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檐 >

第574章

宫檐-第574章

小说: 宫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烨坚定地说:“大清寰宇统一,江山永固,这是太祖太宗的功劳,是八旗军队的功劳,是三朝老臣们的功劳。而孙儿,不过是去告诉太祖太宗,告诉他们大清是什么模样。”
  玉儿呆呆地看着孙子,分明脑中一片空白,分明心里什么都没想,可是眼泪不自觉地落下,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面颊滑落。
  “皇祖母……”玄烨心头一慌,忙跪下了,“皇祖母,孙儿、孙儿……”
  “玄烨。”玉儿搀扶孙子,“你起来。”
  玄烨没有动摇:“皇祖母,大清安定了,就算我们都离开北京,也不会有事,皇祖母,从今往后,您可以去任何您想去的地方。”
  玉儿哽咽道:“我年轻的时候走得太远,把一辈子的路都走完了,玄烨,皇祖母哪儿也不去,我要守在你的身边。”
  “那盛京呢?孙儿去,您去不去?”玄烨问。
  “去,我的玄烨在哪里,我就去哪里。”玉儿哭道。
  玄烨很悲伤,可他不敢哭,压了满腔的泪水回到紫禁城,舒舒在宁寿宫陪太后和淑太妃喝茶,坤宁宫的人找到这里来,舒舒才匆匆告辞。
  看着皇后离去,淑太妃道:“这些日子,几乎没见皇后和昭妃同时出现过,她们彼此都躲着吗?”
  太后道:“毕竟这世上,没几个皇后能比我更弱了,强者想要成为朋友,除非永无利益瓜葛,若不然……”
  淑太妃叹息:“是啊,她们也是。”
  太后问:“您说的她们,是谁?”
  淑太妃含笑:“不就是皇后和昭妃?”
  但其实,淑太妃想到的,是太皇太后和昔日的十四福晋,她们是不是最好的朋友,只有天知道了。
  这一边,舒舒赶回坤宁宫,路上便知道是玄烨一个人坐着发呆,她心里也不安,想着兴许是去盛京的事在皇祖母那儿碰了壁,皇祖母可能训斥他自以为是,玄烨的自信受了挫败。
  进门前,舒舒深吸一口气,扬起笑容来:“皇上,这么早就回来了,何不多陪陪皇祖母。”
  玄烨静静地望着她,伸出了一只手。
  舒舒上前几步,玄烨拉着她的手,又静了须臾,将舒舒完全拉到面前,抱住了她的腰肢。
  “皇上……”舒舒能感受到,怀里的人,不是在和她起腻。
  “皇祖母……”玄烨哭了。
  舒舒紧张不已,脑筋飞转着可能发生的事,难道皇祖母病了,难道……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一些,抱着玄烨的脑袋,抚摸他的背脊。
  过了许久,玄烨终于冷静,抬起脑袋,自嘲道:“朕这是怎么了。”
  舒舒蹲下来,仰望着他:“皇祖母怎么了?皇上,我很担心。”
  “皇祖母一切安好,是朕不好,吓着你了。”玄烨捧着舒舒的脸颊,舒舒则抬手擦去他的眼泪。
  “皇上为什么哭了?”
  “太悲伤,说不上来为什么。”玄烨道,“也许因为朕的身体里,流淌着皇祖母的血液,也流淌着太宗的血液,朕能感受到皇祖母的心。”
  舒舒笑:“那么皇上高兴了,太皇太后也会高兴,是不是?”
  玄烨知道舒舒想安慰他,双手胡乱揉了把脸,将眼泪抹去,说:“不许告诉任何人朕哭了,皇祖母也不许说。”
  舒舒促狭地问:“那若是我向天说时,叫皇祖母听见了呢?皇上这可就怪不得我了。”
