩,太皇太后为此忧心忡忡,怎么也不会生出求死的念头,来丢下孙儿去面对那么大的难题,她不能大惊小怪。
  桑格从门外进来,身后两个小宫女,捧着两大篮子新鲜的瓜果,说是赫舍里府上孝敬的。
  “慈宁宫、宁寿宫都送去了。”桑格道,“翊坤宫那儿,家里说是请娘娘定夺。”
  舒舒道:“也不是什么稀奇东西,不过图个新鲜,既然新鲜就别白放着坏了,你将这些也分了,翊坤宫多送些,其余的看着分。正好,也省了我寻思赏赐什么东西的心思。”
  “五位新入宫的宫人,奴婢本是为她们各准备了一副袖笼,转眼入冬了,能用得上。”桑格道,“不如一并送去吧。”
  “送去吧,翊坤宫还等着我们的动静下赏赐呢。”舒舒道,“这些人情世故,也怪折腾人的。”
  不久后舒舒吃着果子,见大李子从乾清宫过来,代替皇帝问皇后是否有兴致去箭亭松松筋骨。
  桑格在一旁说:“陪着太皇太后转了一上午呢,怕太皇太后累坏了,一会儿等太皇太后醒了,还要去慈宁宫。”
  舒舒却已下地,对大李子说:“你叫皇上先去,我一会儿就来。”
  大李子领命离去,桑格来伺候主子换衣裳,念叨着:“闲着的时候,能呆坐一天,忙起来,也是没得歇,您说都匀一匀该多好。”
  舒舒笑道:“忙什么,散步下棋,张弓射箭,连额娘都说我,没想到她当年生了个富贵闲人。”
  换了衣裳,舒舒便兴冲冲地从东侧门出了坤宁宫,没想到玄烨就在路口等她,老远就伸出手,她小跑几步跟上来,携手并肩往箭亭走。
  而宫道这一头,娇小的兆佳答应带着宫女刚好走过来,隔着长长的路,便看见帝后同行。
  虽然兆佳答应眼下连皇帝和皇后真正长什么模样都没敢仔细看过,但天子气象,以及中宫的贵重,就算隔着那么远,也是能看得明白。
  “我在家时,就听额娘说,皇上和皇后娘娘十分恩爱。从大婚至今,总在宫里手牵着手走,原来是真的。”兆佳氏弱弱地笑道,“亲眼看见了,果然……不过,岚琪啊,你认得皇上和娘娘吗?”
  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