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檐 >

第509章

宫檐-第509章

小说: 宫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事,多谢娘娘赏赐,多谢姑娘。”
  冬云哦了一声,打发了这小太监,回身见小姐就在门口,该是听见这话了。
  方才宫里那些机灵的人,就传话说,皇上下午去了坤宁宫,一直没再出来,这是要做什么才长时间的没动静,只有他们知道了。
  “吃饭吧。”这回,倒是灵昭先开口,吩咐道,“吃过饭,一会儿给我准备笔墨。”
  冬云小跑几步进来,问道:“您要给家里写信?”
  灵昭坐到膳桌边上,淡淡地说:“不是,我写一写白天在苏麻喇嬷嬷那儿听的话,不然没过几天就该忘了。”
  冬云忙应下,挽起袖子,麻利地为小姐布菜盛汤,伺候用膳。
  灵昭守着一桌菜,不知道往嘴里塞了什么,慢吞吞地咀嚼着,满脑子想的都是今天发生的一切,皇后走过坤宁宫时,听见鳌拜的喊声纹丝不动的泰然,她亲切热情的笑容,一遍遍地出现在眼前。
  “不吃了。”灵昭说,“去准备笔墨。”
  冬云愣了愣,见桌上的菜几乎没动,担心地说:“御膳房的人,又该问了。”
  灵昭不在乎:“让他们问去吧,我真不饿,你赶紧拿纸笔来,我现在记得住的事儿,都要写下来才好。这次的中秋大宴,绝不能有任何闪失,我要给太后长脸,也给我自己长脸。”
  “是,是!”冬云见小姐不是期期艾艾,倒也不在乎吃不吃几口饭,赶紧去取来笔墨,点亮蜡烛,把一些饭菜赏赐给底下的宫人,也就省得御膳房的人来烦。
  隔天一清早,灵昭就来了慈宁宫,听说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嬷嬷还没起,她不许宫人去通禀,站在宫门外等了半个时辰,玉儿得知,便要她一道用早膳,吃到一半的时候,皇后才姗姗来迟。
  玉儿倒是有几分尴尬,想着灵昭何必越过皇后早早地来,正嘀咕这孩子不会做人,舒舒却问灵昭:“问过嬷嬷了吗?”
  灵昭很寻常地回答:“问过了,内务府的人去查了。”
  玉儿一头雾水:“你们说什么呢?”
  舒舒将燕窝羹端到祖母跟前,笑道:“昨晚孙儿查看内务府的旧档,好奇先帝与皇额娘大婚时用的那些器皿什么模样。便派人问了昭妃,是否合适再拿出来用,昭妃说今日早些来问问苏麻喇嬷嬷。”
  原来她们是商量好的,玉儿顿时安心不少,灵昭则也谨慎地问她:“太皇太后,那一套器皿很是金贵,只在太后与先帝大婚时用过一次,您说再拿出来用合适吗?要紧的是……”
  两个孩子都没说下去,但她们也一定知道,先帝与皇太后不和睦。
  玉儿淡然道:“拿出来用吧,大婚时,太后独自在坤宁宫里等着,根本没出现在大宴上,她没见过。”