  玄烨往她脑门上轻轻一戳:“偏要在这个气氛下,来气我?”
  舒舒笑了:“去盛京的事,商量的怎么样?”
  玄烨说:“皇祖母答应了。”
  舒舒起身去要来一把热帕子,为玄烨擦了眼泪,又拿自己的香膏,仔细地抹在他的脸上,玄烨嫌弃地说:“一会儿还要见大臣,弄得脂粉香气,失了体统。”
  舒舒说:“那也比脸皴了强,皇上快给我说说,皇祖母怎么答应的?”
  玄烨长长呼了口气,仿佛要将最后一缕悲伤吐出,摇头道:“以后再说,朕要恢复心情去处理朝政,大清安定,才能让皇祖母高枕无忧。”
  舒舒知轻重,忙后退一步:“臣妾遵旨。”
  如此,三日后皇帝正式下旨,将于九月启程至盛京祭告太祖太宗。
  虽然眼下还早,但一路打点准备,时间也并不算宽裕,而宫里则人心浮动,李常在她们都在议论,是否能有幸随扈,难不成皇帝又只带皇后一个人去。
  一时间,纳兰常在的丧子之痛,再无人提起,三阿哥打从出生起,在宫里便可有可无,如今仿佛是死了也就死了。
  好在她独自住一处宫苑,地方虽不大,但胜在清静,听不见李氏她们的聒噪。
  这天,她坐在窗前许久,一言不发凝望着手中的玉佩。日落前,宫女来向她禀告,皇后刚下旨,将荣常在迁出,从此也一个人独住一处。
  “知道了。”纳兰氏应道。
  “说来也奇了,为什么不让各位主子住进东西六宫呢,弄得紫禁城里看起来冷冷清清。”她的宫女嘀咕着,“恐怕,是皇后娘娘的主意吧。”
  “住在哪里都一样。”纳兰氏道,“能住进他心里的,有几个呢?”
  后面那句,她的宫女没听清楚,便道:“主子,明珠府送来的补药,您慢慢吃着吧。下一次,一定能生个健康的小阿哥。”
  纳兰常在苦笑,将玉佩收好,起身道:“走吧,去恭贺荣姐姐乔迁之喜,帮忙打理打理。”
  来到荣常在的屋子,吉芯已经喜滋滋地收拾行李,冲着纳兰常在说话也是眉飞色舞,但猛地一个激灵,想起三阿哥刚刚夭折不久,忙低下头匆匆地跑开了。
  荣常在在一旁道:“别怪她们,她们厌烦那几位吵闹,想搬走很久了。”
  纳兰氏道:“姐姐不必担心我,三阿哥久病不治,心里多少有个准备,哪里像大阿哥那样突然,让人无法承受。相比之下,姐姐更是给了我希望,咱们只要好好活着,皇上不会亏待我们,我们也不会辜负自己。”
  荣常在挽了她的手,含泪道:“是这个道理,这人呐,要不就死了干净,但凡活着,就要好好活着。”
  她们本想说说体己的话,可李氏听闻纳兰氏来了,便拉着其他人一道过来,怂恿她们:“我们一起去请旨,我们也随扈去盛京吧,皇上这次要侍奉太皇太后和太后去那么远的地方,那得多大的阵仗。既然如此,多我们一个不多,皇上没道理不带我们一起去呀。”
  荣常在说:“我到九月,肚子就大了,不能出远门,既然你想去,你自己去向昭妃娘娘请旨便是。”
  李氏嘀咕着:“这事儿,她说了算吗?”
  赫舍里氏在一旁说:“叫我看,昭妃娘娘就未必会去,都走了,宫里的事怎么办?”
  “离了她,太阳就不升起来了吗?”李氏不服气,“她若不去,我们就难了,可我真想出去走走,我也想去盛京看看。”
  纳兰氏垂眸不语,她心里算计着另一件事,倘若能在九月之前如愿,也无所谓去不去盛京,更何况将来有的是机会。
  “纳兰姐姐,你带着我们一起去请旨,我觉得这事儿不用问昭妃,我们直接去坤宁宫求皇后娘娘。”李氏怂恿道,“你说话慢条斯理的,头脑又清晰,皇后娘娘能明白我们想说什么。”