第769章 贤良淑德的好名声

  舒舒和灵昭直到午前才离开,只因有些东西无法搬到慈宁宫来,苏麻喇便领着她们一起去查看。
  玉儿说今天不必再过来,要两个孩子忙完了好生歇着,但她们离开时,玉儿却独自站在窗下看了很久。
  中秋大宴,算是像模像样地操办起来,忙忙碌碌,宫里一时也热闹了。
  虽然朝廷上玄烨的压力依然沉重,可后宫有两位仙女似的娘娘,在说说笑笑间料理着各种事,紫禁城里的气氛和之前大有不同,连那些小太监小宫女眼睛里,仿佛也能看见希望。
  玉儿是欣慰的,但心中也有隐隐的不安,这日待苏麻喇归来,看见格格在书房捧着书眼神却是定着,担心地来问:“出什么事了?”
  “没事。”玉儿回过神,反问道,“事情办妥了?”
  “两位娘娘都是世家贵女,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好些事早在家里就懂了,奴婢只是给她们说说经验,提点一些细节。”苏麻喇笑道,“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挑个器皿酒杯,都朝气蓬勃。您别看几个杯子碗筷,摆在那里,气势氛围是不同。”
  玉儿没有露出笑容,满目惋惜:“元曦若在,她还不到三十岁,本就生得甜美,和儿媳妇们一堆站,兴许还能假扮个姐妹。我这辈子送走了那么多人,早已麻木,可到了元曦竟是叫我愿意用大清江山来换她的性命,实在是舍不得。”
  “元曦在天上都看着呢。”苏麻喇亦是含泪,“她会保佑皇上,会保佑自己的儿媳妇。”
  玉儿摇头:“你知道吗,皇太极曾对姐姐说,人死了根本不会在九泉相聚,那都是活人哄活人的话。我们这么多风风雨雨闯过来,你还拿这样的话哄我做什么,难道皇太极姑姑和姐姐他们,不愿保佑我的儿女吗?”
  苏麻喇道:“好好的,怎么悲伤起来了,什么事勾起了你的念头?”
  玉儿说:“瞧着舒舒和灵昭有商有量,我虽然欣慰满意,可心里头却悬着什么放不下。不像当年,元曦巴尔娅和皇后她们一起,我从没担心过。苏麻喇,是不是我想太多了?”
  苏麻喇道:“也不是,毕竟是不一样的孩子,还有不同的立场。当年精的只有元曦,皇后诸事不管,巴尔娅身份低微,但现在两个孩子,一样的好一样的强,这就难说了。”
  玉儿就知苏麻喇能懂自己所想的,说道:“今早我还在叹息灵昭不会做人,请安也不迟那一个时辰,做什么非要比皇后早,谁知舒舒来了,她们竟是说好了的,倒是我小心眼。可转念又一想,也不怪我,她们俩真能和睦真能做姐妹吗?”
  苏麻喇笑道:“又何必强求她们以心交心,当年您和十四福晋,算姐妹吗?”
  玉儿怔然,是啊,她和齐齐格,到底算不算姐妹。
  “你这么一说,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想起齐齐格了。”玉儿苦笑,将面前的书整齐地摞起来,“原来孤独,也可以变成习惯。”
  苏麻喇想岔开话题,比较格格陷在故去之人的悲伤里,说道:“昭妃娘娘做事儿,还是有些轴,就算今天是和皇后娘娘说好她先来的,也不至于来那么早,她在门外头站着,来来往往的宫女太监都能瞧见,难道她和皇后一个个去抓着解释,说她们是说好了先来后来的吗?”
  玉儿点头:“可不是,我就说哪里叫我不自在,灵昭那孩子,还是傻了些。”
  苏麻喇想了想:“只怕不是傻,奴婢觉着,昭妃娘娘是着急想要有所表现。您看,她的家世出身比不过皇后娘娘,容颜姿色算打个平手,信任可靠更是被皇后甩得远远的,眼下只有比勤快能干了,不论如何,将宫闱之事料理得妥妥当当,就是实打实贤良淑德的好名声。”
  玉儿若有所思:“中秋宴后,该如何论功行赏,我本想一碗水端平的。”
  苏麻喇笑道:“但奴婢觉着,皇后娘娘不在乎这碗水有偏重,娘娘不会计较。”
  玉儿说:“不错,舒舒大度宽容,是个有胸怀的孩子,但咱们也不能白白牺牲了人家的好,不然有的人也不答应啊。”
  苏麻喇严肃起来,问道:“您说索额图?赫舍里家的人。”
  玉儿嗔笑,心情终于灿烂了不少,说:“玄烨啊,还能有谁?索额图能叫我放在眼里?”