第858章 博宠

  纳兰氏没有答应,也不曾拒绝,一群人闹哄哄地散了,之后随荣常在来到她新的住处,荣常在则说:“皇上是回盛京祭告太祖太宗,又不是去游山玩水,她们也太没有分寸。我看昭妃娘娘多半不会随行,你别去为了她们碰钉子。”
  “姐姐说的是,过些日子我会想办法推脱,她们想去,就自己去请旨。”纳兰氏道,“我想留下来陪伴姐姐。”
  荣常在笑道:“也好,咱们作伴。”
  她举目看了看自己的宫苑,宫女太监进进出出忙着搬东西,从今往后能清清静静,想着就高兴。
  而这一步步的,也是挣上来了,皇后答应过她,将来封贵人封嫔,她就能养自己的孩子。大阿哥承担不起皇长子的福气,早早地走了,肚子里这一个,一定要健康长大。
  二人站在院中,彼此各怀心事。
  纳兰氏想的,是不论如何要尽快再怀上孩子,在这宫里,没有恩宠,没有皇帝的真心,她想要立足,就必须有个孩子,这也是将来明珠能扶持于她的筹码。
  离了荣常在后,避开旁人,纳兰氏吩咐自己的贴身宫女:“我要知道那边院子里,除了董答应之外,所有人的月事时间,你去打听。”
  转眼,四月末,玉儿从南苑回宫,至五月初五,宫里摆了家宴过端午,一并庆贺小公主诞生。
  这些日子,舒舒带人准备圣驾出行之事,灵昭照旧料理宫内琐事,紫禁城上下井然有序,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后和昭妃,除非不得已的场合,已经很久没再正经说过话。
  但皇帝对此,仿佛不以为然,坤宁宫是他的温柔乡,翊坤宫也不乏雨露,似乎连皇帝都默认了后妃之间的不和睦。
  这一日,众人聚在荣常在这边说闲话,李氏依然不改口无遮拦的毛病,当着众人的面说:“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哪有什么真正的和睦,对皇后娘娘来说,昭妃的存在就是威胁,对昭妃娘娘来说,皇后永远压她一头。说什么亲如姐妹,和和睦睦,都是骗人的。”
  吉芯在边上撇撇嘴,这个李常在,颠三倒四,当初和自家主子闹得多难堪,转身就荣姐姐荣姐姐地喊,可是没几天又翻脸,如此反反复复,总之她乐意就好,从不管别人是否高兴。
  “吉芯,昨天慈宁宫赏的一盒糕饼,你拿来请姐妹们尝尝。”荣常在吩咐道,“沏一壶菊花普洱,配糕饼最合适。”
  纳兰氏坐在一旁,朝自己的宫女使了眼色。
  不久后,茶点奉上,李氏把玩着手里精致的点心说:“太皇太后也太偏心,不过是一盒糕点,就只有荣姐姐的份吗?哪怕分我们两块也好。”
  荣常在笑道:“就说是分给大家吃的,不过是送到我这里来。”
  李氏大口吃了糕点,口齿不清地说:“算了吧,我们不过是沾了荣姐姐肚子的光,连您自己也是,沾了孩子的光。”
  纳兰氏吃着糕点说:“到底是慈宁宫做的点心,甜而不腻,式样又精美。”
  赫舍里常在道:“纳兰姐姐平日里不爱吃甜的,今日倒是赏脸。”
  纳兰氏含笑:“太皇太后赏赐的糕点,怎么能不好好享用,倒是荣姐姐,怀着孩子要少吃甜的,咱们替她吃了吧。”
  荣常在和气地说:“是啊,我不敢拂逆太皇太后的好意,但这一阵,吃不下甜食,放着怕坏了,你们分了才好。”
  如此,众人说些玩笑话,打发了半天时光,可傍晚日落,那边院子里就热闹了。
  纳兰氏的宫女跑回来,贴在她的耳边说:“都在闹肚子了,轻的肚子疼,重的拉肚子,人仰马翻的。”
  纳兰氏握着手里,被捂得发烫的玉佩,淡漠地说:“再过会儿,我们去问候一声。”
  可是半个时辰后,因宣太医惊动了翊坤宫和坤宁宫,昭妃派人来问怎么会一下子所有人都吃坏肚子,一路查到御膳房,闹得动静不小。
  又过不久,坤宁宫便下了懿旨,道是李氏等身体不适,这些日子不宜侍奉皇帝,两个月之内,暂且撤了膳牌。
  既然是皇后的懿旨,灵昭照着办就是,冬云去传了话,回来后小声说:“皇后娘娘怪狠心,一下子两个月,这下宫里统共剩下几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