  苏麻喇顿时也笑了:“那可不是,咱们皇上真是长大了,您别怪奴婢不正经呀,奴婢这会儿还记着皇上离宫避痘时,乖乖躲在奴婢怀里的小模样,想起来就心疼。可是一转身,哎哟喂,人家看自己心爱的人,眼睛都带几分色气了,奴婢都不敢正眼看。”
  “那臭小子。”玉儿笑道,“可不是要当阿玛了吗?”
  说到这些,玉儿问:“荣答应一切可好?孩子怎么样,我也好些日子没见她了。”
  苏麻喇安抚格格:“有我在呢,一切都好,我不叫你操心的事儿,你就别操心。”
  玉儿睨她一眼:“敢情这太皇太后,是你当?”
  那之后的日子,宫里热火朝天准备中秋大宴,太皇太后也下了懿旨,邀请哪些人进宫赴宴,各家各府都精心准备着,而皇后更是难得的,邀请全家进宫相聚。
  这叫索额图喜出望外,进宫享宴自然少不了他,可能到内宫与皇后说上几句实在不容易,这就两年了,侄女还没正眼看过他。
  得此殊荣的还有即将分娩的荣答应,她的家人虽没资格到大殿上与王公大臣一道享宴,但太皇太后恩准在中秋之日,允许他们从神武门进宫,与荣答应一聚。
  大腹便便的人,每日数着日子盼中秋,而周围的人,都盯着她的肚子赌是男是女。
  但不论男女,皆是皇帝第一个孩子,意义非凡,那些荣答应连面都没见过的王爷大人们,竟然也陆续送来了中秋贺礼,单独给她这个位份低微的小答应。
  眼下,荣答应和董氏都没有住进东西六宫,和当年巴尔娅一样,是在东西六宫之外的小宫院里。只是巴尔娅福晋能挨着太皇太后,她们就离得远了,平日里上头几位主子,根本不会往这边走。
  巧的是,今日内务府的人,带着昭妃娘娘来这里的库房查看乐器,决定大宴上礼乐之外的余兴。刚好路过荣答应她们的住处,竟然远远地听见宫女们在吵架,互相对骂着不雅难听的话语,十分聒噪。
  “娘娘您稍后。”内务府的人请灵昭留步,赶紧跑来呵斥,“什么人在这里大声喧哗,还有没有规矩?”
  灵昭和冬云互相看了一眼,带着人,不紧不慢地走过来。
  正嚷嚷的是荣答应身边的吉芯,还有董氏的宫女,董答应听得动静出门来,谁知竟然撞见昭妃娘娘,慌地行礼道:“娘娘吉祥。”
  “你们吵什么?”灵昭问道。
  “求娘娘做主。”两个小宫女一道跪下,指着边上一个中年妇人,“这个人又跑来找答应们借银子,仗着昔日带过我们答应,开口要这要那的,这几日见荣答应收礼,她又来了。咱们答应的钱,只见往她兜里去的,说是借,就没见拿回来过。我们说她不是,她还拿嬷嬷的身份来压奴婢们,要捉奴婢们去敬事房打板子,求昭妃娘娘做主。”
  两个小宫女,伶牙俐齿,叽叽喳喳就把事情说完了。
  边上一个年纪大的老宫女,脸色涨得通红,狡辩着:“昭妃娘娘,您千万别听这两个小蹄子胡说。”
  这样的纠葛,早在家里就见过无数回,灵昭并不稀奇,身旁内务府的人则恭敬地说:“娘娘,这样的小事实在不敢打扰您,自然有人来收拾她们。”
  灵昭微微一笑,问董氏:“你们借了多少银子出去?”


第770章 说漏嘴了吧

  董氏性情柔弱,昭妃这么严肃地一问,她立时就慌了,跪下道:“回娘娘的话,前后借了二百两不到些,是奴才和荣答应一起凑的。”
  “二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你们的俸禄也不过如此。”灵昭严肃地说,“再者,如今你们是皇上的后宫,是主子,为什么还要受制于过去带过你们的嬷嬷?”
  她冷冷地转身,问跪在地上的人:“你这个品级,月例并不少,宫里供你吃喝,都没处花银子,那么多银子你拿去做什么了?”
  “奴、奴婢……”那嬷嬷伏在地上,支支吾吾不敢说。
  “拿去放贷了吧。”灵昭冷声道,“这是宫里明令禁止的事。”
  早在家里头,灵昭就知道,府里的姨娘,体面的下人们,甚至是额娘,都会把攒下的体己银子拿出去放贷。赚了的人得意洋洋到处炫耀,有些上了当被人卷走钱,则连声儿都不敢吭。
  这样的事,宫里自然更不少了,紫禁城里成千上百的太监宫女,都不必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